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我國改革開放至今國民經濟迅猛發展,根據國家相關部門的數據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17年1月31日我國外匯儲備金額高達2.998萬億美元,盡管有所下跌仍為世界范圍內外匯儲備最高的國家。外匯儲備對于國家的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本文通過對我國外匯儲備現狀及成因研究,分析影響并提出對策。
關鍵詞:外匯儲備;影響;建議對策
一、中國外匯儲備問題及尋因
外匯儲備指的是一個國家的政府所擁有的全部的國際儲備資產之中屬于外匯資產的部分,通俗一點說外匯儲備是指我國國家政府保有的,以外幣形式表示的債權。改革開放以后的我國經濟發展得到良好的發展,并且在對外貿易方面也實現了較大的增長,經濟發展后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年度增速高達30%,且持續增長。隨著改革開放以來外匯儲備的穩步增長,如今我國外匯儲備早已居世界首位,而導致我國外匯儲備增長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國家政策的支持
我國在經濟持續增長的時期,自始至終我國制定并實施相比其他國家更為寬松的貨幣政策;由于我國人口基數龐大,經濟市場需求也日益增加,通過提升百姓的生活水平來拉動內部需求;國民經濟的增長呈穩定、快速、健康的發展趨勢。因此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也隨之提高,經濟實力不斷壯大,外匯儲備也隨之攀升。
2.國際收支格局的影響
外匯儲備主要受國際收支格局影響,高額的外匯儲備形成的原因就是我國在國際收支中的格局屬于“雙順差”格局,簡單來講就是在我國整體的國際收支中,同時出現了經濟項目和資本項目外匯收入大于支出的現象,致使我國外匯儲備隨著外匯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保證其處于盈余的健康狀態,慢慢形成了高額外匯儲備的現象。
3.我國外匯管理體制的影響
我國外匯儲備逐年增加的另一重要影響因素就是國內實行的外匯工作運行與管理體制。在我國的經濟市場中,外匯工作的主要運作形式是銀行購買企業的外匯,后將購買回的企業外匯轉變為外匯供給,以這種形式實現外匯運作。然而,這種形式下的企業外匯需求實現難度較大,經過層層審批會加重企業外匯需求的不良影響;如果國際收支出現順差,外匯市場就會呈現出供大于求的不良供求關系,使得人民幣的升值壓力變大。基于這種情況的頻繁發生,政府相關部門采取中央銀行投放基礎貨幣并購買外匯的形式保證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的固定匯率的政策,進一步提升了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的增加。
二、問題影響
1.積極影響
(1)增強國際收支調節能力
高額的外匯儲備對我國對于國際收支調節方面有很大的積極作用,比如由于某些原因導致國際市場發生了變化,我國的出口貿易迅速減少,又或者是由于國際收支結構失去了平衡,我國的經濟需要經濟緊急修整以及長時間的調整時,為了減輕由于經濟措施的實施對于經濟發展的不利影響,國家可以通過利用充足的外匯儲備來對經濟進行調節,從而促進國民經濟的穩定健康的發展。
(2)增強對我國宏觀經濟調控能力
我國高額的外匯儲備有利于我國宏觀經濟相關政策的優化和調控,促使我國相關部門通過間接調控方式調節國際的收支平衡,同時這也讓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的固定匯率得到充分的穩定,使得我國在國內外兩個經濟市場眾多有利資源的運用水平方面得到提升。
(3)提高我國國際信用
充足的外匯儲備是我國強大經濟實力的表現,對我國的國際資信的提高有著很大的作用;吸引了一大批外商的投資以及融資,我國擁有充足的外匯儲備。這就決定著我國在償債高峰的高峰時期有著還本付息的經濟能力,從而維護了我國在國際上的良好信譽,更加吸引了大量的外資流入,對我國國內經濟的發展也有著重要的貢獻,為我國在全球經濟發展愈加復雜的態勢下創造了必要的基礎保障。
(4)推進人民幣自由兌換
我國高額的外匯儲備對于我國實現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中的自由兌換有著很大的貢獻,中國的外匯儲備居世界首位,增加了國際一級國內對于我國的官方貨幣也就是人民幣的信心,使的人民幣向“硬性流通貨幣”的步伐更進一步,這也有利于我國央行在外匯市場的調節中做出更好的支持政策,促進國家經濟收支平衡,穩定發展。使我國貨幣人民幣能夠在國際市場的貨幣自由兌換過程中保持相對穩定的匯率,為能夠達到人民幣的自由兌換目的而奠定良好的基礎。
2.消極影響
(1)浪費外匯資本
我國外匯儲備的持續增加也會使國家外匯資本得到相應增加,同時又使得國家外匯儲備運行和管理成本有所提升,而在國民的生產生活中進行消費與投資成為了一種資本犧牲。就外匯儲備的運行原理進行深入探究,可以看出能夠得到外匯儲備的持有資格和成本的計算方法是國家資本生產率與外匯儲備投資收益率之差,因此一個國家手中持有的外匯儲備越多就意味著失去的相應收益也就越多。另一方面來說,一個國家的外匯儲備過多就意味著該國家的有相應的資金被閑置了,雖然手中掌握著高額的外匯儲備機會成本,但是這些并不能實現最大化的貨幣經濟資源配置。
