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俠
摘要:漢字是我們記錄語言、傳播文化的重要工具,是我國幾千年來傳承下來的一筆寶貴的文化財富。漢字也正是由于其獨特的結構和造型,使其在記憶、拼讀、書寫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難度,尤其對于初學漢字的小學生來說,更是存在較大的困難,不易掌握,小學生在書寫的過程中,出現錯別字的情況實在所難免的,因此,對語文教師來說,必須予以重視,正確引導學生書寫漢字,避免出現錯誤。本文主要針對小學生錯別字成因對策進行分析和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生;錯別字;成因;對策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139-011.小學生寫錯別字的成因
1.1漢字本身特點。漢字本身的結構比較復雜, 筆畫多,在書寫的過程中很容易會出現少一筆或者多一筆的情況,在加上漢字的同音字和形近字比較多,很容易出現相互混淆的情況,這就無疑給小學生的識字寫字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1.2學生主觀原因
1.2.1受知覺因素的影響。通常來講,學生對漢字字形的認識主要經過三個階段:泛化階段-初步分化階段-精確分化階段。隨著小學生思維的發展,但是他們的知覺水平還較低,學生處在泛化階段,他們的知覺通常停留在對事物大致的輪廓上,不具備較強的分辨能力,不可避免的會出現相近字形的混淆。
1.2.2受學習習慣的影響。小學生的年齡有限,缺乏自制力,通常由于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漢字書寫的過程中,由于粗心大意、一味的追求速度,就很容易會出現錯別字的情況。
1.3教師方面原因。很多學生由于沒有對漢字的音、 形、 義進行完全的掌握,教師也是過于追求效率,而沒有對學生書寫中出現錯別字的情況予以足夠的重視,沒有做到及時的指正,教師往往采用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實際規律不符,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針對學生的特點和認識規律進行相應的指導和教學,最終導致識字效果不佳。
2.減少錯別字的有效策略
2.1激發學習興趣。要想有效糾正學生的錯別字,首先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組織開展一些趣味性的活動或者比賽,比如查找錯別字比賽,學生的日記、作文和作業在上交之前先讓學生互相檢查錯別字,并簽字記錄,再指定人員對錯別字做好統計和記錄,定期進行評比,并進行一定的獎勵,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興趣,這樣也會受到學生的廣泛的歡迎,會達到非常好的效果 ,同時還可以將這項活動延伸到課外中, 鼓勵大家尋找和發現校園內外、生活中的一些錯別字,讓大家找出自己所發現的錯別字,并將其拍攝記錄下來,然后專門在一些活動課上予以展示,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樂趣。
2.2提高思想上的重視度。要避免和糾正學生的錯別字,必須讓教師、家長和學生共同對這一問題引起足夠的重視,教師和家長要在平時的學習和作業中做好嚴格督促和檢查,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學態度,養成細心認真的好習慣,做作業要仔細認真,不能有半點馬虎,作業完成后要及時的檢查,培養良好的習慣。教師應該是時常提醒學生書寫規范、嚴格避免出現錯別字,可以讓大家以一些大書法家為學習的榜樣,對他們進行正確 的引導,如果出現錯別字必須及時的改正,全面指導學生規范寫字,避免出現錯別字。
2.3掌握識字方法
2.3.1比較法。比較法就是通過對幾個形近字的比較,來總結出這些字的特點和區別,有效區分不同字的字形,得到正確識記的目的。通常比較法都是用來比較形近字或者同音字,比如"幸"和"辛"兩個字就時常讓學生難以區分,讓學生仔細觀察和分析,發現'辛'字上面是一點,'幸'字上面是個'十'字。我向學生講解:用一點的辛苦,獲得十分的幸福,這樣學生能通過謹記這個關鍵點,從而達到對這兩字的掌握和記憶。此外,除了形近字的比較,另外還有同音字的比較,比如在學習"釀"字的時候,可以通過引入"娘"來幫助大家學習和記憶,通過對這兩個字的相互比較,學生們通過觀察得知這兩個字的偏旁不同,只是將"女"字旁換成"酉"便成了"釀",這樣學生很容易就記住了"釀"的讀法和寫法,通過這樣的比較法,提升了學生對不同字形的辨別能力,有利于他們對漢字的正確識記和掌握。
2.3.2編順口溜。編順口溜也是漢字識記、寫作的好方法,很多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很容易會犯書寫的錯誤:比如"秘密"寫成"密秘",那么如何進行有效的糾正,可以通過編順口溜的方式,學生對這樣的形式會產生較深的印象,也會很容易識記,以后也將不會再犯同類型的錯誤。比如在背誦鄭燮的古詩時,"燮"字的結構組成比較復雜,我就變了這樣的順口溜:火言火又。學生在寫這個字的時候就不會出現錯誤,還有就是我們常見的幾個很相似的字:"己"、"已"、"巳",可以編成這樣的順口溜:張口己,半口已,閉口巳。這樣學生實際起來就比較方便,很容易就掌握了這些字的寫法。
2.3.3利用偏旁。在小學語文教材大綱中要求學生掌握的生字中,大多以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為主,那么就可以利用這樣字的偏旁特點來達到識字的目的。比如"籍"和"藉"這兩個字看起來好像沒有什么明顯的區別,我就借此向學生講解:早在漢代,人們通常在竹片上寫文章,那么書籍的"籍"肯定就是竹字頭。還有就是"躁"和"燥"的區分,所有和腳有關的字就是"躁",而和火相關的字就是"燥",通過這些字的偏旁部首來有效區分不同的字,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學生出現錯別字的幾率。
3.結束語
總而言之,學生會出現錯別字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那么如何有效避免學生出現錯別字,就需要對癥下藥,教師應該從多方面抓起,在家長、學生和相互配合下,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指導學生正確寫字,寫規范字,徹底根除學生出現錯別字的問題。參考文獻:
[1]陰翠林.小學生錯別字類型分析[D].新疆師范大學,2016.
[2]朱地均.小學生錯別字的成因及其矯正對策[J].新課程學習(上),2015,03:175.
[3]夏傳芳.小學生錯別字現象成因分析及解決策略[J].吉林教育,2010,2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