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云

摘 要:本文在對實際的工程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對公路橋梁隧道施工常見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且提出了灌漿法,其在公路橋梁隧道施工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公路橋梁;隧道施工;灌漿法;加固技術
中圖分類號:U457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公路橋梁是一項重要的交通運輸載體,對我國經濟的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隨著公路橋梁工程規模的擴大,各類工程在施工中也展現出局限性,為了提高公路橋梁的質量,為人們提供更加安全的出行環境,應該對公路橋梁隧道的加固技術進行研究。
1.公路橋梁隧道工程中的問題分析
公路橋梁工程使用時間比較長以后,很容易發生工程的裂縫等,而且鋼筋材料使用的時間過長容易出現銹蝕等問題,這些問題都會導致交通運輸不能正常的進行,給人們的安全帶來很大的隱患。而且很多公路橋梁隧道是建立在丘陵地帶,丘陵地帶的地形起伏非常大,通過對丘陵地區的地質分析,可以看出其地質結構一般是砂巖和石英砂巖,而且巖體不是特別的完整,巖體的透水性不好。所以,公路橋梁隧道在這一類地形上修建,如果使用非常頻繁,會產生很大的交通壓力。隧道會出現裂縫的情況,而且隧道的砌石會出現松動的情況,在橋梁使用的過程中,橋臺容易產生凹凸不平的情況,對公路的形勢安全產生很大的隱患。
2.利用灌漿法對公路橋梁隧道進行加固的原理
在進行公路橋梁隧道施工的過程中,常常要對各類病害問題進行處理,從而可以完善工程的質量,節省成本。在公路橋梁隧道完善的過程中,主要的方法有添加鋼筋進行加固,或者采用碳纖維復合材料進行加固。也能使道路拓寬或者延長,通過增加預應力的方法起到加固的效果,也可以采用灌漿的方法。這些方法在工程加固中非常的常見,但是這些方法會導致施工成本的上升,而且性能并不穩定,如果在交通壓力比較大的公路上實施,不能獲得較好的效果。灌漿法在此類問題的處理中最具有優勢,而且具有經濟性特征。
灌漿法是采用水泥、砂子和黏土等按照規定的比例混合,然后通過壓力的方式將漿液直接注入地基中,從而對斷裂的部分起到修復的效果。通過灌漿的方式,可以對結構的性能進行改善,改變結構的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漿液在隧道的裂縫中會發生凝固現象,從而使公路橋梁的強度提升,可以完善公路橋梁的承載能力,防止橋梁發生不均勻的沉降問題。
3.利用灌漿法對公路橋梁隧道進行加固的技術
在進行公路橋梁隧道加固維修中采用灌漿法是非常明智的選擇。在進行灌漿的過程中,如果不能完善施工的工序,就會導致很多問題的產生,如果灌漿不均勻,就會導致地面發生抬動的問題,如果不能進行連續的灌漿,就會導致冒漿和串漿情況的產生。灌漿法示意圖如圖1所示。
3.1 灌漿施工前的準備
在進行灌漿之前,首先要將材料調配好,灌漿的漿液中主要有水泥、黏土和混合的砂子構成,結合高分子化學溶液,在灌漿材料的配置中也可以選擇水泥灰,因為水泥灰的成本比較低,可以使灌漿的成本降低,而且其可塑性比較好。水泥和煤灰的比例控制在4∶1,水泥的類型為硅酸鹽水泥,水泥選擇C32。
在灌漿的材料配置好以后,可以對施工的地段進行選擇,在道路橋梁隧道進行灌漿前,應該選擇合適的施工地段,按照地段發生沉降的問題,合理地選擇灌漿的位置,在一些裂縫嚴重的地區,應該增加灌漿的用料。
最后要完善施工隊伍的建立,并且確保材料已經準備齊全,組建一支專業能力比較強的施工隊伍,確保工程可以順利地完成,在施工中需要的設備要提前準備好,并且確保設備可以正常的運行,在施工前,要對攪拌車和電機設備進行試驗。在施工前,要準確的測量施工的半徑,確定好半徑,對灌漿的深度進行確定。
3.2 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施工標準
