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法語國家憲法審查制度設計比較研究

2017-03-17 20:11:20王建學
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 2017年1期

摘要:法國等27個法語國家的憲法審查制度構成同一模式,但該模式的特質并不在于審查機構的政治性,而是較為普遍的事前和抽象審查制。從歷史演變來看,法語國家憲法審查制度的政治性已經(jīng)完全或幾乎消失,它們可以歸入憲法法院模式的子類型。因此,“政治機構審查模式”本身是錯誤的概念,不能用以描述法語國家憲法審查制度,更不能支持按照政治性思路所建構的我國憲法審查方案。

關鍵詞:法語國家;憲法審查;比較研究;憲法法院

中圖分類號:D92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1-1254(2017)01-0018-16

A Contrastive Research on Constitutional Review Designing in Francophone

Constitutions:Critiques on “Political Institutions Review Model”

WANG Jianxue

(School of Law,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Fujian, China)Abstract:The constitutional review system in France and other 26 francophone countries could be classified as to be homogeneous; howe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model is priori and abstract review rather than the political nature of reviewing institutions. The francophone constitutional review systems have completely or nearly abandoned political nature in their evolutions; therefore, they c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constitutional court model as a sub-type. In conclusion, “political organ constitutional review model” is a completely wrong conception; it can neither be used to describe the constitutional review system in francophone countries, nor canit be used to uphold the political constitutional review design in China.

Keywords:francophone countries, constitutional review, contastive research, constitutional court

一、問題的提出

我國多數(shù)憲法教材習慣將憲法審查的模式列舉為議會或代議機關審查模式、司法審查模式、憲法法院審查模式和專門機構審查模式等。其中,專門機構審查模式以憲法委員會為代表,特質在于審查機構及審查活動的政治性。作為此種模式的代表,法國憲法委員會在2008年進行了重大改革,通過新設的事后具體審查將憲法審查程序與普通訴訟程序連接在一起,改革后的憲法委員會“實質上已然是個‘憲法法院”[1],歐洲學者一般也認為法國通過改革“回歸到凱爾森的憲法司法模式”[2],由此不宜再將法國憲法委員會視作政治機構。進一步的問題是,在審查模式的層次上,移植法國制度的那些法語國家是否亦如人們所認為的那樣強調審查機構的政治性,還是與法國原型一樣經(jīng)歷了“去政治化”的演變?

本文試圖研究法國以外其他法語國家,在“群”的意義上梳理和歸納法語國家憲法審查制度的演變與現(xiàn)狀,并闡明法語國家的憲法審查制度確實具有普遍共同特征,進而構成同一種基本模式,但這種模式的特點并不在于審查機構的政治色彩,而是普遍包含抽象和事前審查制,并且所謂審查機構的政治性業(yè)已在歷史演變中日益淡薄。在此基礎上,本文最終推翻了學術界通常所謂的“政治機構審查模式”這一概念,并有力地澄清其中的種種誤解。

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7卷第1期王建學:法語國家憲法審查制度設計比較研究——對“政治機構審查模式”的批判 二、研究對象的選擇與研究方法的限定

(一)本文的研究對象在國別上確定為法國和26個在憲法制度上與法國高度相近的法語國家

本文研究對象涉及的國家為阿爾及利亞、貝寧、布基納法索、布隆迪、多哥、剛果(布)、剛果(金)、海地、吉布提、幾內(nèi)亞、加蓬、喀麥隆、科摩羅、科特迪瓦、盧森堡、盧旺達、馬達加斯加、馬里、毛里塔尼亞、摩洛哥、尼日爾、塞內(nèi)加爾、塞舌爾、乍得、中非。法國1958年現(xiàn)行憲法具有五項特質:第一,采取家長式總統(tǒng)制與雙首長制;第二,在雙首長制背景下對行政權與立法權關系進行特殊設置;第三,設置特別高等法院追究高級行政官員的刑事責任;第四設置社會、經(jīng)濟、文化或環(huán)境委員會或同類委員會作為獨立機構;第五,設置最高司法委員會進行司法管理、任命與監(jiān)督。26個法語國家的憲法具有至少三項(事實上,絕大多數(shù)具有五項)。因此,有理由推測其憲法審查制度亦受到法國的影響。

(二)本文僅對憲法文本所設計的憲法審查制度進行文本和規(guī)范意義上的研究

憲法文本的制度設計并不必然與實際的制度形態(tài)完全對應。一方面,法語國家多數(shù)分布在非洲,其政治社會處于轉型的不穩(wěn)定狀態(tài),憲法變動甚至政變較為頻繁。因此,憲法文本及其設計的憲法審查沒有得到完全實施實乃常態(tài),很少存在卡爾·羅文斯坦(Karl Loewenstein)意義上的規(guī)范憲法(Normative Constitution);另一方面,在極為特殊的情形下,憲法文本未規(guī)定憲法審查并不意味著這一制度并不存在,因為它可能規(guī)定在法律中,憲法中的簡單規(guī)定亦有可能經(jīng)由法律得到補充和拓展。前述兩方面因素決定了本研究必然存在盲點。不過,由于可用資料極為有限,而且各國憲法實施存在差異性,目前只能容忍這些盲點。

(三)限于以上對象和方法,憲法文本就成了最為重要的研究素材,極有必要證明憲法母本來源的權威性與科學性

以下研究所采取的憲法文本共有中文和法文兩種來源。中文來源是孫謙、韓大元主編《世界各國憲法》見孫謙、韓大元主編:《世界各國憲法》,中國檢察出版社2012年版。該書是2011年度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研究重大課題“憲法文本與檢察制度”(韓大元教授主持,編號GJ2011A041)的研究成果,筆者曾受托承擔其子課題“法語國家憲法文本比較研究”,與李曉兵、周威、王蔚、郭文姝四位學友共同對課題所涵蓋的法語國家憲法進行翻譯。,其中所載憲法文本更新至2011年12月31日。以下對法語國家“現(xiàn)行”憲法審查制度的統(tǒng)計和分析主要以該書所載中譯本為準。但須說明的是,2012年以來,有3個國家(即剛果布、塞內(nèi)加爾、中非)重新制定了新憲法,筆者經(jīng)過核對其新憲法的法文原文,發(fā)現(xiàn)其中關于憲法審查制度的設計并沒有發(fā)生本質變化,因此,這3個國家的憲法審查制度得到延續(xù)。此外,盧旺達在2015年進行了修憲,修正后的憲法中仍然保留了原最高法院但卻缺少了關于憲法審查的內(nèi)容,尚未有資料證明這一修改的意圖,也無法知悉其最高法院的憲法審查是否已經(jīng)終止,故此暫時忽略這次修憲。有鑒于此,筆者對各國現(xiàn)狀的統(tǒng)計和分析仍以《世界各國憲法》所載文本為準。憲法文本的法文來源是“Heinonline”數(shù)據(jù)庫的“世界各國憲法示例”(World Constitutions Illustrated)子庫,該數(shù)據(jù)庫提供前述各國不同時期憲法文本的權威法文原版(絕大多數(shù)掃描自各國政府官報)。因此,文本本身具有可靠性。這些法文文本成為筆者分析各國各時期舊憲法文本的依據(jù)。

三、作為同一模式的法語國家憲法審查制度

在27個法語國家中,目前承擔憲法審查職能的機構在名稱上共分為三大類,即憲法法院、憲法委員會和最高法院及其內(nèi)設的憲法庭,其國家數(shù)依次為14、10和3。由此,可以在大體上認為法語國家的憲法審查制度共有憲法法院模式、憲法委員會模式和最高法院(司法審查)模式。

(一)法語國家現(xiàn)行憲法法院模式

貝寧、布隆迪、多哥、剛果布、剛果金、幾內(nèi)亞、加蓬、科摩羅、盧森堡、馬達加斯加、馬里、摩洛哥、尼日爾和中非共14個國家由憲法法院進行憲法審查,其現(xiàn)行憲法法院的設立依據(jù)及設立時間、憲法法院的人員構成、產(chǎn)生與任期,憲法法院所承擔的職能可以簡要歸納為表1所示。

表1法語國家現(xiàn)行憲法法院模式構成表(14個國家)

