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闖+張玲+王洪祿
本文以鐵嶺市為研究區域,在實地調研的基礎上,結合《鐵嶺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對鐵嶺市2020年土地復墾潛力進行分析及評價。
1 研究區域概況
鐵嶺市位于遼寧省北部,全市總面積12980平方公里,人口302.7萬人。全市土地總面積為1297968.5公頃。
2 土地復墾潛力分析
根據實地調研,全市土地復墾潛力主要由以下四大部分構成 :一是采煤塌陷土地廢棄而形成的復墾潛力,也是土地復墾的主要部分,主要分布于調兵山市;二是固體廢棄物壓占土地形成的潛力,主要是矸石山等,主要分布于調兵山市;三是磚瓦窯廢棄地,主要分布于鐵嶺縣西北部;四是工程建設和自然災害等造成的廢棄地,主要分布于清河區、昌圖縣和西豐縣。根據《鐵嶺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通過分析預測,到2020年全市土地復墾的潛力共有5896.42公頃,其中調兵山市和鐵嶺縣分別占到全市復墾總規模的57.9%和30.5%,是下一輪土地復墾的重點區域。其他各區縣占到11.6%。
3 土地復墾潛力評價
首先對需進行評價的土地作土地質量調查、編制圖表,并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方案,提出土地利用類型,兩者進行匹配后,調節土地適宜性評價結果,最終確定復墾后土地利用類型。復墾潛力系數的計算:國土資源部頒布的《縣級土地開發整理規劃編制要點》規定,土地復墾潛力級別用復墾增加耕地面積占復墾區面積的百分比來表示。其計算公式為:
α復墾 = s耕地/ S復墾 ?????????? (1)
式中,α復墾為復墾潛力系數(%) , s耕地為復墾增加耕地面積(hm2) , S復墾為復墾總面積(hm2) 。
結合鐵嶺市具體情況和《土地評價綱要》,主要選取地形坡度、有效土層厚度、土壤質地、土壤PH值、土壤有機質含量、灌溉條件、排水條件、污染程度共八項指標,將復墾土地分為宜耕、宜園、宜林、宜牧、不宜五個類別,其中宜耕土地又分為高度宜耕、中度宜耕、低度宜耕三個級別。各區縣評價結果見表1。
根據上表,預計2020年全市共可復墾增加耕地4262.74公頃,總體復墾系數72%,總體復墾潛力較大,復墾后效益較為明顯。
高度宜耕土地主要分布于調兵山北部平原以及昌圖縣,總面積73.33 hm2,僅占復墾土地總面積的1.24%。中度宜耕土地分布于鐵嶺縣西北部和調兵山市西部,總面積2208.18 hm2,占復墾土地總面積的37.45%。低度宜耕土地分布于調兵山市南部小部分、銀州區外圍地區以及鐵嶺縣部分地區,總面積1981.33 hm2,占復墾土地總面積的33.60%。宜園土地主要分布于清河區和調兵山市,宜牧土地主要分布于清河區和調兵山市,總面積655 hm2,占復墾土地總面積的11.1%。鐵嶺縣、調兵山市等地區有部分土地不適宜農用,總面積977.77 hm2,占復墾土地總面積的16.58%。
結論:土地復墾潛力評價是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研究。進行土地復墾潛力評價,有助于明確復墾后土地利用方向、規模以及整體布局情況,可為各級部門決策提供理論依據,促進土地資源合理利用,保持耕地總量動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