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政治文明內蘊及其意義

2017-03-21 15:39:20桑建泉陳錫喜
中州學刊 2017年2期
關鍵詞:表達意義

桑建+泉陳+錫喜

摘要:政治文明發展是人類不斷追求政治生活進步狀態的過程。作為政治文明表達的命運共同體理念,在政治意識層面倡導不同政治文明之間相互尊重,在政治制度層面提倡不同政治文明之間相互包容,在政治行為層面主張不同政治文明之間和諧共榮。從更深層次的政治文明內蘊維度進行考察,命運共同體理念蘊含鮮明的馬克思主義思維邏輯、富含深厚的中華傳統政治文明積淀、內含共同的人類政治文明價值追求。命運共同體理念不僅對增強當代中國政治文明現代性具有重要價值,也為世界政治文明發展貢獻了中國方案。

關鍵詞:命運共同體理念;政治文明;表達;內蘊;意義

中圖分類號:D60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751(2017)02-0001-06

政治文明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政治文明發展即人類不斷追求政治生活進步狀態的過程。美國學者薩繆爾·亨廷頓在《文明的沖突》一文中系統表達了他對人類社會未來命運的深刻憂慮。亨廷頓認為未來世界的沖突主要是包含政治文明在內的異質文明間不可調和的沖突及其給人類社會帶來的災難。“9·11”恐怖襲擊、《查理周刊》事件、布魯塞爾及尼斯等地暴恐悲劇的發生,似乎都印證了“文明沖突論”中政治文明沖突的預言。然而經過全面考察研究不難發現,異質政治文明間缺乏尊重與溝通才是引發這些悲劇的深層次根源。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值得深入思考的一個問題是:不同政治文明之間應該采取何種適宜的相處方式?命運共同體理念倡導多元政治文明之間的尊重與交流,為異質政治文明間的相處難題提供了良性解題思路,是一種新型的政治文明觀。黨的十八大之后,命運共同體理念作為頂層設計的治國方略在多個國內、國際重要場合被重點闡發,其蘊含的豐富政治文明意蘊也不斷得到學界的重視與關注。

一、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政治文明表達

作為政治文明表達,命運共同體理念經歷了由初步提出到拓展與深化的過程。命運共同體理念在政治意識層面倡導不同政治文明之間相互尊重而非強推“普世價值”,在政治制度層面提倡不同政治文明之間相互包容而非對異己制度施行“民主改造”,在政治行為層面主張不同政治文明之間和諧共榮而非對異質政治文明進行野蠻“武力干涉”。

1.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初步提出

命運共同體理念是人類對共同體發展前途的真切表達。在全球化飛速發展的當今社會,不同政治文明屬性的國家相互影響,政治文明生態中的“蝴蝶效應”愈發明顯。在人類經濟放緩、生態惡化、恐怖主義猖獗等問題日益凸顯的今天,單個國家很難再“獨善其身”,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共同體處于命運交融之中。

收稿日期:2016-11-28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習近平總書記的戰略思維及其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貢獻研究”(15AKS003);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習近平總書記意識形態建設系列重要講話的理論貢獻和實踐要求研究”(15ZDA002)。

作者簡介:桑建泉,男,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上海200240)。

陳錫喜,男,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200240)。

早在2011年,中國政府在《中國的和平發展》白皮書中就指出,不同國家組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要以命運共同體的新視角探求人類發展的新道路。顯而易見,作為政治文明表達的命運共同體理念,首先是中國對人類社會發展定位、發展戰略與發展目標的判斷。黨的十八大報告對命運共同體理念作了規范表述,指出:“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發展伙伴關系,同舟共濟,權責共擔,增進人類共同利益。”①報告闡述了中國對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理解,提出了各個國家在推動政治進步的過程中應遵循相互尊重的政治文明理念,并進一步倡導各個國家在追求本國利益時應樹立正當合理的政治思維模式。

