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天川 劉麗芬
摘要:槐(Sophora japonica L.)為豆科槐屬植物,又名國槐、家槐、豆槐等,槐枝為槐的干燥嫩枝,亦可趁鮮使用?;敝λ幱脷v史悠久,《名醫別錄》、《新修本草》、《本草拾遺》、《本草圖經》等早有記載。本文參考了近三十年的文獻資料并結合臨床和民間使用情況,就槐枝的資源分布、藥材性狀、化學成分分析、藥理活性成分、含量測定方法、性味及功能主治、藥物劑型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總結,并進行歸納分析,旨在為槐枝資源的開發利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槐枝;藥材資源
1資源分布
槐主要分布于我國北部地區,以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等地較為常見。多見于平地、村落、道旁、山腹、山麓,分布在海拔500~2000 m。目前我國各地均有野生和栽培,藥材資源較為豐富[1]。
2藥材性狀
槐枝為槐的一年生嫩枝?;敝Τ式鼒A柱形,直徑0.3~1.2cm。表皮深綠色至黃綠色,表皮可見細短柔毛;灰棕色點狀皮孔,橢圓形,縱向突起。質堅韌,斷面纖維性;內皮層淺黃綠色至黃白色;木質部黃白色,射線放射狀;中央有髓,髓部黃白色。氣特異,味苦。
3 化學成分分析
槐的全株(根莖葉花果實)含有多種化學成分,主要包括:生物堿類、黃酮類、皂苷類、有機酸類、游離氨基酸、酚類、多糖以及二苯乙烯的聚合物,等等[2]。隨技術手段的更新和研究方法的提高,槐枝新的化學成分不斷被發現。王春桃等[3]采用硅膠柱反復層析、sephadex LH-20層析等技術手段分離純化單體,通過理化常數測定和光譜分析鑒定,從槐枝皮中分離得到2個黃酮醇、1個異黃酮和5個異黃酮苷類成分,結構確定為槲皮素(quercetin,Ⅰ)、山奈酚(kaempferol,Ⅱ)、染料木素(genistein,Ⅲ)、染料木素7,4-二葡萄糖苷(genistein 7,4-di-Ο-R-D-glucoside,Ⅳ)、槐屬雙苷(sophorabioside,Ⅴ)、櫻黃素4-Ο-β-D-葡萄糖苷(prunetin 4-Ο-R-D-glucoside,Ⅵ)、槐屬苷(sophororicoside,Ⅶ)、染料木苷(genistin,Ⅷ)。Park HY等[4]在槐枝皮中得到2種異黃酮類化合物:6-甲氧基-7-羥基-4-Ο-β-D-糖基異黃酮(6- methoxy-7-hydroxy-4-Ο-β-D-glucosyl isoflavone)、黃豆黃素-4-Ο-β-D-葡糖苷(glycitein-4-Ο-β-D-glucoside)。Tang等[5]在槐的嫩枝中,通過光譜分析鑒定出2個異黃酮化合物:染料木黃酮-4-Ο-(6-Ο-a-L-鼠李糖苷)-b-槐糖甙(genistein -4-Ο-(6-Ο-a-L-rhamnopyranosyl)-b-sophoroside)、染料木黃酮-4-Ο-(6-Ο-a-L-鼠李糖苷)-b-槐糖甙(genistein-4-Ο-(6-Ο-a-L-rhamnopyranosyl)-b-sophoroside)。張艷焱等[6]針對新鮮和干燥槐枝,采用水蒸汽蒸餾法提取,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分析和鑒定其化學成分,從新鮮槐枝揮發油中分離出60種成分,鑒定出58種;從干燥槐枝揮發油中分離出56種成分,鑒定出46種。新鮮和干燥槐枝揮發油的主要成分為棕櫚酸、亞油酸和油酸。
4活性成分
