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加佳,葛新玲,張 寧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連云港中醫藥分院,江蘇 連云港 222006)
挑戰性-阻礙性壓力源量表在護士中應用的評價
郭加佳,葛新玲,張 寧*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連云港中醫藥分院,江蘇 連云港 222006)
目的 評價中文版挑戰性-阻礙性壓力源量表在護士中的應用。方法 采用中文版的挑戰性-阻礙性壓力源量表對連云港市、南京市5家“三甲”醫院的部分護士進行調查,運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結果 挑戰性-阻礙性壓力源量表的Cronbachs’s α系數為0.976,各維度Cronbachs’s α系數為0.816~0.964;Guttman分半信度為0.837,各維度Guttman分半信度為0.746~0.989;量表各維度間的相關系數為0.491~0.781(P<0.01),各維度與總量表之間的相關系數值為0.738~0.884(P<0.01)。探索性因子分析抽取兩個因子,累計方差的貢獻率為52.565%。護士的挑戰性壓力和阻礙性壓力處于中等以上水平。在一般資料中,職稱影響挑戰性壓力源,學歷影響阻礙性壓力源。結論 挑戰性-阻礙性壓力源量表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護士壓力水平的評估,可豐富國內壓力管理研究的內容。
護士;挑戰性-阻礙性壓力源量表;信度;效度
工作壓力不僅會影響護士的身體健康,還會影響護理質量。近年來,有研究者指出壓力并非是“一無是處”,一些壓力可以產生積極的結果[1]。Cavanaugh等根據壓力性質的不同提出了挑戰性-阻礙性壓力源的概念,挑戰性壓力源是“好”壓力,是指個體認為能夠緩解,并且對其工作績效與職業發展有利的工作壓力;阻礙性壓力源是“壞”壓力,是指個體認為很難緩解,并且對其目標實現與職業發展不利的工作壓力。因此,Cavanaugh開發了壓力源二維結構量表,該量表在國外已得到廣泛應用,在國內應用較少,主要集中在對企業員工的測量,在護士群體中的應用尚未見報道。因此,本研究對中文版挑戰性-阻礙性壓力源量表在護士群體中應用的信效度進行檢驗,旨在為護理管理者進行護士壓力的研究提供可靠的測評工具,同時對護士的壓力水平進行評估,并對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以豐富壓力管理研究的內容,現介紹如下。
1.1 研究對象
2014年5月—7月,采用方便抽樣法抽取連云港市、南京市三級甲等綜合醫院5家;再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抽取內科、外科、婦產科以及兒科的護士。采取不記名方式填寫問卷,并由專人統一收回。共發放問卷480份,收回有效問卷454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4.6%。參與調查的護士中,以女性(97.6%)、年齡在30~40歲之間(47.4%)、已婚(70.3%)、有孩子(60.8%)、本科學歷(49.6%)、護師職稱(40.8%)、護理工作年限6~10年(35.6%)、在本崗位工作年限6~10年(36.9%)、正式編制(74.2%)、月收入3 000~4 000元(34.5%)的護士為主。
1.2 調查工具
采用Cavanaugh教授[2]編制的挑戰性-阻礙性壓力源量表,該量表為自評式量表,包括兩個維度11個條目,分別為挑戰性壓力源(6個條目)、阻礙性壓力源(5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從不”“很少”“有時”“經常”及“總是”分別賦值1~5分,要求被試者結合工作實際,對近三個月內壓力源所帶來的壓力程度進行評價,得分越高表示護士感受到的壓力越大。
在征得原量表開發團隊同意的情況下,首先,選取2名具有雙語能力的護士對原英文版量表進行獨立翻譯;其次,2名翻譯者對譯稿進行討論,選擇最恰當的表達方法,同時請5名護理專家根據護士的工作性質對量表進行修訂;再請1名專業翻譯和1名有翻譯經驗的護理學碩士對修訂后的量表進行翻譯;最后,將中文譯稿通過電子郵件發給有國外學習和工作經驗的護理專家進行審閱,并將翻譯量表與原始量表逐項分析、比較、修正,形成更符合我國國情的中文版挑戰性-阻礙性壓力源量表。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和AMOS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的用(±s)表示,統計學方法有描述性分析、相關分析、獨立樣本t檢驗、探索性因素分析等。采用相關性分析進行信度、效度分析;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探討量表的結構效度。
