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嫣
摘要:策略被人稱之為大方法,我們可以通過策略與方法之間的轉換來確保教與學的方向性和有效性,一個探索型教師可以從學生經驗型的方法運用中通過歸納總結,去粗取精,來確定自己的教法,通過對教法的篩選和辯證思考,形成教學策略。一名探索型的學生又可以從教學策略中獲得學習策略,通過學習策略具體化,將學習策略轉化為具體的學法。可以說,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是教學策略體系建立的基礎,完備的教學策略體系又是學習方法指導的前提。在策略導向的基礎上,老師將學習方法研究作為教學的突破口,以學法定教法,以教法導學法,以策略篩教法。
關鍵詞:英語;興趣;策略中圖分類號:G633.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174-01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國的偉大教育家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同樣也道出了興趣對求知的重要性。興趣能產生欲望,誘發學習熱情。當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去學習時,其主觀能動性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千方百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以飽滿的熱情和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實現由"要我學習"到"我要學習"的根本轉變。那么怎樣才能達到這一目標呢?
1.搞好入門教學,引發興趣
教師應抓住初學者的好奇心理,因勢利導。學生在剛接觸英語時,常懷有好奇、興奮和期待的心情。我們應重視這一現象,抓住這一機會,設好導言課,通過展示日常生活中的英文說明和日常物品的英文直觀材料,或身邊的事實,說明英語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引發學習英語的興趣。
我在教學英語第一課時,就曾向學生講述了發生在身邊的一個真實的故事:我的一個暴發戶親戚有幸去美國,回國時,為其岳母買回了折合人民幣上千元的心血管類藥,回家后找懂英語的人看看使用說明吧,方知是"MADE IN CHINA"。據說,這類藥在中國也不過幾十元罷了。當我講完這件事后,學生無不噓唏感嘆,然后我有借此機會,因勢利導,進一步闡明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引發學生學好英語的動機。
2.攻克初學者單詞難記這一關,保持興趣
對于初學英語的學生來說,最頭疼的是單詞難記。也是因為這一點,許多學生失去了學習英語的信心。大凡有經驗的老師,都會對初學英語的學生,想方設法幫助他們渡過學單詞這一關,這是保住學生學英語的信心,并培養其興趣的關鍵。
在初學單詞時,教師不妨回憶小學時學漢語的經驗:先學拼音再學漢字。那么英語也是一種語言,教師也應先教會學生讀音標,再利用音標拼單詞。只有這樣學生才真正明白該單詞為何如此發音。當忘記該單詞怎么念時,學生自己也能拼出來。這種用音標拼讀的方法既有助于學生對單詞的記憶,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進而避免了學生在初學單詞時,在單詞后面寫漢字來幫助記讀音的陋習。同時實踐也證明,這種看音標背讀單詞的記憶方法,比單純的記字母順序背單詞效果要好得多。用這種方法,初學者在一個月左右就能達到單詞入門。另外,英語單詞的學習是件枯燥乏味的事,特別是按英語教材后面的單詞表機械地教、背單詞,更是對學生英語興趣的扼殺。因此,教師就要多動腦筋,采用多種多樣的,能迎合學生興趣的,輕松愉快的學習方法。其實我們現在新教材的參考書后面,介紹了許多教單詞記憶的方法,都很實用且有吸引力。比如用教室內的實物或自帶實物教學日常用品、水果、服裝類單詞,就比較形象,使學生有一種渴望。比如用圖片、卡片等展示單詞;用簡筆畫教人物單詞,如she, he, boy 等。用行為動作教cry, laugh, play等表示動作的詞,也可以采用兒歌說唱法,教、學易混的單詞,比如教英語的十二個月時,可采用兒歌法:January一月到,冷冷的天兒雪花飄。February二月到,過春節來放鞭炮。 March March三月到,天氣漸熱脫棉襖。……教師只有采用多變的教單詞的辦法,使學生掌握了背單詞的方法、技巧,這樣才能使學生輕輕松松地學會單詞,只有過了背單詞這一關,才能保持住學生學英語的興趣。
3.利用多彩的課堂教學,調動興趣
現在的新教材,改變了過去那種把英語當知識來講授的教師"一言堂"的方法,而是強調交際和會話,重在交談,同時,更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語言活動。因此,教師應抓住教材的這一新特點,利用現在的學生表現欲很強、活潑好動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合理地利用好課堂這一時間和空間,利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寬松的充滿歡樂的氛圍,寓教于樂,融言、行、情為一體,把英語課上得有聲有色,多渠道、多途徑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做到興趣灌滿堂,實現"書山有路趣為徑,教海無涯樂做舟"這一功效。常見的較實用且極具有調動性的方法很多,它可以因課、因時、因人、因地而變化。但角色表演法、游戲教學法、小組活動法在課堂教學中,更為喜聞樂見。它們具體如何操作,這里不做詳細介紹。因為我們的教學參考書中已介紹的十分詳盡。
4.指導學法,發展興趣
呂叔湘先生指出:教學,教學,不是把現成的知識教給學生,而是把學習方法教給學生。古人也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好外語不僅要"肯學",而且還要"善學",許多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成為學困生,沒有科學的學習方法,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因此,教師要不斷向學生介紹好的學習方法,告訴他們學英語要膽大心細,要注意點滴積累,要五官同時作戰,還要告訴學生學英語不要怕出錯,任何一門語言都是在不斷出錯、糾錯中習得的。同時還要養成課前預習找重點,課后復習補不足等方法。施教之法,貴在引導。教師要致力于"導","服務于學",使學生養成"樂學,會學"的好習慣,進而才能保住學生學英語的興趣。
5.積極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提高興趣
開展課外活動指的是課后學生練習聽說語言的各種形式,它是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由于課堂上的時間有限,把聽、說練習大量放在課堂上進行也是不現實的。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外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給學生充分的聽說機會,使所學語言得以應用。因此教師要挑選適合于學生的英語磁帶,讓學生課下多聽,還要指導學生看英語卡通錄象,聽英文節目等。除此,教師還要有目的的、有組織的開展朗誦、唱歌、閱讀、講故事、辯論、記者招待會、班級英語角、校園英語角等適合學生英語水平和年齡特點的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激發其學習熱情,發展其學習興趣。
"課已始,趣已生;課正行,趣正濃;課已畢,趣猶存;課之外,趣補充。"如果我們廣大師生都能以此為目標,并為之努力,那么"以趣興教的英語教學,一定會使你的課堂其樂融融,并助你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