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磊
(江蘇省徐州市婦幼保健院,江蘇 徐州 221000)
宮腔內人工授精術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所致不孕癥的效果探究
郭 磊
(江蘇省徐州市婦幼保健院,江蘇 徐州 221000)
目的:探討用宮腔內人工授精術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所致不孕癥的效果。方法:回顧性地分析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間某院收治的60例子宮內膜異位癥所致不孕癥患者的臨床資料。對這些患者均進行宮腔內人工授精術。治療結束后,觀察這些患者妊娠的成功率。結果:治療結束后,在這60例患者中,妊娠成功的患者有38例,其妊娠的成功率為63.33%。結論:用宮腔內人工授精術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所致不孕癥的效果十分理想。
不孕癥;子宮內膜異位癥;宮腔內人工授精術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育齡女性的一種常見病。此病是有活性的內膜細胞種植在子宮內膜以外的位置而形成的一種疾病。在正常情況下,內膜細胞生長在子宮腔內。但由于子宮腔通過輸卵管與盆腔相連接,這使得內膜細胞可以經由輸卵管進入盆腔內生長。痛經、月經異常、性交疼痛、反復性出血是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主要的臨床表現。此病患者多發生不孕癥[1-3]。宮腔內人工授精術是臨床上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所致不孕癥的常用方法。為了進一步探討用宮腔內人工授精術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所致不孕癥的有效性,筆者對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間某院收治的60例子宮內膜異位癥所致不孕癥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60例子宮內膜異位癥所致不孕癥患者。這些患者的年齡為23~41歲,平均年齡為(31.20±1.06)歲;其不孕癥的病程為1~7年,平均病程為(3.86±0.25)年;其體重為47~58 kg,平均體重為(50.36±2.30)kg。
在這些患者入院后,我院對其均進行宮腔內人工授精術。對于存在自然月經周期的患者,臨床醫生可借助B超機對其卵泡的發育情況進行檢查。此類患者進行尿黃體生成素檢測的結果若呈陽性,或其優勢卵泡的直徑≥18 mm,可為其注射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武漢欣欣佳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規格為5000IU/支),此藥的注射劑量為5000~10000 IU。在注射此藥后的12~48 h,對患者進行宮腔內人工授精手術。對于存在人工月經周期的患者,在其發生撤退性出血后的2~5 d,為其注射人絕經期尿促性腺激素(北京藍十字生物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S10950056,規格為75 U/支),此藥的注射劑量為75~150 U/d。在此期間,密切觀察患者卵泡的發育情況。若患者優勢卵泡的直徑≥18 mm,為其注射5000~10000 IU的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在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完畢的12~48 h,對患者進行宮腔內人工授精手術。進行宮腔內人工授精手術的方法是:指導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用生理鹽水對患者的外陰和陰道進行清洗。暴露患者的宮頸,擦拭其宮頸上的黏液。將優選處理的精液(0.3~0.5 ml)緩慢地注入患者的子宮腔內。手術結束后,指導患者雙腿并攏平臥30~60 min,并對其進行常規的黃體支持治療。
觀察、統計這60例患者在治療后其妊娠的成功率。
治療結束后,在這60例患者中,妊娠成功的患者有38例,其妊娠的成功率為63.33%。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近年來,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病率呈不斷升高的趨勢。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導致育齡女性發生不孕癥的主要原因[4-6]。調查的結果顯示,育齡女性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幾率為4%~10%。在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育齡女性中,有50%的患者發生不孕癥。目前,導致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罹患不孕癥的發生機制尚未完全明確。眾多研究者都認為,子宮內膜的容受性差、受精卵的著床出現障礙、輸卵管粘連、卵子的質量欠佳、拾卵及配子運輸不力和排卵障礙是導致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發生不孕癥的重要原因。
臨床上對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進行治療的目的是縮小或去除其子宮內膜的異位病灶,恢復其生育功能,提高其妊娠的成功率[7-8]。目前,臨床上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所致不孕癥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宮腔內人工授精術現已在子宮內膜異位癥所致不孕癥患者的治療中廣為應用。此療法是一種輔助性的生殖技術,是生育調節技術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不孕癥患者進行宮腔內人工授精術時,將處理后的優質精子直接放入患者的宮腔內,以增加卵子周邊精子的密度,提高卵泡和精子的質量,從而幫助患者受孕。但此方法只是初步的助孕手段,雖然可以提高子宮內膜異位癥所致不孕癥患者妊娠的成功率,但是早期的胚胎發育仍要在患者的子宮內進行。這難以消除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體液中細胞因子對早期胚胎發育的影響,也無法解決其輸卵管形態及功能缺陷的問題,因此需要采取進一步的體外受精與胚胎移植治療。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用宮腔內人工授精手術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所致不孕癥的效果十分理想。
[1] 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子宮內膜異位癥協作組.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診治指南[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5,50(3):161-169.
[2] 陳燦,王冰.子宮內膜異位癥診斷與治療進展[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4,28(2):114-115.
[3] 孟維杰,胡莎,李亞,等.腹腔鏡術后聯合GnRH-α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患者的妊娠結局分析[J].四川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45(2):342-344.
[4] 謝多,陳薪,全松.基于循證醫學的子宮內膜異位癥合并不孕的治療[J].生殖醫學雜志,2014,41(6):508-512.
[5] 鮑明霞,龔敏,黃石娣,等.腹腔鏡手術聯合孕三烯酮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并不孕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12):31-32.
[6] 蒲玉華.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不孕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2014,9(5):716-718.
[7] 張振武,溫延麗.子宮內膜異位癥合并不孕患者術后妊娠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5,12(5):28-31.
[8] 徐丹,李東方.子宮內膜異位癥相關性不孕腹腔鏡術后妊娠率影響因素分析[J].現代儀器與醫療,2016,22(2):71-72.
R711
B
2095-7629-(2017)17-01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