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滿玲,詹云玲
(1.潮州衛生學校,廣東 潮州 521000;2.汕頭市中心醫院,廣東 汕頭 515000)
在護理技能綜合實訓課中培養護生優質護理觀念
邱滿玲1,詹云玲2
(1.潮州衛生學校,廣東 潮州 521000;2.汕頭市中心醫院,廣東 汕頭 515000)
在護理技能綜合實訓課中讓護生熟練掌握護理技能,培養護生的護理安全防護意識,提高護生采用針對性護理措施的能力、護患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這有利于培養護生的優質護理觀念、良好的職業素質、較高的臨床護理服務能力,幫助護生畢業后盡快適應當前護理模式的需要。
護理技能;綜合實訓;優質護理
2011年初,國家衛生部在全國三級醫院全面推行優質護理服務,掀起了新一輪的“護理革命”。所謂優質護理服務,是指以病人為中心,強化基礎護理,全面落實護理責任制,深化護理專業內涵,整體提升護理服務水平。這就要求護士在思想和行為上應把病人放在第一位,圍繞病人的需求開展護理活動,滿足其基本生活需要,保證安全,保持軀體舒適,協助平衡心理,為病人提供優質、高效、低耗、滿意、放心的護理服務。這對培養護生的中職學校來說也是一種挑戰。為了響應國家政策,使教學能對接臨床需要,學校應充實教學內容,轉變教學理念,改變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培養護生的優質護理觀念,增強護生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意識,為病人提供安全、高效、放心、及時、公平的優質護理服務,引導護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造就護生良好的職業素質,提高護生的臨床護理服務能力,幫助護生畢業后盡快適應當前護理模式的需要[1]。護理技能綜合實訓是一門培養護生臨床綜合應用能力的課程,它將基礎課程及專業課程的相關知識融入案例中,使護生在案例學習中培養臨床綜合實踐能力,包括臨床工作思維、獨立評判能力、團隊合作精神、人文關懷理念和應急能力等。所以,護理技能綜合實訓課是培養護生優質護理觀念的較好課程,現將相關研究介紹如下。
1.1 調查對象
隨機抽取我校2015級5個護理班共292名護生作為本次調查對象。共發放調查問卷292份,收回有效問卷285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7.6%。
1.2 調查方法
采用中職生實訓課學習情況調查問卷,了解護生在綜合實訓課中強化護理操作技能,培養護理安全防護意識,提高采用針對性護理措施的能力、護患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的情況。
3.1 強化護生熟練掌握護理操作技能是實現優質護理的基礎
護理技能綜合實訓課的授課對象是二年級中職護生,他們自尊心強,活潑好動,感知能力及好奇心強,學習適應能力較好[2],動手能力較強,具備一定的醫學基本知識和醫學邏輯思維能力,掌握了基礎護理操作技能,但思維上存在惰性,善于機械記憶而不善于邏輯思維,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信心。針對這一特點,在綜合實訓課中將臨床實例融入教學活動中,讓護生進行真實的操作,提高護生對知識和操作技能的理解能力及應用能力。我們應讓護生意識到他們究竟要做什么、怎么做,可以讓護生親身體會和感受技能操作,使護生對病人的處境感同身受,從而理解并運用所學知識,這樣才能使護生對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綜合實訓課中的某些操作技能,如床上洗發、口腔護理、注射法、鼻飼法、生命體征測量等,都可以讓護生熟練操作后互相進行實踐操作。這樣既可以提高護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機,也可以增加護生的動手機會;同時還能讓護生學會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地為病人考慮。
3.2 培養護生的護理安全意識、保證病人安全舒適是貫徹優質護理的前提條件
護理技能操作除了要做到輕、快、穩、準,滿足病人基本的生理需要之外,還要保證病人的安全,使他們軀體舒適。中職護生缺少臨床實踐經驗,急救意識差,溝通能力欠缺,法律意識淡薄,安全風險防范意識不足,在錯綜復雜的臨床工作環境中難免出現錯誤。為了減少臨床見習、實習乃至以后臨床工作中的醫療差錯和事故,我們應在綜合實訓課的案例中納入護理安全防護的知識點,先讓護生培養護理安全防護意識,再讓護生在實際技能操作中針對案例為病人實施安全防護措施,這樣才能使護生在臨床實踐中減少意外事故的發生。例如,針對因顱內壓增高而煩躁的病人,我們應指導護生及時為病人上床檔,必要時使用約束帶,避免墜床和損傷;針對休克的病人,我們應指導護生讓病人臥床休息,禁止下床,避免跌倒;針對老年病人,我們應指導護生為病人創造安全的病室環境,加強個人防護,加強多發時段的護理力量,防止跌倒[3]。
