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瓊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256-02
批改作業是教學工作重要的一環,是教學的一面鏡子。通過批改作業既能及時反饋教師教的效果,又能及時反饋學生學的情況,可以更好地促進教學相長。那么,怎樣才能更好地為學生批改作業,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做了一些探索,下面就談談我在批改數學作業方面的一些體會。
1.批改作業的幾點要求
1.1 批改要蘊含感情。作業是學生辛勤勞動的結晶,教師在批改作業時切不可馬馬虎虎,敷衍了事,否則會對學生產生不好的影響,使他們心里反感,甚至打消做作業的積極性。教師如能認真對待學生的作業,精批細改,在作業本上寫上一兩句或表揚或鼓勵的話,相信學生做作業的效果會更好。
1.2 批改要認真仔細。不管作業量大小,教師在批改時都應認真、仔細,正確使用批改符號,而且要把修改符號寫標準。批改語文或作文時,評語不可太簡,書寫更要工整。
1.3 批改要及時。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中信息反饋越是及時恰當,學生的學習效果就越好。作業訓練尤其如此。教師應在學生完成作業后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向學生反饋作業情況,這樣也可以避免因錯誤在學生腦子里停留時間過長而打下"烙印",以致造成糾錯的反復性與艱巨性。
1.4 批改要因人而異。批改作業時要針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方法,不要墨守成規。對于小學生,可廢除傳統的百分制或等級制,而采取畫一個大拇指、印上鮮紅的五角星等方法。對于一些成績差的學生,為了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教師應堅持不與別人橫向比較而與本人縱向比較的方法,只要發現學生有進步,就要適當提高分數。對于一些成績較好的學生來說,平常的得分已不能讓他們"怦然心動"。為了激勵這些學生,教師就可以打破常規。
2.批改作業的幾種方法
2.1 改"╳"為"△",保護學生自尊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在批改數學基訓時,我發現有的題目,例如在方格圖里畫軸對稱圖形,如果打"╳",學生就沒有地方訂正,于是就給學生打"△",讓學生擦掉重寫,訂正后再打上"√"。慢慢地我發現這種方法很好,特別對作業錯得多的同學,如果全打"╳",作業本會很難看,學生心理也很難受,不利于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于是就在錯題邊畫上"△",讓學生訂正后再打上"√",這樣作業看起來漂亮多了,我相信學生的心里也會一樣地愉悅美好。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自尊心是青少年最敏感的角落,是學生前進的潛在力量,是前進的動力,是向上的能源,它是高尚純潔的心理品質。"是的,學生的自尊心是非常珍貴的,是需要老師細心呵護的。雖然改"╳"為"△",只是一個小細節,但作為老師就要從這些點滴小事做起,愛護學生的自尊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和諧地發展。
2.2 教師重點面批。即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對一部分學生,尤其對班級中尖子生和較差生的作業,采取當面批改、現場解說的做法,而不以一般性的態度對待他們,也不以界定答案的正誤為終極目標。大量的考評實踐顯示,作業面批更好的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針對每個學生的知識差異,批改作業當堂當面進行,方法應因人而異,這樣做對于促進學生的最優發展是相當有效的。當然很多人認為這是對較差生所用的一貫手法,而重點面批這一藝術性批改策略對于促進尖子生的學習同樣非常必要。因為在前后左右的一片贊揚聲中,許多學習一貫拔尖、成績向來優異的尖子生,容易滋生自滿心理,看不清自己進一步努力的方向。而當面批改、響鑼重敲的做法恰能有效地消除這種隱患。而且這樣的批改方式對作業的反饋校正更快,更有效的起到了作業應有的效果。
2.3 協商批改。作業中,有時會出現些令教師疑惑不解的情況。如一個知識基礎較差,智力水平不高,平時作業不認真的學生,有時卻做得很好,他是有了進步,還是搞了虛假作業呢?一個向來作業水平較高的學生有時卻做得很不好,這就有可能是特殊情況造成的。又如:有的同學解題過程很特別,很簡略,而結果是正確的。這是一種結果的偶然巧合還是一種新穎別致的解法呢?為了實事求是地批改作業,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積極性,禁止抄襲作業的現象發生,我們可以采取當面了解情況,協商批改的策略,例如計算401-(8+7)×25 時,有一位學生這樣做:"401-(8+7)×25=25+1=26."教師對這種解法有點疑惑,就找來該生詢問,學生說:"減數(8+7)×25是15個25,被減數401是16個25加1,這樣得數便是25+1=26. "教師對他這種富有創造性的思路給予了肯定和鼓勵,同時指出作業中應該用解題步驟把思路表示出來,通過協商給他評了一個恰當的等級。
3.批改方式要創出新意
3.1 巡改作業。所謂巡改作業,就是指教師在布置完作業后,走下講臺,來到學生中間,手執紅筆,邊巡視學生邊批改作業。這樣做可以隨時鼓勵學生,及時糾正學生作業中出現的錯誤,而且節省了教師批改作業、學生訂正作業的時間,提高了效率。
3.2 回批作業。即學生對老師的批改進行回批。有時教師還要進行二、三次批改。一般情況下,老師先布置作業,然后學生完成作業,教師批改作業,最后做錯的學生訂正作業了事。這種處理作業的方式不只是起到鞏固所學知識的作用,還對學生其他能力的培養起到督促的作用。尤其對那些成績好的同學來說,遇到小問題可以得到及時的解決。而回批作業就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3.3 輪流面批。平常學生做作業和老師批改作業是分開的,其實這是不合理的。輪流面批的反饋方式可以使學生及時知道自己的不足。"面批"絕不是當面批評,如能采用面批與鼓勵相結合的方法,效果會更好。教師應根據不同學科、不同習題、不同學生的特點,創造性地批改,如學生互批、多次加分、家校聯批等,以激勵學生的作業熱情,并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培養。
總之,學生作業的批改是關系到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數學素質,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堅持改革教學方法的重要問題,是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只有科學、合理、恰當、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安排和批改作業,才能使師與生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