2.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拓展與深化

習近平在2015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強調:“亞洲要邁向命運共同體、開創亞洲新未來,必須在世界前進的步伐中前進、在世界發展的潮流中發展”②,強調亞洲在未來發展過程中要主動順應世界的發展潮流。習近平在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的講話中指出,“我們要繼承和弘揚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③,闡明了未來世界的發展潮流。按照共同體發展層級透視,中國在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闡述上已基本形成了中國—亞洲—全球的架構。習近平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九次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上的發言中指出:“面對世界經濟面臨的各種風險和挑戰,二十國集團成員要樹立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意識。”④此外,習近平在倫敦金融城市長晚宴上的演講中強調:“無論近鄰還是遠交,無論大國還是小國,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正日益形成利益交融、安危與共的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⑤另外,在闡述中土(土庫曼斯坦)關系、中吉(吉爾吉斯斯坦)關系、上海合作組織發展方向時,習近平對命運共同體與利益共同體進行了區分表述。⑥

從政治文明角度進行分析,命運共同體不能簡單等同于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是比利益共同體內涵更加豐富的理念表達。利益分配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指涉,在政治文明發展進程中,公共利益與公共資源分配同生產力發展水平動態適應。以利益分配在公共生活中的地位進行分析,政治文明共同體首先是利益共同體,而命運共同體在政治文明意蘊上最主要就是政治文明共同體。我們認為,利益共同體既是命運共同體的建立之基,又是命運共同體的外部表現形式。按照共同體縱向發展層級分析,命運共同體是比利益共同體更深層的人類社會關系締結模式。命運共同體是對利益共同體的內涵式超越:利益共同體更多強調市場、經濟方面的共生效應;命運共同體更多地蘊含人文情懷與政治文明要素,更多地強調經濟關聯外的政治文明應當互進共榮。從倫理學的意義上講,命運共同體比利益共同體的內部結構更為牢固,它有著更為深層的政治文化與政治倫理認同,具有明晰的政治文明價值指向。

在可預見的未來,人類面臨的地區與國際環境將越來越富有挑戰性。近些年來,地緣政治環境惡化、恐怖主義蔓延、難民危機加重、極端民族主義抬頭等政治危機不斷爆發。為加快問題解決進度、保障人類共同利益,人類社會首先應在價值理念層面達成共識。命運共同體理念便依此應運而生。命運共同體理念作為政治文明的中國表達,倡導不同政治文明在發展進程中的互進共榮,致力于打造和諧共榮的人類政治文明共同體。全球的政治文明發展基于各國在政治道路選擇、政治制度自決方面的相互尊重與相互包容。同時,各國尤其是部分西方發達國家必須摒棄以往政治發展過程中的零和思維及對異質政治文明采取的限制、打壓甚至粗暴武力干涉政策,采取更加包容與真誠的政策,樹立真正的命運共同體理念,構建命運與共的人類政治文明未來。習近平關于“亞洲命運共同體”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相關表述,給出了亞洲及整個人類社會政治文明發展方向的中國判斷及中國表達,給出了人類社會政治文明如何邁向未來的中國方案。在命運互聯的今天,處于共同體特定發展位階內的多元政治文明應避免在地球村內“同室操戈”,以和合共生的戰略思維理性相待。作為思想聚合,命運共同體理念涵蓋了眾多政治文明觀點的創新;作為全新表達,命運共同體理念實現了對以往政治文明話語風格的突破,為中西方政治文明對話增添了新的鮮活元素。

二、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政治文明內蘊

命運共同體理念不單是政治文明的中國表達,從更深層次的政治文明內蘊維度進行考察,它不僅蘊含鮮明的馬克思主義思維邏輯,而且富含深厚的中華傳統政治文明積淀,還內含共同的人類政治文明價值追求。

