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俊偉
摘要:結合高校網球比賽與訓練理論研究和操作實踐的經驗,概括地對大學生網球運動員比賽中平衡和移動能力進行歸納,提出大學生網球運動員平衡具有頻繁而快速變化的高低位的變化特征,移動具有快速而頻繁的多樣性的變化特征,并為此設計具有針對性訓練的有效途徑,以期為高校網球運動員的平衡、移動能力的訓練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網球運動員;平衡;移動中圖分類號:G64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016-01當今一名優秀網球運動員若想在高速度、大角度、高難度的錯綜復雜的比賽條件下取得比賽的最終勝利,一定要在比賽中時刻保持身體動態平衡,以及良好的控制和調整身體重心、變換步伐移動的技能。然而目前在我國高校網球運動員的訓練的操作實踐中,因為基礎相對薄弱,基本技術和技能需要教練重點訓練,從而導致大學生運動員的身體重心和步伐移動的潛在技能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
1.網球運動員身體平衡特征
1.1身體重心高低位的運動特征。由于現代網球競技水平已得到全面高速的發展,運動員經常要對對手大范圍角度、不同高度及性質不同的來球做出各種技戰術動作,因而身體平衡狀態的穩定性易遭破壞。因此,在這種隔網對抗的比賽環境下,最大限度地保持身體的平衡與穩定是運動員高質量、高標準地完成各種比賽技戰術動作的重要前提。人體的重心相對支撐面的高度是影響身體保持平衡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重心越低穩定性就越好。然而在網球這個比賽項目中,運動員要經?;負舨煌叨鹊膩砬?,這就使得其要保持特定高低位身體重心不停轉換的運動特征:
(1)身體重心低位的運動特征。低位來球是指擊球位置處于胸部以下的情況,對大學生運動員來說,這是主要的回擊球的位置,為了要使回擊質量得到保證,尤其在擊球這一瞬間,就要大學生球員一定要保持身體重心-球-球拍的位置關系、高度情況,做到這些運動員就必須要雙腿彎曲降低重心,使其高度與來球高度的空間立體關系達到最佳,像費德勒的大小腿經常保持120度的夾角。另外,由相對靜止-快速起動-立即滯停,運動員的身體重心也常常處于低重心移動狀態,使其跑動方式具有步幅短小、步頻較快的特點,因為大學生球員接觸網球相對較晚,自己的身體重心形成習慣性的過高,膝關節彎曲不充分,導致比賽中常常陷入對手的節奏。
(2)身體重心高位的運動特征。高位球是指胸部到頭部來球、高壓球以及比賽的第一環節發球,這在大學生的網球比賽中相對并不多,但一旦對手打出這樣的球,接球方的運動員就必須雙腳立起,迅速提升自身重心,使重心高度與來球高度相吻合,只有重心高度得到保證,運動員才能在最舒服的位置完成擊球,如做不到,往往成為對方得分的機會。
1.2身體重心頻繁而快速變化的特征。當今網壇大角度、高速度的擊球越來越普遍,運動員必須要在約12×11m2的區域內頻繁地連續完成大量的快速起動、制動、急轉、快速上前或撤步等變向、變速運動,因此,做為高校大學生網球運動員的身體重心訓練要高度重視,訓練中要模擬比賽環境,使隊員善于快速合理地調整變化自身的身體重心,從而保證其在協調、穩定、平衡的身體狀態下快速地完成各種比賽動作,這將使隊員的防守能力得到極大的提高,確保取得較好的名次。
2.網球運動員的步伐移動特征
2.1快速而頻繁的特征。在高校網球比賽中,由于隊員得分能力不多,導致一場勢均力敵的比賽時間平均達1 、2個小時,運動員要反復快速步伐移動幾百次,在攻守對抗中,要求運動員通過頻繁快速地步伐移動完成各種起動、急停、跨跳、轉身及揮臂等技戰術動作。使人、球、球拍位置關系到達最佳。否則,若運動員步伐移動變換稍有遲緩或不合理,那么,此次擊球動作的有效完成將難以得到保證。因此,快速而頻繁地變換步伐移動的能力是一名優秀運動員自身必須具備的運動特征。
