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小娥
摘要:UF-500尿沉渣分析儀具有尿液不需離心,標本用量少,檢測細胞多;檢測速度快,精確度高等優點,而廣泛應用于臨床。給尿液檢驗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筆者二十多年的工作經驗,發現其不能完全取代顯微鏡鏡檢。遇到有疑問的尿液標本,還是需要鏡檢復檢。關鍵詞:UF-500尿沉渣分析儀;顯微鏡復檢
尿液有形成分形態學檢查是尿液常規檢驗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其中紅細胞、白細胞、管型、上皮細胞、腫瘤細胞、尿結晶、細菌和真菌及寄生蟲等有形成分的識別對疾病的鑒別診斷、療效觀察、預后判斷及科研與臨床教學有重要價值,應在常規檢驗工作中予以重視。以往,由人工通過普通光學顯微鏡或相差顯微鏡對尿液有形成分的形態進行鑒別,隨著UF-500尿沉渣分析儀的出現,因其檢測快速、準確,為不同類型腎臟疾病的鑒別診斷提供了更豐富、更客觀、更精確的指標。致使有些醫院特別是基層衛生院有些過度依賴儀器檢測,尿液復檢率很低。鑒于該檢驗項目的重要臨床價值,應重視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儀檢測結果的復檢及審核問題。本文就本院使用的UF-500尿沉渣分析儀從檢測原理到臨床應用一一進行闡述,從而來說明鏡檢復檢的重要性
1檢測原理
應用流式細胞 術和電阻抗原理:尿液中有形成分經熒光色素染料染色后,在鞘流液的作用下,形成單列,快速通過氬激光檢測區,儀器檢測熒光、散射光和電阻抗的變化;當儀器在捕獲了熒光強度(FI)、前向熒光脈沖寬度(Flw),前向散射光強度(Fsc)、前向散射光脈沖寬度(Fscw),電阻抗信號后,綜合識別和計算得到了相應細胞的大小、長度、體積和染色質等資料,并作出紅細胞、白細胞、細菌、管型等的散點圖及定量報告。
2檢測參數
2.1定量參數 主要包括: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管型、細菌。
2.2標記參數 主要包括:病理管型、小圓上皮細胞、類酵母細胞,結晶。紅細胞信息主要提示紅細胞的均一性。
3臨床應用
3.1紅細胞 尿沉渣紅細胞數量可幫助血尿有關疾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如腎炎、膀胱炎、腎結石等;通過動態觀察這類患者尿紅細胞數量的變化,可以確定患者的治療效果和判斷預后,尿沉渣分析儀提供的紅細胞形態相關信息,對鑒別血尿來源具有一定的過篩作用。但是,以下幾種情況可誤認為是紅細胞:①標本的清潔程度不高或渾濁尿時,尿中的雜質易被誤認為是紅細胞。②藥物及代謝中形成的結晶;亮氨酸、草酸鈣,碳酸鈣等結晶的折光性與紅細胞相似。③真菌的影響。④破壞的白細胞。⑤尿中含有精子細胞。⑥不完整管型。
3.2白細胞與細菌 尿沉渣白細胞數量可協助診斷和鑒別診斷泌尿系統的感染、膀胱炎、結核、腫瘤等疾病;動態觀察患者白細胞數量的變化,有助于確定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泌尿系統感染時,患者尿液中除了有白細胞數量上的增高,常同時存在細菌。因此,白細胞、細菌組合檢查對泌尿系感染的診斷有著重要意義。儀器可定量報告細菌數量,但不能鑒別細菌種類,如果需要進一步明確感染為何種細菌,還需做細菌培養和鑒定。同時,小圓上皮細胞、滴蟲、大量細菌等對白細胞容易產生干擾,引起儀器檢測的假陽性。
2.3上皮細胞 尿沉渣分析儀能給出上皮細胞的定量結果,并標記出是否含有小圓上皮細胞,但是由于儀器所標識的小圓上皮細胞是指細胞大小與白細胞相似或略大、形態較圓的上皮細胞,并不能準確區分腎小管上皮細胞、中層或底層移形上皮細胞,因此,當上皮細胞數量明顯增多時,須用顯微鏡檢查尿沉渣進行準確分類。
