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靜 付翊含
在熱鬧的暑期檔,動畫類電影的市場需求急速擴大,這讓此類作品在暑假備受歡迎。《刺猬小子之天生我刺》是繼《搖滾藏獒》《大魚海棠》之后在暑期檔上映的又一部國產動畫電影。影片由黃建明編劇,杜揚、丁晟共同擔任制片人,北京摩天輪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每日視界影視動畫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出品,講述了一只性格獨特、勇敢的小刺猬“大猬”失憶之后一系列的冒險旅途,途中發生的種種事情見證了大猬從成長到成熟的整個過程。與以往的國產動畫相比,它的價值觀很正,選材恰當,將當下一些引人關注的社會問題和社會現象融入到影片之中,貼近大眾生活,更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故事的發展脈絡清晰可見,劇情銜接還算連貫。但影片也僅僅只是講清楚了一個故事,而講故事的套路和技術卻只能算是差強人意,這是影片的一大軟肋。角色的塑造和畫面的呈現效果,能夠感覺到制作團隊十足的用心。然而受市場、宣傳,排片等眾多因素的影響,影片票房并不理想。
一、 附著積極寓意的“鮮有”意象
主創團隊將一只小刺猬作為影片的主人公的做法,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首先,刺猬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見,這種“鮮有”能夠給觀眾帶來一定的新鮮感;其次,主角個性張揚,古靈精怪,有著超人的速度和力量,渾身長滿五顏六色的立刺,這樣一只與眾不同又十分可愛的小刺猬無疑會引起孩子們強烈的好奇心;最后,刺猬的刺可以很好地將銳利的性格形象地表現在觀眾眼前,對影片的主旨有明顯的呼應。
除了大猬,影片中還出現了許多其他的人物。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以教授為代表的人類開始忘本變得貪婪,試圖不遵循客觀規律,以個人的意愿改造大自然。這樣破壞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行為引人深思。很多人的身邊都會有一個阿灰:心寬體胖,內心柔軟,對生活要求不高,講義氣,能夠包容朋友的優點和缺點,總是在朋友需要時出現,是個典型的老好人。設置這樣一個貼近生活的人物,能夠使觀眾倍感親切。與大猬發生沖突的孤狼鐵腿,是一個反面人物,處處找大猬的麻煩。雖則如此,可恨之人也有其可憐之處,孤狼是因為無家可歸才變成如今這般模樣,它的壞并不是天生的。所以,最終大猬和孤狼能夠化敵為友,團結起來共同對抗人類。阿枚是刺猬谷一只漂亮的母刺猬,它的出現讓大猬擁有了一段純真浪漫的愛情,這使整個故事變得更加豐滿。小明代表堅守內心深處的淳樸和未曾泯滅的良知的人類,他致力于關愛和保護動物,心地善良是他最大的特點。他的存在讓觀影者相信,無論社會怎樣變化,真善美的品質依然不會消失。
片名“刺猬小子之天生我刺”讓人聯想到“詩仙”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情詩句。天生我刺,必有用。片名的寓意積極向上,不僅適合兒童觀看,而且同樣適合當代的青年人觀看,是一部名副其實的勵志動畫影片。
二、 對成人社會環境的有效觀照
從每日視界以往的作品——《二次曝光》《王的盛宴》等可以看出,每日視界十分注重特效,做原創國產動畫對它而言并不算是一次全新的嘗試。影片依然延續了特效上的優勢,在視覺的要求上極為嚴苛。大猬的毛發多達860萬根,電影中其他動物的毛發也多達2萬多根,創作團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做了大量細致重復的工作,將這些毛發一根根地仔細渲染出來,使其達到最佳的效果,觀眾可以從影片的特效看到主創團隊的誠意。
影片講述了個性十足的小刺猬一系列的冒險旅程,故事可以分為大猬失憶前后兩部分。前半部分,失憶前大猬一直待在自己的家鄉——果殼山。在那里,大猬是一個個性十足的小刺猬,擁有超人的速度和力量,憑借合理利用身上的刺每年都能夠摘下果王,令小伙們羨慕不已。那時的大猬是個十足的“刺頭”,個性張揚甚至有些自負、鋒芒畢露、我行我素。大猬因為果王與孤狼“鐵腿”發生沖突,造成了失憶,來到人類世界,意外闖進刺猬谷。故事的后半部分,在刺猬谷,族長為了使族人能夠安穩地生活,命令所有人將刺隱藏起來。刺變成了一種徒有其表的裝飾品,不再起任何作用。果殼山代表著大猬無憂無慮的成長時期,在那里,它鋒芒畢露,個性十足,他是一個強者,年年都可以摘到果王。而刺猬谷則代表著落入陌生環境中的大猬所面臨的困頓,它開始遭遇挫折,受到壓抑和制約,也曾一度收起了自己的刺。從成長到成熟總是要經歷一番挫折和苦難,大猬就像剛從學校踏入社會的年輕人,經歷著成長的困惑、無奈、妥協和心痛。影片試圖通過大猬對刺的態度的轉變告訴觀眾:當我們長大,進入到了一個更大的社會環境,而現實并非小時候眼中所見的那般美好,天生的刺不僅會傷害我們自己,也會傷害我們最親近的人,這個時候是堅持自我還是選擇妥協?這一直是每個人都要思考的問題。同時,我們是否要保持兒童的獨特個性,還是讓他們高度一致地走上趨利避害之路?在當今社會,對于兒童天性和個性的抹殺屢見不鮮,這個問題也應引起人們深刻的反思。
