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志鑫
摘 要: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通過閱讀不僅可以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知識,同時還能開發學生智力,增強學生的語文素養。為此,教師要重視閱讀教學的開展,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行有效的閱讀,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和語文素養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8-014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8.090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閱讀可以幫助學生發展思維、認識世界、處理信息,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審美情趣的發展??梢?,閱讀教學在課程體系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應該如何開展有效的閱讀教學呢?
一、精心設計文章導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小學語文教材中包含大量文質兼美的文章,我們通過仔細品讀可以產生美的感受。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導語,在最短的時間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實施導入。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時,教師可以一邊播放美麗的海洋生物,一邊給學生介紹海洋生物的名稱,讓學生產生美的視覺享受,促使學生盡快融入文章意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對文章內容形成大體了解。此外,還可以采用對比教學的方法。在教學一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先引入與之相關的文章作為導語,鼓勵學生互相探究與討論,引導學生思維實現自然過渡,激發學生濃厚的閱讀欲望。
二、引導學生整體感悟,把握文本脈絡結構
脈絡就是指作者的寫作思路,要想整體感悟文章,理解文本的思想內容,就要先把握文本的脈絡結構。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把握文本的脈絡結構,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整體感悟,把握文本的整體內容,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中心句和主題句,我們要想整體感悟文本內容,把握文本的脈絡結構,必須先找到文章的中心句和主題句,只要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和主題句,那在理解文章思想主旨的時候就能輕松許多。如在學習《九寨溝》時,我引導學生尋找文章的中心句,經過思考,他們最終找到了文章最后一段中的一句話:“雪峰插云,古木參天,平湖飛瀑,異獸珍禽……九寨溝真是個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 蔽恼碌拈_頭闡述了九寨溝名字的由來和地理位置,第三段突出了九寨溝“平湖飛瀑”“ 古木參天”“雪峰插云”的特點,第四段突出了九寨溝“異獸珍禽”的特點,而最后一段則對文章進行了總結,升華了文章的主題,是全文的中心句和主旨句。
三、進行有效引導、點撥,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對學生進行引導、點撥,讓學生掌握總分總的閱讀程序,學會跳讀、掃讀、泛讀和精讀等多種閱讀方式,自主閱讀各種體裁的文章,知道如何總結文本內容,歸納中心思想,把握文章的寫作特點,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如在學習《植物媽媽有辦法》這節課的時候,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植物是如何旅行的嗎?”學生被這個新穎的問題吸引了,但卻不知道答案,臉上一片茫然。對此,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從課文中尋找問題的答案,讓學生感受蒲公英媽媽對自己孩子的關愛,隨后將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自由閱讀,自己則在一旁進行引導、啟發,糾正學生的錯誤,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從而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四、鼓勵學生大膽設想,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
科學研究表明,知識和成果的形成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憑借各種直覺提出猜想,然后進行實踐驗證,并揭示知識和成果規律的過程。為了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猜測,勇于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和意見,允許學生在閱讀中標新立異,這不但可以使學生獲取相應知識,而且有助于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如在教學《小攝影師》的最后一段時,有些學生提出了問題:“小男孩還能回來嗎?高爾基能再見到他嗎?”對此,我應鼓勵學生大膽猜想,結果學生的思維閘門被打開,他們很快想出了各種結果。有的說:“小男孩由于走的很匆忙,所以出來車禍,高爾基聞訊后去看望了他?!庇械恼f:“小男孩取回了膠卷后,沒有見到高爾基,因為高爾基去接見外賓了”……最后,我對學生的遐想進行了積極的點評。這種開放式教學方法,不但可以拓展學生思路,而且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訓練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五、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拓展學生的閱讀渠道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來拓展學生的閱讀渠道,激發和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語文學科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其內容的覆蓋面也比較廣泛,再加上課堂時間畢竟有限,這就導致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容易顧此失彼,無形中縮小了閱讀范圍。而借助網絡技術實施閱讀教學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模糊的語文知識變得更加清晰,不但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網絡技術的信息更新速度快,里面包含的閱讀信息豐富多彩,能夠為學生提供充足的閱讀文本,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如在教學《萬里長城》這一課時,教師通過網絡搜索“長城”這一關鍵詞,就會從中搜索出大量的與長城有關的文字和圖片,甚至還有贊美長城的歌曲。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總之,教師要重新審視閱讀教學,正視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高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途徑,讓閱讀教學更上一個臺階,實現閱讀教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張亞.實現小學語文閱讀的特色化教學探討[J].新課程(上),2016(9):
125-126.
[2] 虞姍姍,邵桂琳.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研究與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28):203.
[3] 周敏.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思考[J].新課程(上),2016(9):
212-213.
[4] 張世泉.讓興趣引領學生閱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J].現代交際,2016(11):109.
[責任編輯 房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