國家審查機關人員(構成、

產(chǎn)生與任期)職能合憲性審查政治功能貝寧憲法法院(1990年憲法設立)7名經(jīng)任命的成員,任期5年,連任以一次為限,國民議會主席團任命4名,總統(tǒng)任命3名(115)。①對組織法、法律進行強制性的事前抽象審查(1171、123);②對國民議會、視聽和通訊高級公署和經(jīng)濟和社會委員會的內(nèi)部規(guī)程進行強制性的事前的抽象審查(1171、123);③對可能影響基本權利和公共自由的法律和條例行為進行強制性的事前的抽象審查(1171);④對法律進行依總統(tǒng)或國民議員申請的事前的抽象審查(121);⑤對法律進行依公民提請的事后的抽象審查(122);⑥對法律、條例或行政文件進行依公民在司法訴訟中提起的事后的具體審查(33、122);⑦裁決國際條約包含違反憲法的條款(146)。①裁決國家機構之間的權限沖突(1171);②監(jiān)督總統(tǒng)選舉的合規(guī)則性(1172);③受理并裁決總統(tǒng)選舉申訴,宣告投票結果(49、1172);④裁決公決的合規(guī)則性并宣告其結果(1172);⑤裁決立法選舉的合規(guī)則性糾紛(1173);⑥憲法有關條款規(guī)定情形下的裁決權(118);⑦宣告總統(tǒng)缺位(50)。布隆迪憲法法院(2005年憲法設立)7名經(jīng)任命的成員,任期6年,不得連任,經(jīng)參議院批準后由總統(tǒng)任命(2261)。①裁決法律和條例的合憲性(2281);②對組織法、國民議會和參議院的內(nèi)部條例進行強制的事前的抽象審查(2282);③對法律進行依總統(tǒng)、國民議會議長或者參議院議長提請的事前的抽象審查(1885、196);④對法律進行依總統(tǒng)、國民議會議長、參議院議長、四分之一的國民議會成員或者參議院成員、監(jiān)察專員、檢察院、任何當事人提請的事后的抽象審查(2301);⑤對法律進行依任何當事人和檢察院提請的事后的抽象或具體審查(2302);⑥宣布某國際條約包含違反憲法的條款(296);⑦確保國家組織和其他機構尊重包括基本權利憲章在內(nèi)的憲法(2281);⑧解釋憲法(2281)。①裁決總統(tǒng)選舉、立法選舉和全民公決的合法性,并宣布最終結果(2281);②接受總統(tǒng)、副總統(tǒng)和政府成員的就職宣誓(2281);③確認總統(tǒng)的缺位(2281);④裁決憲法規(guī)定的有關情況(229);⑤最高法院和憲法法院組成特別高等法院,審判總統(tǒng)、國民議會議長、參議院議長和副總統(tǒng)的特定犯罪(234);⑥接受總統(tǒng)特定問題的咨詢(115、160、161)。多哥憲法法院(1992年憲法設立)9名經(jīng)任命的成員,任期7年,不可連任,總統(tǒng)指定3名(其中1名具有法律技能)、國民議會選舉3名(其中1名具有法律技能)、參議院選舉3名(其中1名具有法律技能)(100)。①對法律進行依總統(tǒng)、總理、國民議會議長或五分之一以上國民議員提請的事前的抽象審查(1044);②對組織法,國民議會和參議院的內(nèi)部規(guī)程,視聽通訊高等理事會及經(jīng)濟社會委員會之內(nèi)部規(guī)程進行強制性的事前的抽象審查(1045);③對法律進行依自然人、法人提出的事后的具體審查(1046);④宣布某一國際條約包含違憲之條款(139)。①判定國民咨詢、總統(tǒng)選舉、國民議會和參議院選擇活動的合法性(1042);②審理選舉和咨詢之訴訟(1042);③對根據(jù)憲法第69條和第86條通過的法令表達意見(105);④審查全民公決的合法性(43);⑤接受總統(tǒng)就職宣誓(64);⑥確認總統(tǒng)缺位(65)。

續(xù)表國家審查機關人員(構成、

產(chǎn)生與任期)職能合憲性審查政治功能剛果(布)憲法法院(2002年憲法設立)9名經(jīng)任命的成員,任期9年,可連任,每3年更換三分之一,總統(tǒng)任命3名、總統(tǒng)基于國民議會議長和參議院議長之建議分別任命2名、基于最高法院主席團之建議任命2名(144)。①對法律進行依總統(tǒng)、國民議會議長、參議院議長或國會任何議院三分之一議員提請的事前的抽象審查(1481);②對組織法,國會兩院內(nèi)部規(guī)程進行強制性的事前的抽象審查(1482);③對法律進行依個人申請的事后的具體審查(149);④審查條約和國際協(xié)定的合憲性(1461)。①監(jiān)督總統(tǒng)選舉的合規(guī)則性,審核異議并宣告投票之結果(1462);②在存在爭議的情況下裁決立法選舉和參議員選舉的合規(guī)則性(1471);③監(jiān)督公決進行的合規(guī)則性并宣告其結果(1472);④確認總統(tǒng)缺位(70);⑤接受總統(tǒng)關于采取情勢所需的非常措施的咨詢(84)。剛果(金)憲法法院(2005年憲法設立)9名經(jīng)任命的成員,任期9年,不得連任,每3年改選三分之一,總統(tǒng)、議會兩院聯(lián)席會議和最高司法委員會各任命3名(158)。①對組織法,議會兩院、議會兩院聯(lián)席會議、國家獨立選舉委員會和最高視聽委員會的內(nèi)部秩序條例進行強制性的事前的抽象審查(1602);②對法律進行依總統(tǒng)、總理、國民議會議長、參議院議長、十分之一的眾議員或者十分之一的參議員提請的事前的抽象審查(1603);③裁決向司法機關提出的或者由司法機關提出的違憲抗辯(1621);④對法律、條例進行依個人提請的事后的抽象審查(1622);⑤對法律進行依個人申請的事后的具體審查(1623);⑥宣布一個國際條約或者協(xié)定包含違反憲法的條款(216);⑦解釋憲法(1611)。①審理有關總統(tǒng)選舉、立法選舉和全民公決的糾紛(1612);②審理行政權和立法權的權限沖突,以及國家和省的權限沖突(1613);③審理針對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所作特定判決的上訴(1614);④審理總統(tǒng)、總理的特定犯罪(164、165、166、167);⑤接受總統(tǒng)就職宣誓、宣布總統(tǒng)缺位(74、76)。幾內(nèi)亞憲法法院(2010年憲法設立)9名成員,任期9年,不可連任,國會秘書處推薦產(chǎn)生1名,總統(tǒng)推薦1名;法官同行舉薦3名,律師同行選舉3名,法學院教師同行舉薦1名,國家人權機構代表2名(100)。①對組織法進行強制性的事前的抽象審查(951);②對法律進行依總統(tǒng)、國民議會議長或1/10的議員提請的事前的抽象審查(952);③裁決國民議會、經(jīng)濟和社會委員會、高等通信局、國家獨立選舉委員會、國家人權機構、共和國調解人、地方團體高等委員會內(nèi)部議事規(guī)程的合憲性(943);④對法律進行依個人提起、司法機關移送的事后的具體審查(964、965),裁決向司法機關所提出的違憲抗辯(945);⑤審查國際條約中是否含有與憲法不一致的條款(97)。①監(jiān)督國家選舉、公民投票的合法性,并對其最終的結果進行公布(931);②裁決憲法機關之間的權限沖突(944);③裁決總統(tǒng)根據(jù)憲法有關規(guī)定提出的訴訟(946);④接受總統(tǒng)就職宣誓,宣布總統(tǒng)、國民議會議長職位空缺(35、41);⑤總統(tǒng)在征詢國民議會議長和憲法法院首席法官后,宣布戒嚴和緊急狀態(tài)(901);⑥裁決總統(tǒng)和國民議會特定情況下的爭端(925)。加蓬憲法法院(1991年憲法設立)①9名經(jīng)任命的成員,任期3年,得連任一次,總統(tǒng)、參議院議長、國民議會議長各任命3名(89)②共和國前總統(tǒng)為當然成員。①對組織法、法律、條例、國民議會和參議院之規(guī)程、國家通訊委員會和經(jīng)濟和社會委員會之規(guī)程進行強制性的事前的抽象審查(84、85);②對法律或條例進行依普通訴訟當事人提出的違憲抗辯進行事后的具體審查(86);③審查國際協(xié)定是否包含違憲之條款(87)(2011年憲法修正案對此職能表述更為完整);④解釋憲法和其他具有憲法地位的文件(88)。①裁決國家機構之間的沖突(844);②裁判總統(tǒng)選舉、國會選舉、地方團體選舉和全民公決之合規(guī)則性、有效性爭議,并公布其結果(845);③接受總統(tǒng)、副總統(tǒng)就職宣誓,確認總統(tǒng)喪失資格(12、13);④任何修憲法案或提案及其修正案在提交全民公決或國會大會會議之前必須提交憲法法院求其意見(1163);⑤人口普查結果必須由憲法法院予以裁決(84)。