2.1 項目分析與區分
挑戰性-阻礙性壓力源量表的每個項目與量表總分的相關性系數值均在0.414~0.671之間,呈顯著相關性(P<0.01)。為檢驗每個項目的辨別度與難度,將得分最高和最低的27%分成兩組,對高分組和低分組進行差異性檢驗,t檢驗結果顯示,各項目的高分組和低分組比較,均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說明所有條目都具有良好的鑒別度,可予保留。
2.2 挑戰性-阻礙性壓力源量表的信度檢驗
挑戰性-阻礙性壓力源量表的Cronbachs’s α系數為0.976,各維度的Cronbachs’s α系數為0.816~0.964;Guttman分半信度為0.837,各維度的Guttman分半信度為0.746~0.989。
2.3 結構效度
2.3.1 探索性因子分析 對各個項目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研究結果顯示,KMO值為0.918,Bartlett球形檢驗的χ2統計值的顯著性概率是0.000,表明母群體的相關矩陣間有共同因素存在,非常適合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共同因子,并參照碎石圖來確定抽取因子的數目。最后共提取了兩個公因子,與原量表作者劃分的維度數目相同。這兩個公因子的累積方差貢獻率為52.565%,且各條目的因子載荷均大于0.400,說明結構效度良好,詳見表1。

表1 探索性因素分析結果
2.3.2 各維度相關性 量表兩個維度間的相關系數為0.491~0.781,各維度與總量表之間的相關系數值為0.738~0.884,均有顯著相關性(P<0.01)。
2.4 量表的描述性分析結果
挑戰性-阻礙性壓力源量表中的挑戰性壓力源這一維度的平均分為(2.82±0.76)分,阻礙性壓力源維度的平均分為(2.74± 0.77)分,表明兩個維度的壓力都處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以挑戰性壓力源這一維度的平均得分為因變量,以一般資料各項內容為自變量進行逐步回歸分析,進入回歸方程和剔除的α值分別為0.05、0.10,而進入回歸方程的項目是職稱(見表2)。在不同職稱中,護士、護師、主管護師、副主任護師和主任護師分別賦予1~5分。以阻礙性壓力源這一維度的平均得分為因變量,以一般資料各項內容為自變量進行逐步回歸分析,進入回歸方程和剔除的α值分別為0.05、0.10,而進入回歸方程的項目是學歷(見表3)。在不同學歷中,中專、大專、本科、研究生分別賦予1~4分。

表2 挑戰性壓力源與個人資料的逐步回歸分析

表3 阻礙性壓力源與個人資料的逐步回歸分析
3.1 量表的效度評價
中文版挑戰性-阻礙性壓力源量表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有學者認為,量表各維度之間及各維度與量表之間相關性≥0.3,就符合測量學的要求[3]。本研究的分析結果顯示,量表各個條目與總分呈顯著正相關(P<0.01),相關系數在0.414~0.671之間,各個條目臨界值均達到顯著標準,各條目具有良好的項目區分度,條目均可保留。在探索性因子分析中,探索性-阻礙性壓力源量表抽取了兩個因子,并且各條目在相應維度上的分布情況與原量表一致[2]。
3.2 量表的信度評價
有研究表明,一份信度系數好的量表或問卷,其總量表的信度系數最好在0.800以上,如果是分量表,其信度系數最好在0.700以上[4]。本量表經過修改后測得總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及Guttman分半信度均表明量表具有非常好的內部一致性。挑戰性壓力源分量表與阻礙性壓力源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達到了0.816~0.964,這與Cavanaugh等[2]的研究相一致。
3.3 挑戰性-阻礙性壓力水平及影響因素分析
