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珺



摘 要:為了解中國大陸居民境外旅游消費狀況,本文以赴日旅游為例,分析2015年大陸訪日游客的自然結構與消費支出情況。通過近年來的數據推測得出:中國大陸居民將為日本入境旅游業貢獻四成左右的收入。赴日旅游消費熱潮值得中國社會各界深思。
關鍵詞:大陸居民;赴日旅游;旅游消費
一、研究背景
旅游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旅游業的快速健康發展有助于擴大內需,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帶動相關產業協同發展,對拉動國民經濟增長有顯著的作用。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2015年我國全年國內游客40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0.5%,國內旅游收入34195億元,增長13.1%。入境游客13382萬人次,增長4.1%。國際旅游收入1137億美元,增長7.8%。國內居民出境12786萬人次,增長9.7%。其中因私出境12172萬人次,增長10.6%。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旅游目的地的選擇逐漸由境內轉向境外。目前中國大陸居民出境游的主要目的地是港澳臺地區和亞洲各國,其中,日本是中國大陸居民出境旅游的第二大目的地國。2003年4月,日本政府發表了旅游觀光立國報告書,揭示了其入境游人數過少,出入境旅游業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并通過降低簽證門檻、為國際游客提供諸多便利政策等一系列立法改革措施吸引海外游客赴日旅游。從2004年~2015年,訪日游客總數從613萬人次上升至1973萬人次,12年間總漲幅為221.6%;中國大陸訪日游客數從61萬人次上升至499萬人次,總漲幅為710.7%。可見,中國大陸訪日游客增幅遠遠超過訪日游客總增幅。2015年,中國大陸赴日旅游人數首次超過韓國,成為日本入境游市場的最大客源地。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旅游業的發展一直受到國內外經濟學者的關注。我國學者研究的重點主要在于其對華市場開發方面。如凌強對日本觀光立國戰略的背景及發展狀況進行了解讀,闡述了日本開發對華旅游市場的重要性,并指出開發對華旅游市場的關鍵在于提升中日兩國國民之間的好感。吳新蘭就2015年上半年的中國居民赴日旅游購物熱潮現象進行了原因探析,認為中國游客為日本帶來了明顯的經濟利益,對日本企業及國民生活都帶來了有利影響。但現有文獻均缺乏對中國大陸居民赴日旅游消費的定量分析。本研究的目的是通過對近年來中國大陸訪日游客消費額、消費特點等指標走勢的觀察分析,揭示中國大陸居民赴日旅游對日本入境旅游業的影響,初步把握中國居民境外旅游消費特點,為中國旅游業發展提供決策依據。
二、研究對象及方法
本次研究對象為中國大陸訪日游客。研究數據來源于日本有關部門官方網站上公布的年度報告書及白皮書,主要有日本國土交通省觀光廳發布的2010年至2015年訪日外國人消費動向調查報告書等。
研究方法包括:(1)定性研究法,查閱與日本入境旅游、旅游消費相關的文獻資料,同時在互聯網上搜集大眾傳媒對相關事件的評論,總結各方意見觀點,使研究結果更加客觀嚴謹。(2)定量分析法,利用統計分析軟件SPSS對近年來中國大陸訪日游客的有關數據建立數據庫,使用描述性統計分析、時間序列分析、曲線回歸分析等分析方法,進行定量分析和統計建模。
三、研究結果
根據日本國土交通省觀光廳發布的訪日外國人消費動向調查結果,2015年中國大陸訪日游客總數為4993689人次,旅行總消費額為14174億日元,人均消費額為283842日元。根據匯率0.061折算,人均消費額折合人民幣約17314元。
1.中國大陸訪日游客的自然結構
從中國大陸訪日游客的性別結構來看,55.2%為女性游客,44.8%為男性游客,女性游客比男性游客多10.4個百分點。從年齡結構來看,男女性游客的年齡分布略有差別,總體而言,除60歲以上的老年組外,各年齡段女性游客人數均高于男性游客;男性游客在30歲-39歲年齡段的人數最多,其次是20歲-29歲年齡段;女性游客在20歲-29歲年齡段的人數最多,其次是30歲-39歲年齡段。說明赴日旅游最受中國大陸年輕女性群體的青睞。
2.中國大陸訪日游客的消費特點