3.3 指導護生采用針對性護理措施是實現優質護理的關鍵
中職護生沒有真正參與過臨床工作,不會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采取正確的護理措施。我們可以指導護生分析案例,深入思考,引導護生準確找出首優問題,再根據病情的輕重緩急采用針對性的護理措施解決問題,這是培養護生臨床護理工作思維的一個有效途徑。例如,在肺癌導致大咯血的案例中,“潛在并發癥:窒息”是首優問題。我們應先指導護生分析案例中的關鍵點,找出預防窒息的針對性護理措施;然后用于具體操作中,幫助病人采取側臥位,置彎盤于枕邊,協助拍背,清理口腔和呼吸道的血液。這樣可以讓護生對該案例和操作要點記憶深刻、深入理解,真正實現“做中學,學中做”。另外,我們可以指導護生進行拓展訓練,針對拓展案例查找資料,深入剖析,發散思維,尋找護理問題和針對性護理措施,進行自主思考和自主學習,從而將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
3.4 提高護生的溝通能力、滿足病人的社會心理需求是實現優質護理的核心
根據衛生部首次公布國家級醫院運行管理調查結果的數據看,引起醫療糾紛的原因位居第一位的是醫務人員的服務態度不好和醫患溝通不足,由它引起的醫療糾紛占所有醫療糾紛的84%。另有資料表明,約有70%的醫療糾紛與護患溝通不夠有關[4]。這說明有效的護患溝通是預防醫療糾紛產生的根本措施。中職護生的年齡普遍在15~18歲,社會經驗不足,對護理職業缺乏全面、客觀的理解,會在與病人溝通時忽略病人的感受、情緒反應等。這就要求我們在實訓案例中增添人文素養知識,讓護生根據案例情景進行角色扮演,認識到與病人溝通的重要性,學習護患溝通技巧,采取積極、主動的方式與病人建立良好的關系,提高病人治療的依從性,給予病人全面、周到的優質護理服務,培養護生穩定、端正的職業態度。
3.5 提高護生的團隊合作能力是實現優質護理的基本保證
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是現代醫療專業教育的五大核心能力之一。良好的團隊合作可以營造和諧的工作氛圍,使護生在臨床崗位上更好地發揮自身作用,取長補短,互幫互助,節約了資源、節省了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從而更好地服務病人。我們可以在實訓課堂上模擬團隊合作情景,將每班護生分成若干小組,形成學習型團隊。這樣讓護生在情景扮演和操作實訓中共同設立團隊愿景,建立成員間的理解信任,互相探討,互相配合,一起攻克學習難題,提高學習效率,既提高了溝通和合作能力,又有助于以后工作中提高臨床護理執行力,提高護理服務質量[5]。
綜上所述,在護理技能綜合實訓課中培養護生的優質護理觀念能提高護生的職業素養,符合臨床護理工作“三貼近”原則,即貼近病人、貼近臨床、貼近社會[6]。這就要求我們在護理技能綜合實訓課中強化護生熟練掌握護理操作技能,培養護生的護理安全防護意識,提高護生采用針對性護理措施的能力、護患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這樣才能使我們培養出來的護生具備一定的臨床工作能力,符合醫院的要求,為以后的就業和繼續學習奠定基礎。

表1 中職護生綜合實訓課學習情況問卷調查結果[n(%)]
[1]朱梅.優質護理在臨床實習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3(4):135.
[2]李節,毛靖,胡翠環,等.中等職業學校護生學習特征的調查[J].護理研究,2012,26(4):1070-1071.
[3]劉國華.心內科老年病人護理安全問題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8(4):105-106.
[4]侯麗,王玲,石明麗,等.加強護患溝通 優化醫療服務 預防醫療糾紛[J].中華全科醫學,2010(1):73-74,85.
[5]鄒小芳,胡結養,楊麗華,等.組建學習型護理團隊對提升優質護理執行力的效果[J].現代臨床護理,2011(4):59-61.
[6]安蒙,李紅玉,高博.層次化護理團隊在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探討[J].醫學與哲學,2012,33(10B):45-46,69.
G40-03
B
1671-1246(2017)02-00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