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翹楚
摘要:語文作為一門具有較強文字性的學科,在教學當中較為注重學生理解與掌握文本的能力與水平,而教師的有效設問,可較好的促進與提升學生的文本理解能力。在課堂教學當中有效地課堂提問,能夠讓教學獲得較好的教學效率與質量。筆者依據自身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在本文當中重點闡述了初中語文教學提問設計的創新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提問設計;創新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問是實現師生之間互動交流的有效學習方式,教師在創設問題時,應立足于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學習的實際情況,充分促進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拓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創設的問題應具有創新性,有效地提升教學效率與質量。
一、提問設計要具有啟發性
在語文教學當中,教師應創設部分具有啟發性、開放性的問題。來有效地開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夠深入的理解與掌握所學的知識。例如《春》,這是朱自清先生著名散文作品。課堂教學中就可以通過設置一些問題,指導學生來開展自主思考。例如“春天在你的心目當中具有那些外在的表象?你認為春天能夠指代一個人什么樣的人生的成長階段?”這些具有較強啟發性、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自主思考,來理解自己心目中的春天,并會形成對于春天的共性與個性的不同理解,由于這些問題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較為密切,因此易于為學生們所理解,因此有效的提升了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通過教師生動有趣的講解,與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色@得直觀形象的對春的真切感受。教師可借助于提出問題,師生之間展開有效的互動交流,使學生能夠通過自主思考,來深入分析《春》此篇課文所表達的主題思想與內容,并獲得自我的結論。
二、創設提問應體現出層次性
由于學生在學習當中會體現出一定的差異性。從而讓學生呈現出處于不同的學習層級的學習狀態。因此在教學當中,必須貫徹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與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并在教學當中充分的體現分層教學的教育理念。在創設問題時,教師應綜合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創設出具有針對性的問題,以此來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夠獲得整體性的提升。例如,在《紫藤蘿瀑布》這篇課文當中,通篇文章具有較為優美的語言描述。文章的作者借助于描寫紫藤蘿,來體現出自我在面對世間一切生命當中所承載的歲月靜美時,具有發自內心的真誠的摯愛。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可立足于此篇文章的內容與結構方面,來提出部分具有層次性的問題,使學生分析文章內容時能夠逐漸深入的層層遞進,以此來深入的理解與掌握文章。并依據文章的內容來有針對性的提出下述問題,“作者在描述紫藤蘿綻放時所依據的寫作順序是什么?”作者在文章當中是采用了那些修辭手法來描寫紫藤蘿的?”等等問題,通過這些設計的問題,能夠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文章的結構與相關信息。當學生理解與掌握這些知識點之后,教師在創設問題時,就能夠遞進到更深的層面。例如:“綻放的紫藤蘿具有一種什么樣的人生隱喻?在紫藤蘿的花季生命輪回中,能夠給予我們什么樣的人生啟示?”等等。在這個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適時的指導,促進與提升學生的自主思考與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通過思考來逐漸深入的理解文章的內涵,并以此來真正的掌握文章的主題思想與情感意識。
三、所創設的提問應體現出探索性
在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當中,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者,充分體現出其居于教學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當中完全由教師來教授知識,通過教師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只能處于被動式學習的狀態。在當前的新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下,教學的理念與教方式產生了全新的改變,在教學當中,進一步凸顯出學生在教學當中的主體地位,教學當中的主流模式已演變為強調師生之間的互動性的合作與探究的教學方式,而應用此教學方式,就需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教師在教學當中的主要作用,即是對學生的學習進行適時的指導與輔導。因此進一步體現出了提出問題的重要性。例如,教師在教學《皇帝的新裝》時,可首先安棑學生通讀一遍課文,使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教師再針對相關的課文內容來提出問題??商岢鲆韵碌膯l性與探索性問題:“同學們都知道在這篇課文當中的皇帝,是在未穿著衣服的情況下在大街上巡游的。為何那個小孩會說出這個事實真相?通過這些所提問的問題。充分體現出教師在創設問題時, 應立足于課文的實際內容來創設相關的問題,如此一來,即能使學生在思考問題時,緊密結合課文內容來考慮問題,讓學生能夠通過閱讀以及學生之間所進行的互動交流學習,來深入的體會課文的主題思想與內涵。最終來獲得問題的答案。這樣的學習方式,既有助于學生較好的理解與掌握所學的語文知識,同時也能進一步增進了學生之間的團隊協作的意識與能力,有效的促進學生理解能力的提升。從而能夠在教學當中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結語
總之,課堂提問作為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在初中語文教學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在進行備課時,應高度重視開展課堂提問,精心創設所要提問的問題,并創設出具有開放性與創新性的提問,來有效的拓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進一步增進學生的創新發展意識,以此來提升語文教學效率與質量,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為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當中奠定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高秀民.初中語文教學提問設計的創新[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4,10:72-73.
[2]陳曉燕.初中語文教學提問設計的創新研究[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6,01:46.
[3]郝喜梁.論初中語文教學提問設計的創新[J].考試周刊,2016,36:29.