槐枝的主要藥理活性成分為黃酮類化合物,其中以蘆丁和槲皮素為主。蘆?。≧utin)又稱蕓香苷( Rutioside)(3,3,4,5,7-五羥基黃酮-3-Ο-蕓香糖苷)。現代研究表明[7],蘆丁具有維生素P樣作用,能夠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并具有抗炎、抗過敏、抗病毒、抗癌、解痙、鎮痛、鎮咳、降血脂、降壓、抗氧化、抗疲勞和耐缺氧等多種生理活性。臨床上主要用于腦血管出血、高血壓、糖尿病及合并高血脂癥等。槲皮素能夠擴張周圍血管與冠狀血管,從而降低血壓?;敝λ膿]發油成分多為不飽和脂肪酸類,同樣具有多種生理活性。現代研究認為,不飽和脂肪酸具有抗氧化、抗自由基、抗腫瘤、增強免疫的作用。亞油酸可降血脂、減少血脂血管沉積,從而防止動脈硬化的形成。油酸具有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抗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的作用?;敝χ兴慕酋徬┠軌虼龠M血液循環,提高紅細胞攝氧水平,對血液循環障礙引起的心臟病及中風有預防和治療作用[6]。
5含量測定方法
陳華國等[8]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同時測定了槐枝中蘆丁和槲皮素的含量。熊維政等[9]按照201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槐花項下含量測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了槐枝不同部位蘆丁的含量。張治軍等[10]參照《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槐花項下蘆丁的測定方法,測定了槐枝中蘆丁的含量;色譜條件:色譜柱Kromasil C18,15 μm,250×4.6 nm,流動相為甲醇-1%冰醋酸(50:50),流速1.0 mL/min,檢測波長257 nm,柱溫35℃。趙超等[11]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槐枝中的總黃酮,以蘆丁為對照,分光光度法測定含量。研究表明樣品濃度在16.104~96.624 μg/ml-1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相關系數r=0.9996。張艷焱等[6]采用水蒸汽蒸餾法,分別提取新鮮和干燥槐枝中的揮發油,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測定了槐枝揮發油多種成分的含量。
6 性味及功能主治
《中藥大辭典》對中醫藥典籍中有關槐枝的內容進行了匯總[12]?;敝Γ盒云轿犊啵τ弥髦危褐寡铒L,燥濕?!睹t別錄》:主洗瘡及陰囊下濕癢?!缎滦薇静荨罚耗厶Y煮汁釀酒療大風痿痹,枝炮熨止蝎毒?!侗静菔斑z》:木為灰,長毛發?!侗静輬D經》:春采嫩枝,煅為黑灰,以揩齒去蚛;燒青枝取瀝以涂癬。《滇南本草》:洗皮膚疥癩,去皮膚瘙癢之風?!侗静菥V目》:治赤目,崩漏。河北省民間煎湯,內服用于急性腮腺炎等?;敝Φ呐R床和民間應用廣泛,多利用其抗菌消炎、燥濕收斂、祛風止痛等功效。
近三十年,臨床和民間用于急性咽炎[13,14],膿皰瘡[15],燒燙傷[16,17],中耳炎[18,19],臁瘡[20],炎性癤腫[21],皮膚感染[22],創傷性關節炎[23],痹癥(風濕性關節炎)[24],喘咳[25],等等。
7 藥物劑型
