現在的目標消費者所關注的平臺,往往是硬廣無法強行植入的。如何在“不賣廣告的地方”讓別人看到并吸引,這是一個挑戰。戴爾不介意自己的品牌太“俗”,相反,我們擔心自己進入不了年輕人的話語體系。
肖三樂
戴爾中國消費及小企業市場部全球副總裁
摩托羅拉工作5年,2009年進入戴爾任市場部執行總監,2016年新晉成為戴爾中國消費及小企業市場部全球副總裁;將戴爾從一個商務直銷品牌,變為一個年輕、活力的個性品牌。
在全球PC市場年度整體銷售額兩位數下滑之時,戴爾依舊以每年兩位數的銷售額增速逆勢而上,并且在高端筆記本業務取得不錯的增速。
能夠逆勢而增,讓如今的消費者喜歡,這正是戴爾從2008、2009年就開始努力的方向。在2016年戴爾新推出的“燃7000”系列筆記本中,我們僅用8天,在沒有任何明星效應、沒有強媒體大曝光、僅靠公關與社交化媒體傳播,達到百度指數全面趕超競品新品指數、京東預售突破25萬臺(刷新京東PC品類預售歷史紀錄)的強效果。
我認為,無論媒介怎樣變化,無論產品怎樣變化,無論受眾怎樣變化,你無非都是要搞清楚三件事:對誰說,在哪兒說,說什么。
對誰說:90、95后的思維與價值觀,與以往已經完全改變,必須考慮他們的立場與習慣。
在哪兒說:如何在“不賣廣告的地方”讓別人看到并被吸引,這是一個挑戰。
說什么:戴爾不介意自己的品牌太“俗”,相反,我們擔心自己進入不了年輕人的話語體系。過去覺得戴爾這樣的品牌都是高高在上的,但如今裝一本正經可沒人理。
這三個挑戰中最大的是“說什么”。一方面是如何結合年輕人興趣點與品牌、產品特點創造內容是一個挑戰,另一個方面的挑戰是熱點轉換太快。一個廣告拍攝得再好,幾個月后也無法在社交媒體中轉發。每個月都必須出新熱點。
早在2010年,戴爾就成立了社交媒體聆聽中心,這套社交媒體輿情監測系統就像無形的耳朵和眼睛,通過關鍵字段技術關注社交媒體上有關品牌的一言一行。戴爾為中國市場做了一些針對細分市場的創新產品,例如vostro成就系列,就是針對輕游戲、生活的商務人士。在中國細分市場取得成功后,甚至又被作為成功范本推回美國。
戴爾特別注重轉化率,我們的營銷費用大概只排業內第五、第六。從媒介費用角度,2016年社交化營銷的費用大概占戴爾年度整體傳播費用五分之一以上,但是卻以“小費用”博取“大成果”。2017年,這塊兒的費用依舊上漲中。
2017營銷關鍵詞
實體店變革與亞文化圈
第一,傳統通路革新。比喻來說,可能一萬個店會變成一千個店,但是在這一千個店里面,可以有大屏、有好玩兒的高科技,人們可以在這里面進行體驗式營銷。2017年,戴爾將攜手一個渠道商,加上戴爾的自營店,將實體店的改革“再向前推進一步”。
第二,品牌建立游戲亞文化圈。戴爾想做一個持續的、360度的項目。這個項目可能包括游戲、音樂、動漫,成為一個24小時的大Party。成為一個游戲亞文化圈的盛事。它應該是線上線下一起完成的。在具體操作上,戴爾可能會與其他人合作,更可能自己來牽頭,與游戲圈合作伙伴一起完成。
2016營銷感悟
人太容易復制你原來覺得牛的東西,這是一個慣性。復制成功也是個慣性,因為簡單嘛,然后就特別愿意攔著別人(做創新)。我覺得這個是我看到營銷人最大的問題。
案例工具書
索尼PS4產品在社交網站上發布的一個視頻廣告。這個魔性的人物穿越、歌曲穿越的廣告,當時也在朋友圈中被大轉。一支明明是產品降價的促銷廣告,卻用消費者喜歡的表現方式,讓人們不僅關注了降價信息,甚至對品牌產生了好感。讓消費者甚至更多人知道,雖然降價了,但是并不掉價,甚至還相當有格調。一方面證明沒有什么不會被打破的,另一方面,這種表現形式是特別值得我們去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