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菲
摘要:全域旅游作為旅游業發展新理念,已成為各地旅游發展的重要指引。在剖析銀海區旅游業現狀的基礎上,立足于銀海區旅游資源和文化特色,以旅游資源整合、產品創新、產業融合為突破,以旅游基礎設施和服務全域化為支撐,構建“一核,一帶,三區”大旅游格局,以期為銀海區及其他地區全域旅游發展提供研究視角和理論借鑒。
關鍵詞:全域旅游;旅游規劃;銀海區
引言:2015年,在全國旅游工作研討班上首次明確提出全面推動全域旅游發展的戰略部署,并實現工作目標量化,這是全域旅游從理念向實踐落實的重要推動。2016年北海市列入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北海市旅游業發展進入新的戰略機遇期。北海市旅游發展起步較早,其中銀海區以天下第一灘、金海灣紅樹林等優質濱海資源為依托,發展濱海休閑旅游,從全域旅游視角,探索銀海區旅游發展的新思路,以期對銀海區旅游發展有所裨益。
1、銀海區旅游發展現狀分析
1.1旅游資源豐富,但開發程度不足。銀海區兼具海、灘、山、林、田園等自然資源與疍家文化、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等人文資源,資源品味高、組合度好,具有稀缺性和獨特性。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分布呈現“局部集中,整體分散”的格局,沿海的銀灘鎮是資源較集中區域,資源的開發程度和產業聚集度較高,其他鄉鎮資源較分散且開發程度不高。
1.2旅游市場以觀光游憩為主,旅游產品及服務質量不高。銀海區旅游市場以兩廣地區市場為主體,其中56.3%的游客傾向于濱海觀光旅游產品。銀海區以海濱浴場、海濱公園等觀光型產品為主,開發早且知名度高,其他文化類、生態類等旅游產品開發不足,缺乏高端休閑度假旅游產品,旅游新業態如游艇旅游、郵輪旅游等發展較弱,僅以觀光游憩為主的旅游產品較單一,吸引力不強。
1.3旅游產業要素發展和旅游管理機制滯后。經過多年發展,銀海區形成了濱海度假游、特色風味美食、濱海酒店住宿等多層次的旅游產業體系,但產業要素在成熟景點開發、高星級住宿設施數量、購物環境、就餐環境及服務質量等方面均存在不足。銀灘景區行政事務及旅游資源分屬四個不同管理部門,各部門權責不明晰,職責交叉、多頭管理的現狀制約了景區的開發保護工作。
2、全域旅游核心理念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以旅游業為優勢產業,通過對區域內經濟社會資源尤其是旅游資源、相關產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政策法規、文明素質等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以旅游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種新的區域協調發展理念和模式。全域旅游是旅游業發展的新理念,是對傳統的旅游資源挖掘、產品打造、產業發展、市場開拓和區域聯動進行了重新審視,以“跳出景區看旅游,跳出旅游看發展的理念”審視區域旅游發展戰略和實現路徑[1- 2]。全域旅游突破了旅游發展的景區限制和城市限制,融環境保護、區域建設、餐飲服務、交通運輸等為一體,以第三產業創新第一、二產業的發展,進而達到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目標[3]。
3.1全域資源整合及空間格局構建。在“全域旅游”理念下,規劃整合銀海區資源,將銀海區旅游空間布局為“一核,一帶,三區”, 一核指銀灘國家旅游度假區,一帶指藍色濱海度假旅游發展帶,三區分別為都市游憩休閑區、海上旅游體驗區和鄉村休閑農業旅片區。為了將旅游片區串聯起來,形成銀海區藍色旅游經濟圈,規劃建設以慢生活體驗為主題,以生態低碳為理念,以銀海區濱海岸線為軸,自西向東串聯冠頭嶺森林公園、北海銀灘旅游區、銀灘公園、僑港風情村、濱海國家濕地公園等景點,文化多元、環境優美的濱海綠道,三大旅游區和濱海綠道形成銀海區大旅游格局。
3.2全域旅游產業融合。全域旅游強調各區縣在城鎮化進程中要具有旅游或者休閑功能,因此旅游業發展要與未來的城鎮化、產業化等相結合[4]。規劃將濱海旅游與新型城鎮化、現代農業、文化體育、工業、林業、商務會展、健康養生等多種關聯產業融合發展,培育特色農業示范區(基地)、創意農業、郵輪游艇旅游等旅游新業態,不斷延伸產業鏈,培育產業集群,打破以往“小旅游”發展格局,推進旅游發展模式由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最終形成旅游業主導的現代區域產業結構體系。
3.3全域旅游產品開發。全域旅游的產品觀是要改變長期以來旅游產品的供給嚴重滯后于游客需求,旅游產品更新換代的步伐相對較慢的現狀。以游客需求為導向,銀海區因地制宜打造類型豐富、組合良好、差異互補的旅游產品,形成濱海度假、海上郵輪、海水養生、海洋運動、海絲風情、海洋科普等六大旅游產品類型,建設集濱海休閑度假、疍家民俗體驗、研學教育生態等于一體的綜合旅游目的地。
3.4全域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全域旅游應構建便捷的旅游交通網絡,強化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建設[5]。規劃升格北海福成機場,加快發展通用航空,開通至國內主要濱海城市航線,打造高效便捷的海、陸、空旅游立體交通網絡,新建景區間道路,整治改造城市道路,提高重點景區的通達度。全面升級住宿、餐飲、娛樂、購物要素,優化旅游產業綜合服務能力,建設旅游集散中心、旅游接待服務中心等集散地,完善包括旅游政務網、旅游電子商務網、旅游在線網、智慧旅游等在內的旅游信息系統建設,實現旅游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全域化。
結語:在北海市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背景下,銀海區作為北海市旅游的核心區域,將貫徹“全域旅游”規劃理念,在傳統旅游產業發展的基礎上,加強資源挖掘,打造多元化旅游產品,深化旅游與其他產業融合,建立起全域覆蓋的旅游交通體系和公共服務體系,將整個銀海區作為綜合旅游目的地整體打造。
參考文獻
[1]尹壽兵.推進全域旅游創新產業模式[N].安徽日報,2014-10-27.
[2]黃華芝, 吳信值.基于全域旅游視角的興義市鄉村旅游發展探討[J]. 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5(3).
[3]呂俊芳.遼寧沿海經濟帶“全域旅游”發展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3,29(5).
[4] 樊文斌.“全域旅游”視角下大連旅游專項規劃探析[J].規劃師, 2015(2).
[5] 楊甜.全域旅游導向下許昌市旅游業發展策略研究[J].城鄉規劃,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