7.1 湯劑 柴天川等[14]將單味槐枝煎湯內服,用于治療急性咽炎。郭風梧等[20]治療臁瘡,用槐枝煎湯沖洗患處,再敷以適量椒礬散于瘡面,生肌收口效果較好。秦鵬俊等[23]利用五枝松艾方煎湯熏洗,治療創傷性關節(周圍)炎效果滿意。處方及用法:鮮桑枝30 g、鮮桃枝30 g、鮮槐枝30 g、鮮榆枝30 g、鮮柳枝30 g、松節60 g、艾葉10 g,加水2000 m1,文火煎熬30 min,帶渣熏洗。
7.2 糊劑 陳振友等[15]將鮮槐枝燒炭存性,炭黑研成細末,合并等體積松香、復方新諾明片的細末,加香油適量調合成糊狀,用于治療膿皰瘡(黃水瘡)。楊棟[16]將生石灰、槐枝、白蘞、芝麻油等按比例混合以制備槐石乳劑,涂在清創后的燒傷創面以治療Ⅱ°燒傷。李娜等[22]利用桃枝、柳枝、桑枝、槐枝、榆枝、乳香、沒藥、麻油以制備五樣枝膏,用五樣枝膏紗條外敷治療皮膚感染,效果滿意。
7.3 油劑 馬貴杰[18]將鮮槐枝、黃柏用麻油文火炸枯成炭,離火撈出槐枝炭、黃柏炭,濾過,濾過后的麻油加入枯礬,搖勻,以制備槐枝黃柏油。用于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7.4 混懸劑 牛坤香等[19]取完整蛇皮1張,焙干研末,加20 g槐枝(新芽)炭、麻油50 g,調勻以制備蛇皮槐枝混懸劑。用之滴耳,治療中耳炎。
7.5 軟膏劑 王曉光等[17]以紫草、鮮槐枝、罌粟殼、蜂蠟、香油制備紫草槐蠟膏,治療燒燙傷療效獨特。趙引玲[21]以槐枝為君藥制備山甲消腫膏,處方由穿山甲、沒藥、槐枝、馬勃等六味中藥組成,外用治療各種炎性癤腫。
7.6 硬膏劑 楊根生[24]以槐枝組方制備通痹膏以治療痹癥(風濕性關節炎),并以麝香追風膏進行對照,治療效果滿意。
7.7 貼劑 鄒德霖等[25]以槐枝組方制備止喘膏貼,穴位貼敷治療小兒喘咳。
7.8 片劑 豨薟風濕片為上市中成藥,處方含豨薟草、桑寄生、桑枝、威靈仙、防己、槐枝六味藥材,口服用于四肢麻痹、腰膝無力、骨關節疼痛及風濕性關節炎,并收載于部頒標準中[26]。
7.9 其它 榮先萍等[27]將槐枝提取物應用于牙膏中,臨床驗證表明添加一定量槐枝的牙膏可有效預防口腔上火。
8討論
槐枝藥材于每年4~5月采收,去枝尖和葉,切片或段,鮮用或曬干用?;敝Φ亩喾N藥理活性可能是其中多類或多種活性成分綜合作用的結果。新鮮槐枝中的黃酮類化合物和揮發油含量明顯高于干燥槐枝,提示槐枝鮮用可有效提高療效。以槐枝為原料藥的藥物制劑,均為中藥單方或復方制劑,未見經提取分離純化后的槐枝單體成分制劑。劑型多以外用為主,內服劑型不多見。在古代的典籍中,槐枝內服外用都較多見,提示可以充分利用槐枝內服給藥途徑。同時應開展槐枝毒性的相關研究,為客觀評價槐枝和進一步的開發利用提供依據。
《本草綱目》記載槐枝:苦,平,無毒;有關槐枝的現代毒性研究未見文獻報道。考慮槐枝主要的活性成分在枝皮,而槐白皮為槐的樹皮及根皮的韌皮部,槐枝來源部位類似于槐白皮,因此槐枝的毒性研究可以參考槐白皮進行。張晶等[28]在小鼠和犬灌服100 %槐白皮水提物的急性毒性試驗中,動物除出現活動減少、反應遲鈍外,無其它毒性反應;但較大劑量給小鼠尾靜脈注射,小鼠有短暫的活動失控、站立不穩、酩酊狀態等表現;用小鼠腹腔注射醇提取物,其LD50為56.11 g/kg。在家兔亞急性毒性試驗中,中、大劑量組出現RBC、Hb含量減少,大劑量組出現GPT活性明顯增高的病理現象,WBC、BUN及心、肝、肺、脾、腎、腎上腺、胃腸等器官切片檢查末見異常改變。大鼠亞急性毒性試驗亦有類似結果。因此張晶等認為,槐白皮的毒性甚小,但并非完全無毒,在大量或長時間用藥時應注意其毒性反應,并推測其毒性可能與槐白皮中的皂苷成分有關。
參考文獻:
[1]楊鑫,張秀省,穆紅梅.國槐主要藥用成分及提取方法研究進展[J].北方園藝,2011,(19):175-178.
