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琴

[摘要] 目的 探析剖宮產產婦手術腹部切口的選擇對其再次剖宮產的影響。方法 隨機選取該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再次行剖宮產手術的產婦,將其根據首次切口方式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0例,研究組采取腹部縱切口,對照組采取腹部橫切口,分析兩組開腹時間、手術總時間、術中出血量及并發癥情況。結果 研究組開腹時間(6.98±3.25)min、手術總時間(41.45±3.22)min、術中出血量(230.55±11.52)mL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盆腔粘連程度顯著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再次行剖宮產手術的產婦,建議采取腹部縱切口的優勢比較突出,對母嬰的安全性好,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剖宮產;腹部切口;影響
[中圖分類號] R1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7)01(a)-008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abdominal incision on cesarean section after cesarean section. Methods Random selection 6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esarean section underwent cesarean se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4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first incision method, 30 cases each, the study group to take the longitudinal incision of the abdomen, Abdominal transverse incision was performed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ime of laparotomy, total operation time, blood loss and complication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time of operation(6.98 ± 3.25)min, the total operation time (41.45±3.22)min and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230.55±11.52)mL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degree of pelvic adhes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For maternal cesarean section again, it is recommended to take advantage of abdominal longitudinal incision is more prominent, the safety of mother and child is good,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Cesarean section; Abdominal incision;Impact
對于難產的患者,采取剖宮產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但是近些年來,我國剖宮產的幾率越來越高,而剖宮產所導致的問題也顯著增多。首次妊娠選擇剖宮產的女性增加,這給再次妊娠帶來了一定的影響。相關研究顯示[1],剖宮產患者選擇不同的腹壁切口,對預后具有一定的影響。為探析剖宮產產婦手術腹部切口的選擇對其再次剖宮產的影響,該文將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再次行剖宮產手術的產婦,作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該院收治的60例再次行剖宮產手術的產婦,將其根據首次切口方式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0例。研究組:年齡25~42歲,平均(33.1±8.9)歲,巨大兒7例,羊水過少5例,妊高征4例,胎兒窘迫0例,3例臀位,臍帶繞頸2例,妊娠合并子宮肌瘤2例;對照組:年齡23~43歲,平均(30.8±8.5)歲,巨大兒7例,羊水過少6例,妊高征2例,胎兒窘迫1例,1例臀位,臍帶繞頸3例,妊娠合并子宮肌瘤2例;兩組在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均給予相同的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根據首次剖宮產手術的切口瘢痕切口皮膚阻滯,依次切開腹壁各層,打開腹腔,如果產婦存在嚴重粘連的情況下不能夠通過撕拉進腹部時,應采取剪刀剪開進腹部,再行剖宮產術。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產婦自手術開始切口皮膚后至進腹時間、記錄兩組手術總時間、術中總的出血量及盆腔粘連情況。
1.4 評價指標
