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扎西
摘要:寫作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現代人應該具備的一種基本能力,克制學生作文常出現立意淺、缺乏個性、語言乏味等問題,使他們的寫作水平會在老師的正確指導下逐漸提高。
關鍵詞:藏語寫作教學;培養水平;提高能力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059-01 寫作本身就是一門綜合性的實踐課,寫作水平的提高也絕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需引導學生融入生活,體會生活,用心感悟,珍惜師與生間的每一次的心靈觸動,鼓勵學生的每一次靈感捕捉,給予學生信心,他們的寫作水平會在老師的正確指導下逐漸提高。但實際教學中,我們發現很多學生對作文是愛恨交織,心中有千言萬語,下筆卻只言片語。"作文作文,好似捉魂"是學生的嘆息,也是語文教師的雞肋。
1.激發學生作文興趣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藏文作文起步訓練,首先是培養小學生想寫的興趣,激發學生我要寫,而不是老師要我寫的情感,讓他們自愿寫作,熱愛寫作。培養學生對將要寫的作文的情感。藏語文作文教學首先要克服言詞組織秩序上的障礙,把藏語中的獨特的優美詞匯有順序的組織起來,克服藏語地方方言的發音障礙。其次,是做到言之有物,通過語言障礙的克服。通過詞匯的積累組織做到語言生動形象,句子指向具體。最后進一步強調言之有情,讓學生通過對語言的組織表現傾訴自己所要表達的情感,從寫作語言到寫作內容,再注入寫作情感逐漸過渡。使學生在寫作情感上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提升學生寫作的成就感,為以后克服作文的恐懼心理奠定基礎,教師為作文創設愉悅的環境。其方式多種多樣,如信息技術應用到藏語作文起步教學。創設圖文并茂,聲情并存的作文空間起到激情、激趣的作用;情景教學:把學生帶到要寫的作文環境中去,讓學生主體身臨其境,自由作文、起步作文。主要是激趣,激發小學生的作文感情和情緒,激發學生作文的內在動機和動力。設置大命題環境下的小范圍的自由命題作文。比如寫人的作文:《我喜歡的**》給學生更多的自由作文空間,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感情,讓學生以情作文。
2.培養合理的寫作方法
2.1滲透寫作方法。有的課文是很好的寫作范文,我們得抓住機會,讓學生不知不覺學會其中的寫作方法。比如,我在教學《大熊貓》一課時,在引導學生理解時我啟發他們:"大熊貓什么樣子?請用線劃出來。"在交流時,有的學生說"大熊貓身子胖胖的,尾巴短短的,全身的毛又厚又光滑。"接著誘導:"大熊貓給你什么印象?""大熊貓很胖,很可愛。""大熊貓身子胖,尾巴短,毛又厚又光滑,它走起路來一定像個大毛球,好玩極啦!"話音剛落,我緊接著說:"大熊貓又胖又可愛,那么你還喜歡什么動物,他給你的印象什么樣,給大家說說吧!"孩子們都有自己喜歡的動物,當然都紛紛舉手想說了。一位學生說:"我最喜歡小猴子,他們別看它們長得瘦,爬上跳下,動作可靈活了。"還有的學生說:"我家的金魚可漂亮了,有紅色的,有白色的,還有花的。"看來孩子們喜歡的動物真是各有千秋啊,說得差不多了,我把話題拉回來:"那么可愛的大熊貓到底長什么樣子呢?誰來接著說?"下面我們一邊讀一邊說,既知道了大熊貓的樣子,也知道了許多動物的長相特點;既能說出動物的樣子,還能說得有條有理。