1.命運共同體理念蘊含鮮明的馬克思主義思維邏輯

第一,從政治文明表達本身進行闡釋,命運共同體理念是馬克思世界歷史思想的邏輯延續。馬克思在對人類發展趨勢的敘事中完成了其世界歷史思想的闡發。歷史發展到馬克思所處的時代,人類社會已經在物質文明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以至于馬克思不由得感慨:“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⑦交通條件的改善、工業的迅猛發展、殖民主義的瘋狂擴張、跨國貿易公司的勃興等都使馬克思越來越注重對此類現象背后人類發展趨勢的考察。馬克思以非凡的洞察力觀察到了隱藏在“世界市場”背后的人類社會發展趨勢,指出世界歷史由于生產力發展、生產關系及交往關系日益密切越來越具有現實性與必然性。以生產力、生產關系發展作為基礎的精神生產也越來越具有世界歷史性,“各民族的精神產品成了公共的財產”⑧。馬克思同時指出,資本主義社會由于內在無法克服的矛盾在人類發展史上具有過渡性。世界歷史發展的最終依靠力量是無產階級的國際聯合,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實際上就是人類社會的解放進程,“每一個單個人的解放的程度是與歷史完全轉變為世界歷史的程度一致的”⑨。命運共同體理念是馬克思世界歷史思想的邏輯延續,其提出在更多意義上是價值而非事實判斷,它表明中國正在致力于建構一個和諧的人類政治文明未來。命運共同體理念是基于人類共同利益的政治文明表達,它倡導不同政治文明之間進行對話交流,主張采取協商共建的路徑實現互進共榮,以最終達至趨同化異的政治文明狀態。在政治制度存在實然差異的情況下,不同政治文明超越制度偏見進行交流與對話,有助于人類社會尤其是無產階級在理論探討與實踐對比中增強對人類社會政治文明演進規律的認同,增強對世界歷史發展方向與發展潮流的自信,從而在認同命運共同體理念、建構命運共同體實踐中不斷延續馬克思主義的思維邏輯。

第二,從理念對實踐的指導作用進行分析,命運共同體是人類通達未來“自由人聯合體”的現實進路。馬克思將共同體的發展階段劃分為自然共同體、虛假共同體、真正共同體,將“自由人聯合體”視為真正意義上的共同體。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馬克思通過對資本主義社會之前各種社會形態的描述,指明了“自然形成的共同體”發展過程的一般規律及其解體、演變的特征。⑩在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中,馬克思完成了其虛假共同體的敘事,“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間的這種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國家這種與實際的單個利益和全體利益相脫離的獨立形式,同時采取虛幻的共同體的形式”。在對未來應然社會的描述中,馬克思指明了共同體的發展指向,“在真正的共同體的條件下,各個人在自己的聯合中并通過這種聯合獲得自己的自由”。馬克思把人視為社會關系的產物,認為人存在的意義就是在社會中實現自我。然而不幸的是,人總是處在各種各樣的外在條件束縛中,不能完全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本應成為人發展輔助的外在條件異化為人的負擔,以至于人為其所累。基于此,實現異化狀態的克服、回歸真我就成為未來社會人類的結合形態,未來社會“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而命運共同體無疑是通向“自由人聯合體”的重要環節。“自由人聯合體”是在生產力極大發展、國家消亡時的人類社會聯合體,命運共同體則為當下人類社會關系的結合指明了現實路徑。馬克思共同體理論的建構過程是馬克思批判舊批判工具從而建立新唯物史觀的過程。命運共同體不僅是通往真正意義共同體的階段性理論創新,還是通達“自由人聯合體”的現實突破。

2.命運共同體理念富含深厚的中華傳統政治文明積淀

命運共同體理念體現出中華民族對人類政治文明前途的真誠關切,不僅彰顯了國人“和而不同”的政治文明心態,更體現出中華民族“天下文明”的世界擔當。在中華文明的歷史舞臺上,政治思想占據著重要席位。傳統政治思想中的精華為中國古代家庭關系、社會階層、國家結構的穩定提供了思想資源,直接影響著中華民族的政治生活質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直是中國人的處事信條,“以和為貴”的觀念更是深深植入中華兒女的內心,潛移默化中規制著民眾對其他事物如外部世界政治文明等的看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多少仁人志士一直以來的政治追求,他們把內在修養同治家、治國緊密聯系起來,希冀通過修身養性達至“內圣外王”的境界。作為政治文明理念的傳統政治文化不僅影響著普通民眾的日常思維習慣、行為和處事方式,更深刻影響著歷代統治階層的政治文明觀念與實踐。

中華民族在政治文明的演進過程中孕育了“道義相交,天下文明”的世界倫理,擁有世界擔當是中華民族一直以來的優秀文化傳承。早在兩千多年前,《禮記》就對大同社會的構建作了概要式的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并且將“修睦”即崇尚和睦作為重要的政治目標和社會氛圍目標的追求。“萬邦咸寧”則透露出中華民族祖先對世界政治文明的期待,表達了中華民族對人類社會未來的美好希冀。在古代,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描述了人人平等、各得其樂的理想社會;到近代,康有為《大同書》中表露出中國知識分子的世界關切;至當代,費孝通“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愿景生動刻畫了人類政治文明的未來景象。需要指出的是,政治文明的對話與交流絕不是無原則、無底線的妥協與退讓,我們絕不會拿國家主權、國家安全和核心利益做交易。

