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星
摘 要:區域經濟管理實現現代化建設是區域經濟管理可持續發展、數字化智能化管理的重要體現。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促使我國區域經濟實現創新優化發展。同時,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現代經濟管理理念的豐富,實現區域經濟管理現代化建設是大勢所趨。本文闡述了區域經濟管理現代化建設的必要性及其特征,對影響區域經濟管理現代化建設的主要因素及其措施進行了探討分析,旨在促進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區域經濟管理;現代化建設;必要性;特征;影響因素;措施
為了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需要,促使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模式需要不斷改革創新,區域經濟管理模式能夠與時俱進,同當前的發展模式相匹配。基于此,以下就影響區域經濟管理現代化建設的主要因素及其措施進行探討。
1區域經濟管理現代化建設的必要性
區域經濟管理作為經濟領域重要的一個分支,呈現出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這不僅是由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意義所決定,還由區域經濟管理的現狀決定的。區域經濟管理現代化建設是為了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需要,因此區域經濟管理現代化建設是國際形勢所要求。當前我國社會生活、文化發展等方面都在實現現代化、信息化發展時,要求區域經濟也能夠建立其管理現代化模式。區域經濟管理現代化建設主要是立足于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從區域發展的根本目的出發,實現區域經濟管理的人性化、柔性化。現代化的管理思想能夠從區域經濟的管理組織、管理文化、管理結構等多方面入手,實現其現代化建設。
2區域經濟管理現代化建設的特征
區域經濟管理現代化建設需要依托時代發展的需求,立足于經濟政策等各方面的因素,針對于當期我發展形式,要求區域經濟管理現代化建設必須具有以下特征:(1)信息化特征。隨著大數據技術的發展,互聯網信息技術能夠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智能化管理方式能夠避免出現倫理失誤,從而提高生產管理的科學性。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只有拋棄傳統中的人力管理,利用信息技術管理才能真正實現產業結構的變革。區域經濟管理的現代化建設信息化的特征主要表現在基礎設備的信息化,如設立智能監控,提高監管能力,運用“互聯網+”的產業形式增加產能。(2)人性化特征。隨著以人為本觀念的提出及倡導,要求區域經濟在發展過程中都能實現這一準則,采用更為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更為柔性的管理模式;管理現代化思想正是從人性化作為出發點的,將管理文化、人本管理思想納入到管理模式的構建中,所以區域經濟管理現代化建設必須具備人性化的特征。(3)民主化特征。實現民主化管理能夠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設,增加區域經濟發展中各個企業組成人員對于本職工作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從而全身心投入到區域經濟發展中。當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有一個重大的問題在于人才的流失,如出現北漂一族等,這些人才的流失導致該地教育成本的浪費,經濟的不起色。因而區域經濟管理現代化的民主性特征,能夠構建和諧的上下級關系,增加企業文化,留住人才,發揮集體智慧,從根本上提高區域經濟管理水平。
3影響區域經濟管理現代化建設的主要因素
3.1人才因素。人才是第一生產力,所以區域經濟管理現代化建設中人才因素非常關鍵。第一,優秀的人才能夠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夠提高管理的效率;第二,優秀的人才能夠在區域經濟管理中呈現出前瞻性的優勢,如在我國城市經濟規劃中,對于未來經濟缺少前瞻性思想,導致當前眾多的基礎設施、現有的發展模式跟不上時代的要求,經濟發展受到嚴重的阻礙。與此同時,技術也是依托于人才存在的,技術是區域經濟管理現代化建設的保證,只有強大的技術才能充分構建信息平臺,維護信息共享,推動管理呈現智能化、人性化發展。
3.2資金因素。區域經濟管理現代化建設是實現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類似于柔性的基礎設施建設,而基礎設施建設最重要的是需要資金支持。第一,充足的資金支持說明當前區域經濟的發展模式是正確和科學的,能夠創造出更多的經濟價值,由此根據發展模式構建現代化的管理模式整體道路和方向是正確的;第二,充足的資金支持能夠對區域經濟的人力資源管理、組織結構創新等提供強有力的保證,從而實現留住人才、創新技術等目的;第三,區域經濟管理現代化建設需要后期的維護、完善,這需要強大的資金支持,從而拖動區域經濟管理現代化信息化的建設順利展開。
3.3政策因素。政策因素是區域經濟管理現代化建設過的重要因素。第一,政府相關部門針對不同區域經濟發展的模式提出相適應的管理保護法規,能夠保證區域經濟發展不受到大環境發展的侵害;第二,相關的法律法規還能夠推動區域經濟管理現代化模式加快建設的步伐;第三,政府的宏觀調控措施不僅能夠為區域經濟管理現代化建設帶來財政支持,還能夠留住人才,創新技術等。
4加強區域經濟管理現代化建設的措施
4.1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現代化經濟管理平臺。現代信息技術在區域經濟管理的現代化建設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充分合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在區域經濟發展模式建立過程中,區域經濟管理現代化模式中,區域經濟發展維護中都能夠利用到信息技術。如在區域經濟發展前期,能夠構建信息平臺,將企業的基礎設備建設情況、招商情況、經營情況都通過數據的方式展現,同時能夠利用大數據技術,對區域經濟未來的發展區域進行預測,并制定風險措施,從而為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4.2正確認識區域經濟發展模式。對于區域經濟管理的現代化建設而言,最為重要的是認清本區域經濟發展模式,從而對癥下藥,從理論和實踐中不斷創新優化管理現代化模式。要找好區域經濟管理的現代化建設的切入點必須做好:第一是構建區域經濟發展的信息平臺,聘請專業的經濟管理雙重人才,從而能夠從數據中證明當前區域經濟的發展模式,如對于溫州模式而言,小商品生產是主要的經濟發展模式,因而具有生產規模小,各自為政等缺陷,因而以其不足作為切入點,展開管理現代化模式的構建;第二,要求正確認知每個區域中的文化特征,總所周知,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文化的影響,所以了解掌握區域文化,能夠以此作為載體,構建經濟管理模式。
4.3借鑒管理現代化方式,創新區域經濟管理。我國區域經濟管理發展起步較晚,因而要求其能夠向國內外學習優秀的區域經濟管理現代化方式。首先,要求各個區域能夠展開管理方式的交談學習會議,通過互動,學習優秀的管理方式,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其次,要求各個區域能夠派遣相關人員到國外學習先進的管理現代化思想,并根據本區域經濟真實的發展情況做出更改創新;最后要求能夠加強校企合作,加強學校對區域經濟管理的現代化建設的理論研究,以期帶動區域經濟管理實踐運作。
5結束語
綜上所述,區域經濟管理現代化建設要求具有信息化、人性化、民主化等特征。但是制約區域經濟管理現代化建設是人才、資金、政策等因素,只有獲得上述影響因素的支持,才能達到區域經濟管理現代建設,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任彤.基于區域經濟管理體系下的經濟治理模式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5(16)
[2]王君.淺議經濟管理現代化和經濟管理發展趨勢[J].科技經濟市場,2015(09)
[3]楊志學.基于未來區域經濟發展趨勢的地方經濟管理創新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22)
[4]韓慶萬.區域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研究[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