續(xù)表國家審查機關人員(構成、

產(chǎn)生與任期)職能合憲性審查政治功能科摩羅憲法法院(2001年憲法設立)任期6年,可連任,聯(lián)盟總統(tǒng)、副總統(tǒng)、聯(lián)盟議會議長以及各島嶼的行政首長均分別任命1名(38)。①對聯(lián)盟和各島嶼法律進行強制性的事前的抽象審查(7、26、36.1);②對聯(lián)盟議會內(nèi)部規(guī)程進行強制性的事前的抽象審查(20);③對法律進行依公民提交的事后的具體審查(364);④宣告國際條約或協(xié)定包含與憲法相沖突的條款(10)。①監(jiān)督各島嶼和聯(lián)盟的選舉過程、公決事項的合規(guī)則性,選舉糾紛的裁決者(361);②負責裁決聯(lián)盟各機關之間、聯(lián)盟與各島嶼之間以及各島嶼相互之間的權限糾紛(363);③接受總統(tǒng)、副總統(tǒng)就職宣誓,宣告總統(tǒng)缺位或喪失能力(13、14);④聯(lián)盟總統(tǒng)得經(jīng)正式咨詢部長委員會、聯(lián)盟議會議長和憲法法院之意見后采取情勢所需要的非常措施(12)。盧森堡憲法法院(1996年修改憲法時設立)5名經(jīng)任命的成員,最高法院院長、最高行政法院院長、最高法院的兩名成員和大公在咨詢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的共同意見后任命(95-2)。①裁決法律的合憲性,按照法律規(guī)定的方式以先決身份裁決法律的合憲性(95ter)。馬達加斯加最高憲法法院(2010年憲法即第四共和國憲法設立)9名經(jīng)任命的成員,任期7年,不得連任,總統(tǒng)任命3名,國民議會、參議院、最高司法委員會各選舉2名(114)。①對組織法、法律、法令和議會兩院的內(nèi)部規(guī)程進行強制性的事前的抽象審查(117);②對地方分權團體通過的決議和條例行為進行合憲性、合法性審查(1163);③對法律、條例進行依國家機構的首腦或構成議會任何一院的四分之一議員、地方分權團體的機關或捍衛(wèi)民主和法治國高級委員會申請的事后的抽象審查(1181);④對法律或條例進行依訴訟當事人提出的事后的具體審查(1183);⑤審查國際條約、協(xié)定的合憲性(137)。①處理國家機關之間、國家和地方分權團體之間以及地方分權團體之間的權限爭議問題(1162);②裁決全民公決、總統(tǒng)選舉和議會選舉過程中的爭議(1164);③宣告總統(tǒng)選舉、議會選舉和全民公決的正式結果(1165);④接受國家機構首腦和地方分權團體的任何機關的咨詢并就任何草案的合憲性表達意見或就憲法條款進行解釋(119);⑤裁決涉及選舉的訴訟和直接民主咨詢(1201);⑥決定其職權范圍內(nèi)的事項(1202);⑦確認總統(tǒng)缺位、不能履職(50、132);⑧接受特定問題的咨詢(61、65、97)。馬里憲法法院(1992年憲法設立)9名經(jīng)任命的成員,任期7年,可連任一次,總統(tǒng)、國民議會議長、最高司法委員會各任命3名(91)。①對組織法進行強制性的事前的抽象審查(881);②對法律、國民議會、領土單位高級委員會、經(jīng)濟、社會和文化委員會的內(nèi)部條例進行依總統(tǒng)、總理、國民議會議長、國民議會十分之一的成員、領土單位高級委員會的主席、國家委員會十分之一的成員或者最高法院院長提請的事前的抽象審查(862、882);③審查國際義務是否包含違反憲法的條款(90)。①裁決總統(tǒng)選舉、立法選舉和全民公決的合法性,其結果由憲法法院宣布(863);②決定推遲總統(tǒng)選舉(33);③確認總統(tǒng)不能視事(36);④總統(tǒng)可在咨詢總理、國民議會議長、領土單位高級委員會和憲法法院的意見后采取情況必要的非常措施(50)。摩洛哥憲法法院(2011年憲法設立)12名經(jīng)任命的成員,任期9年,不得連任,每3年更換三分之一,國王任命6名、眾議院和參議院各選舉3名(130)。①對組織法、眾議院和參議院內(nèi)部規(guī)程進行強制性的事前的抽象審查(1322);②對法律進行依國王、首相、眾議院議長、參議院議長或眾議院五分之一議員或參議院四十名參議員提請的事前的抽象審查(1323);③對法律進行依訴訟當事人提出的事后的具體審查(1331);④宣布國際條約包含違反憲法的條款(554)。①裁決議會議員選舉和全民公決的合法性(1321);②宣告議席之缺位(612);③接受國王、首相特定問題的咨詢(96、104、174);④監(jiān)督憲法修正程序的合法性并宣告其結果(174)。

續(xù)表國家審查機關人員(構成、

產(chǎn)生與任期)職能合憲性審查政治功能尼日爾憲法法院(2010年憲法即第七共和憲法設立)7名成員,任期6年,不得連任,每兩年改選三分之一,總統(tǒng)提名1名、國民議會主席團提名1名、司法官內(nèi)部選舉產(chǎn)生2名、律師同行選舉2名、擁有公法博士學位的教研人員選舉2名、人權保障和民主促進組織的代表1名(121)。①對組織法、國民議會的內(nèi)部規(guī)程及其修正案進行強制性的事前的抽象審查(1311);②對法律進行依總統(tǒng)、總理、國民議會議長或十分之一以上國民議員提請的事前的抽象審查(1312);③對法律進行依訴訟當事人提出的事后的具體審查(1321);④依總統(tǒng)、國民議會議長、總理或十分之一以上國民議員的提請,宣布國際條約含有違憲條款(170);⑤對所有憲法解釋和憲法適用的問題作出裁決,發(fā)布憲法解釋意見(1262、133)。①裁決國家機構之間的職權沖突(1261);②審查總統(tǒng)選舉和議會選舉的合法性,對選舉訴訟作出判決并宣布投票結果(1271);③對全民公決的合法性作出裁決并宣布結果(1272);④對選舉中越權訴訟作出裁決(128);⑤對憲法有關條款規(guī)定的特定事項作出裁決(129);⑥接受總統(tǒng)就職宣誓(130);⑦確認總統(tǒng)辭職、確認總統(tǒng)權能喪失(53、142)。中非憲法法院(2004年共和憲法設立)9名成員,其中3名女性,任期7年,不可連任,2名同行選定的司法官、1名同行選定的律師、2名同行選定的法學教授、總統(tǒng)指定2名、國民議會議長指定2名(74)。①對國民議會內(nèi)部規(guī)程進行強制性的事前的抽象審查(64、732);②對普通法律、組織法進行事前或事后的抽象審查(732);③對憲法性法律之草案或提案進行強制性的事前的抽象審查(76);④對法律進行依訴訟當事人提出或者普通法院提交的事后的具體審查(733、734)⑤宣告某一國際條約包含違憲之條款(71);⑥解釋憲法(732)。①監(jiān)督選舉的合法性,審查并宣告結果(731);②監(jiān)督全民公決活動的合法性并宣告其結果(731);③審理所有選舉訴訟(731);④審理行政權、立法權和地方單位權限爭議(731);⑤憲法有關條款賦予的特定職權(732);⑥公布總統(tǒng)選舉結果,接受總統(tǒng)宣誓(25);⑦接受總統(tǒng)特定問題的咨詢(28、30、31、33)。

從表1可看出,14個國家的憲法法院具有以下普遍特征:

第一,法語國家憲法法院的人員構成具有強烈的法國色彩,多數(shù)國家憲法法院的組成人員由總統(tǒng)、議會下院議長和議會上院議長任命,甚至相當數(shù)量的國家與法國1958年憲法中憲法委員會的“三三制”一樣,即共9名成員,總統(tǒng)和議會兩院議長各任命3名,每3年更換三分之一。甚至加蓬憲法法院還設置了法國憲法委員會那樣的當然終身成員,即卸任的總統(tǒng)。當然,與法國1958年憲法的設置相比,14個國家的憲法法院組成人員極具多樣性。比如,組成人員的數(shù)量從12名、9名、7名到5名不等,任期也從9年、7年、6年到3年不等。值得注意的是,法國憲法委員會的人員構成具有濃厚的政治性和隨意性,在1958年憲法中,總統(tǒng)、國民議會議長和參議院議長可以隨意任命憲法委員會成員,同時,憲法對被任命者沒有任何資格限制在2008年修憲后,總統(tǒng)、國民議會議長和參議院議長的任命不再是完全隨意的,需要征得議會相關委員會的同意。,但與此不同,各國憲法法院的人員構成在不同程度上體現(xiàn)出民主性和法律性。民主性是指憲法法院的部分或全部成員由議會選舉,或者至少在征求議會委員會同意后方可任命;法律性是指憲法法院的部分或全部成員需要具有法律職業(yè)背景,甚至明確要求在司法官、律師、法學教授中產(chǎn)生特定比例的憲法法院成員當然,如果考慮到法國2008年修憲對任命權的限制,以及實際的任命過程往往考慮被任命者的法律職業(yè)背景,這種差異并沒有想象的那樣大。。此外,中非憲法法院的組成人員還為女性設置了特定比例,這不僅促進憲法法院成員的性別多樣性,也有利于對任命權加以限制。

第二,法語國家憲法法院普遍承擔政治功能。除盧森堡憲法中沒有明確提及憲法法院的政治功能外,13個國家的憲法法院都承擔政治功能,包括裁決議會法律與政府法規(guī)(或條例)的權限沖突,監(jiān)督特定選舉和全民公決的進行過程、裁決選舉糾紛并宣告投票結果,向國王、總統(tǒng)、總理或特定國家機關提供特定的咨詢意見,接受總統(tǒng)和其他高級官員宣誓,確認總統(tǒng)或其他人員的缺位或不能視事,等等。前述政治功能大多是法國1958年憲法賦予憲法委員會的職能。當然,德國式憲法法院本身也承擔一定的政治功能,但問題在于,前述政治功能中有特定內(nèi)容具有非常鮮明的法國憲法委員會色彩,如裁決議會法律與政府法規(guī)的權限沖突,它是法國雙首長制和理性化議會制背景下一項極為特殊的設置,其目的在于限制議會的權限,擴張行政的自主性和維持行政保留領域。因此,不得不說,法語國家的憲法法院在政治功能方面與法國憲法委員會具有一定的相通性。

