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萌萌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蕁麻疹患者過敏原,并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進行有效改善。方法 選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進行皮膚點測試的300例蕁麻疹患者,對其各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300例蕁麻疹患者中有76例患者過敏原為陽性,其中食物組中海蝦的陽性率最高,陽性率為34(46.57%),吸入組中以花粉和塵螨的陽性率最高,分別為26(34.21%)、19(25.02%);蕁麻疹患者過敏原主要為海蝦、花粉以及塵螨,在護理中需要盡量的避免與過敏原接觸。結論 對蕁麻疹患者的過敏原進行分析探討,并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進行有效改善,有利于幫助病患避免和減少與過敏原的接觸,從而有效的降低蕁麻疹的發病率。
關鍵詞:蕁麻疹;護理;過敏原
蕁麻疹是一種反復發作的皮膚黏膜過敏性疾病,俗稱“風疹塊”、“風團”、“風疙瘩”。在臨床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會對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產生一定影響,使得病患的生活質量嚴重下降,為了幫助蕁麻疹病患尋求較好的臨床預防和控制方式,提高生活質量[1],此次研究選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進行皮膚點測試的300例蕁麻疹患者,對其各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并取得了較為不錯的效果,現將結果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選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進行皮膚點測試的300例蕁麻疹患者,300例病患均符合蕁麻疹的臨床診斷標準,其中男170例,女130例,年齡在3~55歲,平均年齡為(26.54±9.17)歲,病程為7 d~7.0年,患者均有皮疹塊、惡心、皮膚瘙癢、嘔吐、紅腫、腹瀉等蕁麻疹表現癥狀。
1.2方法 在我院進行皮膚點測試的300例蕁麻疹患者,對其各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造成蕁麻疹患者的過敏原,并采取相應措施進行預防。
本次所采用的試劑是由北京協和醫院實驗室所提供的變應原原液。吸入組變應原包括10種,分別為香煙、塵螨、棉絮、屋塵、各類花粉(玉米花粉、黃花蒿、法桐花、楊樹花、桃花花粉、國槐花)、多價蚊蟲、鴨絨、狗毛、霉菌、羊毛。食物組變應原包括19種,分別為牛奶、雞蛋、草魚、帶魚、鯉魚、海蝦、黃花魚、羊肉、雞肉、豬肉、堅果類(花生、大豆、葵花籽、芝麻)、谷物類(小麥、大米、玉米)、蔥、蒜、蘋果、土豆、柑桔、桃、草莓。陽性對照液選用組胺,陰性對照液選用生理鹽水。點刺工具為一次性刺針(生產商:蘇州華佗針灸針廠)。
具體操作如下:選取前臂屈側作為點刺部位,一側作為吸入組,另一側作為食物組。先用酒精對患者皮膚進行消毒,按照順序每次點一滴過敏原(約針頭大小,每次一種),每種過敏原間距為2 cm左右,用針尖垂直刺入液滴中心,點刺深度標準:刺破表皮但不出血;點刺時間:20 min左右,之后對結果進行判斷。
1.3結果判定標準 ①陰性:過敏原風團塊反應與陰性對照液一致;②陽性(+):過敏風團塊反應為標準組安風團塊反應作用范圍的1/4;③陽性(++):過敏風團塊反應是標準組風團塊反應作用范圍的1/2;④陽性(+++):過敏風團塊反應與標準組風團塊反應作用范圍一致;⑤陽性(++++):過敏風團塊反應是標準組風團塊反應作用范圍的2倍。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7.0軟件處理實驗數據,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
2 結果
經此次研究結果顯示,300例蕁麻疹患者中有76例患者過敏原為陽性,其中食物組中海蝦的陽性率最高,對海蝦過敏的病患例數為34例,陽性率為34(46.57%),吸入組中以花粉和塵螨的陽性率最高,對花粉和塵螨過敏的病患例數為23、19,花粉和塵螨的陽性率占比分別為23(31.52%)、19(25.02%);蕁麻疹患者過敏原主要為海蝦、花粉以及塵螨,在護理中需要盡量的避免與過敏原接觸,見表1。
3 討論
隨著現今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習慣也在隨之發生著不同程度的改變,使得近年來蕁麻疹的發病率不斷的呈現上升趨勢發展,已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方面產生了一定影響,如果不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會進一步引發并發癥狀出現,對患者的身體造成嚴重危害,故此對蕁麻疹患者過敏原檢測分析,并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進行改善預后,避免和減少蕁麻疹的發病率就顯得極為重要[2,3]。
經此次研究選取在我院進行皮膚點測試的300例蕁麻疹患者,對其各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研究分析蕁麻疹患者過敏原,并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進行有效改善,研究結果顯示,在本組蕁麻疹患者中有76例患者過敏原為陽性,其中食物組中海蝦的陽性率最高,陽性率為34(46.57%),吸入組中以花粉和塵螨的陽性率最高,分別為23(31.52%)、19(25.02%);蕁麻疹患者過敏原主要為海蝦、花粉以及塵螨。經對其過敏原的探討分析,制定出以下護理措施進行改善:
3.1心理護理 一般情況下,由于蕁麻疹患者的瘙癢癥狀會影響患者全身,會有不同程度的恐懼、情緒緊張、焦慮、抑郁等心理現象出現,嚴重的影響到病患的工作及日常生活。故此,在護理過程中,護士應通過各種方式及途徑,與患者進行溝通,從而穩定患者情緒,鼓勵患者使其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3.2飲食指導 護理人員需根據病患的病情特征為其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計劃。在食物的選擇上盡量的避免以及減少過敏原食物。
3.3蕁麻疹的護理 蕁麻疹最為主要的臨床表現癥狀為皮膚瘙癢,為了避免患者因為瘙癢而進行抓撓,可以通過聊天、看電視以及播放音樂來轉移患者的注意力。
3.4健康指導 為患者進行定期的健康指導,為患者耐心的講解關于蕁麻疹的發病機制,以及那些物質和食物會引發蕁麻疹,并指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盡量的避開過敏原,同時指導患者遵醫囑嚴格用藥[4,5]。
綜上所述,蕁麻疹患者過敏原主要為海蝦、花粉以及塵螨,在護理中需要盡量的避免與過敏原接觸。對蕁麻疹患者的過敏原進行分析探討,并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有利于幫助病患避免和減少與過敏原的接觸,從而有效的降低蕁麻疹的發病率。
參考文獻:
[1]孫香玉.護理干預在蕁麻疹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19):202-203.
[2]冼少梅.蕁麻疹32例門診觀察及綜合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3, 19(4):63-64.
[3]劉志軍,王輝,孫姝.蕁麻疹患者的臨床特征分析及護理干預[J].中國基層醫藥,2011,18(6):862-863.
[4]周積美.護理干預在蕁麻疹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5(2):44-45.
[5]施麗華,李彩燕,陳彬彬,等.護理干預應用于蕁麻疹患者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12):231-232.
編輯/趙恒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