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偉健++徐豫平++陳建
摘 要:眾所周知,任何一家加油站在運營一段時間后,由于設施陳舊、破損、以及部分設計不合理,需要改造或者擴建。改建的目的就是提高加油站的銷量,增加其經濟效益,然而隨著土地成本的增加,擴建成本也在逐漸增加,使得很多加油站開始放慢了擴建或者改造的速度,影響著加油站的經濟效益,也影響著加油站客戶的滿意度,因此,該文就加油站改擴建的效果進行了探析,以此來為加油站如何在目前這種狀況下進行改擴建的工作提供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加油站工程 改造 效益分析 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TU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1(a)-0027-02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新建加油站成本也逐步增高,導致新建加油站的開發也逐步放緩,為“挖潛增效”、提高原經營加油站的銷量,部分銷售公司對加油站的改擴建項目也逐年增加,比重也逐步增大。例如:某公司在2011—2014年四年期間,加油站改擴建達70多座,占公司所有投資項目的56%。但加油站改擴建效果如何?哪些加油站改擴建效果較好?近期通過對幾家公司的改擴建加油站進行統計,對改擴建后的效果進行簡要分析,提出幾點建議僅供討論。
1 改擴建加油站總體情況
三家銷售公司2011—2014年加油站投資項目共計451座,其中改擴建項目108座,占總數的24%。108座改擴建加油站中,投運88座,其中投運2年以上、數據完整的有76座。針對76座加油站進行統計分析,從位置類型看(見圖1),有26座位于地級市中心城區(Ⅰ類)、12座位于地級市城鄉結合部或高速路(Ⅱ類)、32座位于國省道及縣城(Ⅲ類)、6座位于村鎮(Ⅳ類)。
從銷量情況看,改擴建前加油站單站年銷量大于10 000 t的站7座、5 000~10 000 t的19座、3 000~5 000 t的22座、1 000~3 000 t的25座,小于1 000 t的3座。
2 改擴建加油站效果分析
從76座加油站營運效果來看,僅有13座加油站達銷,達銷率僅17%,整體達銷效果不佳。下面就從加油站位置類型及銷量進行分析。
(1)從所處位置類型分析。
①Ⅰ類站。
76座加油站中Ⅰ類站26座,達銷站6座,占Ⅰ類站總數的23%;未達銷站20座,其中有12座站銷量不增反降。
從26座加油站所處位置看,位于中心城區的13座,這些加油站改造前單站日銷量普遍較高,單站日銷量超過15 t有11座,最高40 t/d;改造可研增量在5 t/d左右。改造投運后僅2座站達銷,兩座站單站日銷量分別增加10 t、7 t;有3座加油站平均單站日銷量有所增加,增量僅0.5~3 t/d;有8座站平均單站日銷量不增反降,降幅在1~14 t。
有13座位于中心城區的新開發區域,改造前日銷量相對較低,平均日銷量僅有5座超過15 t,有5座低于10 t,改造可研增量在2~13 t/d之間。改造投運后4座站達銷,平均單站日銷量增加7~9.5 t之間;有5座站改造后平均日銷量在增加,增量僅0.2~6 t/d;有4座站平均單站日銷量不增反降,下降0.4~3.5 t。
位于中心城區13座改擴建加油站,投運后有8座加油站平均日銷量不增反降,僅5座改造后銷量增加,且銷量增加相對不大,而位于中心城區新開發區域的13座加油站改擴建后,有9座站銷量增加,增幅大于中心城區站。因此,由以上數據可以看出:Ⅰ類加油站位于中心城區新開發區域的加油站改擴建效果明顯優于中心城區站,銷量增加原因主要是中心城區加油站周邊市場已基本成熟,成品油消費需求已趨于穩定,增長空間有限,故而改擴建后,銷量增長緩慢。而位于中心城區新開發區域的加油站,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逐步擴大,周邊配套逐步成熟,車流量逐步加大,成品油消費也逐步提高,加油站日銷量也逐步提增加;改造后銷量增加一方面來源于擴建后形象提升、解決擁堵等帶來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是周邊市場逐漸成熟、油品需求增加帶來的自然增量。
②Ⅱ類站。
改擴建的Ⅱ類站12座,達銷站3座,占Ⅱ類站總數的25%,未達銷站9座,其中有5座單站日銷量下降。
12座Ⅱ類站中有3座站為高速路站,改造前日銷量10 t左右,3座站改造可研增量分別為5 t、13 t、20 t,改造后3座站單站日銷量均有提高,其中2座站達銷,3座站單站日銷量分別增加30.5 t、16.7 t、3.21 t,且單站日銷量逐年增加。
