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艷
摘 要:增加小學閱讀量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小學生的學習來說是意義重大的,對學生自身發展也是很有幫助的。在增加小學閱讀量的同時也需要注意一些問題。不僅提出了增加閱讀量的益處,同時提出了一些注意事項,借此讓教師了解僅僅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是不夠的,還要有不同的對策和方法。
關鍵詞:閱讀量;注意事項;對策和方法
一、小學生增加閱讀量對語文學科的益處
小學生如何更好地學習語文,并且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除了老師生動地教學外,還需要學生自身的努力。小學生閱讀課文以外的讀物,積累一定的閱讀量對語文的學習將會有很大的幫助。將小學六個年級分類,一到三年級為低年級,四到六年級為高年級,兩個年級對語文學習的要求是不同的,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低年級教學往往以認識生詞為主,在學生掌握漢語拼音能力之后,增加閱讀量能夠使小學生更快的記住和理解新詞,達到積累生詞的目的,并且到較高年級時會積累到一定生詞量,來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利于對課文的學習和理解。因為在高年級教學中往往以寫作文和做閱讀理解為主。小學生根據其閱讀興趣積累閱讀量,一方面,可以提高語文作文寫作能力,另一方面,閱讀也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同時,在小學總體的語文教學中教科書的知識范圍往往是有限的,教學內容是不能滿足老師的教學要求的。例如,寫作就需要學生掌握大量優美詞句,并且學生要通過大量閱讀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使用這些詞句,而教科書的課文量是有限的,但是學生要通過大量地閱讀才能寫出更好的作文,因此我們只有通過增加課外閱讀的學習,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知識水平。總而言之,小學閱讀量的積累對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至關重要,增加閱讀量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課文,復習生詞,練習閱讀寫作,最后增強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二、增加閱讀量對其他學科的意義
語文的學習是學好其他科目的基礎,對語文學習來說,增加閱讀量可以認識更多的詞匯,增強學生對課文閱讀理解能力和對老師教學內容的理解。因此閱讀量的增加能夠使學生更方便地掌握教科書中的知識,老師可以布置好預習的作業,讓他們自主閱讀教科書中的內容。課前要求學生先進行自主預習,將不會的地方標記出來上課詢問老師,利于學生課后復習重點知識和之前不會的知識,從而達到對課上內容的鞏固和學習。課上學習尤為重要,豐富的閱讀知識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老師的教學,提高學生聽講的注意力,在老師授課中遇到學生課前不會的知識時,學生往往會大膽提出,因此利于學生發言,老師也可以知道學生不會的地方并設為重點要講解的知識,這也利于增加課堂互動,活躍課堂氛圍,使教學不再只是一味的老師灌輸學生聽講,而是老師講解學生提問,不斷地進行互動。學生閱讀的書籍要和其他學科教學的知識內容重合或相似,有利于增加其對課堂上的理解同時也方便教師的教學,閱讀和所學科目類似的書籍有理由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下閱讀的書籍在課上能夠得到更詳細的教學,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增加閱讀量的注意事項
閱讀好的書會陶冶情操,為學生塑造良好的品質,古今中外名著圣典數不勝數,每一本書都會給仔細閱讀的人帶來豐厚的“獎勵”,在閱讀一本好的書后猶如醍醐灌頂,受益匪淺。例如,學生閱讀關于母愛的文學可以使其知道母親的偉大、母親的辛苦,使孩子更愛自己的家庭。閱讀關于禮儀修養方面的書籍,可以提高自身素質,增加文化內涵,增加閱讀量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在未來的學習道路中,增加閱讀量的積累將會不斷增強閱讀理解的能力,提高語文知識水平,可以使小學生到初中后更好地適應中學語文的教學模式。學生課外閱讀的圖書,可以讓老師推薦,老師也應該給學生課上閱讀的時間,也可以挑選優美的文章在課上讓學生誦讀。告誡學生不能只讀書而不了解其中的意義,良好的閱讀習慣要通過老師的引導來逐步培養,學生閱讀的圖書不能雜亂,要有教育意義,因此圖書需要學校的推薦和挑選才能給學生閱讀。增加小學生的閱讀量需要注意以下三點要求:(1)增加閱讀量不只是為了學好語文,學好其他科目,同時也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興趣。(2)閱讀的書籍要適合不同的學生,要根據不同學科老師的要求挑選。(3)老師家長要適當提醒學生進行閱讀,為培養閱讀興趣,切勿急躁催促。
總而言之,增加學生的閱讀量,需要老師的引導、家長的監督、學生的自主性,能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利于學生的學習,方便老師的教學,同時利于學生的知識積累,為以后升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學生自身也會培養良好的品質,有利于身心發展。
參考文獻:
[1]牛虹衣.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探討[D].西南民族大學,2001.
[2]楊逸鶴.小學語文對話教學中學習方式的優化研究[D].北方工業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