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瀚文
摘 要:為響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結合當前互聯網極速發展、智能手機迅速普及、PC客戶端向移動端遷移的時代背景,筆者所在創新團隊利用互聯網以及專業知識通過手機應用(APP)為留學生提供多語種生活信息以及社交平臺。
關鍵詞:APP 留學生 多語種 生活信息 社交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1(a)-0106-02
1 留學生在學校生活中所受到的困擾
眾所周知,華北電力大學有許多國際交流項目,有很多留學生因此交換到校,這些留學生因為語言或信息的缺乏,在學習與生活中原本簡單的事情卻成為他們的困擾。
筆者曾在華電藍房子看到留學生在門前對著手機嘆氣,原因就是看不明白取件信息,而工作人員又不具備多語言交流的能力,所以愛莫能助。
在食堂里,留學生們也經常遇到此類問題,因為像一食堂三樓、二食堂三樓、三食堂三樓這些地方均沒有樣菜,只能看菜單點菜,所以他們通常只能對著菜單望洋興嘆,更為尷尬的事是,他們常常只能指著其他人的餐桌,說著蹩腳的中文,通過“這個”“那個”來表達自己的需要,還經常因為表達不清楚,要忍受服務人員的惡劣態度,嚴重地影響了心情以及生活質量。
還有一次經歷讓筆者感觸頗深,2015年下半年,外國語學院舉辦喜劇比賽時需到外場派票,當時筆者在二食堂門口派票,由于距離留學生公寓比較近,附近有許多留學生看到我們派票,他們對此表示出了很大的熱情,但拿到票之后,他們還是一臉茫然,看他們不好意思開口,筆者就主動去詢問情況,但令人尷尬的是,筆者竟然聽不懂他們帶著方言的英語,只是隱隱約約感覺他們是在問時間、地點,就簡單地介紹了基本情況。留學生在中國上學本身就背井離鄉,又沒有多少朋友,課余活動也有限,因此他們對類似的活動很感興趣,但語言問題使他們難以溝通,在獲得信息的過程中面臨很多阻礙。
留學生的體育運動也因缺少交流平臺而受到阻礙,筆者曾在網球場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當時筆者正在網球場打球,一名哈薩克斯坦籍留學生走過來與其交流,他說他已經很久沒有打網球了,因為找不到球友,只好去打籃球,問筆者和球友可不可以留一下聯系方式,以便日后一起打網球。
諸如此類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說,近期華電引進的小黃車給學生們帶來很多便利,比如:圖書館選座的公眾號,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占座的情況。但因為種種原因,這些改變并沒有使留學生真正受益。因此,我們創新團隊將根據實際情況,致力于為留學生開發一款能解決缺少交友平臺、溝通不暢、出行不便等問題的APP。
2 問題需求性分析——市場調研
為探求市場需求程度,筆者設計了調查問卷,通過網絡來了解留學生在華生活的情況。問卷內容主要包括:在華留學生性別、國籍、在中國生活的時間、在食堂點餐時存在的困難、對城市地鐵路線圖的熟悉程度、對寄取快遞信息的了解程度、對校醫院看病就醫流程的了解程度以及在中國的學習生活中最大的困擾。問卷的內容和結果從指標項所占比例,我們可以看出,留學生在中國的學習生活中存在很多問題,具體歸結為七大方面:交友、語言、飲食、交通、就醫、出游、存取快遞等。
3 可行性分析——行業背景的強大支撐
(1)網絡使用狀況。截至2015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88億,全年共計新增網民3 951萬人。互聯網普及率為50.3%,同比提升了2.4個百分點。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6.20億,較2014年年底增加6 303萬人。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人群所占比例由85.8%提升至90.1%。其中,農村網民占比28.4%,規模達1.95億,較2014年年底增加1 694萬人。通過臺式電腦和筆記本電腦接入互聯網的比例分別為67.6%和38.7%;手機上網使用率為90.1%,較之前提高4.3個百分點;平板電腦上網使用率為31.5%;電視上網使用率為17.9%。
網民個人上網設備進一步向手機端集中,90.1%的網民通過手機上網截至2015年12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6.20億,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占比由原來的85.8%提升至90.1%。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的使用率均出現下降趨勢,手機不斷擠占其他個人上網設備的使用。移動互聯網塑造了全新的社會生活形態,潛移默化地改變著移動網民的日常生活。新增網民最主要的上網設備是手機,使用率為71.5%,手機是帶動網民規模增長的主要設備。而智能手機恰恰是APP的主要應用平臺,為APP的使用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和載體(數據來源于網絡)。
(2)社交APP自身特點。社交APP依托移動互聯網,集社交、支付、掃碼、購物、分享等功能于一身。主要有六大特點:陌生交流、社會關系鏈整合、語音聊天、熟人圈、圖片分享、興趣圖譜。
(3)同類型APP分析。從移動端社交APP下載排行中可以看到近期關于社交APP軟件應用的一種趨勢,微信、手機QQ、新浪微博、QQ空間仍然穩居前列,并且其他社交APP 同比也有大幅度提升,比如:陌陌、探探、YY語音等。
這些情況都可以說明移動端用戶對社交APP的一些需求并沒有得到滿足,未來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并且,在眾多社交軟件中,我們并沒有看到一些針對特殊群體的案例出現,尤其是針對留學生這一在北京甚至全國逐漸壯大的特殊群體。
4 問題解決——APP產品設計
(1)目標:此款APP致力于解決留學生交友,火車、飛機票訂購,發取快遞,學校周邊游玩,看病就醫,食堂就餐,地鐵公交乘坐路線以及交通卡辦理方面可能遇到的困難問題。
(2)宗旨:尋求解決留學生生活問題的有效途徑。
(3)用戶人群:主要面向16~30歲的國際友人以及想要提高外語水平的學生。
(4)基本原則:我們將遵循兩項基本原則,保證價值性和用戶的自主私密性。同時采取適度的身份認證和行為記錄手段以保證平臺的安全和秩序。
(5)創新點與特色:多語種APP,填補市場空白;針對留學生群體。
(6)七大板塊:①火車票訂購;②學校周邊游玩;③看病就醫攻略;④交友信息共享;⑤美食攻略;⑥快遞發取指南;⑦地鐵交通路線及交通卡辦理。
(7)設計風格:簡約、易操作。
5 方式
有針對性地征求受眾意見開發產品,在前期先行適用,并優化完善,同時采取以下方式進一步推廣:(1)英語角活動;(2)英語協會公眾號;(3)張貼海報;(4)朋友圈擴散。
6 預期目標
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所設計的APP產品將有效填補市場空白,在學校內初步適用的基礎上,進而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婷婷.我國留學生分層次管理模式探究及其網絡管理平臺的建立[J].電子測試,2016(12):107-108.
[2] 李欣.加強管理與服務,提高來華留學生跨文化適應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6(15):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