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芮++韓天陽++郭艷春
摘 要:隨著廣西地區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帶來了勞動力供給下降、社會服務供不應求以及社會保障不完善等問題。但同時,人口老齡化也為廣西地區的老年旅游業、居家養老產業以及敬老院等養老產業帶來了機遇。該文從政府引導、提高子女的贍養意識以及提高老年人自身的健康意識3個方面出發提出相應對策,希望可以為改善和解決廣西地區人口老齡化問題提供參考。
關鍵詞:廣西 人口老齡化 社會經濟發展
中圖分類號:C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1(a)-0226-03
2015年,養老保險有關的新政策出臺:養老金并軌、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以及居民基礎養老金首次統一提高。改革后,按照《決定》,從2014年10月1日起,不管是公務員還是事業單位員工,養老待遇不再和職稱、級別掛鉤,而是和企業職工一樣,在職時單位和個人都要繳費,退休后到社保領取養老金。國家對于社會養老保險愈加重視,可見人口老齡化問題在我國日趨嚴重。廣西地區作為一個未富先老的地區,人口老齡化問題較為典型。該文從廣西地區人口老齡化現狀出發,分析這一現象帶來的問題,從而提出相應對策。
1 廣西地區人口老齡化現狀
廣西地區人口老齡化一直是該地區的一個嚴重問題,該問題表現出老齡人口占地區總人口比例不斷加大,勞動力供給減少,老年人絕對數量大,增長速度快,老齡化進程與該地區經濟發展不同步等現象,對廣西地區的發展造成了一定影響。
1.1 老齡人口占地區總人口比例不斷加大
由表1數據可見,2007年年末廣西老年人口數為442萬人,占廣西地區總人口數為9.27%;2008年年末人數為455萬人,占總人數為9.45%;2009年年末人數為458萬人,占總人數為9.49%;2014年年末人數為460萬人,占總人數為9.67%;2015年年末人數為478萬人,占總人數為9.97%。從2007年至2015年,老年人口數量不斷增加,且老年人口占該地區總人口數量比例也不斷增加。
1.2 老年人絕對數量大,增長速度快
廣西地區老年人口絕對數量這一問題是人口老齡化的首要問題,該地區大規模的老年人口將給廣西社會和自然資源帶來沉重的壓力,影響了社會經濟發展的速度,妨礙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廣西作為少數民族自治區,受到國家多方面的扶持和引導,再加上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醫療衛生條件得到改善,人口預期壽命逐年延長,使得人口老齡化發展加快。
1.3 勞動力供給減少
2005年至今,廣西地區退休人口總數不斷遞增,勞動力資源總數雖然呈遞增趨勢,但后期增長速度趨于平緩,由此可知,廣西地區勞動力供給量也隨之下降。此外,選擇內退、病退等提前退休方式的人數不斷遞增,這也將流失部分勞動力。最后,由于廣西地區與沿海等發達地區經濟存在差距,使部分青壯年選擇外出務工,搬遷異地,造成本地區勞動力不足,這也是廣西地區勞動力供給減少的又一因素。綜合以上現狀分析,廣西地區人口老齡化已經對勞動力供給產生了重要影響(如表2)。
1.4 老齡化進程與該地區經濟發展不同步
廣西地區人口老齡化問題與我國長期堅持的計劃生育有直接關系,因而出現了老齡化進程超前于經濟發展的局面。廣西地區進入老齡化國家時,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僅為500美元,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當廣西進入老年社會時,該地區所擁有的財富無法滿足大量的老年消費者需求,養老問題將成為社會的主要問題。即使到21世紀中葉時,廣西地區人口老齡化達到峰值時,該地區人均居民收入也將很低,這表明廣西地區老齡化進程和該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同步的矛盾,且會將延續較長的一段時間。
2 存在的問題分析
2.1 廣西地區勞動力供給不足
從供給方面看,廣西人口老齡化問題帶來最直接的影響是勞動力不足。自2008年起至2015年,廣西地區負擔老年系數由13.80%增至14.07%。老年負擔系數的不斷增加,導致勞動力人口的負擔加重,在廣西人口超低生育率這一背景下,勞動人口的供給將大量減少,工資成本上升,生產率下降,限制經濟發展。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速將縮短廣西“人口紅利”期,從而減少由此帶來的經濟利益。
2.2 廣西地區社會服務供不應求
隨著廣西地區老齡人口的增多,對社會物質性服務和精神性服務的需求也逐漸增多。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廣西地區社會服務的設施并不完備,許多場所處于正在建設中,且建設速度緩慢,建成的老年活動中心僅有幾所,并不能滿足日益增多的老年人的需求。廣西地區空巢老人較多,雖然政府安排義工定期探望關懷獨居的老人,但是僅有為數不多的老人真正的享受到了這些服務。由上述情況可以看出,廣西地區對于老年人的社會服務已經產生供不應求的現象。
2.3 廣西地區社會保障在醫療、養老方面存在問題