第三,法語國家憲法法院的憲法審查職能具有多種實現(xiàn)途徑。眾所周知,德國聯(lián)邦憲法法院作為憲法法院模式的最典型代表,其憲法審查是單純的事后審查,包括憲法訴愿、抽象的規(guī)范審查、具體的規(guī)范審查和權限爭議等,斷無事前審查的存在余地。然而,在法語國家的憲法法院中,除盧森堡以外均存在事前審查途徑,而且13個國家的事前審查途徑與法國1958年憲法具有高度相似性,通常表現(xiàn)為兩種形態(tài):一是對組織法、議會兩院內(nèi)部規(guī)程或提交全民公決的法律草案進行強制性的事前抽象審查,二是對普通法律依特定國家機關(如總統(tǒng)、總理、議會兩院議長或特定比例的議員等)申請進行事前抽象審查。因此,法語國家憲法法院在審查途徑上與法國憲法委員會,而不是德國聯(lián)邦憲法法院具有更高的相似度。

結合以上三點可以認為,法語國家的憲法法院,大多是打著“憲法法院”頭銜存在的憲法委員會。那么,既然本質上是憲法委員會,又為何要以“憲法法院”作為頭銜?這一問題暫且按下,后文作答。

(二)法語國家現(xiàn)行憲法委員會模式

法國、阿爾及利亞、布基納法索、海地、吉布提、喀麥隆、科特迪瓦、毛里塔尼亞、塞內(nèi)加爾和乍得共10個國家由憲法委員會進行憲法審查,其現(xiàn)行憲法委員會的設立依據(jù)及設立時間、憲法委員會的人員構成、產(chǎn)生與任期,憲法委員會所承擔的職能可以簡要歸納為表2所示。

表2法語國家現(xiàn)行憲法委員會模式構成表(10個國家)

國家審查機關人員

(構成、產(chǎn)生與任期)職能合憲性審查政治功能法國憲法委員會(1958年憲法設立)①9名經(jīng)任命的成員,任期9年不得連任,總統(tǒng)、國民議會議長和參議院議長各任命3名(561);②卸任共和國總統(tǒng)為當然終身成員(562)。①對組織法、提交全民公民的法律和議會兩院規(guī)程進行強制性的事前的抽象審查(611);②對法律進行依總統(tǒng)、總理、議會任何一院議長或60名國民議員或60名參議員申請的事前的抽象審查(612);③對法律進行依最高司法法院或最高行政法院移送的事后的具體審查(61-1)(2008年修憲新設);④裁決國際條約是否與憲法相抵觸(54)。①確認總統(tǒng)不能視事(74);②接受總統(tǒng)關于緊急狀態(tài)和緊急措施的咨詢,并裁決緊急措施的必要性(16);③裁決法律和行政法規(guī)的權限范圍(41);④監(jiān)督總統(tǒng)選舉的合法性,審查選舉爭議并宣布投票結果(58、59);⑤裁決國民議員和參議員的選舉糾紛(59);⑥監(jiān)督公民投票的合法性(60)。阿爾及利亞憲法委員會(1996年憲法設立)①3名經(jīng)總統(tǒng)任命的成員,其中包括委員會主席,任期6年,主席不得連任(164);②6名經(jīng)選舉的成員,任期6年,每3年改選一半,國民大會和民族議會各選舉2名、最高法院和國務委員會各選舉1名(164)。①對組織法、國會兩院內(nèi)部規(guī)程進行強制性的事前的抽象審查(1233、1652、1653);②對法律、條例進行依總統(tǒng)、國民大會議長或者民族議會議長提請的事前的抽象審查(126、1651、166);③裁決條約、協(xié)議或協(xié)定的合憲性(165、168)。①監(jiān)督公決進行的合規(guī)則性(163);②監(jiān)督共和國總統(tǒng)選舉與立法選舉的合規(guī)則性(163);③宣布選舉之結果(163);④宣布總統(tǒng)不能履職、宣布總統(tǒng)職位空缺、宣布民族議會議長不能履職(88);⑤就特定問題接受總統(tǒng)咨詢(91、93、97、102)。

續(xù)表國家審查機關人員

(構成、產(chǎn)生與任期)職能合憲性審查政治功能布基納法索憲法委員會(1991年憲法設立)①主席1名;②9名經(jīng)任命的成員,任期9年,不得連任,每3年改任三分之一,總統(tǒng)依司法部長建議提名3人、總統(tǒng)以個人名義任命3名、國民議會議長任命3名(153)。①對組織法和國民議會議事規(guī)程進行強制性的事前的抽象審查(155);②對法律進行依總統(tǒng)、總理、國民議會議長或至少五分之一國民議會成員申請的事前的抽象審查(157);③裁決國際條約和協(xié)議與憲法的一致性(150、1521);④解釋憲法(1522)。①監(jiān)督總統(tǒng)選舉的合法性,審查各類申訴并宣布選舉結果(1541);②在出現(xiàn)爭議的情況時對議員選舉的合法性作出裁決(1542);③監(jiān)督公民投票操作的合法性并宣布結果(1544);④監(jiān)督遵守憲法修改的程序(1545);⑤監(jiān)督政黨遵守憲法第13條第5款的規(guī)定(156);⑥確認總統(tǒng)喪失履職能力(432);⑦接受總統(tǒng)、政府成員的財產(chǎn)申報、財產(chǎn)清單(442、771)。海地憲法委員會(2011年憲法修正案設立)9名經(jīng)任命的成員,其中3名由行政權任命,3名由國民大會以兩院每院成員三分之二多數(shù)加以任命,3名由最高司法權委員會任命(190bis1[注]海地憲法標號方式特殊,此處小數(shù)點并非款的序號,而是條序號的一部分);任期9年,不得連任;憲法委員會每3年更換三分之一(190ter2)。①憲法委員會是負責確保法律合憲性的機關,它裁決法律的合憲性以及行政權的條例和行政行為的合憲性(190bis);②法律在其頒布以前、參議院與眾議院之內(nèi)部規(guī)程在其實施以前、以及政令可以提交憲法委員會進行審查,一般意義上的法律得在其頒布以前由共和國總統(tǒng)、參議院議長、眾議院議長、15名眾議員或10名參議員申請憲法委員會予以審查(190ter5);③在司法機關審理案件的過程中得提出違憲抗辯,由憲法委員會基于最高法院之層轉而受理之(190ter8)。①憲法委員會依申請裁決行政權與立法權之間或立法機關兩院之間的糾紛;憲法委員會同樣裁決行政法庭、選舉法庭和司法法庭之間的權限沖突(190ter7)。吉布提憲法委員會(1992年憲法設立)6名經(jīng)任命的成員,任期8年,不得連任,每4年更換二分之一,總統(tǒng)、國民議會議長和高級司法委員會各任命2名(76)。①對組織法、國民議會議事規(guī)則進行強制性的事前的抽象審查(78);②對法律進行依總統(tǒng)、國民議會主席或十名議會議員提請的事前的抽象審查(79);③對法律進行依法院提交或當事人提出的事后的具體審查(80)。①監(jiān)督所有選舉的合法性及公民投票的實施并宣布其結果,對相關要求和爭議進行裁斷(77);②決定延期選舉總統(tǒng)(27);③確認總統(tǒng)不能履職(29)??溌椃ㄎ瘑T會(1996年憲法設立)①11名經(jīng)選定的成員,任期6年,可以連任,總統(tǒng)、國民議會議長、參議院議長各選定3名,最高司法委員會選定2名(511);②前總統(tǒng)為當然終身成員(512)。①對法律進行依總統(tǒng)、國民議會議長、參議院議長、三分之一的國民議員或者三分之一的參議員提起的事前的抽象審查(482);②對國民議會和參議院的內(nèi)部規(guī)則進行強制性的事前的抽象審查(471);③裁決國際條約和國際協(xié)定的合憲性(47)。①裁決國家機構之間、國家機構與地方機構之間、地方機構之間的權限沖突(47);②受理總統(tǒng)、國民議會議長、參議院議長、三分之一的國民議員或者三分之一的參議員提出的案件(472);③受理地方行政首長提出與地方利益相關的案件(472);④對屬于其權限的問題發(fā)表意見(474);⑤監(jiān)督總統(tǒng)選舉、議會選舉和全民公決的合法性,并公布選舉和全民公決的結果(481);⑥確認總統(tǒng)履職不能、接受總統(tǒng)就職宣誓(6、7)。續(xù)表國家審查機關人員