盆腔粘連程度分為無粘連、輕度粘連、重度粘連。其中輕度粘連:患者的腹壁和腹膜之間存在輕度的相互粘連,腹膜和子宮粘連,部分網膜和子宮具有粘連,且腹膜與部分網膜存在粘連。重度粘連:患者的膀胱和子宮存在者嚴重的粘連,且子宮和腸管之間也存在一定的粘連。患者出血量的計算以紗布稱重法進及吸引瓶內的血液溶劑法進行計算[2]。
1.5 統計方法
應用SPSS 1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n(%)]表示計數資料,行χ2檢驗,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開腹時間、手術時間及出血量比較
研究組開腹時間(6.98±3.25)min、手術總時間(41.45±3.22)min、術中出血量(230.55±11.52)mL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盆腔粘連情況比較
研究組盆腔粘連程度顯著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剖宮產在臨床產科屬于比較常見的助產技術,其具有一定的創傷性,但是對解決產科并發癥及難產等情況意義重大,能夠挽救母嬰安全。目前,剖宮產的幾率不斷上升,相關數據顯示[3-4],我國剖宮產的幾率已高達58%~79%之間,具有明顯的上升趨勢。首次剖宮產的女性再次進行妊娠分娩時,由于存在比較大的瘢痕,盆腹腔粘連嚴重,無疑增加了手術操作的難度,提高了并發癥的發生風險,同時也加大了手術的風險性[5-6]。
目前,臨床上多數采取新式的剖宮產術進行分娩,即選擇橫切口進行手術,該術式不僅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出血量,同時產婦恢復快,適應了臨床產科未來的發展方向,因此,臨床上獲得一致認可。由于該手術方式優勢突出,在臨床上應用廣泛,不過隨著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展,對于再次剖宮產女性選擇橫切口進行手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相關的臨床研究顯示[7],再次剖宮產女性選擇橫切口進行手術,不僅手術難度增加,也延長了患者手術時間。橫切口與縱切口比較,前者暴露患者腹直肌的面積比較大,且和前鞘分離部分比較多,在進行分離時很容易就會出現肌纖維斷裂,導致患者術后粘連的程度增加,大網膜粘連在患者子宮下段的漿膜面,程度比較嚴重的女性其腹直肌前鞘、腹膜及大網膜均粘連在子宮下段,不僅對患者膀胱臟器造成損傷,同時也給患者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對于再次剖宮產患者選擇橫切口的操作難度增加,如果在產婦切口的基礎上以縱切口進行手術,其外觀呈現“T”型,不美觀,如果產婦不屬于急診剖宮產,很容易出現先兆子宮破裂等情況,進而使手術操作更加困難,威脅母嬰安全[8]。
縱切口手術能夠大大降低對母嬰的損傷,雖然縱切口不美觀,在臨床上接受度不高,但是對于有剖宮產指征的患者,應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手術方式,對于再次剖宮產者,可建議患者選擇腹壁縱切口進行手術,進而利用再次手術的操作,降低手術帶來的創傷[9]。該研究中,研究組開腹時間(6.98±3.25)min、手術總時間(41.45±3.22)min、術中出血量(230.55±11.52)mL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研究組盆腔粘連程度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此結果與賈英[10]的研究中,縱切口組開腹時間(6.33±2.22)min、手術總時間(43.75±4.37)min、術中出血量(233.15±16.32)mL與橫切口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對于再次行剖宮產手術的產婦,建議采取腹部縱切口的優勢比較突出,對母嬰的安全性好,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唐婷.首次剖宮產腹壁橫切口和縱切口對再次剖宮手術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34):39-40.
[2] LU guiqiu.Abdominal incision and longitudinal incision on the second cesarean section results[J].China Medical Innovation, 2013(28): 49-51.
[3] 章文巧,黃薇.不同剖宮產術式對再次剖宮產的影響[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5,26(4):747-750.
[4] 王義娜.不同剖宮產術式對再次行剖宮產的影響[J].中外醫療,2012,31(3):101.
[5] 蔣馥霞,馬九珍.不同剖宮產術式對再次剖宮產的影響[J].廣西醫學,2013,35(2):222-223.
[6] 張珂.不同剖宮產術式對再次行剖宮產的影響研究[J].中外醫療,2012,31(13):31-32.
[7] 劉銀芝,李英.腹式橫切口與縱切口子宮下段剖宮產術效果比較[J].中國基層醫藥,2016,23(3):442-445.
[8] 李立紅,韓利紅,喬愛琴,等.首次剖宮產腹壁縱橫切口對再次剖宮產術的影響[J].河北醫學,2015(3):472-474.
[9] 侯書梅,任翠玲,張淑萍,等.首次剖宮產縱橫手術切口對二次剖宮產影響的回顧性分析[J].臨床軍醫雜志,2014,42(12):1311-1312.
[10] 賈英.首次剖宮產腹壁切口方式對二次剖宮產術的影響[J].中國綜合臨床,2014(z1):88-89.
(收稿日期:2016-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