3.命運共同體理念內含共同的人類政治文明價值追求

命運共同體理念內含“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人類共同政治文明價值追求。命運共同體理念在承認政治文明價值差異性的基礎上,立足于共同利益謀求與共同問題應對,在趨同化異中追求人類政治文明的未來。人作為“類”的存在,在“類”社會屬性的規約下存在著政治文明價值層面的基本共識。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是人類不斷努力的目標與方向。和平是人類的寶貴財富。摒棄暴力,珍視和平是現代理性人的基本認同。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呈現就是政治行為的文明性,國際法、國際協商會議等形式的出現都是規范和約束權力主體的人類政治制度史的重要創新。尋求沖突、戰爭以外的問題解決方式是人類孜孜不倦的政治追求與美好愿景。發展是人類政治文明建設的中心議題。西方學者一開始把第三世界國家政治現代化的過程特指為政治發展。其雙層邏輯是:西方政治是現代化的且是最完善的政治文明,只有第三世界國家才面臨著政治發展的問題。此種觀點帶有明顯的“西方中心論”色彩。近年來,隨著代議制民主種種危機的爆發,如在選舉中為民眾許諾空頭支票的重要性甚至已經超過了執政本身等現象的出現,使西方學者認識到:西方民主模式同樣需要不斷發展與完善,政治發展是人類政治生活的永恒議題。公平是指公民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起點公平、程序公平及結果公平,是“公民參與集體決策或至少選出代理人來的資格平等”。普通民眾政治參與的普遍性是衡量政治公平的重要維度。在完整的政治系統中,不僅應有民眾表達利益訴求的渠道,還應有民眾影響政治決策的機制,矯正侵害民眾利益的制度體系更不能缺少。

政治正義是良好政治生態的保障,其對社會風氣、倫理道德、法律制度等有著直接影響。對權力的強勢及自利進行制約,確保國家意志體現民眾利益一直是政治生活的努力方向。如何保障政治倫理有效運作,使得契約精神的隱喻內涵深入人心,以便權力主體共同遵守政治生活規范是現代政治生活不斷強調的重要議題。民主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追求。盡管現代民主理論起源于西方且其成長歷程并非一帆風順,但民主依然憑借其強勁輻射力迅速席卷全球,影響到人民大眾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盡管民主有著諸種不同的外在表現形態,但權力制約、競爭選舉、尊重民意、捍衛權利、善治良法等內涵是其基本特征。自由是在尊重社會秩序的前提下對自身行動的合理與合法支配。合理是確保自身行動不會損害他人的正當利益,合法是確保自身行動不會對公共政策、社會秩序構成威脅。在人類自我發展和解放的歷程中,減少自身發展束縛,實現對外部要素如時間的合理運用,一直是人類夢寐以求的政治生活追求。

三、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政治文明意義

對中國而言,命運共同體首先意味著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倡導與傳播對當代中國政治合法性建設、增強當代中國政治文明及中國現代化轉型具有重要價值。命運共同體理念彰顯出中國道路的世界意義,為多元政治文明之間互進共榮的相處提供了價值理路。

1.命運共同體理念對增強當代中國政治文明現代性具有重要價值

第一,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為中國政治合法性建設提供了新思路。社會主義中國的政治合法性,主要來自革命時期對舊社會和舊國家機器的打碎與重構。新中國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后,依靠建設社會主義、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國的政治合法性得到持續補充。同時,政治合法性對高經濟增長率愈來愈強的依賴性,也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當下及今后尤其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是,在中國巨大經濟體量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如何增強政治合法性的相對獨立性。命運共同體理念至少在兩個方面提供了寶貴經驗。一是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基于對時代內涵的深刻理解,具有鮮明的問題導向,且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價值向度為問題的解決指明了努力方向。在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指導下,需進一步注重中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發展平衡,加快中國社會的整體性協調發展。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不僅是經濟共同體,更是倫理共同體、價值共同體、文化共同體。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具有明晰的人文屬性,依此產生的政治合法性更加穩固。二是命運共同體理念是典型的中國話語。長期以來,中國在向西方學習的過程中取得了不俗成績,但也付出了巨大代價。這種代價體現在話語體系方面就是過多運用西方思維與西方價值解讀中國問題,以致中國本土話語體系創新度不夠、解釋力不足。由此,我們必須立足中國現實,建構符合中國特色的話語體系,不斷增強意識形態的話語權與感染力,從而為政治合法性建設提供理論資源與精神支撐。

