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斯凱爾?奧布力
摘 要:在干旱少雨的新疆“澇壩水”曾是各族群眾的生活飲用水主要來源“澇壩”,是挖一個較深的積水坑,大小不一,把河渠(或冰雪)水灌入其內,以供日常使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新疆農牧團場吃澇壩水是一個很普通的現象,現在南疆騙村仍存在澇壩意外大部分澇壩已經不復存在了,澇壩不僅用于農牧業,和農村生活還包含著一定的生態作用。
關鍵詞:澇壩;維吾爾;水
澇壩,曾經是新疆南部維吾爾族聚居的干旱地區,村鎮中供居民生活用水而開挖的一種露天貯水水塘?!皾硥巍憋@然是漢族人對這種水塘的稱呼,維吾爾人稱“庫 勒”(音),意思是可供人飲用的水池。 在用上自來水之前,澇壩是維吾爾族村鎮中最重要的公共設施,是村鎮的命脈,在維吾爾人觀念中湖分為天然湖和人工湖兩種。
1 澇壩的分布情況
在用自來水之前,澇壩是維吾爾族村鎮中最重要的公共設施,是村鎮的命脈, 維吾爾族婦女習慣于用桶提水,而不擔水,所以普通村莊澇壩的服務半徑較小,通常不會超過200米,較大的村鎮,必須開鑿一個水源相對有保障的大澇壩,此種澇壩的服務半徑可以擴展到500米左右,取水則需要擔水或用小拖車拉水。澇壩的深度通常在3-5米,面積的大小從20至3、4百平方米不等,實際上也是根據它服務供水的范圍和居民的用水量來決定的。不過其中還要考慮的一個因素就是有的澇壩可以天天補水,有的澇壩則可能要少幾天才能補一次水。維吾爾人的民居于是就依托澇壩在其周圍逐漸修筑起來,發展到一定程度,取水的距離超過了方便生活的服務半徑之后,就開掘另一個新的澇壩。就這樣,從澇壩君民居君澇壩井民居這種有機的白然增長方式,構成了維吾爾人傳統村莊和集鎮的基本布局格式。不能否認,千百年來的澇壩,在南疆的維吾爾族村鎮中,已經客觀地形成了一種獨具一格的文化景觀。
2 澇壩的結構和數量
澇壩的平面形狀以圓形居多。每個澇壩都有一道進水渠道和排水渠道,用簡易的木閘控制。澇壩四周有寬綽的道路溝通全村。澇壩的開挖除了要選擇有利地形,方便進出水以外,還要考慮土質狀況,選擇滲漏較小的土壤。維吾爾人在新澇壩掘成后,先要引放一些混濁的泥水,待沉淀后淤泥附著池壁和池底,可以減少貯水的滲漏。每隔一段時期,澇壩要進行放空、清理,就像人們擦洗家用容器一樣,要經常保持它的清潔 在擁有50~100戶人的居民點就有一個面積為30~50平方米的澇壩,在擁有500~1000戶人的居民點,至少有一個面積為80~100平方米的澇壩。
3 澇壩的歷史
新疆澇壩的歷史較為久遠,可通過至今還保留古時狀態的村落結構及其功能,以及流傳于民間的口頭傳說予以證實。
維吾爾人的祖先從傳說中的烏古斯汗時代開始就重視湖在大自然和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位于喀什市內和郊區農村中的澇壩都具有比較重要的地位,可通過它們來說明澇壩的歷史及功能。位于喀什市內和郊區農村中的澇壩大部分都有很長的歷史,文字記載、考古挖掘資料及口頭歷史傳說都可證明這一點??梢哉f,喀什周邊一些澇壩至少具有上千年的歷史?
