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新+孔一農


2016年,江蘇省常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按照上級總體部署,把更新理念、轉變思路擺到首要位置,以推動構建現代治理機制、健全完善現代警務機制、主動融入現代防控體系、積極探索現代警方公共關系、全力打造現代職業警隊“五個現代”發展戰略為統領,按照“五個保持和提升”的要求,圍繞“事故少、秩序好、人民群眾滿意,黨委政府認可”的總體目標,精心謀劃、全面啟動年度重點工作,扎實開展“防風險、補短板、抓規范、提能力”集中攻堅行動,公安交管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今年以來,常州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常和平多次聽取支隊工作匯報,常州市公安局副局長朱志星多次到支隊指導和督導推進。支隊舉行了全市公安交管工作會議,舉辦交警系統領導干部春訓班,召開支隊黨委會、支隊長辦公(擴大)會和支部會、黨小組會,深入學習領會全國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會議、全省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座談會和全市公安工作報告精神,“在市公安局黨委的高度重視和堅強領導下,支隊班子和全體民警勤力同心、忠誠履職,‘五個現代發展戰略得以全面貫徹落實,有力地推動了公安交管工作持續向好發展。”常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支隊長王偉平告訴記者。
推動構建現代治理機制
責任落實協同化。常州交警支隊牢固樹立“大安全”理念,貫徹江蘇省公安廳相關意見,牽頭開展公安公共安全管理專題調研,認真排查梳理公安公共安全管理中的風險隱患,以及在思想理念、機制體制、方法手段等方面與“五個現代”不相符的短板弱項,牽頭制定《關于改革和加強公安機關公共安全管理的實施方案》和責任分解表,每月督查、每兩月開例會、考核通報等常態工作機制已經建立,交通、消防、校園安全等已經實行“打包”宣傳,內部警種職責明確、分工協作、資源整合、部門聯動的格局初步形成。
安全防范精準化。支隊狠抓社會力量整合,實施生命安全保障工程,選取6個農村中隊實施“九個一”項目試點,目前已分別選聘了交通安全宣傳員和農村道路路長,并開展交通安全示范戶和文明交通示范路評選,試點地區黨委政府和村民群眾參與交通安全管理的主動性明顯提高。在支隊內部,他們抓研判預警,運用“沙堆理論”,把事故研判從死亡事故向一般事故延伸,圍繞事故總量、特點規律、百公里死亡率、較大事故發生率等,開展專題研判30次,事故多發區域路段和典型事故深度研判17次,發布預警提示18篇,對橫山橋盛家村周邊戚月線、朝陽路交通樞紐等開展實地調研并落實綜合措施,提高了事故預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隱患治理項目化。支隊圍繞“人、車、路”三大因素排查交通安全風險隱患1084處(輛/人),開展“防風險、治隱患”春季整治行動,每月2次通報滾動排查和整改情況。道路方面,排查事故隱患點38處,整改26處;交通堵點33處、亂點25處,整改50處,其他點段分別采取新建違停抓拍系統、設置人行隔離護欄、優化路口渠化、建議工程性改造、加強指揮疏導、聯動協作整治等手段,按序推進。車輛管理方面,排查逾期未報廢的危化品車輛21輛,3起以上交通違法未處理的重點營運車輛347輛,已清理339輛。駕駛人管理方面,排查記滿12分的大中型客貨車駕駛人400人,并已注銷459名涉毒駕駛人駕駛證。
