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秋影
[關鍵詞]創新;版面;精品意識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而知識經濟的重要特征就是知識創新。傳媒產業作為創意產業,不斷創新是其發展永恒的定律。對于紙媒來說,除了在內容產品產品上有所創新外,還必須加強版面的創新。版面從傳統走向現代,不只是版式上的革新,更重要的是內容上的創新和版面風格上的創新。但不能一味地創新、胡亂地創新而脫離了實際、脫離了新聞的基本要素,應在新聞的寫作手法、編排版面的過程和思維上的創新,且不能只停留在固定的思維模式上和條條框框里。報紙是讓讀者看的。一份報紙,讀者拿在手里,如果覺得沒什么看點,吸引不了讀者的眼球,只是一翻而過,甚至不想多看,那還有什么效果。為此,創新是一種改革,要勇于探索、敢于開拓、善于理論聯系實際。一個版面的創新體現的是標題新、稿件新、圖片新、整體布局新,具有一個美感,讓讀者眼亮、讓受眾滿意,使他們愿意看、喜歡看。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給報紙吹來一股清新之風。細心的讀者會發現,這幾年報紙版面發生了引人注目的變化:照片大了,標題“火”了,版面的語言豐富了,一些專欄和漫畫層出不窮,報紙的“臉面”比過去更靚麗了。
報紙版面的變化,反映出辦報人的觀念的變化。辦報人要大膽地棄舊脫俗、超越傳統,努力使報紙富有鮮明的時代氣息,這就是現代報紙版面的新追求。為此,作為一名編輯,提高創新能力、打造精品版面是必要的。版面編輯樹立精品意識,就是要力求生產出精美的版面產品。為此,版面編輯的這種精品意識不是“臨時抱佛腳”,而是一以貫之地體現于日常編輯工作中。
一、打牢業務根基,豐富技術儲備
樹立精品意識,應該注重編輯業務技能的掌握和提高。版面編輯要勤于學習、善于總結,全面掌握業務技能。如新聞知識、版面語言、美學常識、色彩搭配等。在對業務學習進行總結的同時,有效地鞏固了自身的版面編輯業務基礎,為打造版面精品做了技術儲備。
二、勤于捕捉機會,隨時準備出新品
樹立精品意識,就是要有隨時準備制作精品的觀念。對于要聞版來說,打造精品的機會其實并不多,往往因為缺少“原材料”或版面空間不足而難以如愿。如有好稿件而無好圖片,有好圖片而無好言論,每當這時,只能望“版”興嘆。盡管如此,編輯的精品意識也不能淡化,對每期版面都應以精品版的要求組織稿件、精編稿件、精排版面。實踐中,要儲備精品言論和精品通訊,一旦打造版面精品的條件成熟,便可付諸實施。只有這樣,在機會到來時才不至于為“湊齊”版面內容的品種而手忙腳亂,才能對版面精雕細琢。
三、樹立超前意識,注意版面策劃
精品版面離不開重頭新聞作品。有心打造精品,就應隨時關注社會動態,對一些可能發生的新聞事件做到心中有數,從而進行一定的版面策劃。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此,為了迎合新農村建設,報社提前做了安排,指派得力的文字記者和攝影記者精心安排采集“原材料”,并對稿件體裁和字數、圖片質量和數量提出了具體的要求,還落實了言論的寫作任務。
四、勇于打破常規,促進版面創新
精品的創新如影隨形,打造精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打破常規。為此,版面布局結構必須內容豐富、體裁多樣、規范整潔、層次清晰,這也是版面各元素間的有機組合,而不是隨心所欲、雜亂無章地簡單拼合。現代報紙的版面設計已不再有忌通欄、通線、碰題等束縛,這為編輯提供了充足的發揮空間。但按照人們的視覺原理,方便讀者的閱讀是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另外,通過對標題、圖片、顏色的精心安排和適當留白,達到自然分隔不同稿件文字區的作用,即達到版式分割的目的,又強化了標題、圖片、顏色不亂的視覺效果。實踐中,筆者把好標題、大圖片、短稿件作為選擇精品版面“原材料”的標準,把大標題、粗線條、有主次、求平衡作為精品版面的版面語言標準,把版式新穎、主題集中作為精品版面風格,一有機會就試它一把。
五、刻意精雕細琢,杜絕版面“硬傷”
打造精品離不開細致的工作態度,任何細小的瑕疵都可能成為作品的致命“硬傷”。杜絕版面“硬傷”,就是要從標題制作、文字編輯、圖片剪裁、線條運用、顏色選擇等方面精雕細琢。俗話說:“看書看皮,看報看題”,一報在手,讀者第一眼肯定先看標題,標題吸引眼球才會繼續往下讀。好標題在于對新聞內容的深刻揭示,更在于編輯對新聞價值的恰當把握,并將自己對新聞稿件的理解融進標題的字里行間。制作標題,我們應有古人那種為了“推敲一個字,捻斷數莖須”的執著精神。圖片的運用也要敢于突破,對于動感強的圖片要大膽剪裁,體現出圖片應有的視覺沖擊力。而線條的顏色的運用也要做到搭配合理、不花哨。在版式的編排上,要圍繞“亮化版面和營造看點”為目標,把報紙紙面的字體、字號進行合理配置,稿件的安排上,通過重點與主次的包裝,建立版面的閱讀層次,做到重點突出、主次分明。為此,我們對這些方面要嚴格把握、謹慎對待,在版面的制作過程中要反復嘗試、比較;頭條標題要多修改、細斟酌,最后達到簡練準確為止,使版面的風格做到青春時尚、整潔大方和規范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