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加深,銀發旅游也在悄然升溫。本文構建VAR模型實證研究了老齡化與國內旅游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我國老齡化程度的變動對旅游經濟發展有顯著的正向效應,即老齡化將為旅游市場提供廣闊的發展機遇。據此提出發展老年旅游業的政策建議,促進旅游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旅游經濟;經濟發展;影響效應;VAR模型
一、研究背景
目前,世界上所有發達國家都步入了老齡化社會,許多發展中國家也即將開始迎來老齡化社會,我國從1999年開始也進入了老齡化社會,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老齡化速度快。截至2015年底,我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1.44億,占總人口的10.5%。據預測,2050年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總量將達到3.3億,占比23.3%,或將成老齡化程度最嚴重的國家。
在這種大背景下,我國國內旅游業呈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國內旅游人數40億人次,國內旅游收入3.42萬億元,分別比上年同比增長10.5%和13.0%。據調查,45.2%的老年消費者有外出旅游的意愿,其中13.8%的老年人表示會經常外出旅游。由此可見,老年旅游市場在迅速崛起,老齡化將會促進旅游業的深刻變革。因此,在老齡化不可逆轉的趨勢下,研究其對國內旅游經濟發展的影響,制定老年旅游市場的發展戰略,有利于消費結構的轉型和經濟社會的發展。
二、文獻綜述
國內外關于人口老齡化與旅游消費關系的研究多偏重在旅游動機、旅游偏好以及老年旅游市場現狀、開發策略等微觀層面,研究方法多采用文獻資料、問卷調查、電話談話等描述性方法。現有研究文獻對于老齡化與旅游經濟發展兩者之間關系的實證研究比較欠缺,大多研究只是側重對人口年齡結構與居民消費或儲蓄之間的關系。Leff(1969)采用計量經濟學方法對人口撫養比和儲蓄率的關系進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少兒撫養比和老年撫養比的提高將顯著降低儲蓄率。Wilson(2000)通過采用時間序列數據對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兩個國家做協整回歸發現檢驗結果并不支持人口年齡結構與消費之間的關系。薛偉玲、陸杰華(2014)采用ARDL邊限協整檢驗方法,研究表明人口老齡化變量與國內旅游人次變量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協整關系,并預期隨著社會保障條件的改善,老年旅游需求的潛力會充分釋放出來轉化成現實的國內旅游消費。
目前對于人口老齡化與旅游經濟關系的研究多側重對老年人旅游行為的定性研究,而老齡化對國內旅游經濟發展的影響并沒有過多的實證研究。本文通過構建VAR模型,從宏觀層面探討人口老齡化問題對國內旅游經濟發展的影響效應。
三、人口老齡化對國內旅游經濟發展的影響現狀分析
1.龐大的市場容量
目前,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老年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且正在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據預測,到2030年中國60歲及65歲以上人口比重分別為22.34%和15.21%,將進入”超老年型”社會,意味著平均每5個人中就會有1個老年人。老年群體比例的增加,為老年旅游市場提供了龐大的客源基礎。
2.旅游購買能力強
隨著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與逐步完善,老年人的經濟能力不斷提升,消費能力也在不斷增強。我國老年人有著較強的儲蓄能力,而且隨著我國養老保障體系的完善,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退休可以領取退休金或者養老金,報告顯示老年人的養老金領取比例總體達到85.9%。老年人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為老年旅游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空間。
3.旅游需求旺盛
隨著社會進步和經濟收入的提高,老年人正在逐步拋棄“重積蓄、輕消費”、”重子女、輕自己”的傳統觀念。現在大多數老年人年輕時很多需求一直沒有得到滿足,當他們退休后就會迸發出強烈的補償要求,希望自己的晚年生活能過的幸福、充實。此外,老年人退休后有大量的閑暇時間,許多老年人情感上處于孤獨狀態,渴望與其他人的交流并得到安慰。從這一意義上講,老年人有比青年人更強烈的旅游需求。
通過分析人口老齡化對國內旅游市場的影響現狀,可以看出老齡化可能會促進國內旅游經濟的發展,但這種影響是否顯著,還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
四、人口老齡化對國內旅游經濟發展影響的實證分析
1.模型構建
Sim于1980年在經濟學分析中引入了向量自回歸(VAR)模型,自此經濟活動的動態分析開始廣泛被使用。VAR模型不以嚴格的經濟理論為依據,穩健性高,能夠對多變量的動態關系進行描述。其數學模型為:
