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瓊
摘 要:本文在我國會計準則趨同國際準則的大背景下,從國際租賃準則變化出發,結合我國零售業特點,討論該變化對我國零售業的影響以及零售業的對策。
關鍵詞:租賃準則;零售業
一、準則修訂背景
從1982年發布現行的IFRS17租賃準則以來,幾經討論和征求意見,終于在2016年1月發布了IFRS16租賃準則,于2019年生效。IFRS16將會對很多行業產生影響,尤其是零售業、交通運輸業、能源等行業。我國會計準則逐漸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接軌,在這種與國際準則趨同的形勢下,我們有必要了解新準則與現行準則的不同,以及在我國執行新準則將帶來的影響。為此,我們以零售業為切入點進行深入分析。
二、租賃準則的變化
1.承租人的會計處理變化
在現行租賃準則中,主要是以“風險報酬轉移”為判斷標準,將租賃分為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并采用了經營租賃不在資產負債表中反映,僅在附注中披露,而融資租賃要在資產負債表中反映的雙重會計模型。
就承租人而言,新準則將不區分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采用了資產使用權模型(right-of-use model),即統一在資產負債表上反映的單一會計模型。在發生租賃的初始確認時,承租人不僅要確認標的資產的使用權,也要確認一項支付租金所產生的負債。在后續計量中,承租人需在預計租賃期和租賃資產的最長使用壽命孰短的期間內采用直線法攤銷使用權資產,并承擔租金的利息費用。在披露中,使用權資產和租賃負債可以在資產負債表中與其他資產負債區分開來單獨列報,也可以在附注中單獨披露。折舊費用和利息費用不允許在利潤表內合并列報。在現金流量表中,租賃負債的本金支付作為籌資活動列報。
2.出租人的會計處理變化
出租人會計處理的變化較少,仍繼續按照IAS17準則執行,分別按照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進行確認計量,但要說明這兩者的差異,加強出租人對剩余價值風險的披露。更為關鍵的是,承租人會計處理的變化可能會影響承租人重新架構租賃安排,進而影響出租人的業務模式及與承租人的商業談判。
三、準則變化對零售業的影響
1.零售業的租賃特點
眾所周知零售業具有輕資產特性,其擁有的商場店鋪、貨車、倉庫等資產大部分是租賃而來。但現行準則并不要求將經營租賃資產列入資產負債表,大多數企業都會盡可能將租入資產劃為經營租賃資產部分,只在報表附注中披露,降低對承租方的相關財務指標的影響。
2.以華聯綜超為案例分析
北京華聯綜合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聯綜超,主營大型綜合連鎖超市和生鮮超市,在全國20度個省、市、自治區均擁有100多家門店,是國內門店分布最廣、規模最大的大型綜合超市運營商之一。我們依據華聯綜超2015年度財務報表,選取了與租賃相關的科目,計算新準則下對財務報表的影響。
根據華聯綜超2015年財務報表披露,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合計39,080,324.79元,占固定資產合計額的6.26%。但其自有門店只有2個,租賃的門店多達171個,即使這些門店的租賃期較長,但在現行準則中仍歸于經營租賃。財報披露的租賃費為535,303,343.11元,是該公司所有類型費用中占比最大的,直觀上看是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13.7倍。我們不能排除該租賃費中包含一些低價值辦公設備的租賃,但其主要涉及的是門店租賃且難以具體劃分,所以全部視為是固定資產經營租賃費用。假設這部分租賃費為一年內提足折舊報廢的固定資產,那么其占固定資產總值(報表上固定資產合計數加上租賃費)的46.16%。雖然這種比較不盡合理,但我們還是能從數據上直觀感受到經營租賃費對華聯綜超財務數據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意味著租賃準則變化對華聯綜超的影響是重大的。
