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場》(2017.2)
《名利場》如約推出一年一度的“好萊塢群像”,2017年挑選了11位當紅女性影星,由美國著名女攝影師安妮·萊博維茨掌鏡。艾瑪·斯通憑借2016年的《愛樂之城》和2017年即將上映的《兩性之戰》成為當下最炙手可熱的女星,娜塔莉·波特曼、達科塔·約翰遜、黑人歌舞劇演員加奈兒·夢奈、不到20歲的艾麗·范寧也都在其中。
《外交世界》(2017.2.3)
從對巴黎銀行和阿爾斯通分別為84億歐元和7.3億歐元的兩筆罰款開始,至今,歐洲企業已經向美國政府交納了總計385億歐元的罰款。美國政府通過治外法權的方式裁定這些歐洲企業的行為沒有遵守美國法律,以此開出巨額罰款,這讓歐洲政府議員們感到恐慌,認為這是惡性競爭的手段。
《旁觀者》(2017.2.11)
法國國民陣線主席勒龐極有可能在總統大選首輪投票中獲勝,但她或許會止步于此,因為共和黨人通常會在第二輪投票中去支持最有望打敗對手的人。前總理菲永因財務丑聞岌岌可危,能抗衡勒龐的人選目前被認為是39歲的自由派、前經濟部長馬克隆,可是他并不合建制派的心意。無論誰當選總統,法國已在危機之中,而危機會是變革的催化劑嗎?
《航空航天》(2017.2)
約翰·格倫是第一位進入地球軌道的航天員。1959年,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下同)甄選出第一批航天人,施行“水星七人計劃”,格倫是其中之一。任務完成兩年后,格倫離開NASA,擔任俄亥俄州參議員長達25年。1998年,77歲的格倫再次接受NASA的太空任務,成為史上最高齡的太空飛行員。2016年底,格倫在美國家中去世,享年95歲,他的一生堪稱美國航天史上的傳奇。
《經濟學人》(2017.2.18)
20年前,克隆羊多莉面世,就如今的技術而言,克隆人已不再是妄想。傳統的人工授精與試管嬰兒技術在過去幾十年逐漸被認可,但也帶來生育科學的一個重要評判原則———這些技術是否能給夫妻帶來健康寶寶?科技進步帶來的道德困擾越來越凸顯:是否該允許喪子的父母克隆自己的孩子?
《彭博商業周刊》(2017.2.20)
在SpaceX、特斯拉之外,埃隆·馬斯克收購新域名BoringCompany﹒com,目前,這家公司正在投入地下隧道網絡建設,意在解決交通問題。這項最新的“洛杉磯計劃”將地鐵線延長2.6英里,耗資將超過24億美元,工期將近10年。馬斯克用隧道投下新的商業賭注,這一點與特朗普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不謀而合,只是兩者都讓人半信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