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業富,夏愛萍,張志鋒,潘鉆琴
(1.揚州市職業大學,江蘇 揚州 225009;2.蘇州大學附屬高郵市人民醫院,江蘇 高郵 225600)
基于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對高職衛生護理專業學生人文精神培育的研究
孫業富1,夏愛萍2,張志鋒1,潘鉆琴2
(1.揚州市職業大學,江蘇 揚州 225009;2.蘇州大學附屬高郵市人民醫院,江蘇 高郵 225600)
加強高職衛生護理專業學生人文精神培育的研究,是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重要措施。通過對高職護理專業學生、醫生、患者及其家屬的調查研究,將樹立“以情育人、以才育才、以言導行、以身示范”的良好師德師風;優化課程體系,重視人文精神培育課程的開發;實行多元化教育模式的結合;構建校園文化與醫院文化相結合的人文環境;完善評教與評學相結合,構建人文精神培育的評估體系貫穿于醫學教育的全過程。
醫患關系;人文精神;護理專業
醫患關系直接影響了醫學教育的發展,醫學教育是醫務人員更新觀念以應對不斷變化的醫患關系的基礎。通過對高職護理專業學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尋求緩解醫患關系緊張的路徑和方法,從而準確把握我校進行人文精神教育改革的方向,為今后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和諧醫患關系的意識創造良好的環境,現介紹如下。
1.1 研究對象
以在校生、實習生和已經畢業的本校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及醫生、患者、患者家屬為調查對象。
1.2 調查方法
采用隨機抽樣、無記名問卷和現場訪談等方法進行調查,問卷填寫完成統一收回。共發出調查問卷1 200份,回收有效調查問卷1 184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8.67%。
1.3 調查內容
運用護理專業學生的人文精神狀況調查問卷,醫生、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專業學生人文關懷能力的認同感問卷對上述人員進行異類同質調查。采用李克特5點計分法,1~5分依次為非常認同、基本認同、中立、不認同和非常不認同。
1.4 統計學方法
牌桌上提起易太太替他買的好幾套西裝料子,預備先做兩套。佳芝介紹一家服裝店,是他們的熟裁縫。“不過現在是旺季,忙著做游客生意,能夠一拖幾個月,這樣好了,易先生幾時有空,易太太打個電話給我,我去帶他來。老主顧了,他不好意思不趕一趕。”臨走丟下她的電話號碼,易先生乘他太太送她出去,一定會抄了去,過兩天找個借口打電話來探探口氣,在辦公時間內,麥先生不在家的時候。
原始數據用WPS軟件建立數據庫,整理、匯總并進行描述性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護理專業學生的人文精神狀況調查(見表1)
該項調查發現,護理專業學生普遍認為“教師的師德高尚、人文素質高對我有重要影響”,非常認同的學生比例達到88.1%。可見良好的師德師風對學生的人文精神培育有重要的影響,同時在校期間加強人文課程的學習、校園文化的熏陶、人性化的管理服務及參加各種人文講座和社會公益活動對提高人文素養也有重要的影響作用。
2.2 醫生、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專業學生人文關懷能力的認同感(見表2)
該項調查發現,通過對人文精神的培育,學生在對待患者時不僅僅將其視為單純的生物體,而是將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融入護理之中,使學生的人文關懷能力有所提升。同時發現,護理專業學生在護理患者時更加注重心理、社會、家庭等人文因素。大部分醫生、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學生的人文關懷能力認同。

表1 護理專業學生的人文精神狀況調查(%)

表2 醫生、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專業學生人文關懷能力的認同感(%)
人的價值是醫學人文精神的核心[14-15],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對護理學生的人文精神培育。
3.1 樹立“以情育人、以才育才、以言導行、以身示范”的良好師德師風
教師的責任是教育學生,但學生的人文情懷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教出來的,而是感染出來的。教學中依賴的是富有感染力的課堂氣氛以及教師的人格力量和言行舉止,聘請思想素質過硬、品德高尚的教師擔任人文課程教師,可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同時構建由人文社科類、基礎醫學類、臨床教學類、輔導員組合的四位一體師資,優勢互補,共同做好學生人文精神培育工作。
3.2 優化課程體系,重視人文精神培育課程的開發