與此同時,支隊多方借力,使得交警單打獨斗現象得到緩解。該支隊抓住市政府出臺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規定契機,把交通安全形勢和政府職能部門監管情況納入市安委會每月書面通報和每季度聯席會議。全市實發亡人交通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2.2%、2.4%。他們會同交通運輸部門建立市區兩級信息共享、聯合會勘、現場辦公等道路安全隱患常態化排查整改機制,強化交通安全設施與道路建設規劃、設計、建設、驗收“四同時”制度,整改道路隱患61處,國省道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同比下降22.4%。此外,他們實施農村道路生命安全保障工程,全市農村地區交通違法查處量同比上升47.2%,縣鄉道路、農村公路事故死亡人數同比下降8.1%、13.2%。加強“一車三方”(一車:兩客一危,三方:交警、運管、質監)安全監管平臺聯合監管,查糾“兩客一危”車輛凌晨2—5時違規通行123起,“五類重點車輛”逾期未檢驗、未報廢清理率達100%。支隊還牽頭成立渣土車輛安全協會,建成“渣土車”通行線路管理平臺,組織市區交警中隊與城管中隊常態化開展聯合整治。
健全現代警務機制
信息化管理。按照“科技要上去,警力要下去”的理念,強化科技手段,提升管控效能。常州交警支隊與市公交公司協作,開發公交車視頻抓拍占用公交專用道、加塞、違法變道等違法行為,目前正在B1、B12、B23等3條線路開展測試。與交通廣播電臺建立微信群,組織路面民警通過語音、圖片、小視頻等形式,向電臺聽眾推送實時路況、交通事故、繞行提示等信息600余條次,做到實時精準誘導。研究改進和提升電子警察的實戰應用效能,重點對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阻塞路口和摩托車違法行為抓拍等功能進行測試,加大震懾效應。在去年建設23套違法停車高清抓拍系統的基礎上,已在安莉芳路新建3套。此外,常州支隊與高德地圖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推動交通數據與服務對接,提升“大數據”條件下交通信息服務效能。
扁平化指揮。針對交警內部機構多、部門分工細、存在多頭指揮的實際,支隊在健全合作機制、創新合成手段、增強工作合力、壓縮指揮層級等方面下功夫。一方面,各部門業務骨干進駐合成研判考評中心,實體運作,盯緊車、駕、路、秩序、事故、節假日、突發事件、重大活動、雨霧冰雪惡劣天氣等要素,實施動態量化分析,下發指令30條,推動核心業務指標保持全省第一方陣;另一方面,遇較大以上事故、重大突發警情和群體性事件,實戰部門和情報信息、指揮調度、輿情引導等崗位同步上案,實現情報、研判、指揮、行動一體化。同時,支隊堅持嚴管、治亂、疏導、巡防“四位一體”的網格化勤務管理,市區人均現場處罰數同比上升9.8%。高速公路大流量期間,協調“一路多方”和消防救援力量聯合布點,高速公路大隊之間實行循環接處警和補位接處警,實現事故快處快撤。高架道路與地面大隊建立上下聯動、節配分流聯勤機制,與交廣90電臺實行實時路況微信播報,緩解高架道路擁堵。endprint
常態化治理。支隊在制定軌道交通2號線15個站點主體施工交通組織方案,動態跟進地鐵施工、“三館一中心”工程、燃氣、自來水管道改造等施工交通組織的同時,按照“治安先治亂”的理念,固化社會面“三查”行動和道路交通秩序綜合整治,重點加大對“五小車輛”、“啪啪車”、電動自行車等重點車輛,以及機動車違法停車、強行并道加塞等交通頑癥的查處力度,開展全市集中整治統一行動11次,區域性整治行動近百次,查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為404.6萬起,同比上升17.9%,其中酒后駕駛1783起。他們堅持重點治亂常態化,加強“渣土車”源頭治理、聯合治理、長效治理,建成“渣土車”通行線路管理平臺,嚴格辦理通行線路單2432張;會同城管部門籌備成立“渣土車”行業協會,加強行業自治;實行市區交警中隊與城管中隊長效聯動整治,現場查處“渣土車”違法行為6500余起。今年以來,涉及“渣土車”交通事故起數同比下降26.1%。
主動融入現代防控體系
屯兵路面。按照巡防重組的部署要求,常州交警支隊先期在滬蓉高速青龍、常州、薛家等3個出入口定點屯兵,另外10個重點收費站、服務區24小時不間斷巡邏管控,平時對可疑人員車輛進行檢查盤查,遇重大突發、個人極端、涉暴涉恐案(事)件緊急設卡查緝堵控,加強交通、治安合成戰斗力。
