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益民
摘要:在學校管理中教學管理處于核心地位,也是學校管理的主要內容,其管理效果的高低對教學質量的高低、學生是否能健康、快速成長等有重大影響作用。而精細化管理作為一種全新的管理模式被應用到小學教學中,可顯著提高管理成效,從而為高效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創造了有利條件。本文就小學教學精細化管理途徑,進行了詳細的探究。
關鍵詞:小學教學;精細化管理;有效策略中圖分類號:G62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032-01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與推進,構建高效課堂成為小學教學管理的主要內容,而傳統的粗放型教學管理模式已經不符合新的教學目標需求了。而將精細化管理模式引入到小學教學管理活動中,可為其管理效果的大幅提升創造有利條件,有助于師生的共同發展與成長,有利于高效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那么,如何實現新小學教學的精細化管理,是管理人員急需思考的問題。
1.制定健全的教學管理制度
在小學教學管理工作中,要想推行精細化管理方案,就需要先構建完善的制度章程,使得管理人員的每一個管理行為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遇事有據可查。小學教學管理工作是一項復雜性很強、牽涉面很廣的工程,因此要想實現真正的精細化管理,就需要管理人員依據學校的具體特點恰當制定各種完善的管理章程,比如,獎勵制度、優質課評比制度、備課制度、科研制度、課堂制度、教學評價制度等。這些制度不僅是約束教學活動中廣大師生的一種標準,而且也是指導與引領廣大師生行為的導航燈,為他們的舉止行為提供依據,從而確保他們在教學活動的中表現都符合新課標要求,并有助于高效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比如,《課堂教學評價標準》中應涵蓋有明確的教學目標、詳細的教學任務、周全的教學效果,在實際教學中各科教師就可依據這些標準與要求有目的性地設計教學活動,并將其作為評價教學活動科學性的標準,從而為實現高效教學奠定基礎。
2.嚴格落實管理制度的內容
與傳統的小學教學管理模式相比,精細化管理的突出特點是"精"與"細",其要求所有與教學管理有關的工作都應做到細致與精準,在管理活動中應重視過程化管理,以確保管理效果十分優越。這就需要管理人員能嚴格依照已經制定好的各種制度章程的內容開展工作,從而將各項管理制度都落到實處。在實際操作中,應做好以下幾點:①定期檢查。在小學教學精細化管理中,管理者為了全面地了解教學進度與質量、及時發現教學活動中存在的一切問題,就需要定期對教學情況進行各種常規檢查,可以每月檢查一次,條件允許的話還可每周檢查一次。通常情況下,檢查的主要內容應涵蓋課后反思、學生作業、教師教案等。在具體的檢查過程中應重視實效性,不可流于形式、走馬觀花。每次檢查完之后,都要將檢查結果如實進行公布,針對表現出色的教師與班級應給予適當的獎勵,針對應付了事的教師應采取懲罰措施。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激發教師的教學積極性,才能切實提高教學效果。②突擊檢查。假如定期檢查屬于常規檢查的話,那么突擊檢查就是能考驗教師教學態度與教學水平的有效形式,透過突擊檢查結果,我們可以看出教師是否真正把高效教學理念滲透到各個教學環節中。因此,小學教學管理者應不定時抽查教師的教學情況,必要的話還可在不通知的情況下直接走到教師的課堂活動中,現場了解教師的教學方案是否詳細,教學方法適當科學,從而為有針對性地提出管理措施提高依據。
3.努力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在小學教學管理中,教師是主要管理對象,并且還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與引導者,其自身綜合素質是否較高對教學效率有很大影響作用。因此,管理者應全面了解各科教師素質對教學效果的巨大影響力,并努力為教師們提供專業成長及能力提升的機會,借助各種途徑增強教師的綜合素質,從而為教學管理質量的優化奠定基礎。在實際操作中應做好以下幾點:①通過考核、測試、問卷調查等形式全面了解教師的基本情況,然后為其量身定制培訓計劃。②為教師安排公開課,時使得每個教師都有機會學習其他教師的教學經驗與技能,并可得到其他教師對自己教學能力的客觀點評,從而為其綜合素質的提升開辟新途徑。③嚴格執行集體備課制度,使得各個學科教師都能利用集體的智慧與力量設計出更為科學、合理與優質的教學方案,從而為高效教學目標的高質量落實奠定基礎。④定期要求示范學校各個學科的帶頭人到校為教師做專題講座,分享他們在教學中積累的成功教學經驗與技巧。
總之,在新課改背景下高效教學是小學各個學科教學的共同目標,而精細化管理可為高效教學目標的實現提供保障、創造條件。因此,在小學教學管理中,管理人員應全面分析精細化管理的條件與途徑,并積極將其滲透到教學管理活動中,以最大限度提高小學教學管理效果。
參考文獻:
[1]薛曉宏.創新思路 探索學校精細化教學管理途徑[J].寧夏教育,2016,02:22-24.
[2]藏延紅.關于小學教學精細化管理的思考[J].新課程(小學),2015,0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