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德吉
摘要:小學的拼音教學雖然枯燥乏味,但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教材的特點和當地的實際進行教學,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盡量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樂學、愛學拼音;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不斷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教師要不斷地總結經驗,上好每一節課。
關鍵詞:小學語文;漢語拼音;方法探索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152-011.讀好聲韻母,打好拼音基礎
先說怎樣教單韻母。學生發單韻母的音,a比較容易,o比較難發,不是發成uo就是發成ou,還有些學生分不清o和e,所以教o時,告訴學生嘴要攏圓,發e時嘴要成扁平形。還可以分別讓學生連續念o―e,o―e,這樣學生很快讀準了o,分清了o和e。
再說怎樣教聲母。學生正確掌握聲母的發音也比較困難。在教學中,要根據聲母的特點,結合兒童實際,運用形象化的方法幫助學生發準難讀易混的音。
教學b p m f這組聲母時,要注意講f的發音部位,告訴學生b p m發音時雙唇緊閉,而f是上齒咬著下唇。m是鼻音,比較難發。教m時,我先讓學生說"摸",學生很快就會發m的音了。
b和p學生不易分清。教學時,我用一張薄紙放在嘴前,通過演示,學生清楚地看到,念b時薄紙不動,念p時薄紙會動。這時,我告訴學生念b不要送氣,念p要送氣。學生照著一讀,就分清b和p的音了。
在教學d t n l這組聲母時,學生發不準n和l。教n時,我讓學生發"奶奶"的音;教l時,我讓學生模仿豬的叫聲le le……這樣,學生很容易就掌握了n和l的發音。
學j q x與g k h兩組聲母的發音,學生困難不大。只是g k h這三個聲母單獨發音,稍有困難。可以聯系學生熟知的事情,借用學生已掌握的口語里的音加以幫助,即可解決。如借用"哥哥"的"哥"教g,"口渴"的"渴"教k,"喝水"的"喝"教h。學生很快即可學會。
對于我們的學生來說,z、c、s和zh、ch、sh是發音最感困難的兩組聲母。教學這兩組聲母時,我首先向學生講明了兩組聲母的區別,告訴學生發z、c、s時舌頭是平的,發zh、ch、sh時是翹舌的。然后老師反復領讀,有時分別讀z、c、s,zh、ch、sh,有時對照讀z、zh、c、ch、s、sh。
怎樣教復韻母和鼻韻母呢?復韻母與單韻母不同,它是復合音,由兩個以上的音素合成,發音時嘴的形狀和舌頭的位置都有一個活動的過程。教學時要把每一個復韻母當作一個整體單位來教,不必再分析音素。學生學習鼻韻母是個難點。
在學生初步掌握了各個鼻韻母的發音以后,我還用對比的方法,讓學生練習。如an―ang,en―eng,in―ing等,幫助學生分辨前后鼻音。
有幾組聲母韻母形體相似,如b和d、p和q、t和f、m和n、n和h、以及ie和ei等很容易混淆,因此要注意引導學生辨認。
此外,在學生初步掌握了聲母韻母的認讀后,還要經常打亂聲母、韻母的次序讓學生辨認、書寫,反復對比練習,提高分辨能力。
2.選用富于變化、新奇有趣的教學方法
根據兒童語言的特點,利用順口溜、兒歌、口訣幫助學生記憶,這樣不僅能為今后的識字打好基礎,更主要的是發展了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了學生熱愛語文的情感。1.順口溜記憶法 順口溜讀起來不但瑯瑯上口,而且容易記憶。在一年級的教學中有很多知識點都已編成順口溜幫助學生記憶。如:漢語拼音的聲母一共有23個,我和孩子們根 據插圖或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把它們一 一 編成順口溜 ,孩子們只要看到一個字母 ,一句或幾句有關這個字母的順口溜就出來了。如像個9字"qqq";時裝模特"ttt";傘柄朝下"fff";"i"字加彎"JJJ";一個門洞"nnn"等等。這些順口溜淺顯易記 ,幫助學生形象記憶。2.編成語境歌記憶法 如:教學"bpmf"時我就根據圖編成語境歌:爸爸帶我爬山坡(p),爬上山坡看大佛(f)。大喇叭里正廣播(b),愛護大佛不要摸(m)。從而使所學的聲母回歸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去。語境歌押韻合轍,節奏感強,讓學生一邊拍手一邊唱,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建立聲母與口語語言的聯系,并使其讀音規范化。
3.找出合作點,初建合作意識
新的課程標準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讓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拼音教學中能不能進行合作式教學研究,我們在邊教邊摸索。通過實踐,我們漸漸明白,拼音教學同樣可以進行合作式學習。只不過要找準合作點,教會學生合作討論問題,同時注意合作人數以2-4人為易。如:我們有位老師在教學中找出合作點:(1)這幅圖畫的什么?(2)圖下的音節讀什么?(3)音節由什么組成的?讓學生同座之間討論。剛開始,學生同座之間不知所云。茫然坐在那里。于是這位老師手把手教兩人討論,并在全班做示范。于是學生學會了討論。經討論后,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語句完整多了,學習自主性也較好的體現出來。看一幅老虎圖,學生說出了"一只兇猛的老虎正在四處尋食"的完整句子。然后再指導學生用音節組詞,學生在合作學習實踐中互相幫助,互相完善,取得了長足進步!
另外,在教學漢語拼音復習一中的我會連時,我也讓學生在合作游戲中實踐,在實踐中復習音節。我把動物音節yā(鴨)、é(鵝)、tù(兔)、mǎ(馬)、lù(鹿)、lǜ(驢)這6個音節詞制成兩套卡片。首先不出示卡片,讓6位同學上臺扮演6種動物,并擺出代表這種動物特點的姿勢;然后,再讓學生讀卡片,看動物,一一對應貼卡片;接著,讓十二位同學拿卡片,兩人一組拿卡片,擺出6種動物的家;最后,請6位樂于助人的小朋友送6只迷路的小動物回家。整個游戲圍繞yā、é、tù、mǎ、lù、lǘ這6個音節詞進行,其中有學生的自主活動,又有合作完成任務的實踐,而且學生參與面廣,使學生在快樂的游戲中復習了學過的漢語拼音,朝著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4.引導練習
導練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正確引導學生練習。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練習為主線、思維為核心、方法為中心、能力為重點"的課堂教學模式,以取得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
4.1優化整體練習,即著眼于集體練習。我采取的形式是自由"大合唱",通過全班的自由練習讀拼音,學生可贏得一個適應的機會,特別是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在這種"大合唱"中積極進行準備,養成大聲朗讀,大聲回答問題的良好習慣。
4.2優化練習方式,即練習形式要活、多、新。在自由"大合唱"練習后,接著進行學生的"小合唱"(八人)、"男女二重唱"(全班男女各半)練習。為"獨唱"練習打好堅實的基礎。
4.3優化練習反饋。"大合唱"、"小合唱"、"二重唱"可以振奮學生的精神,活躍課堂氣氛,卻不能反饋每個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不便于發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最后讓每個學生進行"獨唱",即個別練習(開火車讀拼音)。便于教師對學生進行調控,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及時予以補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