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
摘 要:鄉鎮企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鄉鎮企業積極的投身于新農村建設,既可以直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又可以推進農村的社會事業進步,從而在新農村經濟發展中發揮不可估量的輔助作用。因此,要進一步強化鄉鎮企業管理,確定發展戰略。
關鍵詞:鄉鎮企業;產業結構;信息化
一、鄉鎮企業促使農村經濟發展
1、鄉鎮企業引領農村經濟大發展。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首要的任務就是生產的發展。發展農村經濟是前提和基礎,沒有農村經濟發展,就沒有農民的收入增加,其他方面的建設也不從談起,更談不上新農村的建設。鄉鎮企業是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鄉鎮企業產值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已成為農村經濟,乃至全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力量。鄉鎮企業的發展,對繁榮整個國民經濟、發展農村經濟、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提高農民生活水平起著巨大作用。同時,鄉鎮企業今后在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和開拓國內外市場方面蘊藏著巨大的潛力。
2、鄉鎮企業的發展促使農民收入增加。
鄉鎮企業履行著社會責任,在帶動農民群眾致富方面的同時,也要發揮重要而積極作用。鄉鎮企業發展促進了農民收入的增加;通過擴大產業化經營的規模,延伸產業化的鏈條,能夠增加農民的就業崗位,同時,相關聯的新興產業將應運而生,不斷開辟新的就業門路,從而拓寬了農民增收的渠道;通過將大批農民富余勞動力吸引到企業就業,能夠有效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拓寬農民的增收空間。
3、鄉鎮企業發展促進農村各項事業的建設。
鄉鎮企業通過把自身較為完善的公益基礎設備和社會化服務體系有條件而低收費地向農村社會開放,既著眼于企業生產經營環境的改善,更為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放大企業的帶動效應。對周圍村莊的道路硬化、公共設備改造及供電設施、灌溉管網等進行投資,還可以促進農村教育、文化、醫療、社會保障等公益事業發展。
二、加強鄉鎮企業管理和技術升級
1、調整經濟結構,因地制宜地發展符合本地情況的特色產業
(1)調整產業結構。要注意特色旅游業的發展,積極利用全國各地豐富的、特色的自然資源優勢和條件大力發展旅游業及相關行業,吸引投資,增加收入,從而促進鄉鎮各行各業蓬勃發展。
(2)調整產品結構, 發展特色經濟。開發附加值和科技含量較高的產品,形成特色優勢,加快由自給自足型農業向商品農業、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積極搜索農民小生產與產品的大市場之間的銜接方式,大力發展特色鄉鎮經濟和優質高效產品,努力提高產品品質、檔次和科技含量。
(3)調整體制結構,培育企業現代職能。鄉鎮企業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目標,有效提高競爭力和經濟效益;盡快形成多元化的產權主體和股權結構,吸引民營資本和外資參與集體經濟、私營經濟的改制和改造,構建鄉鎮企業長期發展的動力機制。
(4)引導具有一定規模的鄉鎮企業通過控股、參股、兼并和聯合等資本運作手段,實施跨鄉鎮、跨區域的兼并重組,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實現資本的社會化,提高企業規模水平,從而提升企業競爭力。
2、發展農村電力是鄉鎮企業發展的保障
讓鄉鎮企業共享電力發展的成果。各項基礎設施完備,公共服務體系健全,能源保障供應充足,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題中之義。電力作為國民經濟基礎產業,在鄉鎮企業發展中,應該積極主動地承擔社會責任,充分發揮先行官的作用,為鄉鎮企業發展做堅強的能源后盾,為鄉鎮企業提供充足的能量支撐。讓鄉鎮企業的生產沐浴電力的光澤。鄉鎮企業離不開技術裝備的現代化和經營管理的現代化。電力行業應該進一步增強供電可靠性,強化農村電網的科技含量,研究和制定適合鄉鎮企業發展的新型供電模式,以科學發展的理念確保電力的充足供應和優質快捷的電力服務,全面促進鄉鎮企業生產能力的升級。電力的發展是鄉鎮企業發展的保障。新形勢下,農電企業應該加強農網規劃,將農網規劃納入各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統籌城鄉電網發展,以實際行動為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服務。建立健全優質服務常態機制,規范供用電安全管理,構建和諧供用電關系,提高服務水平,為鄉鎮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3、加快鄉鎮企業信息化建設
(1)信息化建設應該形成共識。要讓鄉鎮企業家們認識到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根據企業自身實力確定如何進行信息化建設,杜絕盲目跟從的現象。
(2)系統地進行企業信息化建設。鄉鎮企業的信息化應根據自身的需求和能力以及企業的愿景和目標來系統規劃。明確信息化的目的,規范企業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才能全面實現信息化。
(3)選擇適合自己企業的管理軟件。鄉鎮企業可以選擇便于使用、靈活性高的、可以快速實施的軟件產品。
(4)加強專業信息化人員的培養。專業的信息化人才對逐步實現鄉鎮企業的信息化是必不可少的。要加強管理人員對互聯網的認識,有效地促進鄉鎮企業的信息化建設。
(5)網上發布渠道。目前,全國各地許多企業已經在網上開展產品展示,比如,許多企業在網上開展公司產品展示,客戶一天24小時都可以在網上瀏覽公司的產品,有意向的客戶就很容易了解產品,找到企業,實現交易成功。實踐證明,產品展示渠道多樣化是政府引導企業特別是鄉鎮企業開拓網上市場、發展電子商務、推進企業信息化的一種有益的活動和有效形式。
4、提升鄉鎮企業技術創新能力
(1)轉變經營者的傳統觀念
企業經營者應明白:先進的技術是企業進步的源泉,技術創新是企業立于不敗之地的保障。企業經營者要改變以往的傳統觀念,才能讓整個鄉鎮企業有徹底的改變,才能去影響整個生產經營活動。大力引進企業所需技術人才,摒棄成就設備,采用生產效率高、無污染的生產設備,學習先進地區的經驗、先進企業的技術。
(2)加大企業技術創新經費的投入
企業要創新就需要人才、技術、先進設備等,這一系列的投入都離不開經費,為此,政府應該發揮優勢提供鄉鎮企業融資“綠色通道”,另外,鄉鎮企業主也應該清楚認識到創新后的生產技術可以大幅提高生產效率,大幅增加企業利潤,自愿進一步對創新技術科技加大投入。
(3)創建技術創新機制
加快制度創新,適時的制度創新能夠使企業適應環境變化的需要,形成企業內在的動力機制。成立鄉鎮企業的技術開發部門,培養大量技術創新人才。明確創新者在企業中的利益,允許創新者以技術入股等各種形式獲取收益,充分調動企業和科技人員技術創新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改變傳統的粗放型增長方式,改變那些對資源、能源等依賴程度過大,發展嚴重受影響的經濟發展模式。
結 語
綜上,在新時期新問題新機遇的新形勢之下,鄉鎮企業更應發揮自身優勢,調整好產業結構,提高科技水平,培育好人才,搞活市場,打開銷路,多方籌集資金,積極引入外資。以本地資源為依托,進一步優化鄉鎮企業發展環境,推動鄉鎮企業的前進。這樣鄉鎮企業才能在新形勢中獲得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