(1)醫療。廣西地區老齡人口的增加導致了醫療設備、醫療技術、醫療產品、醫療服務的需求增加,但是由于廣西地區的經濟增長緩慢,醫療產業的發展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老人醫療問題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其次,醫療費用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老年人看病的花費越來越多,醫療用品開支加大,給老年人生活開支帶來負擔。在廣西地區,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比重較高。老年病多為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老年精神障礙等慢性疾病,花費大且消耗衛生資源多,給老年人及其家庭帶來極大的經濟負擔。而廣西又是醫療衛生發展較為滯后的區域,帶來的消極問題更值得重視。
(2)養老。廣西地區目前以家庭式的養老為首要模式。廣西地區生育率不斷下降,逐漸出現人口老齡化、人口高齡化和家庭少子化的現象,越來越多的青壯年不愿意留在家鄉工作,傳統的家庭式養老功能下降。由于廣西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高齡老人、孤寡老人及空巢老人不斷增多,將會出現社會養老服務供不應求的現象。廣西在經濟不發達的基礎上,社會福利及社會保障體系較不完善,特別是養老事業滯后,遠遠不能滿足廣西老齡化社會中老年人日益增長的需求。
3 廣西地區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機遇
(1)老年旅游業。人口老齡化不僅影響著廣西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也影響著老年人的生活,滿足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就是其中的一個。隨著廣西地區經濟的發展,居民收入的提高,生活水平不斷攀升,老年人不再滿足于基本的生活需求,而是對生活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老年旅游業也就從此應運而生了。廣西地區老年旅游業的發展空間巨大,開發老年旅游業不僅有利于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提高老年人生活的質量和水平,還滿足了老年人的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特殊需要。
(2)居家養老服務。隨著我國養老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傳統的家庭養老方式已經不能完全滿足老年人的生活和精神需求,而政府和社會力量對社區服務的發展以及對家庭養老方式的健全和修改,使得我國的養老服務愈加多樣化,目前這種家庭養老體系被稱為“居家養老服務”,從廣西地區人口老齡化的現狀來看,這種服務體系非常適合在廣西地區進行推廣。它的操作及運行的主要方式有:為獨立生活的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務,減輕老年人的生活體力負擔、為老年人的身體健康著想,提供檢查護理服務、生活照料以及給老年人帶來精神安慰等。整個服務體系提倡生活能夠自理的老年人走出室內,盡可能多的到戶外進行體育鍛煉,參加社區舉辦的各種文體娛樂活動,而對于生活不能夠完全自理的老年人則采用上門陪護的方式,對老年人進行照料,真正意義上替老年人解決各種生活問題。在整個服務體系的實施過程中,政府部門以及社區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前期準備中,政府需要搜集各個社區老年人的基本信息,建立信息庫,方便日后的統一管理,并且要在實施過程中與社區高度配合,完成各項工作。可以說,居家養老服務的順利實施需要各個環節相互配合,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3)敬老院。在眾多養老服務的機構中,敬老院是大家最能為耳熟能詳的。這是一種為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的社會福利組織,我國的敬老院是在農村實行“五保”的基礎上運行發展的。想要在廣西地區大力宣傳和發展敬老院,首先要從思想上解決問題,許多子女認為將家中的老人送到敬老院是一種不孝順的行為,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獨生子女面臨的家庭壓力越來越大,青壯年在兼顧事業和自己家庭的同時很難做到經常陪伴和照顧家中的老人。敬老院可以為老人們提供衣食住行,并且定期舉辦文娛活動豐富老年人的生活,可以讓老年人從身體到心靈都得到無微不至地照料,因此,沒有條件經常照料家中老人的子女可以讓老人入住敬老院,并且定期探望,這并不是不孝順的行為。與此同時,從前期參觀敬老院的服務設施,到入住后的合約簽訂,可以對入住的老人們提供保障。廣西地區人口老齡化的程度偏高,正是大力發展敬老院的良機。
4 對策
4.1 政府引導
(1)提出相應政策。政府加強與企業的協調合作,鼓勵企業給員工定期提供探親假,讓員工有更多機會和時間陪伴父母。實行彈性退休機制,適當提高退休年齡,充分挖掘廣西老年人力資源。因此,建議適當提高法定退休年齡,健康狀況良好、文化素質高的專業適當加以延長,加長科技和教育等高層次人才的工作時間,充分利用他們的才智,繼續為國家效力。這樣一來,不僅提高了老人的收入,增強了老人自養的能力。
除此之外,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老年人特需用品的生產和特需服務。結合本地實際,積極發展多形式的敬老院、老年醫院、老年服務站、老年娛樂中心等。努力提高廣西的人口素質,增強老年人自身的適應能力。