2.2移動方式多樣性的特征。為了在各種復雜多變的比賽情況下快速、有效地處理來球,大學生運動員時常要根據比賽的臨時情景迅速改變身體的運動方向快速移動,包括不同方向的起動、突停、急轉、后撤或身體假動作等技戰術動作。因而大學生運動員對任何場區位置、任何性質來球及任何高度來球等的需要,就要選擇與之相適應的各種不同的步伐移動,通過多樣性多變的步伐來實現上述不同情況的來球,因此,網球運動員的步伐移動具有多樣性的變換特征,而這一特征就會有助于他們根據當時的比賽情景,選擇合理的步伐移動方式在最短的時間內盡快實現身體-球-球拍位置關系,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處理球的技術動作的有效性。
3.網球運動員身體平衡、步伐訓練的有效措施
3.1踝關節、腿部、腰部和腹部的肌肉力量是專項力量提高的重中之重。網球運動員身體重心和步伐移動高標準的完成,主要是靠膝關節、腿部、髖部及腰腹部肌肉的共同合力來完成的,良好的膝關節、腿部、髖部及腰腹部肌肉力量有助于在錯綜復雜的高對抗的比賽環境下保持、調節身體重心,快速靈活地移動步伐。
3.2重心、步伐踩點結合練習。緊密地結合網球比賽的本質、實際場景,設計具有專門的針對性,并在練習的時間、空間方面做出了嚴格的要求。例如:(1)軟梯子訓練法。運動員運用跑步、跳步、蹦跳、S 型移動通過 10 米長的、倒放在網球場上類似梯子的 45×45cm2 的格狀物,要求開始時速度適當,然后逐漸加速,且每種步伐的步點均應踩點在規定的方格之內,目的在于提高運動員步伐的準確性和熟練性。(2)蜘蛛跑訓練。在后場放置 5 個網球,其位置分別是:單打線與底線、發球線與單打線的交叉點各一個,第 5 個放在發球線與中線的交叉點上。運動員從底線中點開始,向底線右側的球沖刺,抓起球迅速放回中點,以此連續將 5 個球全部抓完。要求在真實的場景下根據不同位置上的球以合理的步伐去完成每一個球,身體重心必須快速跟上,做到步伐與重心揉為一體。
3.3基本步伐多樣性練習。在網球比賽中出現的步伐主要有墊步、碎步、側滑步、前交叉、后交叉、后撤步等,我們要將這些步伐在練習方向、練習形式、練習順序及練習節奏上加以變化、組合,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
3.4保持身體平衡的情況下做各種連續性的身體重心運動軌跡練習,以有效地提高身體重心與步伐的移動能力。由于運動員在比賽動態中身體重心的頻繁移動調整是由其步伐、步點為基礎的,因此,在有比賽情景真實的對抗條件下進行此類練習效果更明顯。例如:教練員從發球線連續向站在底線上的運動員的正反手區送球,來球高低不一,運動員必須設法通過合理步伐和身體重心的變化盡力去完成每一個來球。
3.5在近似或真實的網球比賽場景下進行練習。比賽訓練法是運動訓練方法中最好的訓練方法,網球比賽中對運動員身體重心、步伐移動有什么樣的要求,我們日常訓練中就要達到相應的要求。我們通過比賽訓練法進行訓練,這對提高運動員身體重心的調整、步伐的移動的能力具有極重要的實戰價值。
4.結論與建議
身體重心和步伐是影響網球技術掌握的重要因素,在網球訓練的操作實踐中,教練和大學生球員一定要端正認識,先發展運動員的身體重心與步伐移動的調整能力,對影響準確地有效地完成技戰術動作的原因進行認真剖析和正確地診斷,以便能給予及時地糾偏和調整,使步伐-平衡-技戰術動作在比賽運用時一氣呵成。參考文獻:
[1]楊旭東. 對網球比賽質量高低評價方法的探究[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0(06)
[2]張志華,曹宇,周建梅,陶志翔. 美國網球公開賽李娜單打競技能力分析研究[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1(05)
[3]邵強. 平衡與核心肌群訓練對網球運動員擊球穩定性影響的研究[J]. 西安體育學院學報. 2011(05)
[4]卜宏波,錢志明,張海濱. 2010年澳、法、溫3大網球公開賽男子單打8強運動員技、戰術特征研究[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