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恒+李富民
摘 要:企業家是經濟活動中最富朝氣、最有活力、最具創造精神的群體,是引領一個地方發展的寶貴資源。2015年以來,蓬萊市積極創新企業家培養方式,探索建立“企業家發展論壇”,并以此為抓手,通過組織開展一系列靈活多樣的學習、交流、合作活動,較好地實現了企業家培養的常態化、多樣化和長效化,健全完善了企業家素質提升的長效工作機制。
關鍵詞:企業家發展論壇;蓬萊市;企業家;素質
一、背景動因
近年來,蓬萊市把培養造就一支高素質企業家隊伍作為人才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切入點,專門啟動實施“企業家素質提升工程”,設立總額150萬元的企業家培訓基金,連續9年組織全市納稅過百萬的企業家,赴浙江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開展高端培訓,累計培訓學員530多人次,取得了較好效果。但隨著經濟形勢發展和企業條件的變化,也逐漸暴露出一些“短板”:一是從培訓內容看,針對性不強。以往培訓都是將企業家不分行業、不分產業集中在一起進行,為了顧及到各行各業的需要,往往只能就企業管理、財務等共性問題進行培訓,內容相對寬泛,難以開展實務性、專業化很強的培訓。二是從培訓效果看,缺乏長效性。以往培訓主要在高校進行,以聽課為主,時間一般在一周左右,一年舉辦一次,存在覆蓋范圍不廣、培訓時間較短、頻率不高等問題,難以及時有效滿足企業家素質提升的需求。三是從培訓組織看,沒形成合力。以往培訓主要由單一的組織部門組織。而由于組織部門不具體從事經濟工作,無法從企業發展和經濟工作的客觀規律出發,給予培訓工作更多科學合理的指導,因此在實際組織過程中,越來越深刻感受到,緊靠組織部門單一力量很難繼續把培訓抓好。
二、主要措施
為切實解決這些問題,由組織部門牽頭,人社、發改、科技、經信等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參與,在充分學習借鑒南方經濟發達地區企業家隊伍建設經驗的基礎上,從2015年開始探索創辦“蓬萊市企業家發展論壇”,具體搭建了三個平臺:
一是素質提升平臺。重點發揮好政府職能部門作用,深化培訓方式,拓展培訓渠道,努力幫助企業家提升能力素質。一方面,進一步優化改進企業家培訓班,提升培訓質量。首次分產業、分批次對企業家進行培訓,舉辦了葡萄酒企業和裝備制造業企業兩個行業企業家培訓班。以葡萄酒企業家培訓班為例,不僅設置了《葡萄酒產業發展趨勢》、《葡萄酒行業商業模式與營銷戰略》等專業課程,授課老師全部是中國葡萄酒專業委員會主任馬會勤教授這樣的行業權威專家,而且專門拿出6天時間組織參與培訓的企業家到“全國最大的葡萄酒地理標志保護產區”--寧夏賀蘭山東麓產區進行了參觀考察,受到企業家的廣泛好評。2016年又在“中國葡萄酒之鄉”--河北懷來舉辦培訓,邀請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直接到參觀考察酒莊進行針對性授課。另一方面,出臺企業培訓補助政策,通過政策進一步調動激發企業家參加、組織培訓教育的積極性。從2015年開始,對納稅過200萬、建立省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的企業組織高管攻讀EMBA、MBA或組織員工培訓的開始發放培訓補助,最高可補助15萬,兩年來共為34家企業發放補助210余萬元。蔚陽集團中高層管理人員參加學歷教育呈現“井噴”態勢,7人入讀北京工業大學等高校研究生班。
二是研討交流平臺。主要通過四種形式,推動企業家開展互動交流活動。“請進來”,舉辦專家講壇。即根據產業發展趨勢和企業實際需求,每年邀請10名左右專家教授來我市舉辦專題講座,講解分析宏觀經濟形勢和最新產業政策,傳授企業管理最新知識理念,幫助企業家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目前,已先后邀請日本制造業管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管理學博士鄧德海等16名專家來蓬舉辦講座。“走出去”,考察標桿企業。即每年分行業組織2-3批企業到該行業標桿企業進行考察學習,在比照對標中進一步找準企業定位及發展目標,引導企業提升做大做強的動力。目前,已先后組織100多家企業到省內沂水龍崗旅游、上海廣電電氣、北京波龍堡酒莊等標桿企業進行了重點考察。“面對面”,組織傳承沙龍。即針對本土企業家新老交替現象明顯這一特點,以“共話傳承、基業長青”為主題,定期組織新、老企業家開展主題沙龍活動,通過互動交流、分享經驗,幫助創二代企業家快速成長。目前已舉辦6期。“在線談”,開設掌上微課堂。即借助微信平臺,建立“蓬萊人才”公眾號和“蓬萊市企業家學習交流群”,每周發送1-2期“掌上微課”,主要包括產業動向、專家言論、上級政策等內容,方便企業家按需選學。