新生入學后即由護理教師對其進行專業思想教育,介紹護理專業特色、就業前景、護理禮儀要求等。在大一的基礎模塊中增設醫學發展史、醫學哲學、醫學美學等課程,主要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讓他們領略護理大師的風采,體會護理職業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大二的專業模塊中增設了醫學倫理學、醫學法學、行為醫學和醫患溝通技巧等課程,使學生形成敬畏生命倫理的思想,儲備衛生法律法規知識,提前為進入臨床做好心理準備。在大三的臨床實習中輔以醫務人員行為規范、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和醫療糾紛案例等內容,提高護理學生職業倫理認知水平和實際能力。
3.3 實行多元化教育模式
學生的人文精神、職業態度、個人道德素質的培養往往更多地取決于實踐感受,單一的方式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課程教學方面,采用以問題(PBL)為基礎的教學方式,使用情景模擬、案例分析等教學手段,通過對具體醫療案例中職業倫理規范的剖析,有意識地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演繹可能的矛盾沖突,使學生盡早接觸社會、臨床和醫院,盡早面對患者,實現理論知識向人文素養內化的目的。
3.4 構建校園文化與醫院文化相結合的人文環境
學校秉承“立德樹人、知行合一”的辦學理念,創新文化育人載體。首先,在校園環境建設上,“要讓校園的每堵墻壁都說話”,張貼有關于醫療、預防、保健、康復教學內容的圖片和著名的從醫、從護、從教的名言警語,宣傳醫護人員的先進事跡,懸掛著名醫護專家及科學家的畫像,這樣可使學生及早對醫院文化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其次,經常聘請醫學專家舉辦講座,通過組織社團文化活動、志愿者活動進社區、開拓第二課堂等形式開展人文素質教育,倡導人文精神,陶冶醫學情操,使護理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文化品味和文化底蘊。再次,每年通過醫學院校獨有的大學校園文化活動對護理學生進行人文精神培育。
3.5 構建人文精神培育的評估體系
人文精神培育的評估體系包括對教師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果兩方面的評估。在評教方面,主要考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開展醫學人文教育的情況,同時抽查教師的教學計劃、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等,以此作為教師聘任和晉升的依據之一。在評學方面,主要考查學生的人文理論知識、人文素養、人文能力,注重學生在醫學實踐、社會實踐、文體活動、日常行為等方面的表現。通過評教與評學相結合,把人文精神培育納入護理人才培養的整體規劃之中。
[1]田莉莉.論公立醫院之醫患矛盾成因[J].現代醫院,2013,13(9):100-101.
[2]王雄偉,武承淑.醫患矛盾常態化:基于博弈理論的醫患關系路徑選擇[J].醫學與哲學,2014,35(6A):64-66.
[3]姜交德,張天一.從當前醫患矛盾激化談臨床實習階段人文教育的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5(6):36-38.
[4]趙振東,王潔.臨床檢驗科人文精神缺失及對策的思考[J].醫學與哲學,2014,35(6B):86-88.
[5]李紅霞.加強醫學人文教育 構建醫學人文教育體系[J].衛生職業教育,2015,33(5):7-9.
[6]吳薇.新環境下醫患關系緊張的原因與應對措施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4(12):197-198.
[7]馮麗萍,周燕.培育醫學人文精神是構建醫院和諧文化的基礎[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3,20(2):72-73.
[8]林君.淺談醫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J].現代醫院管理,2010(4):71-72.[9]郭祎,宋儒亮.我國醫學教育臨床實習中存在的權利沖突及預防[J].中國醫院,2010,14(4):45-48.
[10]趙瑋,梁惠敏,那曉偉,等.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制度建設探討[J].醫學與社會,2010(3):55-56.
[11]李士同,唐志紅.醫患矛盾的文化視角分析[J].重慶與世界:學術版,2013,30(8):15-18.
[12]邱晨輝,董偉.醫學教育瘸了“人文”這條腿[N].中國青年報,2012-02-07.
[13]丁維瑜.重視醫學人文精神促醫患關系和諧[J].價值工程,2012(27):289-290.
[14]葉穩安,周智美,劉俊榮,等.人文精神家庭視野下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模式的構建與實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4(8):42-43.
[15]黃炳強,陳永正.醫患關系視角下醫學生職業倫理教育的思考[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3(1):32-35.
G526.5
B
1671-1246(2017)04-0101-03
2015年度江蘇省衛生職業院校文化建設課題項目(JCH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