9座加油站位于城鄉結合部,改造前單站日銷量不高,普遍在7 t左右,低于10 t的有6座,最高的17 t;改造可研增量3.5~15.6 t之間,改造投運后,僅1座站達銷,單站日銷量由7 t增加到15 t;8座未達銷站中有2座站單站日銷量分別增加6 t、7 t,其余6座站與改造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大部分降幅在3 t左右,僅1座站下降9.7 t。
在Ⅱ類站中改造效果較好的是高速路站,不僅達銷率高,而且改造后日銷量都有不同程度提高,日銷量最高增量30.5 t。位于城鄉結合部加油站改造效果相對較差,改造的9座站僅3座站日銷量增加,達銷的僅1座,其余6座站不增反降。高速站改造效果較好的原因主要是改造前進站車輛相對擁堵、單站日銷量相對較低,改造后隨著擁堵問題的解決,銷量大幅度提升;而位于城鄉結合部的加油站改造效果相對較差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的發展步伐沒有預期快,加油站周邊配套不成熟,車流量相對較小,成品油需求相對較低,且隨著部分道路規劃改變,導致加油站日銷量達不到預期水平。
③Ⅲ類站。
在改擴建加油站中Ⅲ類站有32座,達銷站僅2座,占Ⅲ類站總數的6%,未達銷站達30座,其中有16座加油站投運后銷量不增反降,改擴建效果較差。32座加油站中有10座位于縣城中,改造前單站日銷量在4.5~38 t之間,日銷量低于10 t的有5座,大于20 t僅2座;改造可研增量在5 t/d左右,最高8 t/d、最低2 t/d;改造投運后,僅1座站達銷,日銷量由37.9 t提高到48.8 t,增長10.9 t;9座站未達銷,其中有8座站單站日銷量有不同程度提升,1座站單站日銷量由改造前的24.7 t降至22.3 t,降低2.4 t。
22座站位于國省道旁,改造前單站日銷量在5~31.7 t之間,其中日銷量低于10 t的有14座,高于20 t的有5座;改造可研增量2~15 t之間,大部分可研增量較低,低于5 t有18座;改造投運后21座站未達銷,其中有16座站單站日銷量反而下降,日銷量下降在1~22.6 t之間,僅1座站達銷,日銷量由14.5 t提高到23.6 t,增長9.1 t。
Ⅲ類站中,位于縣城中加油站改擴建后單站日銷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效果遠好于省國道加油站。位于縣城中加油站改造效果較好的主要原因:一是隨著經濟的發展,縣城逐步擴大,居住條件逐步改善,居民汽車擁有量逐步增加,成品油需求逐步擴大,因此,帶來加油站銷量自然增長;二是加油站改擴建后,隨著形象的提升、設備更換等,不同程度帶來加油站銷量增加。位于國省道加油站改造后有73%的加油站日銷量不增反降,效果較差,主要原因:一是國省道車流量變化相對較大,隨著高速公路的修建、或者地方道路的規劃,對經過國省道的車流量影響巨大,也相應影響加油站的銷量;二是部分國省道周邊加油站密集,改造后效果不明顯。而僅有的1座達銷站,分析其增量主要原因是該站依托周邊鄉鎮的發展,帶來的自然增長。
④Ⅳ類站。
統計改造的Ⅳ類站共有6座,達銷站2座,占Ⅳ類站總數的33%;4座站未達銷,其中有2座站日銷量下降。
6座站均位于村鎮或鄉道旁,改造前日銷量2~8 t之間,其中有5座站低于5 t,銷量相對較低;改造可研增量在3~10 t,改造投運后,2座站達銷,日銷量增加7.5 t、4.6 t;4座站未達銷,其中2座站日銷量有不同程度提高,分別增加1.1 t、5 t,2座站下降,日銷量分別下降0.1 t、1.4 t。
Ⅳ類站改造后大部分站銷量有不同程度增高,從銷量情況看效果相對較好,但這類加油站銷量普遍較低,銷量主要依靠村鎮居民的成品油消費量的增加而增加,增量相對不高,另一方面這類加油站改造成本與其他類型加油站改造成本相差不多,總體經濟效益不理想。
(2)從加油站銷量分析。
經統計,76座加油站中改造后達銷情況見表1,如僅從改造前銷量來看,年銷量低余1 000 t的加油站,改造達銷效果最好,其次是年銷量在5 000~10 000 t的加油站,但考慮經濟因素,年銷量在5 000~10 000 t的加油站改造后,效果較好。萬噸站改造效果最差,分析原因,萬噸站多位于中心城市,周邊市場已成熟,成品需求基本穩定,改造后帶來的增量有限,而大部分加油站銷量增加主要來源于自然增量,因此,萬噸站改造效果相對較差。
3 結語
綜上所述,對位于高速路、年銷量在5 000 t左右的加油站改造效果最好,其次是位于中心城區的新開發區域及縣城中心、年銷量小于10 000 t的加油站,位于省國道加油站改造效果最差,如需要改造,加油站周圍最好由鄉鎮依托。
參考文獻
[1] 鄧萬全,許光,賈光,等.加油站油氣回收效果檢測及分析[J].安全、健康和環境,2014,14(11):45-48.
[2] 班宇.淺談加油站改造的創新[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旬刊,2015(10):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