從消費結構來看,中國大陸訪日游客57.1%的支出用于購物/代購,17.7%用于住宿費用,14.9%用于飲食費用,7.7%用于交通費用,2.2%用于娛樂,還有0.4%用于其他消費活動。平均每人用于購物的支出為161973日元。在商品的選擇中,購買率最高的商品前三類依次為化妝品/香水、點心類食品和藥品/保健品/洗浴用品。購買率較高的商品中單價最高的商品前三類依次為相機/攝影機/鐘表、服裝(不含和服)/鞋/包和電器。消費者滿意度最高的商品前三類依此為化妝品/香水、電器和服裝/鞋/包。在購物場所的選擇中最多的為藥妝店,其次為機場免稅店和百貨中心。
3.中國大陸游客消費額變動情況分析
2010年以來,訪日游客年總消費額由11490億日元上升至34771億日元,增幅為202.6%;中國大陸訪日游客年消費額由2498億日元上升至14174億日元,增幅為467.4%。可見中國大陸訪日游客消費額的增長幅度遠高于總水平。不僅如此,2010年~2015年期間,中國大陸游客消費額占訪日游客總消費額比例(簡稱消費占比)由21.7%上升至40.8%,一直保持世界第一的排名;消費占比的年增長率依此為11.1%,2.5%,-21.3%,41.4%,48.1%,年平均增長率為13.4%。其中2013年中國大陸游客消費占比出現反常的負增長,主要原因估計與當年的中日釣魚島爭端有關。
4.中國大陸游客消費額占訪日游客總消費額比例的趨勢預測
觀察中國大陸游客消費額占訪日游客總消費額比例折線圖,該指標呈現非線性上升趨勢,因此選用非線性趨勢預測法對其未來走勢進行預測。利用SPSS軟件,在多種曲線函數模型中確定擬合效果最佳的模型--復合函數曲線Y=abt為中國大陸游客消費額占比研究的非線性趨勢預測方程,其中t為以2010年為第一年起算的年數,Y為當年中國大陸游客消費額占訪日游客總消費額比例的預測值。不考慮2013年的異常數據,SPSS軟件曲線回歸擬合結果如下:
由表,中國大陸游客消費額占比的趨勢預測的擬合回歸方程為
其中,回歸系數的顯著性檢驗概率P值(Sig)為0.000<0.01,表明回歸方程極其顯著;決定系數R2=0.813,表明該預測方程的擬合程度較高。據此推算,2016年中國大陸訪日游客消費額占總消費額比例的預測值為41.2%,略高于日本官方最新發布的2016數據的推算值39.4%。
四、結論及建議
綜上所述,近年來中國大陸訪日游客消費額及其占訪日游客總消費額的比例不斷提升,預計未來幾年大陸游客在日消費總額將占日本入境旅游消費總額的四成左右。中國大陸客源市場為日本入境旅游業貢獻巨大的經濟收入,其中超過半數的收入為購物消費。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日本觀光立國戰略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2016年李克強總理在首屆世界旅游發展大會開幕式致辭中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旅游業的地位和作用,要把旅游業打造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基于當前“互聯網+”大背景,以及本文研究結果,提出建議如下:首先,中國需提高旅游競爭力,重視國際旅游的平衡發展。中國旅游業現在面臨著和20世紀的日本同樣的問題,國民對于出境旅游充滿熱情,但對于海外游客卻缺少吸引力。中國需借助互聯網,加強入境旅游宣傳,提供簡化入境手續等政策支持,吸引更多海外游客訪華。其次,建立消費者對中國產品的信心,拉動內需和旅游消費。中國訪日游客消費額的飛速增長表現了中國居民擁有巨大的消費潛力。中國政府及企業需努力提升本國產品的質量,同時大力開發特色旅游產品,積極擴大國際旅游市場份額。最后,日本應重視維護中日兩國關系,繼續開拓中國大陸旅游市場。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提升,中國大陸游客市場在日本入境旅游業所占比重仍有持續擴大的潛力,未來為日本帶來的經濟收益十分可觀。日本政府和各界必須注意維護中日兩國的友好關系,否則將給其入境旅游市場帶來沉重的打擊。
參考文獻:
[1]國家統計局.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602/t20160229_1323991.html.
[2]日本政府觀光局.訪日外客統計の集計·発表[EB/OL].http://www.jnto.go.jp/jpn/statistics/data_info_listing/.
[3]凌強.淺析日本觀光立國戰略與對華旅游市場開放[J].現代日本經濟,2006(2):41-46.
[4]吳新蘭.中國大陸游客赴日旅游狂買潮探析[J].江蘇商論,2016(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