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40歲,前不久體檢發現高血糖,空腹血糖12.0毫摩/升,餐后2小時血糖16.0毫摩/升,被確診為2型糖尿病。從那之后,我開始嚴格控制飲食并口服降糖藥物治療,兩周后復查,空腹血糖6.5毫摩/升,早餐后2小時血糖9.O毫摩/升,午餐前血糖7.0毫摩/升,均接近正常。但我最近感覺乏力、頭昏,午餐前心悸、出汗,面部一陣陣潮熱。沒查出糖尿病前,沒覺得哪兒不舒服,現在把血糖降下來了,反倒渾身不對勁。這是為什么?
山東 劉先生
山東省濟南醫院糖尿病診療中心主任醫師王建華:經過治療,您的血糖降得比較滿意,也沒發生低血糖,為何會出現這些不適癥狀呢?這是由于您此前長期處于高血糖環境中,機體對這種狀態已經比較適應,一旦血糖在短期內快速下降,反而很難一下子完全適應,于是就會出現輕度頭昏、頭暈,隨著血糖進一步下降,還會誘發交感神經興奮,出現心悸、乏力、出汗、手抖、面部潮熱等不適。臨床上把這種具有低血糖癥狀但血糖值正常的情況,稱為“反應性低血糖”。這是機體對內環境劇烈變化尚不適應的一種表現,癥狀輕重也因每位患者年齡、基礎血糖水平、自我調節能力、機體敏感性等不同而存在個體差異,通常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上述癥狀會逐漸減輕或消失。事實上,降糖不能急于求成,而應循序漸進,以避免反應性低血糖的發生。
專家門診:周二、周四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