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娜
摘要:安多方言是境內藏語三大方言之一,亦是最古老的方言。和其他藏語方言相比有很多自己的特點。其中安多方言內部的牧區話和農區話也有一定的差異。此論文將對安多牧區話的語音、詞匯、語法特征進行一個初步的分析和歸納。
關鍵詞:安多牧區話;語音;詞匯;語法;特征
安多藏語是藏語三大方言(安多,衛藏,康巴)中較為古老的一種方言,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肅,四川川西北部等地區。這一方言和其他方言一樣,內部也存在著差異。根據語音等方面的差異又可以分為三個土語群:1.牧區話2.農區話3.半農半牧區話。其中牧區話,主要分布在青海六州牧區及甘肅省甘南州和四川阿壩州大部分地區,甘孜州部分地區。以下是安多牧區話的語音、詞匯、語法特征的分析和描寫。
一.語音方面的特征
安多牧區話復輔音相當多,一般有七八十個。最多的有一百多個,同時語音上與書面語最接近,這是安多牧區話的一個突出的特點。復輔音聲母主要來源可分兩類:第一類是前置輔音。(包括前加字和上加字)加基輔音,此類型最多。第二類是基輔音加后置輔音,此類型相對較少。能做前置復輔音的在牧業區一般有八九個,分別為p,w,?,m,n,r,?,h,?.復輔音的結合形式絕大多數是二合的,只極個別地點有少量的的三合復輔音,這些復輔音與藏文比較就可以看出前加字,上加字,下加字在古代是依次發音的。此外,安多牧區話保留了較多的輔音韻尾,古藏語的九個輔音韻尾- k,- n,- n,- b,- m,- r,- l,- s中,- s在所有的方言中已經脫落了以外,牧區話中仍保留了 - k,- n,- n,- b,- m,-r,- l,七個輔音韻尾。安多牧區話里沒有聲調,只是習慣性音高,因此音節只能分析為聲母,韻母兩部分。大致上音節結構類型有六種,分別為:1.輔音+輔音+元音+輔音2.輔音+輔音+元音3.輔音+元音+輔音4.輔音+元音5.元音+輔音6.元音
二.詞匯方面的特征
藏語方言在基本詞匯和構詞方面大體一致,總同源詞占多數,約70- 80%。但就整個詞匯體系來說,也還有不少帶地方色彩的差異。這些差異不僅表現在非同源詞方面,而且在總同源詞中,詞的形、音、義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分歧現象。此外,詞匯,反映著該民族的生產、生活、社會等各方面的情況,在牧業區以牧業經濟為基礎的生產,生活方式,使他們創造了一批與畜牧業有關的詞語,極大地豐富了自己的語言表達。
詞匯的一般特征:一種是由單音節詞根派生而來的派生詞,方式是詞根加詞尾,此類詞較多,也有詞頭加詞根的;一種是由單音節詞根復合而成的合成詞,所占比例較大;還有一部分是單音節詞,多音節的單純詞較少。有一部分很具有牧區文化特點的詞語,構詞中既有性別區分,又有年齡之分,還有功能、形貌、色澤之別,分得很細。保留有較多古詞語,主要為基本的核心詞;有一部分方言詞;外來詞主要來自漢語,多為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方面的新名詞,分音譯、意譯、半音譯半意譯等。此外,成語主要源于古代歷史故事、寓言故事和民間口頭流傳。安多牧區話中蘊藏著豐富的諺語,內容豐富多彩,人們在彼此的交流中對諺語的使用非常頻繁,沒有諺語的話蒼白乏味,更無哲理可循。因此,諺語似乎成了安多牧區話的常用詞或基本詞匯的一部分,聽之有一種張口即來、隨處可拾、必不可少之感,豐富著語言的表達功能。
三.語法方面的特征
安多牧區話中保留古音較多,因此動詞時式的形態變化比其他方言豐富,大部分常用動詞都有一定的語音,交替變化。但比起文字里的動詞變化則又簡化得多,現在時和未來時不分,共一個形式,這樣變化形式最多的就有三種,不少動詞僅有兩種。體現這些變化的語音手段主要是送氣與不送氣,清音與濁音,復輔音與單輔音之間的交替和韻母元音的交替。
現代藏語中安多方言較其他兩大方言可以說最接近書面語,也就是說,安多方言保留有較多古藏語特征,其中牧區話尤為突出。安多牧區話句子的語序也與書面語和其他方言一樣是主- - -賓- - -謂,是“動居句尾”型結構。一般情況下,定語由形容詞、數(量)詞、指示代詞充當,在中心語后面,由名詞、人稱代詞、疑問代詞等充當時則在中心語前面,中間有領屬格助詞連接;狀語一般在謂語前面或在句首;補語一般在謂語后面。
安多牧區話兼形態與虛詞的表達手段為主,形態變化較農區話和半農半牧區話豐富,有內部屈折法,包括元音和輔音的屈折,(除判斷動詞外)動詞雖無人稱范疇,絕大多數動詞有時、體、式的范疇,兼用元音、輔音的交替來體現;部分動詞的使動與自動的區別有用內部屈折法和分析法表示的;式有陳述、命令、祈使、疑問、禁止、否定、商議、自薦、囑咐、測度、祈請式等,除硬性命令式外,多用分析性手法。部分名詞和代詞的領屬、領有、具格等是以元音交替或虛詞變體實現的;名詞的可數性一般用于指人名,部分動、植物以及無生命物名詞在特指時有可數性,但較少使用,通常是該物名稱名詞可直接表示其單復數;情態范疇有親見或未親見、肯定程度的高與低等。人稱代詞,特殊語境中可重疊使用,表強調或限定,有單數或多數的意義,第一人稱雙數(用數詞表示)和三個以上的多數有包括式和排除式;指示代詞有近指、遠指;疑問代詞重疊表示多數;反身代詞的重疊表示強調或突出。量詞,現代藏語量詞不很發達,但有一些固有量詞,有動量詞和名量詞之分,部分量詞來源于相關事物某部位或某部分的名稱。形容詞的級范疇,普通級、比較級、最高級三等級別中,比較級又分三等,即較高、更高、很高,均使用分析階段。此外,趨向、從由、領屬、施動、受動、工具、處所、比較等一般使用結構(格)助詞來表示,其數量、形式、用法及關系等有一定特征。
結語:通過以上的一些分析和歸納中可以看出,安多牧區話有它自己的獨特點,除了語音上的特征顯著外,也有不同程度地體現在詞匯,語法方面。但是目前,對安多牧區話的系統性地研究甚少,這些特征值得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藏語方言概論》格桑居冕 民族出版社2002.7
[2]《藏語安多方言語音研究》 王雙成 上海文藝出版.中西書局2012.7
[3]《藏語方言調查與研究》 東主才讓 中國藏學出版社2011.11
[4]《瑪曲藏語研究》 周毛草 民族出版社 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