其中,xt代表d維外生變量,H代表系數矩陣;yt代表k維內生變量值;p代表階數的滯后值;T代表樣本容量。Φ1,┅,Φp代表矩陣。εt代表k維擾動列向量。
2.數據來源
我國從2000年開始正式進入老齡社會,因此選取2000年-2014年這15年的數據。數據來自《中國統計年鑒2001-2015》,用國內旅游總收入表示旅游經濟的發展狀況,記為y;用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表示老齡化系數,記為x1;此外,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影響居民消費進而影響旅游消費的重要因素,因此引入這一變量,記為x2。為消除物價變化的影響,使數據具有可比性,以2000年為基期對國內旅游總收入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這兩個變量均進行了平減處理。
3.實證分析
(1)變量的單位根檢驗
建立VAR模型前,首先要對各變量進行ADF檢驗,以確定序列的平穩性。為了消除三個變量時間序列異方差的影響,分別對其取自然對數。經過處理后,變量的ADF檢驗如表1所示。由表可知,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每個變量經過一階差分后都變成了平穩序列。
(2)滯后階數p的確定
建立VAR模型前,需要確定模型的滯后階數p。P值不能過小也不能太大,p值過小會導致模型估計的非一致性,p值過大會影響模型估計的有效性,因此采用AIC和SC準則合理確定p值。根據AIC和SC準則,滯后階數為2時最優。
(3)脈沖響應分析
通過脈沖響應函數的建立和估計可以看出某個擾動項對變量產生影響的方式,從而反映模型受到沖擊時對系統所產生的動態影響。從圖可以看出,我國人口老齡化對國內旅游經濟發展產生正向沖擊,即人口老齡化的加深會促進國內旅游經濟的發展,且此影響具有較長的持續效應。在前7個時期,雖然就總體而言,老齡化對國內旅游經濟產生正向沖擊,但這種影響并不穩定,帶有一定的波動性,從第7個時期開始人口老齡化對國內旅游經濟發展的正向沖擊持續增長,并在第16期后逐漸趨向穩定。因此,不論在短期還是長期,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都會對國內旅游經濟發展產生持續的拉動作用。
(4)方差分解
通過方差分解可以了解各變量沖擊在解釋人口老齡化和國內旅游經濟發展變動中的貢獻度。
從表2可以看出,國內旅游經濟發展只在第1期受到自身影響,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內旅游經濟發展的自身影響在不斷減弱,而人均可支配收入對國內旅游經濟發展的影響在不斷增加,老齡化對國內旅游經濟發展的影響也在不斷增加,并逐漸趨于一個穩定值20.5。這與脈沖效應所顯示的一致,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口老齡化的變動能夠較為顯著的影響國內旅游經濟的發展,但這種影響程度的大小在長期中趨于穩定。
五、結論與建議
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不論在短期還是長期,都會對國內旅游經濟發展產生持續的拉動作用。這說明,老齡化的快速發展為老年旅游市場帶來了新的機遇。我們應協調好老齡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利用其帶來的機遇積極開發老年旅游市場,不僅可以解決老年旅游市場的供需矛盾,還能夠滿足老年人的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人口老齡化在為社會發展帶來壓力的同時也為旅游經濟發展帶來了機遇,開發老年旅游市場任重而道遠,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的共同努力,激發老年旅游市場的活力,促進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譽銘.“銀發經濟”有可為[J].現代商業,2015(04):22-29.
[2]徐新榮,隋如彬.基于VAR模型的中國旅游收入分析[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2015(05):587-591.
[3]萬克德,宋廷山.山東省人口老齡化對城鎮居民消費需求的影響[J].中國人口科學,2013(04):82-87.
[4]楊海紅.轉型視角的老年旅游發展探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2(08):128-129.
[5]徐修遠.淺析國內老年健康旅游市場的開發[J].旅游論壇,2010(05):575-578.
[6]曹菊枝.對中國當前老年旅游市場開發的可行性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1(10):166-167.
[7]孫樂.從產品策略談常州老年旅游市場的開發[J].現代營銷,2012(10):166-167.
[8]姜立英.我國老年旅游市場分析[J].商業經濟,2011(24):86-92.
作者簡介:王丹(1993.09- ),女,漢族,山西臨汾人,鄭州大學旅游管理學院2015級碩士研究生,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研究方向:服務工程與營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