信息反哺。支隊制定建設方案,搭建交管“大數據”分析平臺,規范交警部門信息采集,與反恐支隊對接,共享重點地區人員辦牌辦證信息,著手建立交管基礎工作服務反恐維穩、偵查破案工作機制,通過信息反哺推動交警貢獻率的提升。
應急處突。支隊完善惡劣天氣應對預案,制定交通信號燈斷電應急處置預案,著手草擬軌道交通施工群體性事件、突發重大施工災害事故等應急處置方案預案,適時組織開展模擬預警預處和應急拉練。開展城區交警大隊機動中隊調查摸底,研究打造應急處突“尖刀”隊伍。
積極探索現代警方公共關系
突出公眾參與。常州交警支隊充分運用“民力資本”,拍攝《文明交通志愿者工作規范》崗前教育視頻,培訓和組織28家駕校11.1萬名“準駕駛人”,到市區136個重點路口崗點,體驗交通管理,協助民警開展文明交通勸導,同時會同市文明辦利用網絡志愿服務平臺,組織4300人次進行文明宣傳勸導,路口“紅馬甲”志愿者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
堅持多元共治。支隊全面深化警民“伙伴關系”,固化警媒、警企、警民等常態溝通機制,舉辦混凝土、電動車行業協會、媒體記者和網絡論壇意見領袖等懇談會14場。協調市見義勇為基金會,就設立交警分會初步達成一致意見,下一步將圍繞事故救援、金點子征集、重大案(事)件舉報等方面,制定獎勵辦法和操作規范,發揮見義勇為先進典型的示范激勵作用。
優化交管服務。支隊推出機動車號牌網上自選、交通違法網上罰繳和免檢機動車檢驗合格標志就近領取等3項服務群眾改革措施,累計辦理相關業務2.9萬余起。在武進汽車城蘇諾汽車4S店增設帶牌銷售點,全市16家汽車帶牌銷售點累計辦理業務4.7萬余起。他們協調市保險行業協會,研究保險公司輪流進駐市局110指揮中心、指導輕微事故當事人拍照攝像取證、快速撤除事故現場等事宜,辦理公估業務11500余起,快賠輕微事故2000余起。
全力打造現代職業警隊
優化頂層設計。常州交警支隊圍繞隊伍建設精心規劃,起草了《關于引入“8S”管理法深入推進隊伍正規化建設的實施方案》,根據支隊機關、大隊、中隊、崗亭等實際,健全內務管理標準;固化和拓展中隊“早點名、晚點評”制度,研究在勤務、事故、窗口等崗位建立“一日工作規范”,結合全市公安機關《能力提升三年訓練規劃》,研究《全警實戰化培訓方案》,開展微課程競賽,常態化實施民警能力提升工程。
加強基礎保障。今年以來,支隊選拔調整基層中隊股級干部79人,嘉獎戰時先進個人16名,通報表揚4個集體、107名民警,把表彰獎勵的激勵手段用在平時,增強隊伍活力。撫恤因公犧牲民警家庭3個,救助慰問困難民警200人次,依法打擊侵害民警執法權益的犯罪嫌疑人6名。針對城區大隊營房陳舊落后,城區中隊普遍沒有營房,基層民警正常工作、學習、休息保障不到位,精氣神透支等實際,支隊主動謀劃基層營房建設,走進天寧、鐘樓、新北區委區政府,積極爭取支持,取得突破。目前,2個大隊營房開工建設,4個大、中隊營房年前入駐,3個中隊營房年前交付。
嚴格隊伍管理。支隊始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建立隊伍巡查工作機制,由支隊班子成員分別組成巡查工作組,對各自分管部門和聯系單位開展常態化巡查,每季度向支隊黨委匯報一次,確保責任、權力、廉潔“三張清單”落實到位。今年以來,支隊下發督查情況通報27期,開展廉政談話110人次,行政問責6起,辭退警輔人員1人。同時,支隊主動對接市公安局科技處,研究開發自動抓取比對程序,實時監督辦案異常數據,制定《道路交通事故會商、審核和通案工作規范》,試行科目三電子路考,健全完善道路交通設施建設、維護制度,堵塞在執法辦案、事故定責、駕培考試、設施建設等崗位的廉政風險。
強化實戰培訓。支隊實施了全警能力提升三年訓練規劃,聘任實戰化培訓教官47名,開展警務實戰技能“微課程”競賽和事故處理、法制業務等輪訓輪戰和練兵考核競賽。今年以來,常州交警支隊涌現出市“先進工作者”任傳棟、市“五一巾幗標兵”王燕芬、“常州公安青春警星”謝鑫鑫、“常州好人”謝凱等一大批先進典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