三是合作共贏平臺。重點完善“四項機制”,推動政產學研高效協作、深度融合,為企業家干事創業提供有力支撐。服務保障機制。開展“百名干部聯百企”活動,由22名市級領導牽頭,全市選派101名科級以上領導干部擔當“聯企服務員”與全市101家重點骨干企業進行“一對一”結對,為企業和企業家全方位提供精準服務,目前已累計幫助解決各類問題訴求270多項。才智支持機制。聘請中科院院士周其林、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陳衛東等34名專家組建法律、金融、科技三大顧問團,為企業家提供決策咨詢、信息支持等服務210多次;舉辦科技創新輔導會,組織科技、發改等職能部門對40多家企業負責人進行培訓,幫助企業用足用好各級科技扶持政策。融資對接機制。通過召開政銀企推進會、貸款項目洽談會等方式,去年以來累計幫助企業解決資金缺口25億。合作共進機制。暢通企業家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交流渠道,先后組織6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參加第三屆中國-東盟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山東產學研展洽會等高端峰會,引進“產學研”項目22個;發揮商會、行業協會、青年企業家協會等組織優勢,推動企業家實現市場共享、價格自律、抱團發展。2014年以來,葡萄酒企業遭遇“寒流”,葡萄酒協會積極引導企業家通過研制起泡酒、開發小包裝等方式調整產品結構,幫助企業新增利潤4000多萬。
三、工作成效
通過舉辦“企業家發展論壇”活動,目前看主要在三個方面初步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企業家眼界更加開闊了。最為明顯的就是在企業融資方式上發生了較大改變。以往蓬萊本土企業融資主要靠銀行貸款,不少企業家都覺得從資本市場融資,讓第三方參股,就是把自己辛苦創下的產業拱手讓人。嘉信染料公司的董事長在參加論壇活動后,率先扭轉了這一觀念,企業成功登陸新三板,實現了裂變式發展,利潤、利稅分別增長228.9%和332.2%,這對其他企業家產生了極大帶動作用,目前全市已有海德爾、民和生物科技等15家企業掛牌,30多家企業正在進行上市或融資輔導。
二是企業轉型升級的力度加大了。通過參加論壇活動,企業家們對企業自身定位、發展方式和未來發展方向有了更加準確的把握和認識,增強了加快企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的內生動力。比如,蓬泰股份在漆包線行業效益普遍下滑的情況下,加大了科技創新力度,主打產品從每噸一千多元的普通產品調整為六七千元的高科技產品,成功實現逆勢增長。蔚陽集團與北京工業大學合作開發金屬帶銹防銹漆項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預計項目投產5年內產值可過百億。目前,全市共有58家骨干企業正在圍繞轉型升級,積極需求開展項目技術合作。
三是企業家社會責任感顯著增強了。隨著論壇影響力的不斷擴大,社會各界對企業家的認同感不斷提升,也進一步激發了企業家們的榮譽感和社會責任感。比如,蔚陽集團董事長王德濤捐款200多萬元支持蓬萊市教育基金會;蓬建集團董事長梁平專門設立了“企業困難職工專項資助基金”和“貧困學生救學基金”;北溝鎮6位企業家集資50余萬元購買了2輛校車捐助當地學校;全市有80多家企業參與了市政協開展的“金秋助學”行動。
參考文獻:
[1]紀曙光,徐傳琪.關于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的調查與思考[J].科技視界,2013(33).
[2]張繼嶺.關于建立林區企業家隊伍的思考[J].國家林業局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