第二,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倡導與傳播過程中生成的政治認同感可以有效降低中國現代化轉型的風險系數。在確保民族國家利益實現的前提下進而增進其他國家與人類社會的整體利益,不僅是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題中之義,也符合人類社會現階段的發展實際。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的構建離不開民眾主體性與創造性的發揮,具有基于共建共享的中國特質,即命運共同體與共建共享在理念維度上異曲同工。基于共建共享的價值邏輯與現實行動,命運共同體的理念與實踐才能變得更加鮮活與生動。“廣泛的社會共識是一個穩定的政治體系和政治秩序的文化基礎。”具有共同利益導向的命運共同體理念可以有效凝聚轉型期民眾的社會共識,引導各種社會力量投身于“中國夢”事業的奮斗進程,加快促成中國的現代化轉型。命運共同體理念是政治文明觀的中國表達。話語是經濟基礎的表現,命運共同體理念的背后是當代中國綜合國力日益增強的事實。作為中國話語的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向世界傳播輻射的過程中,中國的國家影響力得以提升,民眾在其中能夠收獲民族自尊自信,這會進一步增強民眾對民族國家的政治認同。

2.命運共同體理念為世界政治文明發展貢獻了中國方案

第一,命運共同體理念彰顯出中國道路的世界意義。命運共同體理念是基于現代化發展經驗的中國提煉。新中國成立至今,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經濟總量與經濟規模快速擴大。更為意義非凡的是,社會主義制度不僅在中國得到了堅持,而且實現了重大創新與發展,中國在執政黨建設、社會治理、反腐等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代表,為世界貢獻了意義非凡的發展模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實踐上證明了通往現代化的道路不止西方模式一條。長期以來,西方發達國家牢牢掌控著世界話語權,政治發展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被視為由傳統政治制度向發達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進化”。而中國在包含政治在內的現代化進程中的不俗表現則給出了現代化的“另一種答案”:世界政治文明的發展趨向不止也不應是西方模式。在西方發達國家勢力依然龐大的今天,中國在政治文明發展方面提供的理論財富與實踐經驗對其他國家尤其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具有重要意義。一個有效治理、繁榮強盛的中國也必將使國際關系和世界秩序變得更加民主、更加公正、更加文明。

第二,命運共同體理念為多元政治文明之間互進共榮的相處提供了價值理路,證明了“國強必霸”判斷的邏輯錯誤。“國強必霸”是西方部分國家在歷史發展中曾經采取的發展模式,既反映了資本固有的擴張性與侵略性,又反映出西方發達國家在為其昔日不合理的發展模式進行辯護。簡單套用“國強必霸”模式妄言中國未來,反映出別有用心者渲染“中國威脅論”的企圖。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強調“求同”的政治文明價值。中國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勇于肩負世界擔當,不斷踐行命運共同體理念,通過“一帶一路”“亞投行”等實際措施增進人類社會共同利益。命運共同體理念指出了一條有別于“文明沖突論”的道路,揭示了實現“全球和諧社會”的新基礎,強調不同政治文明之間可以通過平等交流實現多贏。理論方面,中國提出的命運共同體理念倡導多元共贏思維;實踐方面,日益強大的中國敢于履行自身的世界責任。社會主義中國用理論與實踐的力量成功打碎了“國強必霸”的造謠。命運共同體理念為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變革與重構提供了新的理論模式,指明了新的價值向度,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立提供了理論自覺與現實自信。

四、結語

在人類政治文明的發展進程中,利益、問題的共同性決定了倡導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現實性;利益、問題的深刻與復雜性決定了倡導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緊迫性。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與闡釋,是中國為人類政治文明發展貢獻的新方案。命運共同體理念不是“草色遙看近卻無”的縹緲幻境,“互聯網+時代”的全球深度融合、人類理性力量的不斷增長等都為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現實性增加了利好因素。值得期待的是,命運共同體理念在某些領域和層次已經或正在走向現實,如聯合國、歐盟、世界衛生組織等機構在全球治理中的功能發揮。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有利于人類政治文明對以往發展模式的超越,有利于人類在更高層次上建立起社會關系的新聯合,有利于人類創造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歷史。命運共同體理念為人類思考政治文明演進規律的一般與特殊、人類解放道路的一與多提供了諸多啟發。需要指出的是,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全球認同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這一過程需要一代甚至幾代人堅持不懈的努力。