建立適當的老年服務體系,增強機構建設,實施好廣西社區福利和社區服務,持續開發廣西老年資源。廣西老年人群體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應該給予高度重視。我們可以學習日本,投資和加強老年人活動中心和養老院的管理,出臺系列養老服務企業的優惠政策,這不但可以增加廣西的就業機會,還可以增加國家財政收入。重點搞好廣西老年社區服務,積極開展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公共活動,不斷提高廣西老年人生活質量。
(2)統一管理養老金。政府需制定出一套系統科學的征繳方案,加大宣傳力度,尤其是廣西老年人養老金的征繳宣傳,減少程序復雜的政治審批,讓外來務工人員可以在就業地購買養老保險,改革公務員養老金體制,公務員與企事業單位的人應該受到一視同仁的對待。應該用國家權威把養老金集中起來統一管理,能夠更好地避免養老金的地區差異化。
(3)大力發展廣西企業職業年金和個人自愿型商業養老保險。目前,廣西政府承擔了養老金運行的大部分責任,卻沒有發揮市場的作用。從這方面來說,應該效仿美國,不給公共養老金以財政補貼,只補貼低保和老年醫療,充分發揮市場作用以及個人商業養老保險,實現養老金的自給自足。也可以出臺相關政策,用來大力支持發展第二支柱的企業年金和第三支柱的個人自愿型的私人商業養老保險金。
(4)改革分配制度。加強待遇與繳費之間的聯系,不斷劃清繳費型養老和非繳費型養老的界限,減少利用機會成本的僥幸心理,著重體現多繳費與多得養老金的正比關系;建立和健全與廣西養老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充分利用和維護《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護法》,切實保障老年人的各項法定權益;開發和利用老年人力資源,當老年人口數量逐漸增加時,完全可以把老年人力當做一種資源加以利用,讓人們改變對老年人的看法,謹慎地對老年人力資源進行開發和應用。
(5)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加強廣西精神文明與法制建設,強化“敬老、養老”上的社會風尚和法律保護。保持著“敬老、養老”的優良傳統,在經濟較落后情況下提前步入了老齡化社會。同時,應加強“敬老、養老”的立法規范,提高全社會“敬老、養老”的法律意識。因為“敬老、養老”是實現人口超前老齡化時期社會穩定的一大重要保證。
4.2 提高子女的贍養意識
讓子女對于贍養老人的意識脫離物質層面,而更注重于精神交流,首先,子女在家陪伴父母時,多與父母溝通,可以談談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情況,同時,多了解父母的健康狀況以及心理狀態,老年人通常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體質變弱,因此子女可以陪父母一起做一些簡單的體育運動,如打太極和廣場舞等。與此同時,子女要定期帶老人去體檢,當發現父母身體出現健康隱患時及時治療。在日常生活中,即使是在沒有陪伴在父母身邊時,也要督促老人合理健康的飲食,經常與父母通話,了解父母的日常生活狀態。
4.3 提高老年人自身的健康意識
由社區負責宣傳老年人易患疾病如心腦血管疾病、風濕關節類等疾病外在表現癥狀的認知,提高防御意識。加強社區人員對老齡人口家庭的走訪,關心老人健康狀態,讓老年人對于體檢和健康意識不再一無所知,并讓老年人明白對于定期體檢的重要性。社會加強對于健康器械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鼓勵老年人外出做運動,鍛煉身體,提高健康意識。普及對于綠色蔬菜、瓜果種類和功能的了解,提倡老年人合理飲食。
5 結論
老齡化是人類社會發展不可避免的趨勢,它不僅是一個人口問題,也是社會問題。廣西是一個未富先老的地區,那么我們一定要正面看待老齡化現象。廣西地區人口老齡化的進程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而加大,這將會導致缺乏勞動力供給和加重國家經濟負擔,特別是在社會保障以及子女的贍養意識方面,存在一定問題,所以我們必須要針對廣西地區的實際情況,通過政府的引導,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建設和諧社會服務,解決老齡化帶來的負面問題,這不僅是廣西地區老齡人口生活保障的需要,也是國家社會發展所面臨的挑戰。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人口普查辦公室,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廣西1990年人口普查資[M].廣西:廣西統計出版社,1992.
[2] 劉洪康,吳忠觀.人口手冊[M].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1988.
[3] 易富賢.大國空巢:反思廣西計劃生育政策[M].廣西:廣西發展出版社,2013.
[4] 王東京,孫浩,林赟.老有所養的福利制度[N].廣西青年報,2001.
[5] 姜玉.廣西養老服務模式研究[J].西北人口,2014.
[6] 蔡可,黃艷青.中國人口老齡化及社會保障問題[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16):176-177.
[7] 劉曦.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積極老齡化[J].科技創新導報,2014(3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