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淮 何雨田
江蘇泗洪75歲的李奶奶過年時想給孩子們取點壓歲錢,可在銀行排隊時突感右眼不適,賬單放在眼前也看不清楚,眼前看到的人都是彎彎曲曲的。李奶奶不敢大意,來到江蘇省人民醫院就診。經過一系列檢查,她被確診為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
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是導致老年人重度視力下降的首要原因
白內障、青光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均可導致視力低下甚至失明,但人們很少知道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又稱老年性黃斑變性,是黃斑區結構的衰老性改變。調查顯示,在引起老年人重度視力下降的病因當中,該病排在首位,在50歲以上人群不可逆致盲病因中高居第二位。在人口老齡化趨勢下,因老年黃斑變性導致視力損傷或致盲的人群數量持續增加,預計到2020年,該病的患病率將至少增加50%。
人的眼睛就像照相機,視網膜相當于膠卷,視網膜的中心部位就是黃斑。黃斑區雖然只占整個視網膜面積的5%,但功能極其重要,我們讀書、看報、看電視、看遠方的物體,都是依靠黃斑區域,一旦黃斑損傷,人的視力就會嚴重下降。老年黃斑變性早期癥狀并不明顯,但如果突然出現看東西大小發生變化、直線變彎或物體形狀改變:視野中心有黑色或灰色斑塊:或感覺視力突然下降;等,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黃斑發生了病變。
老年性黃斑變性的患者由于視功能的急劇下降而嚴重影響生活質量:還因視功能不佳,跌跤概率比正常人高3倍,股骨頭骨折兩年內發生的概率較其他人增加8倍:患者對家庭和社會的依賴性也增加。同時,患者在精神和情感方面較正常人更容易抑郁、焦慮,甚至自殺。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會出現視物模糊、扭曲變形等,嚴重者視力下降甚至失明。因此,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相當重要。高脂高鹽飲食和吸煙也會導致該病
老年性黃斑變性大多發生于45歲以上人群,且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高。調查顯示,有超過400萬老人正在遭受該疾病的傷害,其他危險因素還有吸煙、營養、環境、人種和遺傳等。
有調查證明,吸煙會加速眼底細胞的萎縮,引起眼部血管病變,吸煙者患病的風險較非吸煙者高4倍,患病年齡提早10歲,被動吸煙者也可增加風險:高脂高鹽飲食,尤其是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增加會增加老年性黃斑變性的發病率: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癥等也都會增加患病風險:過度光照,尤其是紫外線照射,可損傷視網膜,導致更高的患病風險:此外,研究也表示女性患病率較男性更高:白種人由于色素較少,通常更易患病:家族中有黃斑變性的患者患病的概率增加至50%。干細胞移植技術讓近乎失明患者視力提高
老年性黃斑變性分為干性和濕性兩種。目前,干性老年黃斑變性尚無明確有效的治療方法:濕性眼病主要通過為患者眼睛玻璃體腔內注入一種特殊的抗新生血管藥物,維持并稍提高患者視力。
干細胞移植技術需要與醫院婦產科合作,經行人工流產的患者同意及告知手術患者后,將挑選的健康的流產胎兒眼中的細胞提取出來培養,經過一系列生物學上的檢測以避免發生免疫或排斥反應,讓細胞成長到所需濃度,再注射到患者眼內。簡單說,就是用新的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簡稱RPE細胞)去替換已經壞死的老化的RPE細胞。據悉,一些近乎失明的患者手術后,已經從只能看到手動進展到能夠看清視力表上的字母,且看見的字母數量正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