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
摘 要:隨著物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給許多行業尤其是物流業帶來了巨大的促進作用。本文分析了目前應急物流配送的現狀和不足,并基于物聯網技術在應急物流配送各環節的應用,構建了應急物流配送體系,從而為相關單位和組織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物聯網;應急物流;配送體系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各種自然災害和恐怖襲擊等突發事件頻繁的發生,給各國人民帶來嚴重身心傷害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財產損失。如何構建高效的應急物流配送體系,從而在突發事件中保證救災物資科學、合理的配送,成為了各國政府和社會組織急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物聯網技術的出現和發展對傳統應急物流配送體系轉向信息化、智能化的現代應急物流配送體系帶來了機遇。通過運用RFID、GIS、GPS、無線通訊等物聯網技術,建立了高效統一的信息交互平臺,實現了物與物的聯結,有力的促進了應急物流配送信息化、智能化的進程。本文通過對物聯網技術和傳統應急物流配送現狀的分析,找出目前存在的問題,然后結合兩者構建出現代應急物流配送體系架構,為相關單位和組織提供借鑒。
閆妍等(2010)基于應急供應鏈的物流配送計劃主要基于單一節點失效的具體情況進行研究,而沒有從應急供應鏈配送整體角度給出相應的分析和建議;何冰等(2011)的針對突發事件的供應鏈管理研究對相關的概念和特征進行了重新的梳理和界定,同時構建了應急供應鏈管理過程模型,但是只是從理論方面給予了相關建議,并沒有制定相應的具體措施應對具體的突發事件;趙春波(2012)針對我國應急物流的發展現狀及改革思路介紹了應急物流管理系統模型,但是側重講解了應急物流未來的發展思路,并沒有給出改善應急物流的系統架構和模型;劉漫等(2013)的基于應急管理的國內外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主要介紹了國內外應急管理的現狀和趨勢,卻沒有結合中國應急物流現狀給出具體可行的方案和措施。
本文從應急物流配送的現狀切入,分析了應急物流配送系統目前存在的問題,并結合物聯網的特點和優勢構建了應急物流配送體系架構,為相關單位和組織提供具體可行的方案和措施,具有較強的參考和借鑒價值。
二、應急物流配送體系的構建
1.應急物流配送體系構建思路
應急物流配送作為應急物流中最為重要的一環,主要包括了備貨、儲存、配裝、分揀及配貨、配送加工、配送服務等內容。圍繞“高效率、高質量、低成本”的核心和“信息化、智能化、綜合化”的要求構建應急物流配送體系,結合物聯網技術和應急物流的特點,以應急需求為導向,主要從備貨、理貨和送貨三個核心業務著手,構建包括應急物流運作系統、信息系統和決策控制系統的應急物流配送體系構架,如圖1所示。
2.應急物流配送體系分析
應急物流配送系統通過搭建統一的信息系統,實現需求信息、供應信息、物流配送信息和決策信息的無縫對接,提高信息透明度,從而減少中間無效環節,最終提高整個應急物流配送的效率和效果。首先,基于信息系統,制定出統一的標準和指標,所有的成員單位必須按照共同的標準開展活動。需求方通過提交需求信息,然后供貨方根據需求信息反饋回相應的供貨信息,決策系統依據具體的供給情況和匹配程度做出相應決策,并反饋到各相關系統和單位。然后運作系統開始依據指令實施物流活動,依次進行理貨、配貨和送貨三個環節,根據GPS、GIS、RFID、無線通訊技術等技術對物流進行全程的定位、監測和信息反饋,到達目的地后完成配送。最后,簽單和信息統計、回收,并按照實際情況拉回傷員、志愿者、廢棄物品等等。
運作系統:運作系統主要由備貨、理貨和送貨三個部分組成。備貨部分主要涉及訂單的收集和處理、存貨的補倉、貨物的存儲和清點等等功能。備貨階段,運作系統利用規模經濟原理,運用RFID、立體倉庫、電子標簽等技術通過大量集中的補給、存儲貨物,從而提高應急應對能力并降低成本;理貨階段,應急配送系統采用自動分揀和自動化裝卸設施等設備,快速有效的實現救援物資的清點和出庫;送貨階段,通過結合第三方物流、企業物流等物流共同完成配送活動。
信息系統:信息系統主要是一個大信息共享交互平臺,擁有眾多的感應終端,利用物聯網RFID、GIS、GPS以及無線傳輸等技術實現信息搜集和集成、物流流程跟蹤、庫存智能控制、物流運輸狀態實時查詢等功能。信息系統包括各種手持終端并與相應的數據庫相連,實現數據的實時收集和監控;運用RFID、數碼標簽技術等對貨物統一編碼,實現貨物身份認定,從而提高全流程運行效率;運用GIS和可視化技術等實現配送和存儲狀態的實時圖像呈現;運用GPS和北斗導航等技術實現貨物運輸的全程定位和監控,為決策提供依據和支持。信息系統同時擁有眾多的接口,可以與外界信息系統和終端連結,從而最大程度的實現信息的共享和通訊。
決策支持系統:基于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利用計算機技術、仿真技術和信息技術等輔助決策者以人機交互的方式進行結構化或半結構化的決策。決策支持系統實現數據的自動監控和處理,同時收集相關數據和狀態為決策者提供決策支持,并且決策系統做出的決策能夠無條件反饋給各信息接入單位,并實時監測各單位完成情況。
三、結語
隨著世界的快速發展,社會的實際需要為應急供應鏈配送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結合互聯網、物聯網等現代化技術提高傳統應急供應鏈配送系統的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才能提高應急供應鏈的運行效率,降低響應時間和運行成本。通過構建包括備貨、理貨和送貨的三個核心要素的運作系統,以及信息系統、決策系統,輔助系統四個子系統,形成了信息交互共享、銜接緊密、功能完善的供應鏈應急配送系統,從而提高應急供應鏈的物流效益,實現應急供應鏈高效、低耗、可持續的運作。后續的研究主要結合物聯網技術對各子系統業務重新進行分析和界定,實施流程再造從而使業務流程和物聯網技術實現更好的銜接和融合,從而提高應急物流配送系統運行效率和水平。
參考文獻:
[1]閆妍,劉曉,莊新田.基于節點失效的彈性供應鏈應急管理策略[J].控制與決策,2010(1):25-30.
[2]何冰,季建華,孫琦,等.供應鏈視角下的城市輸電供應網絡應急管理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11(5):29-31.
[3]趙春波,李亞龍.我國應急物流的發展現狀及改革思路[J].物流技術,2012,31(8):168-169.
[4]劉漫,吳稼豪,何新華.基于應急管理的國內外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J].交通與運輸,2013,29(H12):150-154.
[5]溫海燕.消防部隊應急物流體系構建的必要性及難點[J].中國物流與采購,2010(15):76-77.
[6]蘇貞.基于物聯網與云計算的智慧教室建設研究[J].價值工程,2016,35(5):247-248.
[7]商麗媛,譚清美.基于網格的應急物流信息網絡平臺研究[J].情報雜志,2012,31(10):17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