注釋

①《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求是》2012年第22期。②《邁向命運共同體開創亞洲新未來》,《人民日報》2015年3月29日。③《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伙伴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人民日報》2015年9月29日。④《推動創新發展實現聯動增長》,《人民日報》2014年11月16日。⑤《共倡開放包容共促和平發展》,《人民日報》2015年10月23日。⑥參見陶文昭:《科學理解習近平命運共同體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6年第2期。⑦⑧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05、404、169、164、199、422頁。⑩秦龍:《馬克思對“共同體”的探索》,《社會主義研究》2006年第3期。[英]杰弗里·托馬斯:《政治哲學導論》,顧肅、劉雪梅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178頁。燕繼榮:《論政治合法性的意義和實現途徑》,《學海》2004年第4期。

責任編輯:浩淼思齊

Study on Connot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Political Civilization of the Idea of

A Community of Common Destiny

Sang JianquanChen Xixi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process of human′s pursuit towards state on political progressive life. As political civilization′s expression, idea of A Community of Common Destiny advocates mutual respect among different political civilizations in the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level, promotes mutual tolerance among different political civilizations in the political system level, advocates harmony and common prosperity among different polit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political behavior level. Investigated from deeper level on political civilization in intrinsic dimension, idea of A Community of Common Destiny contains Marx′s distinctive logical thinking, is rich in Chinese traditional political thought essence, and contains common political civilization value pursuit of mankind. The idea of A Community of Common Destiny is of great value to enhance the modernity of Chinese political civilization, it also contributes China′s program to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political civilization.

Key words:idea of A Community of Common Destiny; political civilization; expression; connotation; significance

中州學刊2017年第2期論技術與制度的互動關系2017年2月中 州 學 刊Feb.,2017

第2期(總第242期)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No.2

猜你喜歡
表達意義
一件有意義的事
新少年(2022年9期)2022-09-17 07:10:54
有意義的一天
生之意義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10
“k”的幾何意義及其應用
簡約歐式風格在居住空間中的運用
藝術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8:24:22
服裝設計中的色彩語言探討
藝術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6:48:09
提高高中學生的英語書面表達能力之我見
試論小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00:08:22
油畫創作過程中的自我情感表達分析
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宗教音樂中人文主義精神的展現與表達研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婷婷六月综合| 国产第一色| 456亚洲人成高清在线| 久久香蕉欧美精品| 国产成人a毛片在线| 老熟妇喷水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999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第1页| 欧美人与动牲交a欧美精品| 国产精品污视频| 日本精品影院| 直接黄91麻豆网站| 九色国产在线|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蜜芽| 国产美女叼嘿视频免费看| 欧美日韩在线成人| 亚洲国产91人成在线| 无码在线激情片| 日本91在线|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不卡| 成人国产精品网站在线看| 少妇露出福利视频|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 国产在线一二三区| 中文字幕1区2区| 亚洲第一香蕉视频|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看| 色亚洲激情综合精品无码视频| 国产香蕉97碰碰视频VA碰碰看| 国产成人调教在线视频| 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免费在线观看av| 久久久久免费看成人影片| 激情无码字幕综合| 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 亚洲天堂免费| 国产9191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免费福利网站| 浮力影院国产第一页|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超碰免费91| 五月婷婷综合网| 国产区人妖精品人妖精品视频| 一级毛片网| 99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www网站| 熟女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一级不卡毛片| 久久情精品国产品免费| 日韩免费中文字幕|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无码AV| 亚洲男人天堂久久| 很黄的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 2021最新国产精品网站| 又黄又爽视频好爽视频|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人| 9cao视频精品|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首页 | 亚洲AV一二三区无码AV蜜桃| 欧美亚洲日韩中文| 亚洲成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91在线高清视频| 国产精品网址你懂的| 亚洲日本www|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www|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91美女视频在线观看| 色欲色欲久久综合网| 国产免费福利网站| 欧美无遮挡国产欧美另类| 日韩欧美网址|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的视频|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gif| 日本在线免费网站| 自拍偷拍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