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珠海地區環境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市場由賣方向買方轉變,既有管理模式已不再能夠滿足市場的需要。而珠海市民營銀行等金融機構,其管理方法亦難以適應經濟發展,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
論文通過剖析珠海市農商行后臺集中運營模式的特點及優勢,將珠海農商行的運營模式作為案例,全面系統地闡述了其推行后臺集中運營模式的現狀及不足,通過構建珠海農商行后臺集中運營模式,論述了該運營模式的合理性、優勢以及風險控制。最后總結了珠海農商行的此次深化運營改革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民營銀行;運營模式;后臺集中;業務流程
一、引言
計算機技術正在逐漸地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并給企業帶來無限便利。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各國企業的外部環境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市場由賣方向買方轉變,既有管理模式已不再能夠促進市場發展的需要。而民營銀行等金融機構,其現有管理方法也已不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
進入21世紀,各方面的改革速度逐漸增快,在金融體制改革中,銀行營銷機制和風險控制系統,在業務流程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而業務流程的重要性逐漸受到銀行方面的關注,很多銀行對固定化的業務流程實施了改造,希望能夠以業務流程的發展帶動銀行的發展。
借鑒其他實現了后臺業務集中運營的先進銀行,銀行擁有業務流程更加高效、風險相對降低、客戶滿意度增加等優勢,如下表所示:
對珠海農商行面臨的這種困境,2014年珠海農商行開始了流程化銀行的改革,成立了隸屬于運營部的事后監督中心,將業務流程再造,實現了全面運營改革,建立了較為完善的作業處理模式,前臺全心全意為客戶服務,保證了業務辦理效率,有效降低了顧客的等待時間,增加了客戶的滿意度,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網點的服務能力和營銷能力。最終逐步實現銀行后臺運營操作水平,加強民營銀行業務水平處理能力與意識。
二、珠海農商行后臺集中運營模式分析
1.珠海農商行基本概況
農村民營銀行(Ruralcommercialbank)(以下簡稱農商行)是由轄內農民、農村工商戶、企業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共同入股組成的股份制地方性金融機構。
運營線條如下圖所示:
流程化銀行“集中化”“一體化”的管理理念,為后臺集中運營改革創造了條件,也為后臺集中運營改革打下了基礎。
2.珠海農商行運營環境分析
隨著信息科學技術的發展,隨著金融業開放程度的擴大,金融行業的競爭越演越烈,珠海農商行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行業挑戰。
(1)政治環境
政府所制定的金融法規法令,對珠海市民營銀行的改革影響比較大,為了實現銀行改革,珠海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金融制度,形成了完善的金融體系。最近幾年來,珠海市銀行的競爭環境和發展局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多銀行因為金融機構的興起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下降,影響了其盈利能力,造成了一系列的流動性風險和市場風險。
(2)經濟環境
珠海市是廣東省人口較多且較為稠密的地區之一。目前,珠海市經濟發展的軟環境有所改善。自從改革開放以后,沿海地區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有利的條件帶動了珠海市的發展,珠海農商行也應抓住銀行在新常態下存在的市場機遇,找到合適的發展條件,實現業務上的突破,保證自身實力的提升,提高內部運營管理水平以及其在市場中的地位。
(3)技術環境
技術環境是指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技術水平、技術政策、新產品開發能力以及技術發展動向等。技術環境的提升,推動了珠海市農商行的運營管理水平的發展。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銀行的經營渠道變得越來越多樣化,手機銀行、電話銀行、微信銀行、銀行理財平臺等電子服務渠道不斷推陳出新。
(4)競爭環境
珠海農商行是珠海地區農村金融機構的代表,一直以來雖然處于弱勢地位,但畢竟以其自身獨特的定位和靈活的機制,在充滿強者的競爭環境中占得一席之地。而隨著民營銀行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適應這種競爭環境,爭奪更大的發展空間,也為了適應客戶隨著時代發展而不斷提升的需求,珠海農商行也應當不斷進行經營管理模式和業務運營模式的變革,不斷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客戶服務水平。
三、珠海農商行運營模式的實踐成效及建議
1.后臺集中運營模式的實踐成效
隨著后臺集中運營模式的運行,珠海農商行的運營效能和業務操作風險管控水平有了根本改觀。
(1)創新控制手段,強化風險控制
后臺集中運營模式的建立,實現了對運營風險由分散控制向集中控制的轉變,以及由制度控制、人為控制向以系統為支持過程控制的轉變,尤其是柜面操作風險的集中控制,有效改變了傳統的分散化操作風險管理模式。
(2)優化客戶體驗,提高運營質量和運營效能
后臺集中作業模式下,2015年的業務差錯較2010年在傳統模式下降低了33%。柜面業務授權的審核時間和匯款業務的處理時間明顯縮短,平均一筆業務的辦理時間比以前縮短了30%,極大地提高了客戶的滿意度。
2.珠海農商行運營模式的改進建議
需要借鑒國內外先進銀行的啟示,并結合珠海農商行的實際情況,不斷探索和解決。對此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1)加強制度建設,規范業務流程
由于集中作業中心的建立時間并不長,在實踐運行中勢必出現一些新問題,因此,先要對規則制度進行重新的制定和修改。應根據后臺集中模式的崗位要求和運作方式,建立、修訂相關管理制度和操作規范,并結合實際情況逐步完善。
(2)注重人才培養,加強后臺運營人員的技能培訓,以提高運營隊伍素質
人力資源和人才是業務穩定發展的基礎,優秀人才的儲備和人才隊伍的建設是業務長久進步的推動力。在新的運營模式下,我行應該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打通職業上升通道,加強梯級隊伍的培養,支持員工積極拓展職業生涯,著重培養專業的業務操作員、擁有綜合管理能力的管理人員、專家型的業務骨干等多層次人才。
(3)加強培訓,加強集中作業中心的考核與管理
首先運營部要把培訓機制常態化,建立專門的培訓小組,為前臺業務人員和后臺人員提供差異化、多樣化的培訓內容,并對培訓效果進行有效跟蹤,以將培訓效果落到實處。珠海農商行必須加強員工的培訓才可以逐步實現綜合管控能力和水準化措施。
珠海農商行可從三方面入手,一是通過制度建設,將員工自主學習制度建立起來,用制度規定要求員工不斷地進行自我充電,從而提高員工的思想認識;二是通過組織員工在同行間交流學習,開拓員工視野,激發員工主動思考,提高思想認識;三是完善績效考核制度。
參考文獻:
[1]毛澤盛,萬亞蘭.中國民營銀行與銀行體系穩定性閾值效應研究[J].國際金融研究,2012(11).
[2]苗曉宇,陳晞.民營銀行體系及其對商業銀行的影響探析[J].華北金融,2012(02).
[3]袁增霆.中外民營銀行體系的本質與監管[J].中國金融,2015(01).
[4]王紅貴.商業銀行監管套利及對策研究[J].武漢金融,2010(09).
[5]易憲容.“民營銀行體系”信貸危機的金融分析[J].江海學刊,2015(03).
[6]尤啟明,殷世貴.銀行體系脆弱性的理論文獻回顧[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01).
[7]袁德磊,趙定濤.國有商業銀行脆弱性實證研究(1985~2015)[J].金融論壇,2007(03).
[8]李衛群.中國資本賬戶漸進開放與銀行業脆弱性的實證分析[J].統計研究,2006(07).
[9]任再萍,趙自兵.金融脆弱性的微觀視點:銀行授信外部性與企業負債剩余假說[J].國際金融研究,2015(11).
[10]陳華,伍志文.銀行體系脆弱性:理論及基于中國的實證分析[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