2.4管型 正常尿液中,可見極少量的透明管型。管型對診斷腎臟實質性病變有重要價值。由于管型的種類較多,且形態特點各不相同,儀器只能區分透明管型和病理管型 。因此,當儀器表明出現病理管型時,需進一步用顯微鏡檢查尿沉渣進行準確分類。
2.5其他 UF-500尿沉渣分析儀,還能標記類酵母細胞、結晶和精子。結晶的種類較多,其分布區域可能與紅細胞有所重疊。當儀器提示有酵母細胞、精子細胞和結晶時,均應離心鏡檢。
4結論
做尿沉渣分析時對非急診患者應取首次晨尿,急診患者隨時留取。最好使用清潔,加蓋,無污染的一次性尿杯。尿標本應避免陽光照射,避免經血、白帶、黏液、糞便及煙灰、糖紙等異物的混入。
尿沉渣分析儀目前尚不能檢出滴蟲、胱氨酸、脂肪滴或藥物結晶等,也不能鑒別異常細胞,大量細菌、酵母菌還會干擾計數,對影紅細胞容易漏診;尤其不能明確病理性管型的分類。因此,目前的流式細胞術尿沉渣分析儀還不能完全取代顯微鏡鏡檢。遇到紅、白、上皮,管型細胞陽性者仍需進行顯微鏡復檢,做到UF-500尿沉渣分析儀與人工鏡檢互補,提高尿沉渣檢查質量。具體的尿液有形成分的復檢及審核規則,祥見尿液和糞便有形成分自動化分析研討會專家共識如下。
應重視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儀檢測結果的復檢及審核問題。尿液有形成分復雜且多變,規范的顯微鏡檢查是尿液有形成分檢測的金標準。使用非數字圖像技術檢測的結果為陽性時,必須用尿液有形成分檢測的參考方法進行鏡檢。當利用數字圖像技術檢測的結果為陽性時,需要對儀器拍攝的實景圖像進行人工審核并確認。有形成分結果陽性(超出實驗室設定的參考范圍),特指紅細胞、白細胞、管型、上皮細胞、細菌和霉菌及寄生蟲等。) ①當干化學結果紅細胞(潛血)、白細胞(粒細胞酯酶)、蛋白均為陰性時,有形成分紅細胞、白細胞和管型結果在正常參考范圍內,可免除樣本圖像審核。②有形成分紅細胞、白細胞、管型、霉菌等結果呈陽性,均需進行圖像審核,不能提供圖像審核的儀器,需顯微鏡鏡檢。③當干化學檢查的潛血、粒細胞酯酶檢測結果與有形成分檢查結果出現不符時,需進行圖像審核,不能提供圖像審核的儀器,需顯微鏡鏡檢。④干化學蛋白檢測結果陽性,需進行實景圖審核,無實景圖儀器需顯微鏡鏡檢。⑤當有形成分分析儀的圖像審核依然不能滿足鑒別要求時,應使用標準的尿沉渣檢查方法進行顯微鏡鏡檢,或采用染色法進行鑒別。⑥ 臨床醫師要求鏡檢的樣本(如免疫抑制劑使用、腎病、泌尿系統疾病、孕婦、糖尿病等),需進行樣本圖像審核或顯微鏡鏡檢。
鑒于尿液、糞便乃至其他體液(胸腹水、腦脊液、精液、分泌物)涂片中可出現形態變異的成分、少見罕見病例中的難于辨認的細胞,甚至可能是腫瘤細胞等情況,而目前我國高水平形態學檢驗醫師或技師匱乏,使得我國細胞形態學檢驗面臨新的課題。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研發各類形態學檢驗數字圖像技術的設備應逐步增加使用互聯網+云技術、大數據分析與處理的功能,遠程會診功能,在線質量管理和幫助服務功能,促進我國IVD事業的發展,為提高我國檢驗醫學形態學診斷水平多做貢獻。
參考文獻:
[1]方紅.UF-50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顯微鏡檢查白細胞的探討[J].實驗與檢驗醫學,2007,25(5):523-523.
[2]王菁,王春妮.鏡檢在尿分析中的重要性[J].中國療養醫學,2007.
[3]吳樹林,盧東方.UF-50尿沉渣分析儀測定管型的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35):225-225.
[4]沈玉萍,尹健.尿沉渣分析儀與顯微鏡鏡檢對尿液中紅細胞、白細胞檢測結果分析[J].吉林醫學,2011.
編輯/李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