4 修挖澇壩的原因
修挖澇壩的原因各異,可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人們在建立一個村莊或居民點時,首先修挖澇壩,解決飲水問題,而后再修建房屋和院落。第二,地方或中央政府為了理順相互間的關系,設立很多的驛站和客棧,安排人居住在那里,首先也要投資修挖澇壩,解決飲水問題。
第三,富起來的人為了給群眾和社會做善事,自己出資、出土地修建澇壩等公用設施。第四,有些穆斯林準備去朝覲,因某種原因未能啟程時,就拿出一部分朝覲資金用于修建公用澇壩。第五,有的澇壩是群眾為了共用而集體勞動修挖,沒有勞動能力的人員就做一些給修挖澇壩的人送水、送飯和打掃衛生的工作。
5 澇壩的實際作用和民俗價值
維吾爾人聚居的綠洲多為干旱、半干旱地區,很少有泉水,居民點離河流和天然湖泊都較遠。此外,新疆的河流都為季節性河流,夏季水量充沛,冬季會斷水。而且,夏季有的月份水多,有的月份水少。與此同時,由于冬季寒冷,河面要結很厚的冰,群眾用水十分困難。老人、婦女從河里取水更為困難。另一方面,新疆的河流多數帶泥沙,不能直接飲用,必須澄清后才能使用,澇壩就能起到澄清作用。在新疆的維吾爾社區使用自來水在20世紀后期才得到普及。因此,自古以來,澇壩就成為維吾爾社區不可缺少的一種生活設施,并作為生活的一個源泉。取用澇壩水時,一般使用盛水葫蘆、木制水桶、鐵皮水桶、水壺、等器皿,用手提或用扁擔擔。維吾爾人沒有把裝水的罐子、葫蘆頂在頭上的習慣。用動物馱水的情況也很少。只有少數居住在偏遠地方或城鎮深巷里的人,冬天缺水時,才用役畜或驢車馱水??傊?,一直到20世紀后期,農村的維吾爾人基本都飲用澇壩水。澇壩水不僅供一個村落的人使用,如果一個村落的澇壩因被污物污染或因水枯竭不能被使用時,鄉親們會毫無顧忌的到鄰近村落里的澇壩取水,別人不會加以干涉,反而會加深村落之間的聯系及友情,同時還為青年男女的相互結識提供機會。
新疆眾多的澇壩長期以來不僅在滿足人們日常用水需求及加強人們相互間的和諧、和睦方面發揮有效作用,而且在促進社區穩定和發展方面發揮了無可估量的作用。比如,在大多數澇壩的修挖過程中,沒有以投入專門資金作為先決條件,從而沒有增加當地人們的負擔。有的澇壩是有錢人自動出錢修挖,有的是大家共同出力修挖,解決了當地人們飲水的后顧之憂。人們不再為從很遠的河流、渠道中拉水而耗費勞力。即使在饑寒交迫和發生干旱等自然害的年份,人們仍可從容地利用澇壩水,解決飲水問題,充滿對生活的希望。
維吾爾社區眾多的澇壩第一解決了當地居民、來往旅客、商隊及教民的生活用水需要;第二解決了居民家中所養牲畜對水的需求;第三滿足了當地野生動物的用水需求;第四滿足澇壩周圍植物的用水需要,起到改善環境、調節氣候的作用;第五發揮保濕防旱的作用,減緩夏季的炎熱天氣;第六冬季還成為孩子們開展體育活動的場所,我記得小時候我們一放學就來澇壩玩兒,玩兒的天黑為止。比如,冬天水面結冰時,孩子們就在上面進行滑冰、打陀螺等活動,既能活躍性情,又能鍛煉身體和意志。第七澇壩還成為青年男女相互結識和談情說愛的場所)澇壩水不僅可以生喝,而且在早春時節,湖里的冰尚未解凍時,有人把上面的冰切成冰塊,儲藏在冰窖中,夏季用于做冰酸奶,向顧客銷售。據說,喝了這種冰酸奶可以調節性情、防止中暑。
綜上所述,幾千年來為人們提供干凈、清涼的飲水,為生命的延續和生態的平衡作出自己一份貢獻的澇壩,到20世紀90年代后,一下子背上“生命的澇壩”之名,被視為污穢和傳染病的根源,遭遇不公正待遇。那么幾千年存在提供人民水的澇壩為什么遇到這樣的不公正的待遇呢?第一現代技術的發展使得人民可以利用地下水,地下水的覆蓋范圍達到了每個家,第二澇壩水本身存在的衛生問題導致了它被歷史淘汰。
6 結語
澇壩在維吾爾人的生活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對其他民族的生活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同時在穩定新疆的生態環境、滿足野生動物的飲水需求、增加空氣濕度等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僅從這些方面考慮,也應將澇壩保存下來。在位于歐亞中心地帶的新疆這樣干旱的地方,澇壩的存在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作者簡介
艾斯凱爾·奧布力(1987-),男,新疆省疏附縣,碩士,主要研究方向:民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