根據IFRS16,在初始確認經營租賃時,要同時確認一筆資產(使用權資產)和一筆負債(租賃負債)。租賃負債=租金的現值+租賃期結束時預計支付款項的現值。我們假設租賃期結束后沒有優惠購買權。那么,以當前的租賃費535,303,343.11元作為經營租賃承租人當年租賃付款額,假設該筆租賃費在未來10年內不變,那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535,303,343.11*(P/A,7%,10)=3,759,756,560.67元。根據準則,使用權資產=租賃負債+初始直接費用+預付租賃付款額+收到的租金激勵。假設初始直接費用為5,000,000元且不考慮后兩項,則使用權資產=3,764,756,560.67元。
從上述簡單計算中,我們可以看出當經營租賃列入資產負債表后,經營租賃的租金現值增加使得承租人的資產和負債都會膨脹,資產增加了32.42%,負債增加了44.14%,這導致一些于資產負債相關的財務指標發生變化了。例如,資產負債率由73.35%上升到79.84%,產權比率由2.75增加到3.96,意味著企業的財務風險增加,同時也增加了進一步借款融資的難度。
新準則變化對承租人營業收入是沒有直接影響的,對利潤總額卻是有影響的。新準則要求經營租賃由直線法確認費用變為與融資租賃一樣的按照前大后小確認費用的方法,這使得前期進入費用的金額大于現行準則下經營租賃確認費用的金額,影響了企業的利潤。
在本文案例中,現行準則下計入費用的租賃費要調減535,303,343.11元,同時根據使用權資產的直線攤銷計提折舊376,475,656.067元。而由租賃負債形成的利息費也需要考慮,本文按照同期的銀行貸款利率基礎上微調至5%來計算得到187,987,828.03元。不考慮所得稅的影響下,利潤總額為28,216,525.81元。這種調整使得該公司的利潤由57,376,666.80元下降到28,216,525.81元,下降幅度超過了50%。但在考慮所得稅情況下,折舊費和利息費用還有一定稅盾效應,下降幅度可能會減小。
與利潤相關的財務指標也受到影響,例如資產回報率和資產周轉率的下降。這表明了經營租賃的變化影響了公司資本運營管理的效率,而每股收益和市值率的下降則會在股市上影響投資者投資決策。在現金流量表中,經營活動現金流出減少,融資活動現金流增加。
四、零售業面對新準則的對策
1.選擇融資租賃或者直接購買固定資產
從上述華聯綜超的案例可以看出,新準則中經營租賃納入資產負債表的變化對零售業的影響是巨大的,那么減少經營租賃,更多的選擇融資租賃或者直接購買固定資產。這對于資金雄厚、經營狀況良好的零售企業來講可能是一個投資的機會,但是在互聯網線上零售業的強勢發展下,線下的零售業發展可能還需要另尋他徑來解決租賃新準則帶來的變化。
2.增加租賃次數,盡量將每次租賃期都降到12個月以內。
在新準則中不區分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并要求經營租賃要在資產負債表中披露,特殊規定是租賃期小于12個月以內的經營租賃可以不列入資產負債表,按照現行準則經營租賃方式來處理,稱為租賃豁免。零售業可以根據利用這個租賃豁免,承租人可以縮短租賃期,增加租賃次數,盡可能減小經營租賃變化帶來的影響。
3.建立內部租賃中心
在大集團公司中會建立資金集中管理中心或財務公司,仿照這種模式,可以建立內部租賃中心,集中管理集團內部公司租賃資產,合理增加租賃期小于12月的租賃。
五、研究不足
本文以華聯綜超為例的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分析過程中,由于數據獲得的局限性以及為了說明租賃準則的變化,做出了一些假設和限制,這可能和企業的實際情況不一致。其次,不同的零售企業有著不同的租賃規模和周期,具體情況也是不一致的。本文最大的作用在于引起零售業對國際租賃準則變化的注意,在我國會計準則趨同國際準則的大趨勢下,我國零售業也應該提前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王韻.《租賃》國際會計準則新變化對我國零售業的影響.會計之友,2011(05).
[2]孟蝶.關于租賃會計新發展的思考--以航空業為例.會計評論,2014(11).
[3]IASB.IFRS16LEASE[EB/OL].http://www.ifrs.org,2016.
[4]周龍,李亞星.新租賃準則的修訂、影響及我國的應對之策[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6,(06):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