(構成、產(chǎn)生與任期)職能合憲性審查政治功能科特迪瓦憲法委員會(2000年憲法設立)①6名經(jīng)指定的成員,任期6年,不得連任,每3年更換一半,總統(tǒng)、國民議會議長各指定3名(89、91);②各前任總統(tǒng)是當然的成員,除非其明確聲明棄權(89)。①對組織法、國民議會的規(guī)則進行強制性的事前的抽象審查(951);②對法律進行依總統(tǒng)、國民議會議長、議會黨團或者十分之一以上的國民議會成員提請的事前的抽象審查(952);③對法律進行依公民提起的事后的具體審查(96);④審查、宣告國際協(xié)定含有違反憲法的條款(86)。①監(jiān)督全民公決選舉程序的合法性并宣布選舉結果(941);②裁決總統(tǒng)和議會選舉中候選人資格(942);③裁決總統(tǒng)和國民議員選舉相關的爭議(942);④宣布總統(tǒng)選舉的最終結果(942);⑤法律草案或建議及法令草案可向憲法委員會征詢意見(97);⑥接受總統(tǒng)就職宣誓,確認總統(tǒng)無能力(39、40);⑦總統(tǒng)須在咨詢國民議會議長與憲法委員會主席后采取情勢所要求之特別措施(48)。毛里塔尼亞憲法委員會(1991年憲法設立)9名經(jīng)任命的成員,任期9年,不得連任,每3年改選三分之一,總統(tǒng)任命4名、國民議會議長任命3名、參議院議長任命2名(81)。①對組織法、國會兩院議事規(guī)程進行強制性的事前的抽象審查(861);②對法律進行依總統(tǒng)、國民議會議長、參議院議長、三分之一的國民議員或三分之一的參議院議員提請的事前的抽象審查(862);③審查、宣告國際條約含有與憲法不一致的條款(79)。①監(jiān)督總統(tǒng)選舉的合法性(831);②審查選舉爭議,并宣布投票的結果(862);③裁決議員選舉合法性爭議(84);④監(jiān)督公民投票的合法性,并宣布其結果(85);⑤接受總統(tǒng)就職宣誓,確定總統(tǒng)缺位或喪失資格(29、40);⑥總統(tǒng)得在官方咨詢總理、兩院議長和憲法委員會主席后根據(jù)形勢采取必要的措施(39)。塞內(nèi)加爾憲法委員會(2001年憲法設立)5名經(jīng)總統(tǒng)任命的成員,任期6年,不得連任(89)。①對議會的內(nèi)部規(guī)程進行強制性的事前的抽象審查(622);②對法律進行依總統(tǒng)、十分之一的國民議員、十分之一的參議員提出的事前的抽象審查(74);③審理向最高法院提出的違憲抗辯(92);④宣布某一國際條約包含違反憲法的條款(97)。①審理行政權和立法權之間的權限沖突(921);②登記總統(tǒng)候選人,決定推遲總統(tǒng)選舉(29);③接受總統(tǒng)就職宣誓,確認總統(tǒng)空缺、辭職、履職不能、死亡(31、37、41);④裁決總統(tǒng)選舉的合法性質疑,公布投票結果(35);⑤公布全民公決結果(51)。乍得憲法委員會(1996年憲法設立)9名成員,任期9年,不可連任,每3年更選三分之一,總統(tǒng)指定2名司法官和3名法學家、國民議會議長指定1名司法官和3名法學家(160)。①對組織法、國民議會的內(nèi)部規(guī)程進行強制性的事前的抽象審查(1615);②對法律進行依總統(tǒng)、總理、國民議會議長、十分之一以上國民議員提請的事前的抽象審查(165);③訴訟當事人就所涉案件向法院提出違憲抗辯,憲法委員會基于移送對法律進行事后的具體審查(166);④宣告某國際條約含有違憲條款(220)。①受理總統(tǒng)和議會選舉訴訟(1612);②裁決全民公決活動的合法性并宣布結果(1613);③處理國家機構之間的管轄權沖突(1616);④政府認為立法過程中的法律提案或法律修正案因不屬于法律范圍,因此不予接受,從而與國民議會意見不一致,由憲法委員會裁決(132);⑤裁定并公布總統(tǒng)候選人名單,審查總統(tǒng)投票之合法性及確認其結果,裁決選舉活動的合法性爭議并宣布結果(63、68);⑥接受總統(tǒng)就職宣誓,確認總統(tǒng)不能履職(70、76)。

從表2可看出,10個國家的憲法委員會具有以下普遍特征:

第一,憲法委員會的人員構成具有非常強烈的法國色彩,這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直接采取法國1958年憲法中憲法委員會的“三三制”,或者加以適當修改,如由最高司法委員會任命部分成員,但總統(tǒng)進行獨斷式任命的痕跡仍然非常明顯;另一方面,喀麥隆和科特迪瓦仿照法國將前總統(tǒng)作為憲法委員會的當然終身成員,這種情形明顯比前述憲法法院國家更常見。當然,憲法委員會的成員數(shù)量、任期年限也在一定程度上呈現(xiàn)出多樣性。值得注意的是,與法國1958年憲法中憲法委員會的成員任命具有強烈的政治性和隨意性不同,多數(shù)國家的憲法委員會在人員構成上體現(xiàn)出更強的民主性和法律性,這一點倒是與前述那些憲法法院審查國家具有相通性。

第二,憲法委員會普遍承擔政治功能。除海地憲法委員會的政治功能較為簡單(只有裁決權限沖突一項)外,其他9個國家的憲法委員會均承擔強大的政治功能,甚至遠遠超過法國原型。

第三,憲法委員會的憲法審查職能具有多種實現(xiàn)途徑。多數(shù)國家的憲法委員會同時采取三種審查途徑,即對組織法的強制性的事前的抽象審查,對普通法律的依申請的事前的抽象審查,以及違憲抗辯暨合憲性先決程序(依普通司法機關移送的事后的具體審查)。眾所周知,前兩種事前審查途徑是法國1958年憲法的原創(chuàng),而法國以外的9個國家憲法所規(guī)定的此類事前審查,在條文表述和具體環(huán)節(jié)上與法國1958年憲法的設置極為類似。第三種審查途徑即違憲抗辯程序,法國1958年憲法中原本沒有規(guī)定,在1990年和1993年,法國曾經(jīng)兩次著手增設違憲抗辯程序,只是由于保守派的反對最終沒有成功,遲至2008年修憲時才最終建立。可見,雖然憲法委員會模式為法國原創(chuàng),但特定國家在制度設計上可能會走到法國前列,甚至可能反過來成為法國參考和借鑒的對象。

綜上所述,設置憲法委員會的法語國家大多與法國原型具有高度相似性,因此,完全可以歸入同一模式。但不同國家之間的差異性仍然是存在的,這種差異性一方面體現(xiàn)在制度具體環(huán)節(jié)上的差別,另一方面也體現(xiàn)在演進程度上有先有后。例如,關于違憲抗辯程序,各國的發(fā)展似有趨同之勢,但發(fā)展程度卻不一樣,尤其是法國作為憲法委員會模式的原型國,其發(fā)展水平并不一定在最先。

(三)法語國家現(xiàn)行最高法院模式

盧旺達、摩納哥和塞舌爾共3個國家由最高法院(及其內(nèi)設的憲法庭)進行憲法審查,其現(xiàn)行最高法院的設立依據(jù)及設立時間、最高法院的人員構成、產(chǎn)生與任期,最高法院的職能尤其是其憲法職能(相對于普通司法職能)可以簡要歸納為表3所示。

表3法語國家現(xiàn)行最高法院模式構成表(3個國家)

國家審查機關人員

(構成、產(chǎn)生與任期)職能合憲性審查政治功能盧旺達最高法院(2003年憲法設立)14名經(jīng)任命的法官組成,總統(tǒng)提名、參議院批準、總統(tǒng)任命(146、147)。①對組織法、法律、具有法律效力的政府命令的合憲性申訴作出裁決(1453);②對國際條約和協(xié)定的合憲性申訴作出裁決(1453)。①對不同國家機關之間的權限爭議作出裁決(1454);②對全民公決、總統(tǒng)選舉和立法選舉的爭議作出裁決,宣布總統(tǒng)選舉最終結果(1002、1455);③接受總統(tǒng)、副總統(tǒng)就職宣誓,確認總統(tǒng)缺位(104、1459);④審判總統(tǒng)、議長等高級公務員的特定犯罪(1456、1458);⑤總統(tǒng)在法律規(guī)定的條件下并在咨詢最高法院的意見后行使赦免權(1111)。摩納哥公國最高法院(1962年憲法設立)5名正式法官和2名候補法官組成,由親王任命(89)。①對國家議會內(nèi)部章程進行強制性的事前的抽象審查(61、901);②裁定對各行政機關的決議和為執(zhí)行法律頒布的親王法令的解釋和合法性審查的上訴(902);③裁定損害憲法第三章保障的權利和自由的行為的撤銷、合法性審查和要求賠償?shù)纳显V案件(901)。續(xù)表