所有的壓力源都可以產生壓力,但不同的壓力源本身具有“好”“壞”之稱,這彌補了以往學者將所有壓力視為單維度結構的不足。國外學者研究結果顯示,挑戰性壓力與工作滿意度、組織承諾呈正相關(P<0.05),與離職意愿呈負相關(P<0.05);而阻礙性壓力與工作滿意度、組織承諾呈負相關(P<0.05),與離職意愿呈正相關(P<0.05)。本研究結果顯示,挑戰性壓力源與阻礙性壓力源兩個維度的平均得分都屬于中等以上水平,與國內學者李宗波等[5]的研究結果一致。有學者指出,雖然面對同一種壓力源,但不同個體會產生不同的認知[6]。在一般資料中,職稱與挑戰性壓力源呈正相關(P<0.05)。職稱影響挑戰性壓力水平,職稱越高挑戰性壓力水平越高。挑戰性壓力利于個人成長和目標實現,因此,能帶來積極的預期收益和回報。職稱越高的護士工作經驗越豐富,因此,他們有更強的理論基礎及工作能力去面對和克服困難,從而增強工作動機,產生積極的影響。護理管理者應該積極調整護士隊伍的職稱結構,從而提高護士應對挑戰性壓力的能力,改善護士的工作投入狀態,提高護理質量。在一般資料中,學歷與阻礙性壓力源呈負相關(P<0.05)。學歷影響阻礙性壓力水平,學歷越高阻礙性壓力水平越低。阻礙性壓力無法給個體帶來潛在收益,還會阻礙個體的成長和工作目標的實現,從而減弱了個體的工作動機,進而使個體采取消極的應對策略,產生不良結果,如退縮行為、離職等。學歷越高的護士自我定位越高,工作動機越強,因此,感受到的阻礙性壓力水平較低;學歷低的護士理論基礎薄弱,自我效能感水平不高,因此,工作中的阻礙性壓力讓他們感受到挑戰,從而減弱了他們的工作動機。管理者應積極鼓勵護士提高學歷水平,這利于個人成長和形成積極的工作態度。
3.4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
受取樣條件限制,本研究僅僅驗證了挑戰性-阻礙性壓力源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沒有檢驗重測信度。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應對重測信度進行檢驗,以考慮量表的跨時間穩定性。本研究的樣本量小且單一,深度和廣度還存在一定的缺陷,且本研究屬于橫斷面研究,而評估研究是動態改進的過程,在今后的研究中應在實踐中對本量表進行驗證及改善,以進一步修訂和完善挑戰性-阻礙性壓力源量表。接本次調查研究取樣的地點僅局限于連云港市、南京市,希望以后進一步擴大取樣范圍。同時,將量性研究和質性研究相結合,對量表的信度和效度進一步檢驗,進而優化此量表。
本研究結果顯示,中文版挑戰性-阻礙性壓力源量表各指標均在心理測量學可接受的范圍內,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其涵蓋的挑戰性壓力源與阻礙性壓力源兩個維度可以綜合辯證地評價護士的壓力。本量表有助于護理管理者更詳細全面地了解護士的壓力,制訂更合理的管理措施,從而促進護士的身心健康,保證護理質量的提高。
[1]SelyeH.History and Present Status of the Stress Concept[M].New York: FreePress,1982.
[2]Cavanaugh MA,Boswell WR,Roehling MV,et al.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self-reported work stress among US managers[J].J Appl Psychol,2000,85(1):65-74.
[3]龔耀先.心理評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吳明隆.SPSS統計應用實務[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1.
[5]李宗波,彭翠.挑戰性-阻礙性壓力對工作滿意度、情緒衰竭的差異性影響——上下屬關系的調節作用[J].軟科學,2014,28(3):82-86.
[6]Wabster J R,Beehr T A,Christiansen N D.Towar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s of Hindrance and Challenge Stressors on Work Behavior [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10,76(1):68-77.
(*通訊作者:張寧)
R195
B
1671-1246(2017)02-0096-03
江蘇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2015—2016年度職業教育研究課題(XHG2015010);江蘇省連云港市“521工程”資助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