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情+董星云

摘 要: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人們的消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國內商品市場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于是人們將目光投放到更廣闊的國際市場,海外代購行業由此迅速發展。特別是近兩年來,身邊從事代購的人越來越多,留學生代購更是成為一種趨勢。海外代購在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著許多問題,本文主要針對信息不對稱問題所導致的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規避建議。
關鍵詞:代購市場;信息不對稱;博弈論
一、中國代購市場的發展
所謂代購是指國內消費者通過,某種平臺或是個人中介的幫助在海外市場上購買所需商品,并利用郵寄、快遞或者直接攜帶等方式將商品送達國內消費者手中的一種新型購物方式。代購市場的需求方大多數為女性,且以大學生和上班族為主,年齡主要在20歲到40歲之間,代購商品大多為化妝品、名牌箱包、首飾、奶粉等,近幾年來交易規模不斷上升。
與傳統購物方式相比,海外代購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1)商品服務跨越國境障礙,消費者的選擇空間變大。(2)消費者具有較強的消費能力,通常為中高收入者。(3)商品服務個性化,能夠根據客戶指定購買商品,并且能夠提供信息咨詢、網上拍賣等增值服務。
海外代購有多種方式,除了信用度較高的熟人代購之外,網店代購、微信代購已經成為代購的主要方式,雖然它們克服了傳統代購方式獲取信息的時滯約束,但信息不對稱現象仍十分嚴重。
二、代購市場上的信息不對稱
1.信息不對稱產生的原因
信息不對稱是指交易中的個體擁有的信息不同,一些成員擁有其他成員無法擁有的信息。代購市場上,代購商通常掌握著商品的價格、質量等信息,處于信息優勢地位。代購市場上的信息不對稱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1)從客觀上來講,一方面,因為存在地域等方面的限制,消費者無法真實的看見商品,無法判斷商品的真假以及質量問題,只能通過在網絡上查詢或向賣家詢問相關信息,而這些信息與商品本身可能相差甚遠,這就造成了信息不對稱的出現。另一方面,買賣雙方的交易是通過微信、淘寶等網絡方式進行的,網絡作為一種新興的信息傳遞手段,雖然傳遞信息速度很快,但網絡傳遞的信息難以鑒別真假,代購市場的參與者很多,信息量大,交易環境也十分復雜,這就加劇了信息不對稱現象的發生。(2)從主觀上來講,由于自利主義和機會主義的存在,代購者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們會選擇隱瞞商品的一些真實信息,只向消費者展示好的一面,甚至以次品充當正品賣給消費者,這也是造成信息不對稱的一個重要原因。
2.信息不對稱的具體表現
(1)商品價格信息不對稱
代購商通常是通過國內外市場上的價格歧視和匯率差來賺取利潤的,但大部分消費者不了解商品在國外的真實價格,更不會關注國際間匯率差,賣家就利用這一點,大幅度哄抬物價,使消費者支付遠高于真實價格的錢,從中賺取高額利潤。
(2)商品質量信息不對稱
賣家對于商品的介紹總是會夸大其詞,對商品質量的介紹更是十分吹捧,但其實際質量可能與描述相差甚遠。
(3)商品服務信息不對稱
賣家在交易前總是會向買家承諾商品的質量、效用等,當交易完成后,賣家卻以“代購商品一旦售出,概不退還”以及“我們只是商品的搬運工”等說辭來拒絕買家的退貨要求。
3.信息不對稱導致的后果
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市場機制有時就不能很好地起作用,進而出現逆向選擇、道德風險等問題。
(1)逆向選擇
逆向選擇指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劣質品總是將優質品驅逐出市場,即擁有信息優勢的一方,在交易中總是趨向于做出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他人的選擇,導致降價不能使消費者多消費,提價也不能使生產者多生產的現象。對于市場機制來說,逆向選擇的存在是一個麻煩,它使市場價格不能真實地反映市場供求狀況,意味著市場的低效率,意味著市場的失靈。在代購市場上,一方面,消費者知道代購商比自己更了解商品的價格與質量,因而就有可能利用這一信息優勢來進行欺騙,即出售一些成本較低的劣質產品,充當正品以獲取更大的利潤,基于這種認識,消費者只愿意對代購提供的商品支付較低的價格;另一方面,由于消費者只愿意支付較低的價格,代購商也不愿意提供成本較高的優質產品,這樣一來,劣質產品將優質產品逐出市場,最終出現一種“檸檬”市場,即劣質品占主導地位的市場。
(2)道德風險
道德風險是指交易雙方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人們享有自己行為的收益,而將成本轉嫁給別人,從而造成他人損失的可能性。道德風險通常是一種事后行為。在代購市場上,由于信息不對稱引發的道德風險主要由兩個方面構成:代購商和消費者。一方面,代購商基于自利主義和機會主義,在買家支付商品訂金后不提供商品給買家或者在承諾買家“保真”的前提下以次充好,造成消費者的利益損失;另一方面,消費者欺詐代購商的事件也時有發生,部分代購商基于對買家的信賴,約定貨到付款,然而買家在收到商品后卻拒絕向賣家付款,造成代購商的損失。
三、基于博弈論分析代購市場的信息不對稱現象
假設市場上有代購商A和消費者B,且存在信息不對稱現象。對于代購商來說,有賣正品和賣次品兩種選擇;對于消費者來說,有以高價購買和以低價購買兩種選擇。那么雙方在交易過程中,會產生以下幾種博弈結果。
U0、U1、U2、U3分別表示高價正品、低價正品、高價次品、低價次品的效用。
對A來說,U2>U0>U3>U1
對B來說,U1>U0>U3>U2
假如代購商愿意以高價出售正品,消費者也愿意以高價購買正品,此時雙方獲得效用均為U0,這種情況為雙方的最優效用。在實際代購市場上,消費者不了解代購商的信用情況,不愿意承擔高價購買次品的損失,因此消費者會選擇以低價購買,買到正品的效用為U1,大于以高價買到正品的效用U0;買到次品的效用為U3,大于以高價買到次品的效用U2,故作為買方,消費者更愿意出低價購買商品。對于代購商來說,高價賣不出去的商品只能以低價出售,而低價出售正品的效用U1小于低價出售次品的收益U3,故代購商也會選擇低價出售次品。最后的博弈結果往往是交易雙方在低價次品上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