三、 對兒童教育與天性的深度思考
刺代表著個性,天生我刺——必有用,這是影片傳遞給觀眾的正能量。天生我刺并不是一件壞事,而是代表著與生俱來的特性與勇氣。影片的劇情雖然比較簡單,但也比較完整,并能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引出一些社會熱點問題,如環境污染、自然破壞、人性貪婪、肆殺動物等。影片以一種寓教于情的方式將觀眾的注意引向天性與教育的抉擇問題,并在劇中進行了相應的回答。
在青春的歲月里,充斥著單純、夢想、沖勁,個性張揚,無憂無慮等美好品質。然而,青春總會成為過往,當我們結束了這段美好的生活,開始進入社會的大環境中時,難免會感到恐懼、迷茫,會遇到各種困難,受到各種約束。慢慢地,變膽小了,甚至忘記了自己是誰,為了生活選擇逃避,偷偷地藏起天生的刺。但即便是這樣,生活也不會因此而變得美好。當這一切觸及到深層的底線,是選擇隱藏還是發揚?《刺猬小子之天生我刺》給出了它的答案:當人類變得貪婪,開始肆意捕殺小動物,大猬和大家一起選擇了亮出自己的刺,團結一切力量保衛自己的家園,最后以一招傳說中的“飛刺在天”打敗了敵人。主創人員曾經說過這樣的話:“不管是動畫電影還是真人電影,都是要抓一個東西。”影片就抓住了一個主題,通過“大猬”告訴年輕人,要勇敢地面對生活,保持自己的個性,發揮自己的優勢,只有這樣才能創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
每一個孩子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可是教育卻要求統一步調,矛盾由此產生。在大人們的教育和干涉下,孩子們的個性漸漸變得不再明顯。雖然一直提倡素質教育、個性發展,但卻在這個過程中扼殺了他們的個性。這種與教育的初衷相違的現象在中國極為常見,其中原因何在?又該怎樣去改變呢?《刺猬小子之天生我刺》意在通過影片引起觀眾更多的感悟,大猬其實也是一個兒童的象征,主創者想通過影片向觀眾傳達一個美好的心愿:不要壓制孩子們與生俱來的鋒芒,順應他們的天性,保持他們的個性,使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
四、 國產動畫制作之路任重而道遠
相比以往的動畫作品,該片有許多進步之處。比如在果殼山時大猬曾經諷刺自己的小伙伴的速度慢,這樣有些自負的性格必定不會一帆風順,這為它后來在刺猬谷遭到驅逐埋下伏筆。大猬與孤狼鐵腿發生沖突,為他們后來的再次相遇做好鋪墊。影片在大猬和阿枚坐上了回果殼山的火車后戛然而止,給觀眾留下了充分的遐想空間。總體上看,這部電影完整講述了一個故事,但并沒有講出一個震撼人心靈的故事。究其原因,影片依然沒有克服在動畫片領域中職業編輯和藝術總監嚴重缺乏的硬傷,這導致整部電影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例如,大猬這樣一個鋒芒畢露的家伙與孤狼鐵腿因為果王發生沖突,一不小心意外的跌落懸崖。正常的情況下一定會引起朋友圈子內的一系列議論,在影片中卻被忽略了,而類似的失誤還有多處。
觀眾喜歡一部影片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能在影片中找到一個能將自己代入的角色,一個他希望成為的人,在電影的世界中陪他哭笑,和他一起經歷一切。在這過程中宣泄自己的情緒,進而獲得一些啟迪。刺猬與生俱來的鋒芒與當代年輕人張揚的個性有著某種相似之處,大猬其實就是年輕人的的化身。主創團隊希望通過講述大猬的一系列冒險旅程,告訴年輕人應該怎樣去生存,要學會保存自己的獨特個性,適當的時候也要將它釋放出來。影片意在增加年輕人直面生活的勇氣,使他們更好地在社會上生活。同時在寓教于樂中讓孩子們懂得保護環境,懂得感恩、勇敢、堅強的道理。
(下轉第99頁)
(上接第96頁)在觀影的過程中,觀眾跟隨主人公大猬一起經歷著各種冒險旅程,引發了觀眾的自我反思,讓觀眾了解怎樣去面對困難,自信樂觀的面對生活,保持自己的個性,并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自己的優勢。從這一方面來看,影片無疑是一部良心之作。然而受到市場、排片,宣傳等眾多因素的影響,該片的票房并不理想,但是它所傳遞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是能夠成功引發觀影者對生活和人生的思考。
結語
從《大圣歸來》《大魚海棠》《小門神》等電影的成功,可以看到國產動畫正在不斷進步,從一味地技術模仿到開始關注內涵的創作,國產動畫影片正在慢慢突破和創新。很多導演開始嘗試國產原創動畫的創作,其誠意和用心確實彌足珍貴。但是,動畫行業中職業編輯和藝術總監等的缺失,依然是至今無法克服的難題,因此造成了視覺的要求一再提高而講故事的能力無法與之同步的尷尬局面,這無疑是國產動漫的硬傷。雖然與國外的動畫電影相比,國產動畫影片還有很多不足,在故事的創作水平上還需要進一步提高,這注定了前方的路途不會平坦,但是,國產動畫依然在不斷地前行。希望未來國產動畫不需再用“國產”這個前綴來壯膽,真正地憑借自身故事和實力吸引越來越多的觀眾。相信在未來的歲月里,國產原創動畫影片可以走得更遠,不僅只屬于中國,更將屬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