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蓮
摘要:目的 評價優質服務在門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醫院試在門診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改進計劃,主要包括強化門診導診、治療、咨詢服務技術水平,深化護理內涵,提升護理質量,2014年全年接診患者1222571例,2015年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后,接診患者1372663例。結果 2015年患者滿意率97.02% 高于2014年89.28%,分診失誤2.22%、治療相關并發癥0.12%、護理投訴0.32‰、意外傷害0.20‰、糾紛事件發生率0.12‰低于2014年4.79%、0.20%、0.58‰、0.26‰、0.6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門診護理中應用優質護理管理,可提升護理質量,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風險,提高分診正確率。
關鍵詞:門診;護理管理;優質護理服務
門診是醫院的窗口,門診服務質量直接影響來訪者對醫院的整體印象。門診人流量大、人員社會背景復雜,也是醫院護患糾紛、患者與患者糾紛高發的區域,就診難、服務差已成為普遍性問題。優質護理服務在住院部已得到廣泛應用[1],并被證實確實有助于提升護理服務質量,但將其應用于門診護理管理仍較少。2012年我院在門診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取得一定成效,為了更好提升護理服務質量,我院于2015年1月加強在門診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力度,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醫院門診年接待患者1200000~1300000人次左右,共有護士83人。2014年全年接待患者1222571例,2015年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后,接待患者1372663例,兩個年份的病譜、轉住院情況無顯著性差異無統計意義(P>0.05)。
1.2方法 優質護理服務內容主要如下。
1.2.1強化基礎護理 門診護理活動主要包括門診導診分診、門診治療、門診咨詢、門診預約等。強化基礎護理主要內容包括:①加強導診分診管理,分診臺設立1~3輪值護士,并適當增減,以滿足導診分診需求,導診分診護士需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熟悉各個導診分診流程、溝通能力強,在導診分診時,積極主動與患者溝通,其次及時獲得患者主訴,能夠從主訴、基本的檢查中,簡單的判斷診斷疾病,口頭醫囑,如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患者主要表現為咳嗽、發熱,第一時間給患者發放口罩,醫囑多飲水、避免到人流密集的區域停留,安排護士引導至發熱門診等科室,在分流區域增加指示牌,指示患者完成掛號、繳費、檢查、取藥等流程,若見徘徊患者,護士需立即上前詢問并指導患者進入下一診療環節,在一樓大廳導診臺配備輪椅、平車等設備,幫助運送患者,必要時應予以陪同,以防意外;②加強門診護理管理,執行護理技術準入制度,將老年、小兒納入重點關注人群,安排經驗豐富的護士負責抽血或治療,進行系統性的技術培訓,主要包括靜脈采血、肌注不良反應鑒別與觀察、并發癥預防護理等。
1.2.2深化護理內涵 轉變護理服務態度,強調積極主動、熱情周到的服務,如有單獨掛號的老年人應積極主動的陪同,對于腳步不穩的患者需積極攙扶。護士在進行溝通時,需耐心、細心,避免不禮貌的插嘴,微笑服務,做到吐字清晰、態度和藹。做好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護理,如許多患者對疾病缺乏足夠的了解,擔心預后不佳、費用高昂,部分家屬關心則亂,態度不佳,需及時做好安撫,護士需耐心傾聽、解答,及時幫助解決個人問題,答疑解惑,進行簡單的健康教育,減輕患者顧慮。盡量使用積極性的語言,包括鼓勵、夸獎、舉康復效果理想的例子激勵患者等,以增強患者戰勝及疾病的信心。及時虛寒溫暖,準備毛毯等生活用品,以供患者及家屬使用。
1.2.3提升護理質量 將患者及其家屬評價作為護士績效考評的范疇,增加分值比重。建立導診分診質控小組,鼓勵持續質量改進。做好新入職護士的護理技術管理。加強環境質量控制,增加便民設施。做好就診患者分流,建立糾紛應急處置機制,若患者與患者、患者與護士發生糾紛,第一時間安排他們到門診辦公室進行協調,避免干擾正常的門診就診秩序。
1.3觀察指標 患者滿意率、分診失誤例、治療相關并發癥、護理投訴例、跌倒等意外傷害、糾紛事件。
1.4統計學處理 收集數據建立WPS xls數據表,計數資料以數(n)或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015年患者滿意率高于2014年,分診失誤、治療相關并發癥、護理投訴、意外傷害、糾紛事件發生率低于2014年,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從既往的護理服務質量調查情況來看,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滿意度不佳的主要原因為:①人流量大,排隊時間長,環境雜亂,而患者及其家屬認為耗費時間過長,心情煩躁;②其它患者及其家屬部分素質較差,大聲交談、接打電話、咳嗽噴嚏等較普遍;③護士服務態度不積極,個別護士甚至態度惡劣;④醫院門診流程繁瑣,有時出現失誤,浪費時間;⑤門診抽血舒適度差,主要包括穿刺失敗,患者的問題得不到合理的解釋,讓患者感覺很敷衍[2]。從護士角度來看,許多護士認為門診人流量大,自身負荷較重,并不能滿足所有的患者及其家屬需求,一個人需要負責的事情太多,特別是許多患者及其家屬若有疑惑問詢時,自己還有其他事情要做,可能會簡單的回答,并不是自己服務態度不好[3]。此外,還有部分新入職護士在進行抽血等技術操作時,感覺不到尊重,如一旦出現穿刺失敗,部分患者便會問“你是新護士吧,還是換一個護士”,部分新護士可能有委屈感,影響工作積極性[4]。
針對急需解決的問題,制定了強化基礎護理、深化護理內涵、提升護理質量等改進措施。結果顯示,2015年護理滿意率明顯上升,分診失誤等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下降,提示優質護理不僅能夠提升護理服務質量,還能夠提高分診效率,降低不必要的傷害,幫助患者及時獲得專科診療護理服務,最終患者滿意度提高。在門診中應用優質護理,旨在傳遞優質護理服務的理念,樹立一種積極向上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工作氛圍,鼓勵護士積極獻言獻策,控制風險、提高人性化水平,最終整體提升護理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鄧永紅.優質護理服務在基層醫院發揮的重要作用[J].臨床合理用藥,2014,7(4A):158-159.
[2]張朝霞,施萍.門診分診如何實施人性化服務探討[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20):4801-4803.
[3]陳悅姝,朱小潁,彭文亮,等.門診患者靜脈輸液服務滿意度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實用預防醫學,2014,21(5):636-637.
[4]俞利張.加強掛號管理創新掛號服務模式[J].中國醫院管理,2010, 14(4):75-77.
編輯/趙恒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