[2]王秀坤,李家實,魏璐雪,等.槐屬植物化學成分研究概況[J].國外醫學(中醫中藥分冊),1996,18(4):7.
[3]王春桃,唐于平,周玲,等.槐枝皮中黃酮類成分研究[J].江蘇中醫藥,2008,40(7):65-67.
[4]Hyunyoung P.A new isoflavone glycoside from the stem bark of Sophora japonica[J].Archives of Pharmacal Research,2010,33(8):1165-8.
[5]Tang Y P,Zhu H X,Duan J A.Two new isoflavone triglycosides from the small branches of Sophora japonica[J].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2008,10(1-2):65-70.
[6]張艷焱,土祥培,廖海浪,等.鮮干槐枝中揮發油化學成分的比較[J].貴州農業科學,2014,42(4):186-189.
[7]火躍芳,宋建平.蕓香苷的應用與研究概況[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997,13(3):189-190.
[8]陳華國,靳鳳云,周欣,等.高效液相色譜法同時測定槐枝中蘆丁和槲皮素[J].理化檢驗-化學分冊,2010,46(7):754-755,759.
[9]熊維政,金燕飛,姜家書,等.國槐槐枝及槐葉中蘆丁含量比較[J].中國藥業,2011,20(18):22-23.
[10]張治軍,饒偉文.槐樹不同部位中蘆丁含量的比較[J].海峽藥學,2009,21(9):69-70.
[11]趙超,陳華國,靳鳳云,等.槐枝中總黃酮的含量測定[J].光譜實驗室,2010,27(1):188-191.
[12]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第二版,下冊)[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14:2987.
[1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第4冊[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9:629.
[14]喬欽才,柴天川,喬欽增,等.“槐枝湯”治療急性咽炎65例臨床觀察[J].江蘇中醫藥,2008,40(5):49.
[15]陳振友,彭飛.國槐枝炭和復方新諾明合用治療膿皰瘡39例的報道[J].藥學實踐雜志,1998,16(1):16.
[16]楊棟.槐石乳劑治療Ⅱ°燒傷30例[J].中成藥,1992,(8):48.
[17]王曉光,張興華.紫草槐蠟膏治療燒燙傷[J].中醫外治雜志,1998,7( 3):38.
[18]馬貴杰.槐枝黃柏油治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J].中國社區醫生,1988,(4):23.
[19]牛坤香,韓本彩,邢國榮.蛇皮槐枝治療中耳炎64例[J].中國民間療法,2005,13(3):32-33.
[20]郭風梧,王相龍,王衛東.椒礬散外敷治療臁瘡[J].中國鄉村醫生雜志,1991,(9):4.
[21]趙引玲.山甲消腫膏治療各種炎性癤腫100例小結[J].陜西中醫學院學報,1999,22(6):23.
[22]李娜,孔玉沙.五樣枝膏的制備與臨床應用[J].中國中藥雜志,2001,26(8):576-577.
[23]秦鵬俊,雷鴻.五枝松艾方熏洗治療創傷性關節周圍炎[J].陜西中醫函授,2001,(1):31-32.
[24]楊根生.通痹膏治療痹癥的臨床研究[J].中醫外治雜志,2003,12(4):54-55.
[25]鄒德霖,況瓊瑢.止喘膏貼治小兒喘咳的療效觀察[J].江蘇中醫,1991,(2):16-17.
[26]張慧娟,劉麗濱.豨薟風濕片質量研究[J].醫學研究與教育,2011,28(4):87-91.
[27]榮先萍,劉都樹,李幸達.槐枝、杏仁提取物在牙膏中的應用[J].口腔護理用品工業,2014,24(3):30-33.
[28]張晶,李秀英,姚愛蘭.槐白皮的毒性實驗研究[J].濟寧醫學院學報,1993,16(3):22-23,43.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