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曉+郭燕
摘 要:當前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帶動了我國各項工程建設步伐,如今在能源市場發展中,智能電網作為重要發展內容,不斷提升自己在世界范圍內的地位,如今各國都將智能電網作為將來電力工程發展的重要方向,為更好實現低碳經濟努力,我國在2011年開始對智能電網進行建設,全面在城市各地開展智能電網建設工作,智能電網中最為關鍵的就是變電站技術分析,它處于電網核心環節,能夠代表整個電網技術核心,同時將智能化特點展現出來,因此,對于變電站智能化系統研究至關重要,對智能電網發展有著重要促進作用。
關鍵詞:智能變電站;自動化;一體化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3.112
1 引言
在當前電力事業中,變電站的自動化系統研究備受關注。自動化技術的不斷研發與更新,提高了變電站的運行能力和智能效果,提升了電力系統的運行效率。從自動化技術在智能變電站中的應用意義出發,介紹自動化系統的結構特點和技術運用,為自動化技術的發展提供理論基礎。
2 自動化技術在智能變電站中的應用意義
智能變電站是一個系統化工作內容,其中包含了非常多智能化設備,這項技術的引用通過互聯網通信技術進行鏈接,將其中所包含的信息數據和各項技術進行傳達,后期通過智能化的收集方式,進而對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并且得到結論,這是一個系統化工作,同時,最為重要的是如果一旦變電站發生危險,那么變電站自動化系統將會有所感應,將其傳到給工作人員,從而盡快找到解決辦法,智能化變電站最為重要就是最終能夠達到什么目標,它與傳統變電站相比,技術上更阿基先進,同時對于系統整個過程能夠進行監督和控制,從而提升了整個變電站工作效率,讓電力企業效益大幅度提升,因此,我國電力系統發展中對于智能變電站系統的應用是必然趨勢,其作業不容忽視。
3 自動化系統特點
3.1 技術來源
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顧名思義就是將我國傳統變電站技術與自動化技術充分進行傳承和發展的關系,這項工程的建設無論是從系統結構上還是從通信技術上都能得到了提升和完善,從而系統能夠更好維護,相關功能還能夠得到拓展,從而技術水平更高,更加智能化。
3.2 技術作用
一次設備在整個變電站自動化系統中處于核心位置,起到基礎運行的作用,因此,對于一次設備進行保護,滿足其發展要求就是系統重要工作內容,除此之外,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控制和保護功能也是重要工作方向,從而完成無人值班的目標,將數據實現智能化整合。
3.3 系統功能
下面從幾個方向上談談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功能,這項工作從根本上就是對于變電站一次設備所發揮出來的功能和作用,根據系統結構,可以將系統分為兩個大部分,首先就是系統功能,也就是通信保護、監督控制和綜合決策等,其次就是系統的基本功能,也就是對系統進行測量、間隔操作等,從基本功能上可以看出,系統中各部分設備水平非常高,都能夠實現獨立運行,因而這個系統是具備運行功能,保證整個電網正常運行的作用的。
4 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一體化技術研究
4.1 設計架構
如今變電站自動化系統中一次設備和二次設備都有其自身功能和作用,一次設備能夠更好實現一體化發展,而二次設備則能夠對系統進行分散控制,這兩項技術和工作內容已經成為了未來電網發展的重要方向,將來變電站發展和建設中,將會嚴格按照標準化和智能化發展方向進行,因此完善的設計思想以及設立統一發展標準和規范要求嚴格,下面文章中介紹的變電站自動化控制系統主要是根據系統設計原則來將,通過對物理層以及邏輯層進行建設,按照一定結構將其分為變電站層、間隔層和過程層三層,物理架構定義為變電站層和設備層的兩層。
4.2 設備層一體化實施路線
如今我國傳統變電站系統中很多就是都進行了提升,得到了進一步擴展,但是其中一項就是至今還得到了相關工作人員的沿用,就是對于保護測控系統中的一體化技術,采用的是掛柜模式,這項技術能夠對電纜進入控制室中整個空間進行節省,同時設備具備非常高的穩定和安全性,因此,技術發展也需要歷史經驗進行傳承。
4.3 設備的調試工作
(1)站控層設備。對功能界面上所需要的數據和軟件進行整理,建立相應的系統和應用,并對設備進行調整。(2)網絡構建。對各個設備之前進行通信鏈接保證功能正常完善。(3)間隔功能調試。對智能化設備之間數據進行調整,將參數和設備進行現場模擬,對各個設備之間性能進行調試,完成整個系統的連接。(4)縱向分系統功能調試。與前一項工作可以同時進行,對變電站中各項工作要求進行現場調試,保證功能正常運行。(5)橫向功能聯合調試。模擬現場環境、第三方系統或設備接入,調試工程項目要求的監控聯動、站域防誤、故障分析、在線監測、綜合數據處理等的站控層一體化功能。
4.4 其他應用技術要求
在產品設計這個階段,可以對現場電磁兼容性(EMC)、電磁干擾(EMI)和IP等級等技術方面的要求進行充分考慮和滿足,如今設備向著更加小型化發展,因而在技術上可以通過自動化和可編程控制器來進行技術控制,這樣也能夠為嵌入式智能設備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4.5 設備防護構想
變電站設備有的在室內分布,還有很大一部分在戶外布置,但是外界環境變化較多,對設備存在著很大威脅,因而對于設備形成了一定影響,對維護和保養設備工作也形成了一定阻礙,因此,針對這種問題,相關人員可以在設備安置位置上設置簡易傘棚,這樣不僅能夠對設備進行保護,同時還能夠方便相關人員去進行維護和檢查。
5 總結
綜上所述,在我國智能電網工程建設中,變電站自動化系統技術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同時對于其技術要求相對比較高,還處在需要進一步探索階段,從當前各國發展模式上可以看到,通過階段化發展才能夠一步步實現技術上的突破,保證建設工作穩步進行,從而從而實現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一體化建設和實施。
參考文獻:
[1]李斌.智能變電站技術及其應用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
[2]王琳,權憲軍,劉海波,張洪彬.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一體化技術探討[J].供用電,2016(07):61-6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