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晉
摘 要:在幼兒教育中通過“潤物細無聲”的形式開展環保節約教育,讓孩子從小樹立環保意識,并養成習慣,努力踐行環保節約行為,讓幼兒更加有責任,更加熱愛自然、關愛社會。
關鍵詞:幼兒教育;環境保護;節約;家庭;社會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環境,美好的環境能夠讓人身心愉悅,隨著人們的物質生活逐步提高,大多數人更注重環境帶給我們的精神體驗。如果說10年、20年前談起環境保護還很遙遠的話,今天霧霾、風沙、生活垃圾“橫行”等已經擺在了我們面前。幼兒教育是與時代發展并行的,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環境保護話題毫無質疑地擺在我們面前,如何在幼兒教育中通過“潤物細無聲”的形式開展環保節約教育,讓孩子從小樹立環保意識,并將環保意識的養成深入我們的生活中,肩負起未來保護環境的重任。我在本園進行的環保課題實踐中有以下思考:
一、從幼兒園班級環境入手,讓幼兒體驗感悟環保
幼兒園環境是孩子們最為耳濡目染的地方,孩子們每天最容易見到和感悟到環保理念,幼兒的身心發展也最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建立一個優美舒適、干凈整潔的環境異常重要,也是對幼兒最基本的要求。
首先,我園在環境創設上體現了“綠色環?!崩砟?,在環境創設上多采用廢舊材料創設樓道環境及班級環境,讓孩子們耳濡目染地感受環保節能的意義。讓幼兒時刻感受到,廢舊物品再次利用可以變廢為寶,更可以美化環境,還能陶冶幼兒情操。
其次,創設有效的環保節約文化氛圍。在班級的環境創設中也利用了廢舊物品來進行創設,并圍繞4個主題活動:“綠色出行主題”“小紅桶的節水主題”“變廢為寶主題”“跳蚤市場主題”,每個區角的操作材料也都由教師和孩子共同收集的廢舊物品為主。
二、從教育教學中入手,讓幼兒有環保教育的意識
幼兒的發展和教育,有其相應的特點,我們開展環保、節約教育的先決條件,就是要設計好相適應的環?;顒樱谠鰪娪變涵h保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愛護樹木、關愛動物”等環保教育,確定明確的目標,活動不僅要結合幼兒日常生活,還應該結合家庭、社會、自然環境等資源進行環保教育。
(一)利用日常生活經驗作為教育教學資源
教育最容易讓教育者接受的就是利用身邊熟悉的事物和環境,幼兒的教育更是如此。例如,(1)在日常生活中我發現孩子們洗手飲水時,總會把水龍頭的水開得很大,要不就是將喝不完的水倒掉,總是有浪費水的現象,我就利用這一現象設計了一節美術活動“我設計的節約用水標語”(2)我班孩子大部分都比較喜歡鮮艷的顏色,在進餐中也不例外,總是喜歡將黑色的食物挑出來,我上前詢問,孩子說:“因為它長黑黑的,所以不喜歡吃。”我將利用這個教育機會設計了一節社會活動“黑色食物”,告訴大家黑色的食物含有的營養很豐富,我們要養成不挑食、不偏食、不浪費食物的好習慣。(3)戶外活動時間,我班孩子總是喜歡選擇皮球游戲,我發現在拋接皮球時力氣小的孩子總是很費勁,于是我們利用廢舊報紙開展了一節體育活動《報紙變變變》將報紙揉團制作了紙球,供戶外活動時玩耍,即輕巧又安全,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二)利用游戲的形式開展環保教育
創造性游戲因為形式靈活,能開發幼兒的大腦,更具有娛樂性,更受幼兒喜愛,我結合“廢舊再利用”這一環保主題,開展環保小游戲。例如,結構區請幼兒收集大大小小的紙箱進行搭建。幼兒能開發想象力,一起合作完成,還能自主分配角色。
再如,在美工區,我們用收集的廢舊彩紙邊角料、包裝紙、毛線、白手套等材料,讓幼兒大膽創作。
(三)利用主題活動的形式豐富環保教育
我園在研究環保課題的時段中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首先,我們連續三年開展了“大手拉小手、綠色出行我的責任”綠色出行活動,每周四定為綠色出行日,全體教職工、孩子佩戴綠絲帶和家長選坐公交車、自行車、步行出行,這一天不開車綠色出行。其次,我們開展了“能見蔚藍、關燈一小時”活動,這一天拔掉家里的插座、關燈一小時。家長和孩子們的感受頗深。最后,我們開展了“設計環保袋”主題活動,每位幼兒收集廢舊衣服、紙盒、紐扣、絲帶、毛線各種裝飾小件,一起制作環保袋,這樣我們逛超市,提東西就再也不用浪費一次性塑料袋了。
這些活動不僅開闊了幼兒的眼界,還提高了幼兒的環保意識,原本在生活中不用的垃圾,我們卻能變廢為寶再次利用,更將其貫徹到生活中。
三、從實踐參與中入手,加強環保行為
(一)深入家庭,影響家庭
我們成人的環保節約意識就比孩子強么?這個問題沒有人可以回答,但我們可以看到幼兒影響家庭的巨大作用。不少家長,都受到過幼兒的“教育”,“爸爸,你不能亂扔垃圾”“媽媽,老師說要節約用水”“這個可以廢物利用”等。這樣的教育家長為了孩子更容易改變,同時也實現了家園互動教育。
最深入家庭,影響家庭的活動也就是“綠色出行”活動了,有位家長對我說:“我們家每周四我都會帶著孩子坐公交車,即使這一天我再忙都會陪著孩子一起來完成,3年下來每周四的綠色出行活動成了我們這個家庭的一種習慣,節能環保、減少廢氣污染,是我們每個家庭的責任和義務?!?/p>
(二)深入社會,體會責任
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分子,幼兒也應該融入社會,感受社會,在社會中體驗責任意識。
總之,通過構建良好的幼兒園環境,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開展幼兒環保教育,讓幼兒從無形的軟硬文化中感悟環境的美,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的環保意識;通過設計課程,開展多樣化的活動,讓幼兒有環保教育的保障;通過社會踐行,讓幼兒內化環保行動,真正讓環保教育走進幼兒、家庭和每位教師的心中,讓環保與我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