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華+吳彩琴+李文鈺+鐘宇+楊波
摘 要:加強農村地區圖書資源利用是實現農村信息化的一個關鍵環節,目前的情況不容樂觀,既無法滿足農村的現實需求,又缺乏科學的管理。因此,要改變現狀,需要采取多項措施,文章在現狀調查基礎上提出幾點解決措施。
關鍵詞:農村地區;圖書資源;對策
繁榮農村文化事業,加強公共文化設施,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和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大力發展農村圖書館,既有利于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又有利于提高農村人口的綜合素質。
1.綏寧縣圖書館的發展現狀及問題
(1)無法滿足農村的閱讀需求。綏寧縣每年撥給縣圖書館的經費為1.25萬元,資金缺口大,缺乏每年的固定購書經費,圖書更新速度慢,目前館內數量僅為3萬冊左右,其數量和種類都達不到標準,藏書比較舊,很難滿足閱讀需求;館內設備老化,目前的資金投入只能勉強維持現狀。
(2)缺乏科學的管理。縣圖書館的管理及規劃不到位,基本設備老化,圖書的擺放、借閱制度不完善;缺乏科學有效的圖書管理制度,館內工作人員的職責未明確提出并落實,工作人員的素質有待提高;宣傳的力度不大且宣傳的手段、渠道單一。
2.解決農村地區圖書資源及使用措施
(1)加強政府的監督、引導和宣傳力度。首先,政府要加強引導,規范圖書館建設,完善圖書館內設施,對圖書館的運行和發展做出一系列制度安排,建立相應的監督評估機制。同時,通過多渠道來加大宣傳,主動幫扶,提高農民信息素養和信息利用意識,引導圖書館根據地域特色創辦信息產品,鼓勵農民通過閱讀來改變自己、改變生活。
(2)重視圖書館的建設和管理。①開辦“農家書屋”,增加圖書種類。在農村建立“農家書屋”,讓圖書館靠近居住區,既能節約開支,又可以提供足夠的書籍查閱所需資料,能極大提高圖書資源的使用率。主要的服務對象是務農人員、老年人和留守兒童,其閱讀需求各有不同,根據不同需求來增加適合的圖書資源數量。②建立電子閱覽室,實現資源共享。隨著社會發展,圖書館建設必須改變單一的紙質文化載體和原始的手工操作,向多媒體、信息資源網絡化、管理手段電腦化轉變,爭取主管部門的支持,建立電子閱覽室,營造舒適寬松的環境,提供綠色健康的上網服務。還可以豐富和拓展閱讀方式,增設觸摸屏的簡化瀏覽,利用新形式的設備和方式吸引更多的人去閱讀。③提高圖書館管理人員的素養,提高服務質量。目前,農村的圖書管理人員極少受過專業培訓,隨著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藏書量與日俱增,新舊更替頻繁,專業分工也越來越精細化,其管理所包含的技術含量也很高,因此要加強對工作人員進行多形式、多層次的培訓和學習,比如圖書分類整理、貼標歸檔、上架等圖書管理基本知識,提高對圖書館的認識和管理水平,建立高素質的圖書管理員隊伍,充分發揮圖書館的使用效益。同時,還需要提高服務質量和態度,管理人員要具備細心和耐心,提高行業服務資質、業務技能等,激發人民群眾的閱讀熱情,把圖書館建設成為一個充滿人情味的精神家園。
(3) 多渠道尋求經費支持。一方面,爭取從政府新農村建設的專項資金中得到一部分撥款,來解決資金短缺問題。建議啟動民族貧困地區學生閱讀工程,增加政府教育經費支持,圖書資源經費的支持。另一方面,加大輿論宣傳力度,調動群眾積極性,吸引民間資金投資或社會基金支持,規劃好社會公益組織的捐贈,使公益組織定期供給圖書,讓公益活動常規化,鼓勵個人出資辦館,圖書出版企業也應該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可每年向貧困地區贈送一定數量的免費圖書。
總之,圖書館建設這一項惠民工程,需要整個社會共同努力,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在實踐摸索中不斷完善和創新,讓圖書資源走進更多人的生活。
參考文獻:
[1]林志雅.基于文化共享工程的基層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的摸索[J].神舟民俗,2014(3).
[2]舒正勇,賈空寒.在新農村建設中發展農村少兒圖書館事業[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