在進行灌漿施工的過程中,要完善施工標準的執行,在對道路橋梁隧道進行灌漿技術中,要結合工程的質量標準進行,在進行基礎部分加固的過程中,要通過對工程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如果工程要承受很大的車流量,那么應該進行科學地分析,從而制定合理的質量控制方案。
在進行道路橋梁隧道進行灌漿的過程中,應該確定好灌漿的壓力,在工程進行加固之前,要先對工程的抗壓能力進行模擬實驗,確定好灌漿的壓力。在工程實施的過程中,如果遇到突發的狀況,應該通過對地質情況進行科學地分析,從而可以從容地調整灌漿的壓力。一般情況下,道路橋梁隧道的灌漿壓力控制在0.3MPa~0.5MPa。
在灌漿技術采用的過程中,要根據道路橋梁隧道破損的程度,確定好灌漿的用量,而且還要分析工程量,在進行灌漿修復之前,應該準備好充足的配料,確保在灌漿的過程中,進入到空隙中的漿液是飽滿和密實的,使漿液可以完全地填補縫隙。通常情況下,在進行將液量的準備中,要多準備20%。
在灌漿的過程中,要確保工程完成后,其承載力可以達到標準,在復合地基中,其承載力應該更大,在淤泥地段,地基的承載力一般在90kPa,在復合地基地段,承載力應該達到135kPa以上。
在工程實施的階段,要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確定好灌漿口的大小和深度,一般深度控制在3.5m~5.5m之間。
在灌漿工程完成后,再灌漿孔吸收完成后,結束灌漿。
3.3 灌漿法施工工藝分析
在灌漿的過程中,在工作人員都到場后,要對道路橋梁隧道的工作流程進行分析,其一要完成鉆孔工作,其二要將漿液注入縫隙中,并且封堵,其三是將灌漿進行攪拌,其四是灌漿,其五是等待漿液的凝固,最后將灌漿口封堵。
在施工的過程中,要注意各個環節的施工,而且要采取措施做好質量控制的措施,從而確保整個施工流程有條不紊地進行。
在鉆孔的過程中,采用90mm的鉆頭進行,防止鉆孔出現偏移的情況,在鉆頭進入到粉性土層后,應該先將導管導入,然后注意孔壁的保護工作,確保黏性土可以發揮作用。在漿管的安放和封堵孔口的過程中,在這個環節中,應該采用軟橡皮質地的包裹,防止由于外力導致漿液出現外流的情況。在灌漿過程中,要實現充分的攪拌工作,確保攪拌的均勻和充分,而且在攪拌中要注意泥沙、煤灰和水的混合比例。在灌漿環節中,要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一般采用自上而下的順序進行,而且把漿液從灌漿口緩慢的注入,直到漿液比較飽滿,確保漿液可以完全地填充在漿口,停止灌漿的操作。然后在漿液完全的凝固后,將灌漿口封堵,一般在漿液灌注結束后的半個小時,漿液可以完全凝固。在封孔的過程中,要確定好密封性,確保整個施工流程的完成,這時在封孔一個小時后,要對封孔處進行觀察,如果發現漿液出現下沉的情況,應該進行二次灌漿,這時要將封堵的孔打開重新灌漿。
結語
要完善對公路橋梁隧道的定期維護,通過灌漿操作,可以提高隧道的抗壓能力,提高公路橋梁隧道的強度,解決各類工程缺陷,防止工程重新建設導致成本的提高,使工程的使用年限延長,在確保道路交通安全的前提下,節約了大量的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的成本。本文對公路橋梁隧道工程出現的問題進行了簡略地分析,然后提出了有效的解決方案,在施工的前期應該提高施工的材料的質量和施工的質量,在后期要完善施工的保養工作,從而為人們提供更好的出行環境。
參考文獻
[1]陳榮勝,方華坤.公路橋梁隧道工程施工中灌漿法加固技術的應用[J].福建質量管理,2016(4):152.
[2]彭先祥.公路橋梁隧道工程施工中灌漿法加固技術的應用[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6(9):176-177+189+18.
[3]楊赟嫻.探討灌漿法在公路橋梁隧道工程施工中的應用[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4(1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