(2)影響我國貨幣政策
高額的外匯儲備對我國貨幣政策的實行效果而言,實際上是一種消極的影響。甚至有可能帶來通貨膨脹的現象發生,導致國民經濟出現危機。基于具有強制性質的結售匯體制背景下,我國智能通過大量買進外匯的方式來避免人民幣的過度升值,從而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相對穩定。大量的外匯儲備占款使得中央銀行只能加大貨幣的供應量,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人民幣的升值,對我國實行的貨幣政策效果有著很大的影響。
(3)提高儲備資產的管理難度及風險
外匯儲備的增加對于我國外匯儲備相應的資產管理以及資產風險也有所增加,世界銀行于多年前在我國的多家城市企業內進行調研,結果發現并總結出當前階段我國經濟市場內有多家外資企業進入到投資領域內,投資的回報率特別高,這就意味著我國一方面犧牲了國民消費,放棄了金融投資機會,另一方面針對美國市場進行了較大規模的低息融資,但與此同時,有大部分入駐國內的外資企業在我國經濟市場內進行著數額較大的投資活動。
(4)激化國家間貿易摩擦
外匯儲備的日益增加對于我國而言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從一方面來講,我國外匯儲備的增加能夠更加鮮明的顯示出在商品出口、吸引外資兩方面我國有較大的優勢,但是就另一方面來看,外匯儲備的持續增加也將我國對外貿易發展失衡的不良現象完整暴露出來。加劇了我國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經濟和貿易摩擦,導致我國對外貿易和外匯政策的實施壓力與日俱增,甚至有可能引發更大的貿易沖突以及貿易分化,不利于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發展,以及與當今實際和平與發展的主題不符合。
三、建議對策
1.適當減少外匯儲備
無論對于哪個國家而言,適度的外匯儲備對于經濟的發展是有利的,但是這也僅僅是適度的外匯儲備,對于我國這種高額的外匯儲備而言應該相應的減少,我國要充分的認識到高額的外匯儲備對于我國經濟的消極影響,經濟的長對于我國這種發展中國家而言還是要以刺激消費,發動內需為主要動力,但是作為世界上第一大經濟體,適度的內需是必要的,所以只能適當的減少外匯儲備。
2.改革匯率制度
當前我國的匯率管理制度處于有浮動的匯率管理機制,匯率體制改革的首要步驟是對中央銀行的相關政策著手,需要中央銀行減少對國家經濟市場的政策干預,讓國內的金融市場在這個過程中逐漸適應匯率的波動,而且原來的官方對匯率進行調整的方法已經不適應如今的金融市場的發展,應該將其轉變為通過完善貨幣籃子等方式來實現對貨幣的浮動管理,并且將匯率浮動的區間盡可能的合理化擴大,最終將我國匯率機制進行轉變,實現以經濟市場為決定因素的自由浮動匯率機制。
3.改革外匯體制
對于外匯體制的管理而言,強制結售匯制度應當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步的小時在外匯體制的視野當中,意愿結售匯制將逐步的取代強制結售匯制,意愿結售匯制能讓外匯收入中的一部分放在民眾身上,可以將外匯儲備的一部分轉移出來,在一定的范圍內改善高額外匯儲備的現象。我國在WTO中的經濟發展理念來看,意愿結售匯制相對于強制結售匯制更加的適合我國外匯體制的管理與發展。這樣才能實現中資企業在外匯的利用方面與外資企業同等的國民待遇,實現公平的國際經濟競爭環境。
四、結語
截至2017年1月31日我國外匯儲備金額高達2.998萬億美元,盡管有所下跌卻仍為世界范圍內外匯儲備最高的國家。外匯儲備對于國家的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文章針對外匯儲備的現狀及增長原因并就影響因素進行深入剖析,進而探討外匯儲備的增長會對我國宏觀經濟造成的影響,以期為相關人士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高冬梅.我國外匯儲備過度問題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2005.
[2]張麗麗.中國外匯儲備的統計解析[D].石家莊:河北經貿大學,2013.
[3]肖婭.我國適度外匯儲備規模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0.
[4]黃峰敏.我國外匯儲備的適度規模問題與管理問題研究[D].廈門:廈門大學,2014.
[5]董見明,霍楊楊,秦澤紳.影響我國外匯儲備的因素分析[J].經貿實踐,2015,(9):76-76.
[6]何立君.我國外匯儲備適度規模研究D].南昌:江西財經大學,2010.
作者簡介:黃琛彧(1995- ),男,山東威海人,安徽財經大學2013級工商管理學院本科生,研究方向:市場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