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摘要:環境監察執法是環境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目前我國的環境監察執法中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制約了我國環境監察執法部門工作的開展,同時也降低了環境監察執法的效率。因而,應針對這些問題積極研究解決對策。本文以我國的環境監察執法為視角,通過對環境監察中存在的問題的綜合分析,總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以期為我國有效開展環境監察執法工作做出理論上的貢獻。
關鍵詞:環境監察執法;問題
一、我國環境監察執法中存在的問題
1.1法律法規不健全
執法的前提是存在既定的法律,而目前我國關于環境保護與環境監察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健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法律層面的規定不健全,我國于1989年頒布了《環境法》,2014年我國對于《環境法》做出了修改,這是自1989年的首次修改,這個修改針對一些環境污染做出了嚴格的規定并設置了嚴厲的處罰,但從總體上講《環境法》的原則性規定依然不足,難以將紛繁復雜的環境污染納入到法律規范的體系內。其二是具體操作方面的規定不足,我國與1989年之后,進行了關于各個行業污染標準的立法,在2000年后針對水,大氣與固體廢棄物進行了立法,2008年后有集中進行了修改與立法,雖然我國始終在不斷進行環境方面的立法與修改。但隨著社會發展的提速,這種修改與立法明顯已經落后于時代的發展,加之法律本身所具有的滯后性,也加劇了這個問題。同時受困于法律穩定性的限制,又不能貿然進行立法或法律修改。同時,我國目前尚沒有針對環境監察的相關法律。而以上這些問題反應在具體的實務中,就造成了我國環境監察執法法律依據欠缺,操作性不強的問題。
1.2執法素質不高
具體的執法人員是法律執行關鍵。而目前我國環境監察的執法人員卻存在普遍意義上的素質不高的問題。筆者認為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有兩點,第一是我國對于環境監察執法人員的培訓工作不到位。高效地完成執法工作既需要相關的技術培訓,也需要在時間中的經驗積累。針對不容的人群選擇合理的方式進行執法是我國環境監察執法人員所必須擁有的技能。但目前對于這種技能的培訓卻落實的不到位,有些地方甚至沒有執法技能的培訓。而這以問題在基層中提下的尤為明顯。第二是執法人員的執法態度問題,對環境進行監察是一項復雜又麻煩的工作,被監察的企業往往主觀上或潛意識里存在著接受監察會導致企業利益受損的想法。而這種想法就導致其在具體的工作中與監察人員對抗的行為。而這種行為在加劇監察人員執法難度的同時,也會影響監察人員的執法心情,進而影響監察人員的執法態度。而這里需要強調的是:環境監察人員作為國家工作人員,其在執行具體的執行行為時,人格被國家機關吸收,因而其不可以依據自身的喜怒而決定自身的態度,不能因自身的態度而影響執法工作的進行。而以上便是目前執法工作中存在的執法人員的工作態度的問題,這對我國的環境執法造成不利的影響。
1.3執法手段單一
目前環境執法中所依托的執法手段較為單一,這不利于環境監察執法工作的開展。目前我國環境監察的執法手段主要包括定期監察,臨時抽查這兩種手段。針對定期監察,企業可以實施掩藏行為,從而逃避監察。而針對不定期的監察,企業也可以通過非法手段提前獲取信息。在這一過程中存在的違法問題,筆者在此不予討論。筆者需要強調的是:這些問題會導致環境監察執法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嚴重的甚至會導致環境監察執法工作形同虛設。因而創新執法手段也是環境監察執法中需要引起重視的問題。
二、我國環境監察執法中的問題的解決措施
結合上文對環境監察執法中存在的問題的分析,筆者現提出相應的解決問題的措施,具體分析如下:
2.1完善環境監察的立法
首先筆者要強調的是:完善立法并非片面地增加法律的數量,立法需要經過法律規定的程序,需要經過合理的論證與嚴格的設計,不能針對個別問題與特定問題進行專門性的立法,要合理利用法律資源,維護法律的穩定新。
針對目前我國紛繁復雜的環境保護背景,完善立法應當從兩個方面進行。第一是完善技術性立法,可以在通過修改的方式在現行的《環境法》中增加原則性的規定,使法律的“涵涉”能力增強,能夠針對不同的情況做出調整與規制。第二是通過司法解釋與司法答復增強法律對個案的處理能力,這種司法文件既能針對整體,又能針對個案,操作性強,有利于環境監察人員解決具體的工作問題。
2.2提高執法人員素質
提高執法人員素質的前提是讓執法人員明確其身份定位,即使執法人員明確區分其個體人格與國家機關人格。從而在將執法工作與生活分區分開,更好地完成執法工作。同時也要加強對執法人員的培訓,而國家也應對不同的地區做出不同的處理,對于不具備開展培訓條件的地區應提供相應的扶助,使其能夠完成對執法人員的培訓工作。
2.3創新執法手段
針對目前我國單一的環境保護的執法手段,執法機構與執法人員應結合地區具體的情況做出關于執法手段的創新。例如:在網絡發達的地區可以采用網絡監察的手段進行監察,在獲得企業允許的情況下,在企業安裝監控攝錄裝置,或要求企業定期、不定期地向執法部門提交排污處理的錄像;或將科技檢測產品轉入排污處理裝備上,一旦企業關閉了排污裝備就會出發體統,能夠被監察人員有效得知等。而這里筆者需要強調的是:創新手段要結合地域特征,高科技的手段在不同的地區也會發揮不同的作用,因而要因地制宜。
總結:本文通過對我國目前環境監察執法中存在的問題的分析,總結出針對問題的解決措施。而最后筆者需要說明的是:隨著我國經濟與社會的不斷發展,關于環境監察的新問題還會不斷體涌現出來,屆時還需要不斷加強理論研究。
參考文獻
[1]劉之杰.我國環境監察執法的現實困境與對策思考[J].環境保護, 2014,42(20):61-63.
[2]曹金榮.基層環境監察執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J].科技創新導報,2014,11(7):11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