國家審查機關人員(構成、產(chǎn)生與任期)職能合憲性審查政治功能塞舌爾作為憲法法院開庭的最高法院(1993年憲法設立)由首席大法官、陪席法官、助理法官組成,人數(shù)由法律規(guī)定,總統(tǒng)從憲法委任機構提名的候選人中任命法官和助理法官(125、127)最高法院就有關憲法問題開庭行使權力時,又稱憲法法院(129)。①對法律進行依利害關系人申請的事后的具體審查(1301);②對法律進行依除上訴法院、最高法院之外其他任何法院、法庭提交的事后的具體審查(1306);③對法案進行依總統(tǒng)提請的事前的抽象審查(87);④依當事人或代理人申請對可能侵害個人權利或自由的行為或疏忽進行合憲性審查(461);⑤在訴訟過程中出現(xiàn)涉及憲法是否被侵害的問題,主審法院根據(jù)具體情況提交憲法法院判決(467)。①受理和決定個人是否已有效當選總統(tǒng)職位的申請(51);②調查總統(tǒng)違憲罪或嚴重失職罪,并向議長提出報告(54);③審理并裁定個人是否有效當選為國民議員,議席是否出缺(82)。

從表3可看出,3個國家雖然在數(shù)量上較少,但經(jīng)過比較和分析仍然可以發(fā)現(xiàn)某些特征:

第一,最高法院在組成人員上具有普通司法機關的特征,并沒有因為承擔憲法審查的職能而體現(xiàn)出某些特殊性。至多像塞舌爾那樣,最高法院就憲法問題開庭時稱為“憲法法院”。后文將指出,歷史上曾經(jīng)實行最高法院審查的法語國家,通常會在最高法院內(nèi)部設立專門的憲法庭,但前述3個國家卻沒有在憲法中明確設立憲法庭。在此意義上,3個國家確實更接近司法審查模式。

第二,最高法院承擔的政治功能普遍不明顯。盧旺達最高法院的政治功能較多,塞舌爾居中,而摩納哥則僅體現(xiàn)出法律性。因此,在政治功能上很難一概而論。從總體上看,這些政治功能不具有法國式憲法委員會的色彩,與憲法法院所承擔的政治功能類似。

第三,最高法院的憲法審查功能較為多樣,既有事后審查也有事前審查。正是在事前審查這一點上,最高法院模式其實與憲法委員會模式不存在本質差別。而且,雖然3個國家由最高法院進行憲法審查,但這并不同于典型司法審查模式中,各級普通法院分享審查權。事實上,3個國家的憲法只將審查權賦予最高法院,因此,它們應當歸入集中審查模式而不是分散審查模式,當下級法院或其他法庭遇到憲法問題時,必須向最高法院移送。由此看來,3個國家的最高法院審查其實并非司法審查模式,而是憲法法院或憲法委員會審查模式??紤]到事前審查途徑的存在,在實質上應當更為接近憲法委員會模式。

(四)同一模式而非三種模式

結合前述對憲法法院、憲法委員會和最高法院的人員構成和職能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法語國家其實都是由專門機構集中進行憲法審查,并不存在司法審查模式。具體到憲法審查制度的環(huán)節(jié),無論是憲法委員會、憲法法院還是最高法院的審查,在審查機構的人員構成、政治功能和憲法審查途徑來看,大多都體現(xiàn)出法國憲法委員會的特征,尤其是事前審查途徑這一點。因此,筆者的最終結論是:27個法語國家的憲法審查制度可以歸入同一模式,即憲法委員會或類憲法委員會審查模式。

四、法語國家憲法審查模式的歷史與演變

基于各國不同時期憲法文本的相關規(guī)定,可以將法語國家憲法審查制度歷史變遷提煉為表4所示 由于人員構成、政治功能的內(nèi)容極為龐大,會占用大量篇幅,因此將此部分統(tǒng)計刪除,而只對其變化進行文字描述。。

(一)模式轉化

絕大多數(shù)法語國家都經(jīng)歷了多次的憲法修改甚至重新制憲,因此,憲法審查制度設計也大多經(jīng)歷了一次或若干次變化,即使經(jīng)歷憲法變化仍維持同一審查機構的,憲法審查機構也大多進行了一次或若干次改革。在此,筆者仍然假定以憲法法院、憲法委員會和最高法院為審查機構的國家是三種不同的模式。由于各國不同時期的審查機構在名稱上略有不同,因此,有必要對三種模式的外延進行適當擴展。審查機構為憲法、行政法和財政法院的憲法庭(馬達加斯加,1992年)的,歸入憲法法院模式;審查機構為共和國高等委員會(科摩羅,1996年)、國家機構間高級委員會(馬達加斯加,1959年)的,歸入憲法委員會模式;審查機構為以憲法法院形式開庭的最高法院(塞舌爾,1993年)、以憲法委員會形式開庭的最高法院(科摩羅,1978年)、由最高司法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聯(lián)合開庭的憲法法院(盧旺達,1978年)、國事法院憲法庭(馬里,1974年)的,歸入最高法院模式。據(jù)此,三種模式的轉化按照發(fā)生國家數(shù)由多到少共有四種形態(tài)。

表4法語國家憲法查制度變遷簡表國家審查機構的名稱與存續(xù)時期審查途徑變遷甲乙丙丁法國憲法委員會(1958年~2008年)√√憲法委員會(2008年~現(xiàn)在)√√√阿爾及利亞憲法委員會(1963年~)不明憲法委員會(1996年~現(xiàn)在)√√貝寧最高法院憲法庭(1964年~1989年~)√憲法法院(1990年~現(xiàn)在)√√√√布基納法索憲法委員會(1991年~現(xiàn)在)√√布隆迪最高法院憲法庭(1981年~)√憲法法院(1992年~)√√√√憲法法院(2005年~現(xiàn)在)√√√√多哥最高法院憲法庭(1963年~)√√憲法法院(1992年~現(xiàn)在)√√√剛果(布)最高法院憲法庭(1961年~1963年)不明空白(1963年~1969年~1973年~1979年~1992年)憲法委員會(1992年~)√√√憲法法院(2002年~2015年~現(xiàn)在)√√√剛果(金)憲法法院(1964年~1967年~)不明憲法法院(2005年~現(xiàn)在)√√√√海地最高法院(1987年~2011年)不明憲法委員會(2011年~現(xiàn)在)√√√吉布提憲法委員會(1992年~現(xiàn)在)√√√幾內(nèi)亞最高法院(1990年~)√√憲法法院(2010年~現(xiàn)在)√√√加蓬最高法院(1960年~)不明最高法院憲法庭(1961年~)不明憲法法院(1991年~現(xiàn)在)√√喀麥隆憲法委員會(1996年~現(xiàn)在)√√科摩羅聯(lián)盟以憲法委員會形式開庭的最高法院(1978年~)不明憲法委員會(1992年~)√√共和國高等委員會(1996年~)√√憲法法院(2001年~現(xiàn)在)√√科特迪瓦最高法院憲法庭(1960年~)不明憲法委員會(2000年~現(xiàn)在)√√√盧森堡憲法法院(1996年~現(xiàn)在)√盧旺達最高法院(1961年~1962年~)不明最高司法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聯(lián)合開庭的憲法法院(1978年~1991年~)不明最高法院(2003年~現(xiàn)在)不明續(xù)表國家審查機構的名稱與存續(xù)時期審查途徑變遷甲乙丙丁馬達加斯加國家機構間高級委員會(1959年~)√√最高憲法法院(1975年~)√√√憲法、行政法和財政法院的憲法庭(1992年~)√√√最高憲法法院(2010年~現(xiàn)在)√√√馬里國事法院憲法庭(1960~)不明最高法院憲法庭(1974年~)不明憲法法院(1992年~現(xiàn)在)√√毛里塔尼亞最高法院(1961年~)不明憲法委員會(1991年~現(xiàn)在)√√摩洛哥王國最高法院憲法庭(1962年~1970年~1972年~)不明憲法委員會(1992年~1995年~)√√憲法法院(2011年~現(xiàn)在)√√√摩納哥公國最高法院(1962年~現(xiàn)在)√√尼日爾最高法院憲法庭(1960年~1989年~)不明最高法院憲法庭(1992年~1996年~)√√√憲法法院(1999年~2009年~2010年~現(xiàn)在)√√√塞內(nèi)加爾最高法院(1960年~1963年~1970年~1978年~ )不明憲法委員會(1992年~1994年~2001年~2012年~2016年~現(xiàn)在)√√√塞舌爾作為憲法法院開庭的最高法院(1993年~現(xiàn)在)√√√乍得最高法院(1960年~1961年~)√√最高法院憲法庭(1989年~)√上訴法院憲法庭(1993年~)不明憲法委員會(1996年~現(xiàn)在)√√√中非憲法委員會(1964年~)√最高法院憲法庭(1976年~)√最高法院(1986年~)√憲法法院(1994年~2004年~2013年~現(xiàn)在)√√√√備注:1.括號中所標注的年份多為重新制憲的年份或者憲法發(fā)生重大修改的年份;2.“審查途徑變遷”欄中的“甲”指事前性強制性抽象審查,“乙”指事前性依申請抽象審查,“丙”指違憲抗辯程序暨合憲性移送程序(基于普通司法機關移送的事后性具體審查),“丁”指事后性依申請抽象審查,其中甲、乙、丙均有法國原型,依次對應法國憲法第61條第1款、第61條第2款和第61-1條所設置的審查程序。首先,最為常見的是“從最高法院模式向憲法法院模式的轉化”,共有10個國家(貝寧、布隆迪、多哥、剛果布、幾內(nèi)亞、加蓬、科摩羅、馬里、摩洛哥、尼日爾),其中3個國家(剛果布、科摩羅、摩洛哥)是先由最高法院模式轉化到憲法委員會模式,然后再轉向憲法法院模式。