2.2擴展課文。在學習課文時,我從不放過任何一個能寫作的機會。讓作者的筆拋磚引玉(當然孩子們寫的通常很孩子氣),讓課本中的文字插上翅膀,帶孩子們的思緒飛揚。比如:我們在學習課文《世界多美呀》時,當我們讀到:"他(小雞)啄呀啄呀,啄出一個小小的洞眼。他看見天空是藍湛湛的,樹木是綠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原來世界這么美麗呀!"我啟發學生:"小雞啄開蛋殼,他還可能看到什么,讓他覺得世界很美麗呢?"孩子們立刻展開想象的羽翼,去想象他們認為最美的東西,最美的色彩。再比如我們在學習語文百花園二時,有一篇兒童詩《小雨點》,詩歌充滿了童趣,孩子們會讀會背以后,我鼓勵他們:"小雨點還可能落在什么地方?給那里帶來什么好處?你也做個詩人吧!"別小看孩子們,他們編的詩還蠻像樣呢!明明的詩:"小雨點,沙沙沙,落在大海里,大海樂得起浪花。"洋洋的詩:"小雨點,沙沙沙,落在果園里,桃樹樂得開了花。"甜甜的詩:"小雨點,沙沙沙,落在院子里,爺爺樂得捋胡子。"孩子們沉浸在當詩人的快樂中!所有的練筆我們都是在歡樂中進行,都是在讀課文中進行,在不知不覺中進行。"春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寫作能讓人喜歡思考,寫作能讓人更深地感悟生活,讓孩子做個有血有肉的人,從寫文寫話做起。
3.合理利用藏語文教材中的素材
3.1在藏語文教材中,有很多的名家名篇,其中的內容可謂是豐富多樣,而在這些豐富多樣、風格各異的優秀篇章中有大量的寫作素材可以為我們所用。因此,我們千萬不要浪費教材中的這些寶貴資源,而要把這些資源都積累起來,以便為我們的寫作服務。
3.2挖掘語文教材內容,引導學生練習仿寫。在作文教學訓練的實踐中,可以采取"模仿"的形式。仿寫是一種綜合體現語言運用要求的語言訓練形式。作為一種考查形式,它在各式各樣的考試中可謂是"保留節目"。而仿寫的要求,幾乎涉及語言運用的全部要求——規范、簡明、連貫、得體,當然也涵蓋了這些要求內部的全部子項要求。在練習仿寫時,既要考查仿寫對象是否符合語用的諸多具體要求,更要檢查自己的答案是否合乎語用的各項要求。教師精選出一些結構整齊完整并且語言優美有文采的優秀作文,或者是開頭結尾非常好的作文。先讀,讓學生賞析、評品,說出作文的優缺點,取其長處,摒棄缺點,進行仿寫。或者仿結構、或者仿開頭結尾、或者仿精彩片段,加上自己的經歷和文化底蘊,修改加工,最后成文。以期達到模仿的目的。這種方法可以幫助一部分同學克服語言呆板、不夠生動,謀篇布局雜亂無序的毛病,提高其寫作能力。
4.鼓勵學生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4.1作文從本質上來說就是抒發一個人情感的文章,因此,想讓學生對作文保持興趣,教師就要鼓勵他們從自己熟悉的現實生活出發,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藝術源于現實,如果沒有現實生活的積累,而是寫自己完全沒有任何感受的文章,那么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件困難的事情。即使寫出來了,這樣的文章也只是徒有形式,而沒有真實的感情,感動不了讀者。因此,為了幫助學生掌握作文的訣竅,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寫自己熟悉的生活,從中發現美,找回自己的寫作興趣。
4.2培養口頭作文能力,以說促寫并用,其即教學生學會用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通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時可以看到有些學生說話滔滔不絕,口若懸河,而寫作文時卻絞盡腦汁,無從下筆。原因何在?因為說在實際生活中實踐較多而寫卻較少,沒有實踐,怎能靈活運用呢?因此在寫作訓練時,可以強調學生先說后寫,即在作文時讓學生構思后,把要寫的內容先說出來再寫。
總之,想要提高藏族地區學生作文能力關鍵在于教師的觀念、寫作教學方法的得當有著非常大的關系。寫作教學之路是一條漫長的道路,需要我們廣大藏語文教師不斷去摸索、去總結。經過不斷的探索和努力,相信,我們一定能走出一條適合教師自身并符合學生實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