其次,有5個國家(海地、科特迪瓦、毛里塔尼亞、塞內(nèi)加爾、乍得)是“從最高法院模式向憲法委員會模式的轉化”。

再次,有1個國家(馬達加斯加)是“從憲法委員會模式向憲法法院模式的轉化”。

最后,有1個國家(中非)是先從憲法委員會模式轉化最高法院模式,最后再轉化憲法法院模式。

基于前述模式轉化的情況以及現(xiàn)行制度模式的國家數(shù)量,憲法法院模式應該是最受青睞且越來越受青睞的制度模式,其次才是憲法委員會模式,而最高法院模式則日益受到冷遇。但這只是非常表面化和膚淺的觀察結論,原因正如前文所述,其實這27個國家的憲法法院、憲法委員會和最高法院并不存在本質差別,它們都屬于憲法委員會或類憲法委員會模式。那么,為何多數(shù)國家的審查機構逐漸將名稱改為憲法法院呢?即使是憲法委員會模式的原型——法國,在2008年修憲過程中亦曾試圖將“憲法委員會”改名為“憲法法院”(但最終被認為是形式問題,故無必要)。這一問題前文曾問及一次,于此似乎可以給出一個推測的答案,較多并且越來越多的國家采用憲法法院的名稱,是為了使憲法審查機構更像是一個裁判或司法性質的機關,盡管它可能具有政治功能,但不應當成為政治活動的參與者和競爭者。

(二)審查途徑的擴大

比較各國不同時期的審查途徑,可以發(fā)現(xiàn)憲法中對審查途徑的規(guī)定日益明確和細致。早期憲法有時不會涉及此問題,共有14個國家在歷史上曾出現(xiàn)審查途徑“不明”的狀態(tài),這既可能由于制憲者沒有考慮到這一問題,也可能是刻意給相關組織法留下調整空間。就最終的發(fā)展和演變而論,前述14個國家中的13個都改為在某一時期(最遲至在現(xiàn)行憲法)明確規(guī)定審查途徑的類型,只有盧旺達在所有的三個時期包括現(xiàn)行憲法中一直未規(guī)定這一問題。就現(xiàn)行狀況而言,除盧旺達以外的所有26個國家均在現(xiàn)行憲法中明確規(guī)定了審查類型,其數(shù)量分布是:12個國家(法國、多哥、剛果布、海地、吉布提、幾內(nèi)亞、科特迪瓦、馬達加斯加、尼日爾、塞內(nèi)加爾、塞舌爾、乍得)規(guī)定了三種類型,9個國家(阿爾及利亞、布基納法索、加蓬、客麥隆、科摩羅、馬里、毛里塔尼亞、摩洛哥、摩納哥)規(guī)定了兩種類型,4個國家(貝寧、布隆迪、剛果金、中非)規(guī)定了全部四種類型,1個國家(盧森堡)僅規(guī)定了一種類型。

前文曾將所有27個法語國家都歸入憲法委員會或類憲法委員會模式,而憲法委員會的獨特審查類型是事前審查制,即“審查在法律頒布之前(ex ante promulgation of the law)進行。”[3]因此,此處就有必要特別分析事前審查途徑在全部法語國家的分布情形。統(tǒng)計表明,所有法語國家都配備了某種形式的事前審查途徑(分“僅甲”“僅乙”“甲且乙”三種情形),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國家僅規(guī)定了事前審查而未規(guī)定事后審查(這很接近法國1958年原型),這些僅規(guī)定了事前審查制的國家多數(shù)以憲法委員會為審查機構,但也有少數(shù)(如馬里)以憲法法院為審查機構。由此,更可以斷言,所有法語國家都同屬于憲法委員會或類憲法委員會模式。

從總體上看,各國憲法中關于審查途徑的規(guī)定日益明確和豐富,并最終表現(xiàn)為四種類型其中的若干種,其在歷史變化中呈現(xiàn)出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最為普遍的是,有9個國家(法國、貝寧、布隆迪、多哥、幾內(nèi)亞、馬達加斯加、摩洛哥、乍得和中非)隨著憲法審查制度的改革而增加了審查途徑,增加的數(shù)量不一而足,增加最少的是由兩種變?yōu)槿N(如法國),增加最多的則由一種變?yōu)樗姆N(如貝寧)。這種變化似乎表明,隨著憲法審查制度的不斷發(fā)展,憲法制度的設計者試圖使憲法審查機關通過更多途徑對法律、條例或國際條約等進行合憲性控制,其潛在意圖也是強化而不是弱化合憲性審查。

第二,當然也有部分國家(布基納法索、吉布提、喀麥隆、盧森堡、摩納哥、塞舌爾)的憲法審查制度較為穩(wěn)定,自其在憲法中明確化以來就未曾出現(xiàn)變化。如果不考慮審查途徑“不明”的階段,甚至也有國家(如剛果布)憲法雖然經(jīng)歷了重新制定或重大修改,甚至發(fā)生改革審查模式的情形,但對審查途徑類型和數(shù)量的規(guī)定卻沒有變化。當然,這些國家多數(shù)在明確化伊始就設置了三種審查途徑,似乎可以認為其審查途徑的類型豐富且數(shù)量充足,沒有改革的必要。

第三,少數(shù)國家(科摩羅、馬達加斯加)在不同時期的審查途徑總數(shù)量沒有發(fā)生變化,但審查途徑卻出現(xiàn)不同時期的不同選擇。例如,科摩羅在憲法委員會和共和國高等委員會兩個時期采用“乙”和“丙”兩種類型,但在現(xiàn)行的憲法法院時期卻改為采用“甲”和“丙”兩種類型。這種情形的存在似乎說明,少數(shù)國家的憲法制度設計者會根據(jù)需要在不同審查途徑之間進行取舍。

(三)憲法審查機構的民主化和法律化

1.憲法審查機構的人員產(chǎn)生方式。法語國家憲法審查機構組成人員的產(chǎn)生方式,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類型是獨斷式任命,即由特定的獨任式國家機關(如總統(tǒng)、國民議會議長、參議院議長、特定法院的院長、親王或國王)任命憲法審查機構的全部人員或多數(shù)成員,且其任命權不受特別的限制。布基納法索、吉布提、加蓬、喀麥隆、科摩羅、盧森堡、馬里、毛里塔尼亞、摩納哥、塞內(nèi)加爾、乍得共11個國家均屬于這種類型。在布基納法索憲法中,總統(tǒng)任命的6名憲法委員會成員,其中3名以個人名義任命,另外3名則須基于司法部長的建議。這些國家雖然將憲法審查機構的全部或主要成員交由獨任式國家機關任命,但通常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機關分別任命其中的部分成員,因此與法國1958年憲法中的“三三制”原型一樣存在任命權相互之間的平衡。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塞內(nèi)加爾憲法使總統(tǒng)任命全部5名憲法委員會成員,這在所有獨斷式任命的國家中具有最強的獨斷式色彩。

第二種類型是民主式任命或選舉,即由議會或特定職業(yè)團體選舉憲法審查機構的全部或主要成員,或者獨任式國家機關的任命必須基于特定合議制機關的提名或經(jīng)由議會批準或者征得議會委員會的同意。民主式任命或選舉表現(xiàn)為不同的子類型。首先,阿爾及利亞憲法規(guī)定由議會兩院、最高法院、國務委員會選舉憲法委員會的多數(shù)成員(另外少數(shù)成員由總統(tǒng)進行獨斷式任命)。這種情形最為多見,貝寧、多哥、剛果金、海地、馬達加斯加、摩洛哥、尼日爾等均屬于此種情形,只是民主式任命或選舉的機關表現(xiàn)不同而已,如國民議會主席團(貝寧)、議會兩院聯(lián)席會議(剛果金)、最高司法委員會(剛果金、海地、馬達加斯加)。其次,少數(shù)國家由特定的職業(yè)團體選舉憲法審查機構的部分成員,如尼日爾憲法法院由司法官內(nèi)部選舉、律師同行選舉、擁有公法博士學位的教研人員選舉特定數(shù)量的成員,中非也存在類似情形。這表明,憲法審查機構的成員需要來自于特定的法律職業(yè)團體。值得注意的是,在尼日爾憲法中,國家人權機構產(chǎn)生特定數(shù)量的代表,幾內(nèi)亞則由人權保障和民主促進機構產(chǎn)生特定數(shù)量的代表。這種情形似乎進一步表明,憲法審查機構除體現(xiàn)法律職業(yè)背景外,還需要體現(xiàn)人權保障和促進民主的價值。再次,法國憲法委員會的成員雖由總統(tǒng)、國民議會議長和參議院議長任命,但在2008年修憲以后,所有這些任命必須征得議會委員會的同意方可進行。諸如此類由議會批準或同意的國家還有布隆迪和盧旺達,但這兩個國家更多接近美國式最高法院法官的任命,即全部由總統(tǒng)提名、參議院同意、總統(tǒng)任命。最后,少數(shù)國家使總統(tǒng)的任命基于民主建議,比如剛果布憲法法院多數(shù)成員由總統(tǒng)基于國民議會議長、參議院議長、最高法院主席團建議任命,再比如塞舌爾,由特定合議制機關(憲法委任機構)提名候選人后由總統(tǒng)任命。

以上統(tǒng)計和分析的對象是現(xiàn)行制度,若比較不同時期的憲法規(guī)定,可以觀察到的明顯變化是憲法審查機構組成人員在任命方式上有日益民主化的趨勢。比如,法國、馬達加斯加和摩洛哥的憲法審查機關,其組成人員的任命過程中,獨斷性因素在減少,而民主性因素在增加。

2.憲法審查機構的人員任職資格。除前文所關注的任命者以外,還需要關注被任命者,即被任命者是否必須具備特定的資格。就此而言,最引人注目的是,14個國家對憲法審查機構的組成人員賦予了法律職業(yè)背景,以及人權保障和民主促進機構的背景。其中,以法律職業(yè)背景最為突出,這體現(xiàn)為三種形式:第一,在前文所分析的任命方式上,司法部長(布基納法索),最高法院主席團(剛果布),最高司法委員會(剛果金、海地、吉布提、喀麥隆、馬達加斯加、馬里),特定法院院長(盧森堡),在任命程序中發(fā)揮著提名、建議或任命的作用;第二,司法官、律師、法學教授等法律職業(yè)團體直接在本團體內(nèi)部產(chǎn)生憲法審查機構的成員(幾內(nèi)亞、尼日爾、中非);第三,憲法審查機構組成人員的候選者必須從司法官或法學家中產(chǎn)生或必須具有法律技能(乍得、多哥)。此外,憲法審查機構的部分成員由國家人權機構(幾內(nèi)亞)、人權保障和民主促進組織(尼日爾)產(chǎn)生也突出了其保障人權和促進民主的職業(yè)背景。

因此,可以認為,憲法審查機構的組成人員體現(xiàn)了法律、人權保障、民主促進等專業(yè)或職業(yè)背景。特別值得指出的是,以憲法法院為審查機關的,其成員通常稱為法官。也就是說,它們的本質職能是裁判性的,而不是政治性的。值得注意的是,加蓬在2011年修憲時,特意將憲法法院成員的頭銜由“參事”改為“法官”,這一點也頗引人思考。

五、結論

基于前文對于法語國家憲法審查制度現(xiàn)狀及歷史演變的分析,可以認為27個法語國家的憲法審查制度屬于同一類型,可以稱之為憲法委員會或類憲法委員會模式,盡管承擔憲法審查職能的機構并不總是稱為“憲法委員會”,而是可能稱為“憲法法院”或“最高法院”。這些國家的憲法審查機構在人員構成、合憲性審查的途徑和政治功能方面,較為普遍地表現(xiàn)出深厚的法國憲法委員會的色彩。從演變規(guī)律上看,相當數(shù)量的憲法審查機構在人員構成上體現(xiàn)出民主色彩和法律專業(yè)背景,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出現(xiàn)日益增強的趨勢,就審查途徑而言,則是普遍性的事前審查結合事后審查,并且審查途徑的類型本身在不斷擴大。

作為一種模式而言,法語國家的憲法審查制度(包括法國自身)正在很多方面淡化法國1958年最初設置的憲法審查的政治性,而使審查機構成為一個關于憲法的裁判或司法機關(盡管仍然具有政治功能)。之所以會發(fā)生這樣的轉化,其道理和原因其實非常簡單,如果憲法審查機關具有強烈的政治性,那么它就可能由于成為潛在的政治活動參與者而與其他國家機關發(fā)生政治沖突和競爭。在此情況下,實質性的憲法審查并不可能真正確立,憲法也會由于缺少一個真正的裁判者和忠實的解釋者而停留在“自然法”的層面。反過來講,只有審查機關本身拋棄政治身份(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而成為局外的、中立的裁判機關時,憲法審查才能真正稱為憲法審查。

前述結論可能與既有的研究存在根本沖突。比如,根據(jù)Arne Mavi博士的影響頗為廣泛的研究,本文研究的法語國家中僅塞內(nèi)加爾屬于歐洲式憲法委員會模式,僅阿爾及利亞、科摩羅、吉布提、科特迪瓦、摩洛哥可歸入法國憲法委員會模式,其他國家則與法國模式不存在實質關聯(lián),幾內(nèi)亞、塞舌爾和海地應歸入美國式最高法院模式,貝寧、布隆迪、中非、加蓬、馬達加斯加、馬里、盧旺達和多哥應歸入奧地利——德國式憲法法院模式 Arne Mavi博士的研究結論可參見下列網(wǎng)站:http://concourts.net/tab/tab1.php?lng=en&stat=1&prt=0&srt=0,2016年6月1日訪問。。無需贅言,筆者對這種結論持保留意見。如果進一步將法國模式與德國型憲法法院模式進行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除了獨具事前的抽象審查以外,法國模式其實已經(jīng)越來越不具有區(qū)別于憲法法院的特質。當然,也不能根據(jù)政治色彩將法國模式與憲法法院模式強作區(qū)別。或者亦可這樣設問:法國憲法委員會與德國聯(lián)邦憲法法院的差別,是否一定大于某個國家的憲法法院與其德國原型的差別嗎?因此,我國憲法學界將憲法委員會模式與憲法法院模式并列,并強調憲法委員會模式政治性的傳統(tǒng)認識,似乎是一種虛幻的自我假想。更為嚴重的是,學者嘗試以憲法委員會為素材,按照政治性思路來建構我國的憲法審查制度,如白軻(Larry Catá Backer)教授主張借鑒法國憲法委員會制度,在執(zhí)政黨內(nèi)設立一個特別委員會作為最高機構(a special committee of the highest organ of the CCP),“維持在‘國家-政黨憲政體制中國家權力與政治權力,即全國人大架構與中國共產(chǎn)黨的關系”[4],強世功教授則進一步將白軻方案類比于法國憲法委員會模式并予以復述和贊同[5]?!兜赖陆?jīng)》有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睂椃▽彶橹贫冗M行比較研究時,不能沒有知人之智,更不能憑借錯誤的他人形象來重新塑造自身。

參考文獻:

[1] 王建學.從“憲法委員會”到“憲法法院”——法國合憲性先決程序改革述評[J].浙江社會科學,2010(8):111.

[2]FEDERICO FABBRINI. Kelsen in Paris: Frances Constitutional Reform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A Posteriori Constitutional Review of Legislation[J]. German Law Journal, 2008(10):1312.

[3]湯姆·金斯伯格.對憲法法院設計的經(jīng)濟分析[A]//韓大元.比較憲法——憲法文本與憲法解釋[C].鄭磊,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83.

[4]LARRY CAT BACKER. A Constitutional Court for China withi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the Institutional Role of the CCP[EB/OL]. (2008-11-28)[2016-10-11].http://ssrn.com/abstract=1308598 or http://dx.doi.org/10.2139/ssrn.1308598.

[5]強世功.中國憲政模式?巴克爾對中國“單一政黨憲政國”體制的研究[J].中外法學,2012(5):97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级毛片yw| 99久久精品国产综合婷婷|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电影| 好紧好深好大乳无码中文字幕| 丁香婷婷综合激情| 波多野结衣爽到高潮漏水大喷| 无码免费的亚洲视频| 青青久久91| 韩国福利一区| 狼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香蕉| 思思热精品在线8| 精品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97在线国产视频| 欧美自慰一级看片免费| 亚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久久国产乱子伦视频无卡顿| 日韩欧美国产精品|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一区二区| 日韩av手机在线| 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九九|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mv| 毛片手机在线看| 欧美国产日韩另类| 国产99视频免费精品是看6| 99这里精品| 亚洲精品在线影院| 亚洲福利片无码最新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在线影院| 日本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影院| 欧美a在线| 一本二本三本不卡无码|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日韩福利视频导航| 国产在线98福利播放视频免费 | 丁香婷婷综合激情| 欧美亚洲日韩中文| 成人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 | 91系列在线观看| 四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无码| 爆乳熟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一| 国产美女91视频| 国产欧美在线| 精品国产自在在线在线观看| 激情综合图区| 亚洲妓女综合网995久久| 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国产在线麻豆波多野结衣| 97视频精品全国免费观看| 亚洲色图另类| 青青国产在线| 99激情网| 欧美yw精品日本国产精品| 亚洲无线国产观看| 操操操综合网|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夜夜操国产| 久久a级片|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一级毛片中文字幕|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 无码一区18禁| 久996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特级毛片8级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 国产精品免费福利久久播放|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88| 久久国语对白| 亚洲人成亚洲精品| 大香伊人久久| 特级欧美视频aaaaaa| 成年人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视频| 欧美精品aⅴ在线视频| 欧美亚洲网| 九九香蕉视频| 特级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高潮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人碰人摸人爱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